6部 後記

後 記

寫作始終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更別提跨語系寫作了。


身為藏傳佛教上師的希阿榮博堪布因著多年前去五臺山的因緣,開始和漢地弟子們接觸、談話,在這些時斷時續的交流中,堪布看到了我們劇烈的煩惱和痛苦,也看到了很多人對藏傳佛教的不瞭解,於是近年來通過菩提洲網站,寫下一篇篇的開示。


因緣的確不可思議,今天的這本書就是那些開示的集結。


同時,從第一篇文章在網上流傳後,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也在展開,正如書名所寓意的那樣,


花,終於開始次第開放。


走出修行的誤區──關於出離心

放鬆可以說是修行的第一課。

放鬆下來,讓心與外界連接,

不刻意追求任何狀態或結果,只是安住。

這實在是最為重要的修行。

佛陀早就告訴過我們:諸受是苦。

有人擁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通向自由的路途。

輪回是一種慣性,

不斷改變習慣能讓那股巨大的慣性慢慢地停下來。


走出修行的誤區──皈依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

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

相信因果不等於相信宿命。

現代人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假設,

我有時覺得奇怪,為什麼他們不假設有來世。

這並不比假設有明天或有明年更荒謬。

心向佛法的人卻是決心要和自己親密相處。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點。它是整個修行。


走出修行的誤區──菩提心

慈、悲、喜、捨都是從內心的溫柔中生起的。

缺少對自己的慈悲,很難真正對他人慈悲。

所以我們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等六種有力的方法攝持自己的言行。

有人問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

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