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153(2008/02)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 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造福==幸福=======
感恩恭祝前人老功果圓滿成道回天繳旨
1.大德前人禮讚
大德前人懷本願 身行道孝親顏
志學菩薩效法觀音 佛典範再現人間
大德前人秉天心 容中道無掛牽
清明聖潔威儀莊嚴 誠無息溥博淵泉
大德前人展慧眼 時度勢通權變
興革挹注踏實穩健 根蓬萊世界宏觀
大德前人有法眼 辦化育正知見
大體大用圓滿周全 中青少三界一元
大德前人具佛眼 悲喜捨愿無邊
大行無畏氣度超凡 體領導帶動向前
承天景命傳無限 渡收圓繼師肩
永恆舵手眾生仰膽 圖大展珍道久遠
陳前人大姑生平事略
一貫道陳大姑老前人,諱鴻珍,字瑩如,道號元貞。民國十二年生於天津市,距九十七年元月六日成道,享壽八十六歲。大姑老前人尊翁鳳鳴公為天津雜貨商會會長,為人樂善好施,成立恤黎會,每月幫助數十位孤兒寡母,接濟貧寒困苦人家,萱堂顏氏相夫教子,淑慎溫恭。大姑老前人有二弟四妹,家庭極為和樂美滿。她老於十七歲求道,研究道義數年,了悟大道為超凡入聖之無上法門,於是發心辦道渡眾。
大姑老前人二十五歲時,正逢道長選拔人才開荒台灣,她老遂於民國三十六年抵台,然因水土不服而返鄉治病,仍不忘救世宏愿。翌年,再度追隨白水聖帝韓道長來台開荒闡道。民國三十八年,因兩岸斷絕,從此以道場為家,自立自強,歷經層層考驗,突破千魔萬考,披荊斬棘,蓽路藍縷,至誠感天,仙佛慈悲無限助力,由斗六崇修堂立基,逐漸建立起雲林、彰化、台北、台中、苗栗、高雄、台南等七大道場。並於民國六十五年開荒國外,厥有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吉隆坡、亞羅士打、泰國、美國洛杉磯等六大道場及各地道務中心,遍及世界五大洲。
大姑老前人孝思不匱,效法父親成立恤黎會的精神,在台灣先後成立崇德、崇仁、崇禮、崇義、光慧五個文化教育基金會,以提倡節孝精神頒發獎學金,鼓勵學生進德修業,各基金會均曾多次獲選為教育部推行社會教育有功團體;她老又襄助白水聖帝韓道長創辦埔里光明仁愛之家及信義育幼院等公益慈善事業,以造福人群;尤其各大專院校學生受其精神感召,投入修道辦道行列者成千上萬,在各學校成立素食伙食團即有一百多所,造就許多人才。
她老為使年青人修道不受到委曲挫折,乃積極與各組線前輩為一貫道合法化而努力,終於民國七十七年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嗣後對於臺灣省分會及各地支會的成立及運作,積極指導,提攜後進不遺餘力,並襄助張老前人培成,推動世界性的會務發展。且對各組線不吝關懷協助,深受愛戴敬重。
大姑老前人對於所領導的發一崇德道場,以集體領導,整體帶動的方式,諄諄引導老中青少,正心修身,己立立人,建構三界一元化、忠義字班、十組運作的道場建制,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更本著取諸社會,回饋社會的理念,幫助政府,投入各項公益活動,時常受政府委託辦理模範父親表揚、人民團體新春團拜、為脊髓損傷者站起來愛心募款義賣晚會等等,更長年贊助推動志工志業,走入觀護輔導,進入各校辦理校園營隊,提倡養生養慧,受到政府肯定讚揚,獲頒社會福利獎章,好人好事八德獎,推行社教有功個人獎,華夏一等獎章,甚至榮獲國家頒授景星勳章等殊榮,為黨政社會各界一致景仰推崇。
