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發起承事

聞說軌理

P134 L12 ~P136 L03

P134 LL5

丙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者。如《地藏經》云:「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毀謗。於說法師供養者,謂於師起如佛想。」應視如佛,以獅座等恭敬利養而為供事,斷不尊敬。應如《菩薩地》中所說,而正聽聞,謂應無雜染,不應作意法師五處。離高舉者,應時聽聞、發起恭敬、發起承事、不應忿恚、隨順正行、不求過失,由此六事而聽聞之。離輕懱雜染者,謂極敬重法及法師,及於彼二不生輕懱。不應作意五處所者,謂戒穿缺、種性下劣、形貌醜陋、文辭鄙惡、所發語句粗不悅耳,便作是念,不從此聞,而棄捨之。如《本生》中亦云:「處極低劣座,發起調伏德,以具笑目視,如飲甘露,起敬專至誠,善淨無垢意,如病聽醫言,起承事聞法。」

P135 L06

因為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非常殊勝,所以佛在說法時,自己做了講法的法座,安坐其上宣說正法。同樣的道理,雖然說法者不一定具有很高的道地成就,可是說法者如法地將佛所說的法義傳述給我們,我們應該把他視為佛語的傳達者,是他傳達佛親自所說的法門讓我們聽到。以這種心態尊重說法者,視說法者如佛,一樣地去恭敬、承事才是。四依四不依說到「依法不依人」

說法者所說的教法具有傳承根據,而且是如法而說,僅此就值得我們去尊重。如同《地藏經》裡面所說,對於法及說法者不應該毀謗,如果是一個如法的說法者,我們不應該對說法者及他所說的法做毀謗,應該視為佛,以獅座等恭敬供事,應該要斷除不尊敬的心才是。

《菩薩地》裡面說到,在聽聞時,應該遠離雜染,且不應作意傳法者的五種過失。遠離雜染,就是要尊敬法及傳法者,不應對法及法師產生輕蔑之意。不應作意法師的五種過失,就是不應說傳法者的戒衰敗了,或說他的種性下劣、他長的好醜、他用的文辭不美、聲音很難聽等,這些想法都是不應該的,都應該捨棄。宗喀巴大師在解釋《菩薩地論》時說到,應該遠離傲慢去聽法。

什麼是遠離傲慢呢?

就是應時聽聞、發起恭敬、發起承事、不應忿恚、隨順正行、不求過失等,以此六事作聽聞。

P136 L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