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思想史

值遇無上大師聖教法,悉皆因由尊重深恩故,此善無餘回施諸眾生,成辦能得善士攝受因。

漢傳八宗介紹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是哪八派?


我們都知道中國佛教宗派眾多,主要有八宗之說,那到底是哪八個宗派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些派別。


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幾乎都形成於隋唐時期,這一時期是佛教發展的巔峰,當時佛教宗派林立,不止現在所說的八宗,但在唐武宗滅佛之後,除禪宗凈土宗之外大多數宗派都已銷聲匿跡,直至近代才又從日本流傳回來,形成了現今所說的八大宗派。


這八宗分別為:

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

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

三是天台宗

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

五是禪宗

六是凈土宗

七是律宗

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凈、律、密八大宗派。


1、三論宗

隋代吉藏創立,主要依據鳩摩羅什譯的《中觀論》、《十二門論》、《百論》研習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叫「三論宗」。該宗是印度中觀派在漢地的傳承,主要理論是緣起性空,即認為世出世間萬有諸法,都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這叫緣起,沒有事物是獨立不變的實體,這叫無自性,也就是性空。所以也叫「法性宗」。


2瑜伽宗

又被稱為法相宗,是玄奘從印度引入的。玄奘回國後,翻譯了瑜伽系的經論,並把它們整理糅合,著成《成唯識論》一書,作為本派的核心典籍,所以又叫「唯識宗」。 瑜伽宗的思想非常繁雜難懂,也只有極個別的學霸人物才能掌握,所以瑜伽宗並沒有流傳多久就後繼無人了。


3天台宗

「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因創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所以也叫「法華宗」。該宗的主要思想是實相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


4華嚴宗

該宗因以《華嚴經》為根本典籍,所以叫「華嚴宗」。又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號賢首,也稱「賢首宗」。 主要教理為法界緣起說。認為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緣起時,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


5禪宗

因為主張修習禪定,故名「禪宗」。 該宗主張心性本凈,佛性本有,見性成佛。主要經典包括《楞伽經》,《金剛經》,《六祖壇經》。

隨著禪宗的傳播和發展,其內部又分成「五家七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禪宗是具有中國特點的宗派,流傳廣、影響大。菩提達摩在少林寺創立禪宗,少林寺為我國禪宗各派的共同祖庭。


6凈土宗

該宗專修往生阿彌陀佛凈土法門,故名「凈土宗」。由於修行方法簡便易行,所以廣泛流行於漢地,漢傳佛教其他宗派往往也兼修凈土法門。主要經典包括《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世親的《往生論》,稱三經一論。


7律宗

該宗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以五部律中的《四分律》為主要內容,也稱四分律宗。唐代鑒真將律宗傳入日本。


8密宗

一般認為漢地的密宗是在唐朝開元年間,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人,把印度密教傳入我國,開創了中國密宗。密宗的經典主要為《大日經》、《金剛頂經》。密宗因為注重咒語的持誦,所以又叫真言宗。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最初沒有宗派的門戶之見,只是學習的內容體系不同;後來由於翻譯事業的逐漸鼎盛,佛經典籍的大量譯出,以及對佛法的分門別類,才有了宗派的出現。這八大宗派都屬於大乘佛教的範疇,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小乘佛教宗派已無傳承。

12/11(星期一)共學

性弘法師課後分享提到:

漢傳八宗和道次第的關系,其實師父在講廣論的時候,就將中觀、瑜伽、法華、華嚴、密乘的內涵包涵進去;在講備覧的時候,就將禪宗、淨土、律宗、唯識的包涵進去,

一方面將漢傳八宗的重要部份以廣論、備覧作了呈現,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夠更了解八宗的殊勝之處,就能夠對廣論、備覧更加的受用,可說是漢藏雙美的解釋,不能因師父某些不夠圓滿之處加以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