大姑老前人追隨師尊師母天命,承傳白水聖帝韓道長志業,傳承慧命,提攜成全無數道場棟樑;她老一生謹嚴自持,秉溫良恭儉讓精神,以身示道,無愧自己、無愧父母、無愧祖師、師尊、師母、無愧上天。她老天天奔馳海內外道場,掛念萬千後學,惦記無量眾生,後學們尊為不休息菩薩;開創領導發一崇德道場,苦心經營,慈悲帶動,上天譽之為永恆舵手、世紀導航。一生奉獻道場,來台闡道六十年,一心效法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栽培後學已經成道為真君、大仙、天仙者,不計其數;大姑老前人一生講說孝道專題,化人無數,其父母沾光而成就承恩大帝、玄翎菩薩,可證立身行道者,果能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如今功圓果滿,精神永昭天地,為眾生留下修辦的聖哲典範,將受萬代崇仰。
一貫道陳大姑老前人治喪委員會謹
永懷前人
報導:光慧道務中心 更新日期: 1/30/2008
再見了前人
民國九十七年一月六日,是崇德眾後學們最難忘的日子,也是最悲痛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我們最敬愛的前人老離開了我們…,後學們為緬懷前人老在二十六、二十七號兩天的感恩告別式中,來自海內海外數以萬計的道親,懷著感恩追思的心情,來到光慧,強忍悲傷送前人老最後一程。各組線的大老及總統陳水扁、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都到場致祭。
前人老,從民國三十七年來台傳道,讓一貫道在台灣生根,並發揚到世界各地。道親超過四百萬人,海外也有三十多處道場,一月六號病逝,享年八十六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上午七點多就到場上香致意,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秘書長吳敦義,也都出席告別式,馬英九推崇前人將儒家經典變成生活方式,比政府做得還要多,不過,談到前人曾送他一尊關聖帝君像,要他效忠國家時,一度哽咽;而陳水扁總統稍後也抵達公祭現場,並頒發褒揚令。
單身清修「子孫」滿堂
前人老可以說是,從一個外省姑娘,到「根留台灣」的新台灣人。「大姑」是外省人對終身未嫁者的稱呼。前人老小時候就常問:「為什麼要結婚?」孝順的她想做父母永遠的女兒,十九歲更立志清修;而今前人老八十六歲,膝下無兒無女,但她老創辦育幼院、五個文教基金會、一個慈善基金會與仁愛之家,把需要幫助的人視如己出,對待道親像自己的孩子,已是「子孫滿堂」。
出生於中國天津的前人,二十六歲來台傳道,不久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兩岸斷絕往來與交通,沒想到前人就此與父母永別。
初到台灣,語言不通,生活困難,她老總以父親的話作為砥礪:「天下沒有衝不過的火燄山,到台灣後要好好傳道,才能光宗耀祖」,也因為這番話,讓她老在橫逆中,還能奮勇不懈,繼續傳道。
在一貫道尚未合法時,前人曾被警備總部羈押二十八天,還被情治單位跟蹤好幾年,但她老不以為意,因為她老更擔心學生與道親的安危。李忠成點傳師回憶說,三十三年前,他就讀逢甲學院時,學校有很多道親,但校方總以記過、留校察看或開除來處罰求道的學生,前人總會想辦法找人到學校說情,讓學生能繼續完成學業;他的學長曾被抓到警察局,前人也是急得不吃不睡,到處奔走,設法營救。
這些打擊並沒有讓前人氣餒、放棄,反而更堅定傳道的心。如今她老在台灣七個分區設有佛堂,海外三十多個國家也設有道場,每年要赴日本、新加坡、印尼、巴西等國傳道,即使是八十六歲的高齡,前人也是全年無休。
為了傳道,前人律己甚嚴,每天,固定撥四十分鐘練香功,除了膝蓋有點小毛病外,身體與精神都相當好,不僅耳聰目明,腦筋也十分靈活,無論在台灣,或到海外傳道,還能一一喊出道親的名字,噓寒問暖,回憶過去種種,令道親們相當感動。
在台灣定居近六十年,前人早已把自己當作台灣人,講道時常引用台灣俚語,還時時提醒道親,「要根留台灣,人才與錢財一定要回饋台灣社會」,因此她老在十二年前便立下遺囑,把名下的房子與財產全部捐給基金會,沒有留給在中國的弟弟與妹妹們一絲一毫。
前人愛台灣的心,不只表現在遺囑上,就連九六年的台海危機,前人也堅持與台灣在一起。陸隆吉點傳師說,當時整個台灣氣氛相當緊張,很多人勸前人到海外避一避,不過,前人卻一口拒絕,她老堅定地說,台灣是她老的家,家裡發生事情,應該留下來幫忙,不然還要去哪裡呢?
