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完結軌理

聞說軌理

P162 L7~P164end

P162 L07

於完結時共作軌理者。由講聞法所獲眾善,應以猛利欲心迴向現時,究竟諸希願處。若以是軌講聞正法者,雖僅一座,亦定能生如經所說所有勝利。若講聞法至扼要故,依是因緣,則昔所集於法法師不恭敬等一切業障悉能清淨,諸新集積亦截其流。又講聞軌至於要故,所講教授於相續上亦成饒益。總之,先賢由見此故,遂皆於此而起慎重,特則今此教授,昔諸尊重殷重尤極。

現見此即極大教授,謂見極多由於此事未獲定解,心未轉故,任說幾許深廣正法,如天成魔,即彼正法而反成其煩惱助伴。是故如云初一若錯乃至十五。故此講聞入道之理,諸具慧者應當勵力。凡講聞時,下至應令具足一分講教授前第一加行,即是此故。恐其此等文詞浩繁,總略攝其諸珍要者,廣於餘處應當了知。

教授先導已宣說訖。

P163 L02

結束時的共作軌理,就是將如是講法、聞法所獲的一切功德,以強烈的發願迴向給一切眾生,使成無上菩提。如果我們完全如法地講聽正法,即使只是在短暫的時間內這麼做,也能獲得如同上述經中所說的一切勝利。也因為如此,以前累積的對法和法師不恭敬的業都能獲得清淨,而且心相續中的不淨業會被截斷,於心續上會產生極大饒益。先賢大師們見有這種的殊勝功德,所以對於講法和聞法都特別慎重。

有些人看了很多、聽了很多深廣正法,但是所學到的東西沒有幫助他調伏內心,反而變成增長我慢的助緣,就像是可以救我們的天人變成了傷害我們的魔鬼。初學經典時,因為有很多不知道的,所以很謙虛;可是後來學得多了,見識也廣了,慢慢地原本謙虛的心就不見了,有了我慢心。因為有傲慢心,就很容易去低估、藐視他人,這是完全不應有的行為。按理說,比起那些不知道法義的人,我們應該更謙虛才對,因為不知道法義的人並不知道我慢的過患及謙虛的功德,可是我們知道的人卻表現得比不知道的人還要來得糟糕。所謂的好和壞、高與低,都是從不同角度看,在某些方面,我可能比他有學問,但在另一個方面,我可能就比他還要差勁。或許我講話的內容確實比較深奧,他人不一定能懂,可是我的言詞可能就沒有他人的優美,或是我講法的聲音沒有他人的好聽,不可能我在每一方面都百分百地比他人優越。

更何況,我們已經懂了法義,憑什麼可以藉由法義的力量而增長我慢呢?

這完全沒有道理。

P164 L02

學任何教法,應該把法義當作自己內心的鏡子,透過法鏡去觀察自己。當你在讀經典時,有時會邊懺悔、隨喜,隨著正在閱讀的經文內容,內心會有所改變,那就代表你的所學與所行合一。我們應該做到這一點,這樣學習才會有真正的幫助。如果覺得所學不過如此,只是聽聽而已,內心沒有改變,就很有可能養成非常不好的惡習,而且相當難調伏。西藏有句俗語說:「皮革可由酥油所潤滑,唯獨裝酥油的皮袋不可以。」同樣地,內心可由法義所調伏,唯獨於法成惡習的心不可以,所以要特別地小心。如同「初一若錯乃至十五」,一開始就錯,以後很容易走入歧途。因此,什麼才是最好的說法前行?無論是講法者還是聞法者,都應該勵力、反覆地去觀察所講、所學是否與心相應。

宗喀巴大師寫作的方式有這樣一個區別:如果寫了「廣於餘處應當了知」,代表這段裡面雖然沒有說,但可以從宗喀巴大師自己所著的其他論典可找到;如果寫了「廣從餘處應當了知」,就代表這段裡面雖然沒有說,但可以從其他人著作的經論裡了知。(這裡的「廣於餘處應當了知」,藏文版是「廣從餘處應當了知」,我想這可能是打字錯誤吧。)

以上結束了教授先導的部分,教授先導即說法正行之前行。

P164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