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179(2010/04)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回天的五個條件 活佛老師慈悲
回天的五個條件:德性、戒律、心念、火候、愿行。
1、德性篇
德性,是修身的根本。身口意三業要清淨。化性,可以隨圓就方;反省,可以終身寡過。末後修道,以德性為重。只有大無畏精神,能消劫息考。
仁者無敵,一個人若有才而無德,便會遭來別人的嫉妒;如果能力強,德行就要愈齊全才行。一個有仁德的人,大家都會心甘情願地跟你在一起。
道是本來面目,德是當然的行為,辛苦而為者,是有德者。你要學習率性而行,把當然的行為做出來。
禮貌是一個人修養的指標,涉及一個人的德性,也表現道的親切與尊貴。所以初步的功夫,要做到「非禮勿視」,道德經不是講「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嗎?
眼 不見心不亂,慢慢的就習以為常了。這一切都要心正,從根本處下手。別人的德性要多發揚,切勿常記他人的缺點,修道要有寬大的心,要學彌勒的心,多包容他 人。不管你站在什麼層面,都要素位而行,本著一顆真誠的心,去感動、感化他人。因為「佛道欲成須靠自己,仙體欲得須自修煉」,惟有一片天心地付出,才無有 煩惱,相反地,一切只為了自己,只會惹得一身的煩惱。
做人不可虛假,就算短時間別人看不出來你的為人,時間久了,早晚會被看穿,所以不要自欺欺 人。修道要蘊含德性,德性是什麼?那是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若真心想幫助他人,就不求回報,默默地去做,這才是真德性、真功德,記得「養德」!「德」不 在於口說,德性的好壞,是要讓人去感受的。
2、戒律篇
以戒為師,不致放逸。當下就是道,盡心就有道。要修道,就要圓滿人道。修道六字銘─改毛病,去脾氣。
戒律要守,這不是做給人看的,是做給自己看的。你們修道是圖個表面功夫而已嗎?別人看得到的地方,就做得戰戰兢兢,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就鬆懈得很,這就是表面功夫。遵守佛規禮節,尊敬仙佛,戒律要好就要謹言,一個默語戒都守不好了,更何況其它的戒律!
不管做什麼事情,不管大事、小事,一定要有誠敬的心,叩首有沒有誠敬的心在叩呢?如果沒有,有叩跟沒叩是一樣的。雜念太多了,連叩個頭都不能專心,胡思亂想,這就是誠敬心不夠的原因。戒律的作用,不就在收心,收攝那個妄動的心嗎?
3、心念篇
當你有心結時,如何打開?打破執著,拋開習慣。修道修心,你的心修了嗎?步聖途而非貪凡福,修天爵而不求來世福。昇降關鍵,要堅持到底。坦蕩、平常的心,才能隨遇而安。常保初衷,成道有餘。拋開推拖、怠慢的心。
怎樣才能「改變自己」?想想自己的心結到底在哪裡?為何事而想不開?為什麼走不出來?受到什麼阻礙?要把這些問題看清楚,為什麼會做不到,問題在哪裡?為什麼常會覺得很為難,是不是個性上的問題?為什麼會覺得很無力?
為什麼人家可以走得很好,而我卻重心一直都不很穩?是哪裡生病了?修道不是都講「轉念」嗎?聽課都聽那麼多了,會不會轉?
過 於恐懼,就沒辦法得其正?過於好惡也沒辦法得其正啊!你修道修得愁眉苦臉,什麼原因啊?心結沒打開是不是啊?修道身心不健康,讓人家覺得是變態,可不可憐 啊?修道修到最後,腦袋裡不裝道理,只裝一些是是非非,可不可悲?身為前面的人,你腦袋裝著某人怎樣啊!某人要改進啊!那是最可悲的。
每個人都有眼睛,每個人都會看,現在人最大的毛病,多說少做,有沒有感覺?道理每個人都會談,每個人都會說,是不是啊?如果不會去得罪別人,你也可以扭曲事實,這種事你也可以做嗎?那怎麼辦呢?正義誰來伸張啊?(自己)。
當你心有千千結的時候,你要告訴你自己,解鈴還須繫鈴人,心中的障礙須自己去突破,再怎麼溝通不了的,也要試著去溝通。當你聽了許多的是是非非、毀毀謗謗之後,你還是要告訴你自己,要來道場,道場需要你。
當你處在逆境考驗的時候,你要告訴你自己,要以樂觀、感恩的心態,來面對這種種的處境與困難。當你與同修有分歧的時候,你要告訴你自己,辦上天事,一定要同心同德,才能夠圓滿達成任務。
4、火候篇
相見容易,相處也容易。合得天意,自然如意。
獨 處的時間可能會多於與你們前賢相處的時間,你們都知道「道在日常」,你們可能很會在團體中生活,但卻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與那個心境相處,平常你可能都 無法把它調適得很好喔!就像有時你與道親在一起辦事時,會道氣充滿,一但回到家,經過了一個禮拜、一個月,或更長久之後,你不知該如何面對自己了,接下來 該如何讓這顆道心保持得像在佛堂時的道氣呢?外在的是與人的相處之道,內在與心靈的相處,卻不容易了。是不是?