對愛家、愛國、孝順的前人而言,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恐怕是無法見到父母最後一面,沒有在父母身旁盡孝,不過,她卻把小孝,化成服務社會的大孝,不僅成立多個慈善機構與基金會,更以孝經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來自許。
獻身教化利益眾生
郭金城點傳師指出,前人生前曾說「知識分子修行,台灣就有救了」,她老生前喜歡和年輕人接近,在教育文化上也貢獻良多。
台灣目前有廿二個道場,由前人領導的發一崇德道場,是最早到大專院校開拓學生道親的組織,目前已在一百多所大專院校設有伙食團,提供學生修行的園地。此外,還到監獄進行輔導,也普設兒童、成人讀經班,對社會教化有很大影響力。
前人是一位開朗、慈悲的一貫道「前人」,總是寬恕待人、循循善誘,陳大姑從大陸天津來台後,終身奉獻一貫道,民國七十年代開始,前人設立崇德、崇仁、崇義、崇禮和光慧等五個基金會,推動社會教化工作,還獎助大專院校到國中小學成長營,現在發一崇德道場在一百多所大專院校的伙食團,少則幾十人,多則一、兩百人。而發一崇德大力推動的讀經班,光是種子教師就有二萬多人,兒童讀經班也有四千多個。
前人陳大姑線上追思音樂會~
http://www.cd.org.tw/puty/oracle/index.htm
【陳大姑的修法】
「有關於前人陳大姑的故事,你印象最深刻的有那些?」學生們問。講師說:「是的,有不少,例如,看見孤兒寡母哭墓而對生死產生疑惑;狐仙治病、遊地府、觀看托夢、立愿吃素後引起父母的憂慮、海上的祝檮、牢獄之災、在甘蔗園裏躲警察、大考時臥病泣血…等等,都是令後學淚滴手稿的經歷。」「你可以舉一段說說嗎?」
「後學就以前人老學吃素的過程開始說起。大姑要吃素的過程,也是經過很大的考驗,由於大姑家境富裕,所以修道初期大姑尚未決定要吃素,經過觀世音菩薩的托夢指點,她老才下定決心耍清口茹素,於佛前表白之際,她的妹妹因為阻擋不住姊姊的行徑,已趕緊回去告知母親。
等到大姑一路進家門,就看到媽媽在廳堂上,不斷地哭泣著,她踩著惶恐的小步,走到媽媽的身邊,輕輕地喊了一聲:「媽媽!」
她的媽媽(後來受封為玄翎菩薩)便說:「哎呀!妳結不結婚沒有關係,妳是個好命的孩子﹒但是,妳為什麼要吃素?素有什麼好吃?妳今年才幾歲,二一歲,吃到老,妳怎麼受得了?」於是又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喊著:「可憐的孩子,我叮憐的孩子…。」
「前人老當時茫然不知道該說什麼?看到母親就這樣一直哭啊哭的,也不去洗臉、也不想梳頭、也不想吃飯,又聽媽媽說:「算命的曾說:「妳也是好命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說著又哭了起來。
求求您不要再哭了,您不是一向都很尊重女兒的決定嗎?為什麼我決定吃素這一件事情,讓您這麼樣地難過呢?」
媽媽說:「珍兒呀!妳是媽媽的心肝寶貝,是媽媽心頭上的一塊肉,妳這樣不說一聲就去立愿吃素,以後的日子妳怎過得下去啊?媽媽一想到妳的將來,實在是為妳擔心、為妳難過!」
「媽媽!兒孫自有兒孫福啊!您何苦杞人憂天,想這麼多呢?女兒決定要吃素,也是為以後的將來著想呀!您想想看,在我的身上發生過很多奇妙的事蹟,讓我不得不相信,有鬼神、有天堂地獄之說。而且人凡是有生,就會有死,任誰也免不了的!死後到去地府或是到地獄,讓我覺得非常恐懼;如果不趁著在世的時候,好好的修行,好好的替老天辦事完成自己的使命,渾渾噩噩過一生,那終究難逃生死輪迴之苦上。
媽媽以前曾經告訴我: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都有他的任務,每一個人部應該要實現自我,而道場正好給我這樣一個舞台,讓我可以發揮我的抱負,完成我來世間的使命與任務,這樣不是很好嗎?
自從我求了道之後,我使認定道可以讓我了悟生死的疑惑,所以我才決定好好投入來修道,而吃素只是修行的第一步而已,如果連第一步都跨不出去,以後怎麼可能會有成就?怎麼可能了悟生死呢?」
「妳這孩子,從小就跟人家不一樣,媽媽是很肯定妳,只是怕妳吃苦受罪。以後一家人一起吃飯,大家都可以吃魚吃肉,只有妳一個人吃素,媽媽看了怎麼忍心?」大姑突然匐伏在母親膝下,哭訴著說:「媽媽,我已經堅定吃素了,您要是真的愛我,就成全我吧!我有我的前途,我會報答您老人家的!」
母親看動不過女兒,只好點頭說:「莫非妳是命中注定的,媽媽也改變不了妳,如果妳爸爸答應,我也沒話說。」
不久之後,大姑的父親(後來受封為承恩大帝)回來了,手裡正拿著素菜回家。孩子們看到父親回來,都趕快跑過去請安。
大姑說:「爸爸,我已經跟媽媽說了,我已經清口吃素了,我要做一各替天辦事的人才,我要好好的來修行。」 「喔?」
「沒有錯,周遭的所發生的一切,給我很大的激勵。到底人為什麼會死?奶奶的死,給爸爸帶來這麼大的傷痛?大嬸的女兒死後,到幽冥市去做女工,每天做工做個不停,死後也沒有比生的好過!」
父親不發一言,撫著下頰、微微點頭,似乎聽得津津有味。
大姑又說:「我們家雖然生活無憂,家產富裕,可是終究也救濟不了世間這麼多的人啊!何況今日救助他,明日他依舊窮苦。這麼說來,人活在現世,它的意義又是什麼?有沒有可以超生了死、遠離苦難的方法呢?
我看過了很多的宗教仍無法解除我的疑惑。可是,在我求了道之後,我認為道可以解決我的問題。並不是他們的講師講得特別好,而是我內心生起了一股聲音,告訴我「道,正是我要追尋的目標。」
我毅然的決定要吃素,是認為修行人如果連這一項最基本的堅持都無法做到,那就談不上什麼偉大的志向,這些也是觀世音菩薩給我的智慧啊!」
她的父親氣定神閒,將他所拿回來的素菜,刻意放在大家的面前,然後對大姑說:妳奶奶當初吃素拜四方,祈求四方神明,賜給我們陳家光宗耀祖的子孫,來給我們陳家爭光。莫非妳就是妳奶奶求來的嗎?那好吧,我就沾妳的光!」
母親說:「當家的,你怎麼這麼快就答應了?也不怕女兒以後吃苦受罪怎麼辦?」父親說:「珍兒這孩子,是觀世音菩薩賜給我們陳家的,她今天有這個決定,只怕在觀音菩薩面前就已經決定好了,我們如果阻止,豈不是違背菩薩的本懷了!再說,她以後若能效法觀世音菩薩,學著觀世音菩薩的行為,幫助世人、解救蒼生,比我們的「卹黎會」能救更多的人,豈不是更好!
她剛才說的沒有錯,我們家雖然經濟優裕,終究也救濟不了這麼多的人,要故人就要從根本救起。我們雖然都求了道,卻沒有在道場好好的修辦、用心的去渡人,現在女兒有這個志向,也算為我們了願,我們應該成全她。也許我們以後還要沾女兒的光呢!
父親這番話給大姑很大的感動,其他的弟妹,也為父親的這一番話百思不解。只聽父親又說道:「這樣看來,給我們陳家光宗耀祖的,應該就是妳,沒有錯啦!其實我把妳從小看到現在,豈有不瞭解妳之理?好吧!妳就不用擔心了,我們都要沾妳的光。」
父親摸摸大姑的頭又說:「不過妳日後要小心,既然決定要修行,一定要給我們陳家爭光。世上沒有爬不過的火燄山,千萬不能給我們陳家難堪!」
父親的反應,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之外,而且父親並不是修道人,竟然對於修行的事情,會有如此明理的看法。大姑感動得情不自禁,馬上跪在父親的座下哭著說:「爸爸,請您老放心,我一輩子就是要走修行這條路,不能成仁,也要就義,我決定要成功,決定要給陳家爭光,您老放心好了。」
由於父親的鼓勵,大姑往後在修道辦道的路程,內心總有一種如泉水般源源不絕的力量,支持著自己,無論面對何障礙,都必須堅強的站起來,絕對不能倒下去。尤其後來,大姑離開家鄉,來到偏遠荒涼的台灣傳道,能承受種種的苦難,忍受那麼多挫折及考驗,都是源自父親的這股力量啊!