怎樣才叫做隨遇而安呢?不論你們在哪個國家、哪個家庭、哪個工作崗位,都要各安其份,也就是安守你的本份,不要有不平的心。是你的命,就要安你的心、安你的命,把你的心抱持在最平和的狀態。如果你還有怨恨、忌妒,就很難隨遇而安了。
處世不圓融,做人才會有缺陷。不要刻意顯露自己,凡事都喜歡讓自己成為主角,難道你們忘了「紅花也要綠葉襯」嗎?如果你要一再地強出頭,到頭換來的,可能是一堆的煩惱喔!
處世要有方圓,要能行方處圓、活潑玲瓏、隨機應變,遇事才能圓滿,做事也會理路明確,否則就如困在茫茫滄海之中,沒有舵手,寸步難行啊!
5、愿行篇
以佛愿為己愿,以師愿為徒愿。立愿了愿,盡心了愿。了愿才能了苦,了苦就能了罪。不要口頭立愿,以為事小。口頭立愿一樣是愿,你立愿不了,還是不行的。立愿了愿,盡心了愿。
想自已這些年來進昇了多少?外功縱然做得少,也要讓內德培養得好:可以默默地付出,是不是真的立愿了愿了呢?自已立的愿,還記得嗎?實行了多少?每天都要去想想。你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了愿嗎?
何謂盡心?心是否在眾生身上?心能和道契合嗎?你們對道盡了幾分心。渡人、講課、辦事就是盡心嗎?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真正用心。想想,平時對道是否真的用心了?用心才能真正了愿!只要守住求道時所立下的十條大愿去謹慎奉行,自始至終地矢志完成它,相信一定能回得了天,也一定能超生了死的。
要盡人事、聽天命,不要劃地自限,愿力又怎麼伸展。
修 道修心、辦道盡心,了愿才能了苦。了苦就能了罪。人生路途長且速,可是修道的路途呢?難免也是坎坎坷坷的。既然知道這一點理,那麼道場受了些風風雨雨又怎 麼會支持不住呢?為什麼稍遇到挫折就退縮不前進了呢?問問你的良心吧?(聽聽老天的聲音)且該曉得你立了何愿,不是立給前賢看,更不是做給仙佛看,你們前 人苦,犧牲奉獻,都是在各了各愿,但是,你們自己的愿呢?
你想了罪,要如何了呢?用什麼了呢?了罪得要有大愿哪!你沒有愿,就會馬馬虎虎,得過且過,不會珍惜你的人生。你忘了你的愿,造罪累累,苦的是誰?為何不珍惜你現在所結下的緣,好好的惜緣,圓你這個緣呢?