這一段故事,說明了聖賢菩薩的掙扎,也是凡夫俗子所經歷的掙扎。偉大的成就不是一蹴可幾,而是常保初衷、奮鬥不懈,而堅持到底,也就是聖賢與凡夫最大的差別了。」
學弟又問:「你一定很瞭解有關大姑修行的稱種過程,甚至細節,以及其內心的成長吧?你可多講一些嗎?」
「有關大姑的事蹟是怎麼說也說不完的,一本傳記只是點出大姑的目標及精神罷了,不可能完全說得全她老人家的心路歷程。更何況後學所知的,也只是一鱗半爪,想要窺知前人老的心路歷程,非一般人可以得知。」
「那你能說一下大姑是怎麼修的?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很多人都把修行狹隘化了,我們通常都停留在古時候的和尚或道士行徑的那種印象,所以才會認為修行是透過什麼儀式的進行,然後才會有所成就;而大姑的修法卻不是這樣的!她只是不斷地在渡人、成全人,哪裡的眾生需要她,她就會出現在那裡,她老就是在這種行動裡成就自己的!」
「這怎麼可能呢?很難想像!那如果她老人家遇到了困頓、難題,她是用什麼方法去克服的呢?也就是她是如何成就她的內聖功夫的呢?」
「所謂的內聖功夫,也是成就在她老「外王」的行動中。在她的行動過程裡,便能不停地修正自己的內在修為,或在成全人的過程裡,隨時反省自身的起心動念,可以說是二六時中,隨時在做功夫,隨時在修行!
修行,並不是特別撥出一段時間來做的儀式,它應該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在進行的修鍊。
「後學要告訴各位,這就是大道最殊勝的地方。越是平凡無奇的,越是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就像空氣,平常根本沒有人會去注意它,等到發覺它的存在,那可能就是失去它的時候了!就好像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在身體健康的時候,並不容易感覺健康對人的重要性,等到生病了,才知道健康是一切成功的基礎!
道也是一樣!老師已經將宇宙的秘密告訴我們了,知道它寶貴的人,能不斷地打開心門,讓天地的智慧都流進內心,使自己的言行合乎天心;可是,不知其寶貴的人,認為求道只是與一般宗教的皈依或受洗一樣,並不會去對它用心,要練這個功,自然就是事倍功半了。
這就是老子所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那到底要如何修道呢?」學生問。
「大家只要看看大姑的做法,跟著做就是了!老前人說,做工的,人們會叫他工人;做生意的,會叫他商人;行善的,會稱他善人。大姑跟著菩薩做,所以大家就叫她菩薩,你們卻跟著大姑的腳步做,以後,人家也會叫你菩薩。」
「可是,要到像大姑那樣,似乎…不太容易。」
「為者常成,有人說過:「在水上走路,也不是不可能的。」你們難道沒有聽過聖經裡彼得的故事嗎?
當彼得與兄弟到外島去傳道,坐在船上突然遇到大風浪,所以在船上的人員部驚慌失措,彼得仰天禱告,祈求主能來救他們。後來耶穌基督以神通力來到海上,岫著:「暴風雨停止吧!」於是暴風雨便停止了。彼得看到一個好像是他們主的人,身穿白袍、衣裙飄起站在海面上。彼得大叫:「主啊,您是我們的主嗎?」耶穌說:是的,我就是你們的主。」
彼得又說:「如果你是我們的主,你可以讓我走到你的身邊嗎?」耶穌說:「你過來吧!」於是彼得就走過去,當他走別一半時,他突然想到:「我是走在海上?我怎麼可能是在海上呢?」這個念頭一起,他便不內自主地掉入海中。耶穌基督走過來將他救起,對他說:「你真是個小信的人!你應該對你的主,有絕對的信心才行!」所以說,信心是很重要的,大姑也是一股對道的信念,始終不移,才有今日的成果。堅持到底的人,才行成功的可能。」
「請問大道的殊勝在哪裡呢?」
「我們所求的大道,是叫人在外王的行動上,成就內聖的功夫!這同時也是在行六度波羅蜜,所有的業障,在渡人、成全人的過程中,以及天命明師的加持下,都有可能一一化解,回復你本來的面貌,這便是直指人心、一世可成的殊勝之處。」說到這裡,人人都生起無比的信心,要來效法菩薩的德行。由於,大家卻聽得津津有味、流連忘返,因此又相約了時間,要再來好好談論陳大姑的修行故事。
前人老成道相關報導
1.前人陳大姑追思網站:
http://www.cd.org.tw/puty/oracle/index.htm
2.發一崇德全球資訊網
http://www..fycd.org
http://www.fycd.org/newsr.aspx?tips_id=0000000250
2.各媒體相關報導:
TVBS報導 東森報導 民視報導
3.前人老告別式的報導[TVBS]
http://news.yam.com/view/video.php?m=tvbs&v=P20080127-08
http://news.yam.com/view/video.php?m=tvbs&v=P20080127-01
http://news.yam.com/view/video.php?m=tvbs&v=P20080127-32
4.前人老追思相簿
http://album.blog.yam.com/ellassky
5.感動生命(PPT格式)
http://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id=dfw4xcqt_25fgvfn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