每 個人從理天下來皆是立愿而來的,不怪你來到人世間迷失了自已,忘記了誓愿,可是一旦你進入道門,擔了神聖的職任,就不得不再提醒你們!要知道,你一人墜、 萬人墜,九玄七祖皆遭殃?且不要以為你一個人事小,只不過是造了小惡、小過,要知道「滴水雖微,漸盈大器」,不要小看一滴一滴的水源,一點一點的小過:漸 盈大器。
人生似苦海,你要在這苦海中撐舟,各個都是舵手,凡若是把舵不住,起了波濤洶湧:你撐得住嗎?這個舵就是你的愿,你的方向。
修道就是借假修真,藉相明理,明理之後才能向前一步。
末後修辦方針:你有何心態,就招感什麼魔;依賴感應,了不可得。
您放開了私我,以大體為前提了嗎?心偏私了,左道旁門可能就是你。
永遠都要感恩:飲水思源,知恩感恩;真正的感恩,要產生報恩的行為;壓力是激勵,逆境要感恩。(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珍惜知足的人,經常製造快樂;惜福的人,必能造福。把握行功了愿機緣,能做就做;珍惜彼此的相遇、相知。
無我無私的志向,才是大志向。立何志,成何人。立志要果決,切勿猶豫後悔。志要恆,才能成大事。立三不朽業,享萬八逍遙。
(摘錄自:明德出版社《老師的話》,第十一集)
清靜人員自我期許
1 .清靜人員心要修 循規蹈矩守根由 心地善良佛保佑 真修真辦大成就
2 .清修人員心要堅 修道辦道永不變 對人真心守尊嚴 不可讓人看隨便
3 .清修人員心量寬 對人親切心喜歡 看人不順心要轉 讓人感覺很溫暖
4 .清靜之人心境高 脾氣毛病要減少 上課活動要常到 一顆真心永不老
5 .清修人員心清靜 參與學修講辦行 一心是道化無明 人格高超人尊敬
6 .清修之人口要宣 專講道理不講閒 是是非非不言辯 認真修道成佛仙
7 .修道之人意要正 心境品格要提昇 對人不爭強鬥勝 謙虛溫和留名聲
8 .真修之人身要行 能修能辦三生幸 渡人講道是菁英 功德圓滿上天庭
9 .清靜人員心情好 常常渡人來求道 不可自大又驕傲 才能累積功德高
10.清靜之人志向高 行功立德要趁早 改掉個性和急躁 功德圓滿返天曹
11.天恩師德浩無邊 立愿了愿是佛緣 要知三清四正嚴 守身如玉速奔前
12.天恩師德浩無邊 能修能辦非等閒 修道辦道無悔怨 留個青 白在人間
13.人生清靜心最安 修道不可來偷懶 心神不可生懶散 清修回天佛仙讚
14.能夠清修非等閒 累世累積正知見 修道辦道要莊嚴 做錯事情要道歉
15.清修是上天人才 不可隨便說愛愛 守戒不嚴不應該 後悔莫及真悲哀
16.人隨年齡而懂事 不可越老越糊塗 凡事看開心滿足 修道不可天辜負
17.清修最好佛堂跑 渡人成全最重要 不可因凡而誤道 不可與 人常爭吵
18.修道之人心老實 不可胡言害無辜 多說好話行好事 才是濟公好賢徒
19.清修人員志要堅 修道辦道要向前 知行合一來奉獻 功果圓滿返理天
20.清修之人心要靜 是是非非總無情 渡人成全修本性 他日回鄉見光明
21.常清常靜智慧現 自家菩薩自勤煉 去除驕傲與偏見 人間天堂在眼前
22.靜隱茅廬養性真 今生願作太平民 不隨濁世圖名利 只愛安 閒潔此身
23.上了年紀沒結婚 思想理念最單純 眾人之上冠群倫 此時修道最安穩
24.不是結婚就最好 夫妻不和常爭吵 為了他不能修道 為了孩子忙到老
25.單身貴族最逍遙 免為三餐而操勞 自由自在無煩惱 修道辦道最高超
26.單身貴族最自在 心寬體胖福就來 溫和待人人敬愛 認真修道回天台
27.不結婚人要看淡 名利恩愛是短暫 平易近人自平安 能修能辦佛仙讚
28.不結婚心要看開 夫妻原來是負債 保持心靜好自在 姑娘身能回瑤台
29.世間一切要看破 孽海無情起風波 人生一世辛苦過 成道之後享佛果
30.自我之身要守住 好好做人行正路 清修能脫輪迴路 功果圓滿返仙都
31.單身貴族心境高 個性單純不驕傲 心性穩定不操勞 只想渡人多辦道
32.單身貴族有一套 賺錢回家可養老 有錢有修又有道 才是人 生之至寶
33.清靜人員最單純 只想修道不結婚 身體健康顧老本 又可清淨永青春
34.人心清靜最悠哉 笑口常開福就來 廣結善緣心自在 修道渡人返天台
35.清修之人最可愛 心性單純無掛礙 結婚之後夫傷害 人生真是大悲哀
36.清修人員好修道,一股道氣直到老 修道品格更清高 溫和柔軟個性好
37.人生一世實短暫 恩怨情仇叫人煩 何不修道超理天 多做功 德少抱怨
38.愛情如同一陷阱 迷者不知要清醒 夫妻不和冷如冰 後悔已遲才知驚
39.結婚之後很辛苦 養兒育女要付出 子女長大不知福 惹得父母無處訴
40.清心修行最安定 智者修行往前行 單身修行最有情 單純修行心最清
41.無怨無悔在人間 修道辦道結善緣 吃苦了苦相見歡 立愿了愿朝母顏
42.清靜之人福報大 安身立命德性佳 不想他人之瀟灑 安心修道回老家
43.能夠清修是福份 同修相伴享天倫 互相勉勵不沉淪 相愛未必要結婚
44.結婚是人生大事 婚後之後難作主 掌權之人常痛苦 天天吵架不服輸
45.不結婚人格高超 有時間出國辦道 要把握時間不早 趁此時積德功高
46.清靜之人懂規矩 真心修道要明理 對人誠懇要客氣 心境平和更謙虛
47.有修有辦心歡喜 有道有德常得利 有說有笑不睹氣 有來有 往無距離
48.別人有錯要包容 不要計較放在胸 辛苦計較不重用 為人處世要中庸
49.單身修道心自然 要能真修多行善 行事風格話簡單 多言之人惹人嫌
50.單身之人最得意 天天快樂天天喜 清心清靜誰能比 國外開荒辦道去
麥芽糖的滋味
老李在這個小鎮上,賣了快三十年的麥芽糖了。街坊鄰居都認得他,而鎮上孩子們不但是他的好朋友,更是他最忠實的顧客。老李的麥芽糖幾乎人人都愛吃,大人們拿它來爽聲潤喉,小孩兒們當它是饞嘴的零食。鎮上只有一個人不喜歡老李的麥芽糖,那個人就是老李的兒子阿德。
老李的妻子很早就過世了,身邊就只剩下這個兒子。老李很疼愛他,甚至還有點兒寵他,因為阿德從小就沒了母親,所以老李總是盡可能的滿足他的要求。只不過, 麥芽糖畢竟是小本生意,賺的錢不多,沒法子讓他和別人的孩子一樣,吃好的穿好的。老李常常為了多省下一些錢給阿德用,中午都捨不得買便當吃,隨便啃個白饅 頭了事。
可是,阿德卻一點都不領情。他總覺得爸爸的工作讓他很沒面子,而家裡的貧窮更是讓他感到非常自卑; 加上學校裡的同學也都知道他有個賣麥芽糖的父親,還給他取了一個「麥芽糖阿德」的綽號。
因此,他從小就討厭麥芽糖,討厭這個到處都麥芽糖味道的家,討厭同學叫他「麥芽糖阿德」的綽號,討厭爸爸這份麥芽糖的工作。至於爸爸所做的麥芽糖,他則是 一口都不願意沾。他下決心用功唸書,要找一份很體面的工作,更重要賺很多的錢。北上讀大學,離開家的那天清晨,阿德趁爸爸還沒起床,悄悄拎著行李出門。他 在客廳的茶几上留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爸,我走了,以後不會常回來,您自己多保重。」
從那天起,老李就開孤零零地過過子,每天早上,他還是騎著腳踏車,沿街叫賣著他的麥芽糖,中午依舊啃著白饅頭果腹,把所有攢下來的錢,寄給唸大學的兒子。 大家都覺得老李變了,變得沈默寡言,變得鬱鬱寡歡。而在城市裡唸書的阿德,除了過年,他很少回家,因為他不喜歡回去那個人人都知道他是「麥芽糖阿德」的小 鎮,也不喜歡回到那間充滿麥芽糖味道的屋子,他想要努力的擺脫貧窮,擺脫這一切。
畢了業,當完兵,阿德果真如願的在一家高科技公司裡工作,他每天穿上西裝,打著顉帶,開著車,體體面面的去上班。忙碌的工作讓他更抽不出時間回家,這也正好如了他的意。
老李年紀大了,頭髮早白了半邊,他謝絕兒子要他搬去同住的提議,每仍然踩著腳踏車去賣麥芽糖,鎮上的孩子們開喊他「麥芽糖爺爺」,他們喜歡吃麥芽糖,更喜 歡這位麥芽糖爺爺,常常和他一起坐在小公園裡,像麥芽糖般的黏在他身邊聽他說故事。而有了這些孩子們作伴的老李,日子一點也不寂寞。一天早上,老李依舊蹬 著腳踏車,準備去賣麥芽糖。才騎到巷子口,突然被一輛飛快拐進巷裡的摩托車給撞到了,身後木箱裡的麥芽糖罐,倒的倒,破的破,散落得到處都是。
附近的街坊鄰居知道老李受傷的事,主動為他送飯菜,而孩子們一聽見麥芽糖爺爺受傷了,也紛紛跑到老李的家來探朢他,纏著他說故事。那天晚上,當老李正打算 熄燈睡覺時候,突然發現門外傳來窸窸窣窣的腳步聲。接著,門開了,亮出了一瘦瘦高高的人影。原來是接獲鄰居通報而趕回來的兒子阿德。老李興奮地抬起打著石 膏的腿,辛苦的爬下床,撐著枴杖,一步步吃力的走向。
「爸……!」阿德見著滿頭白髮,屈駝著背,腳上裹著高膏,雙手撐著枴杖的父親,心一揪,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他覺得父親老了,真得老了。「阿德,你一定還沒吃飯吧,來我幫你下碗麵。」說著,他便轉身一枴一枴地走向廚房。
「爸……!」阿德看著眼前這眼前這個為他辛苦一輩子的父親,看著滿屋子的麥芽糖罐兒,聞著濃濃的麥芽糖味兒,整個呆呆的愣住了。「我不餓,吃塊麥芽糖餅就夠了。」這是阿德第一次主動想要吃爸爸做的麥芽糖。
老李熟練地拿起一張脆餅,抹上麥芽糖,撒上梅子粉和花生粉,再合上另一張脆餅,遞給身邊的阿德。阿德張大嘴咬了一回,細細地齟嚼著,而他此刻的心情,就像嚼在嘴裡的麥芽糖餅一樣,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
在職場工作IQ、EQ、AQ都重要
在職場上工作的人必須要有3Q,才能永保競爭力,這3Q也就是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力商數」、EQ(Emotional Quotient)「情緒商數」、AQ(Adversity Quotient)「逆境商數」,而這3Q不僅重要,且缺一不可。
這幾年在職場看到很多優秀朋友,不管能力與教育程度都非常不錯,但是,因為EQ「情緒商數」與AQ「逆境商數」沒有修煉到一定的水準,而錯失了發展良機,令人非常的愕惜,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在提升自己能力與教育程度時,往往卻疏忽了要同時來提升EQ與AQ的能力,尤其在台灣有很多父母親,對自己的小孩,從小就培養與在意他們的成績與技能,不過,卻都未教導自己的小孩在面對自己與別人情緒時如何處理,以及當遭遇逆境與挫折時,要如何學會分析與解決問題。
很多年以前我還在服役時,我的單位來了一位碩士預官,在當年台灣能夠唸到碩士的人已經非常不簡單,更何況他畢業於台灣前四名的國立大學電機系,從IQ「智力商數」的角度來看,他非常的聰明、有智慧,長官交付他任何的工作都可以很快的做到,有一天他喜歡上一位女生,可是他們的年齡與家庭背景差異實在太大,結果他整個人變的暴躁與憤怒,開始喝酒且酒後亂性,常常怒罵別人,當時我也勸他,甚至告訴他事情碰到困難,不代表事情已經絕望,還是可以想辦法去解決的,但是,最終他還是缺乏好的EQ與AQ,落得差點遭法辦的下場。
很多人可能覺得IQ與EQ是很重要的,但是AQ「逆境商數」,是什麼?又為什麼那麼重要呢?AQ可以把他適成為抗壓能力,也就當面對挫折與逆境時,自己如何去解決,我個人在HR領域多年的經驗,慢慢發覺很多成功的人或是高階主管(CEO),AQ的分數通常都是很高的,很多人會誤以為AQ只是心情上的消極抗壓,其實不然,這反而是我們所談的EQ「情緒商數」所展現的行為,所謂的AQ「逆境商數」的重點是在當面對時如何去冷靜思考與想出最佳解決方案,而最終能順利的將逆境轉變為順境。
21世紀科技日新月異,越來有越多新的東西要不斷的學習與吸收,而環境的變化也會超乎我們所預期與掌控的,所以,只有讓自己具備3Q,而且每項都非常重要,是缺一不可的,也唯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上永保競爭力,可以不斷有更多的機會去發揮與展現。
甚麼是 AQ? ( 4Q 導論 第一章) 創意&行銷探討 2007/11/15 10:19
[李東昇的意見]這是未來企業用人的重要指標
IQ已經老掉了牙,EQ又要退流行了,現在則是 AQ 逆境商數& CQ 創意商數當紅.
甚麼是 AQ?
選擇今天我要找到美好的事,還是要專注於煩惱的事 ?
我們要選擇感恩、寬容,抑或是要讓抱怨、憤怒來折磨我 ?
我們甚至可以在今天選擇關心他人,對他人感興趣的機會,而不要讓冷漠習慣性的在心頭。
AQ (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
明確地描繪出一個人的挫折忍受力,
或是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
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AQ),根據Paul G. Stoltz(1997)的定義,逆境商數代表一個人面對困境和超越困境的能力,它是測量如何回應逆境的標準。此部分採用美國Paul G.Stoltz的AQ逆境商數評量法,係根據心理學理論所研究開發出之心理測驗量表。
根據AQ 專家保羅 . 史托茲博士的研究,一個人 AQ 愈高,愈能以彈性面對逆境,積極樂觀,接受困難的挑戰,發揮創意找出解決方案,因此能不屈不撓,愈挫愈勇,而終究表現卓越。
相反的, AQ低的人,則會感到沮喪、迷失,處處抱怨,逃避挑戰,缺乏創意,而往往半途而廢、自暴自棄,終究一事無成。
AQ不但與我們的工作表現息息相關,更是一個人是否快樂的重要關鍵。
尤其在大環境不景氣的當下,不論是在職或待業,突發狀況的發生機率都會提高,因此練就一身回應逆境的好本領,就愈顯重要了。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提昇自己的 AQ呢?
1、 凡事不抱怨,只解決問題 :
碰到不如意的情況,AQ 低的人會怪東怪西,都是別人的錯,害自己不能如願,抱怨過後,心情往往更加沮喪,而問題依舊無解。 AQ 高的人通常沒時間抱怨,因為他們正忙著解決問題。
所以請減少抱怨的時間,因為少一分時間抱怨,就多一分時間進步。
2 、 先看優點,再看缺點 :
當挫折發生時,如果第一個念頭是: 「完了,這下沒救了。」那就很難逃脫悲觀的詛咒。
AQ 高手的做法是,遇到狀況,先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是可珍惜的?」
換句話說,在挫折中找優勢,並把它轉化成進步的助力。
例如,突然失業當然錯愕,但想一想,現在多了時間自己可支配,還有資遣費,於是再進修培養第二專長,似乎會是不錯的想法,也許就此開創出另一番格局。
畢竟,自怨自哀解決不了問題,懂得在逆境中找機會,才是高 AQ的精彩表現。
3、 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的「幸虧」 :
看待挫敗, AQ 高手清楚知道,一時的成敗並不能定一生。
就像李安,大學沒考上,卻因此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舞台,現在想想,還真「幸虧」當時沒考上大學,要不現在就不是這番光景了。
因此只要保持樂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AQ高手就能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的幸虧...
讓我們一起提昇自己的逆境商數,如此一來,工作上的卓越成就,一定指日可待。
成功是一種習慣、一種態度、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
3Q達人頒獎 鼓勵學生挑戰逆境關懷他人
更新日期:2008/04/15 14:07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十五日電)教育部今天舉辦九十六年度「3Q達人表揚頒獎典禮」,共有一百六十四位學生獲獎。來自台南縣大灣高中的張國英雖歷經隔代教養及繼父老喪等困境,卻能在逆境中努力學習,獲得逆境智商達人獎項;來自苗栗縣大山國小的林鈺航,經常關心、幫忙其他同學,不求回報,獲選情緒智商達人。
教育部今天上午在員林崇實高工舉辦九十六年度生命教育校園「3Q達人表揚頒獎典禮」,共有一百六十四位學生獲獎。教育部表示,所謂的3Q分別是指「逆境智商 (Adversity Quotient,AQ)、「情緒智商(Emotional Quotient, EQ)」,以及「道德智商(MoralQuotient,MQ)」。
教育部指出,人生難免遇到逆境,希望藉此活動,期許學生具備挑戰逆境的AQ精神,以良好的EQ能力,尊重關懷他人,營造友善的人際互動關係,並涵養學生的MQ,學習具備尊重寬恕、負責合作等良好情操美德。
今年獲得AQ達人、來自台南縣大灣高中的張國英雖出生不久就歷經生父離異、隔代教養、家境貧困、繼父老喪等一連串困境,卻能逆向思考、禮貌待人。張國英自小在逆境中努力學習,除曾獲「禮貌兒童」獎,在五育方面的表現也相當優異。
獲得EQ達人的苗栗縣大山國小林鈺航,雖然從小由父母託付給年邁的祖母照顧,但他每天都會在完成功課後,幫祖母分擔家事。林鈺航在校經常關心生病的同學,並主動幫忙其他同學,從不計較回報,即使面對到失望或生氣的事,也總以溫和的方式面對。9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