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22(1997/03)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
心 南海古佛慈示
西元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六日亞羅士打崇德道院
心如日月無私者 賜予吉祥
心存感恩報恩者 賜予如意
心懷忠孝仁義者 賜予平安
心發悲願濟世者 賜予順利
心常清靜闊達者 賜予靈慧
心有博愛寬容者 賜予福瑞
心性天理慧命者 賜予聖任
心抱開荒闡道者 賜予令旗
心志奉獻道場者 賜予恆輝
心性圓滿莊嚴者 賜予金蓮
活佛老師慈悲
◎為師把你們看得多重啊!你們有看重自己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做的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負起的責任與使命,你們的責任與使命,並不是就只為你們那一家人,那三口、那五口,並不是就這麼的單純,你看這個娑婆世界,人這麼多;眾生這麼多,如果你一個人能夠慢慢將四周的人,讓他的心性改變過來,讓他的心都純善,慢慢一個傳十個,十個渡化百個,那麼這個社會上,這人間是不是成為佛國啊!是不是就少了很多紛爭及鬥,如果都沒有人肯提倡、肯犧牲奉獻的話,那麼都將一直一直走下去,一直壞下去,所以你不要只擔心自己的生命,你要想大家的生命是不是,只要你的生命過得很好,這個好可讓你在人生上,畫得很好很美的幅畫。
◎你希不希望人生很繽紛?當有的時候,就是你對眾生付出很多,多年後,人家依然懷念你,這才是有價值。你一念善,就有正神接近你,你一念不善,惡的就來了,你行善你的,後代子孫就會好;你作惡,你的後代子孫就很難講了。祖德!祖德!人也要有祖德!如果各位都沒有祖德,怎麼進得來這佛門?人在這人世上,不管你生命有多長、多短,都沒有關係,只要徒兒們,你們充實對整個人生真正的體悟,對社會有幫助,對國家有幫助,而且你還悟出你那一點、那一竅生死之門;還有自古以來聖賢書,我們都有讀過,既然都讀過聖賢書,那聖賢走的路,聖賢所做的事,我們有做了嗎?想想我們自己做多少?學了多少?平常教人讀書寫字,我們自己做了多少?你帶了多少很優秀的出來?
◎吃了糖是你的責任加重,願不願使自己有責任?讓你們責任加重,讓你們有事情做!這年頭你們說時機不好,失業人口很多,但是你們放心,進來為師的門,絕對不失業!道讓你修一輩子,這個聖業是讓你修一輩子,所以不會失業,所以請你不要跟我辭職,做善事沒有辭職,自己修自己沒有辭職也沒有請假,所以進來我這個門,進入這佛門讓你修一輩子、辦一輩子;為師就讓你們平安一輩子。
◎為師今天送你們︵心鏡)兩個字,希望你擦亮自己,讓你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好好的照亮自己,這個心鏡,也是另外一個︵境),你要提昇你的心境啊,不要老是如此!每一年都要有進步,常常你不看到的就是你那一顆心,你必須要讓你那顆心進步,今天這個心,你要好好的照亮自己,反省自己,一日三省吾身,現在的人都忙,因為你一忙你就疏忽自我檢討的工夫,不能夠用︵忙)一個字就可以來把它排掉的,我們每講出一句話,你就要對你這句話負責,你知道你講出這一句話的重要性,你的這句話可以造就人才,造就別人成功,有時候你的一句話卻會毀了別人的前程,我們要造就別人成功,不要斷送別人的前程,別人的成功也是我們的成功,我們也可以沾光。
◎人總是有遇到不順、遇到瓶頸及遇到病來磨的時候。那病來纏身的時候,你更需要加緊腳步去做,去積點德來迴向,你不但要積德迴向,還要心念純正。心念要好,要積極,你的病就復原得快。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好的,你看看現在,很難保你每天就過得好,有時候不小心就一命嗚呼,一部車子來也許就這樣走了,可不可惜啊!那幾秒鐘的時間,就離開了人間,在這人間留下了什麼?什麼都沒有留下!遺不遺憾啊?
◎每個人都有業力來吵你、煩你,有時候這個業卻帶走你的生命;有時候讓你寸步難行;有時候讓你起心動念、讓你掙扎、讓你疑惑、讓你不了解你自己、讓你沒辦法跨出這一步、讓你想進覺得不對,想退也覺得不對,有沒有過?疑惑來了,你不如拿起你以前開法會的訓文,拿起你現在開班的來看看,唱唱為師的歌,好好的問問自己,好好的用『心鏡』來照照自己,來反省反省自己,將你這個正念提起,你就不再疑惑,不再迷茫,我們不要只為求一個名、一個位,在道場上要無為付出,你愈是無為就愈不計較;你愈是付出,上天給你的就愈多,你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別人、默默的做,這才是最偉大的!
◎物質的生活只能夠滿足你短暫,而精神的食糧是支持你一輩子的力量,你不要疏忽了,要不斷的去加油、不斷的去補充,怎麼補充?好好的接近前賢,接近帶你去佛堂的人,接近善的,不要接近惡的,接近好的,接近道場,看看書,你這精神食糧就又來了。人難免會忘記,當你填飽肚子的時候,也使得慾望填飽了,時間過了之後又沒了。為師給你們一輩子,跟你們走!為師在後面看著你們,在後面摸摸你、推推你,一個助力給你,你要不要站起來?要將你的阻力變為助力,不要將這個阻力,當作你不能前進,不能去道場的理由!你愈能突破才愈不簡單,你不能突破你就石沈下去了,你一天不去接近、兩天不去接近,一個月、兩個月,慢慢的我們的感情就慢慢淡了,你慢慢的就不敢來見為師我,你不敢來見我,你叫我如何找到你呀!你們總是喜歡躲起來,你一躲起來,叫我怎麼去找你出來,我已經叫人去把你帶出來,但是你還是不跨出那一步,那為師我怎麼辦?如果今天換作是你會怎麼辦?怎麼做?
◎咱們師徒如父子,當徒兒要離開我的時候,每個徒兒都像為師心頭的肉一樣,當一個一個流失掉的時候,為師的心就猶如刀子在割一樣,這麼的捨不得。但是,走失的徒兒卻一個不回頭!為師我付出去的心、付出的情,換來的卻是這麼樣的,怎麼叫為師我不擔心!怎麼叫為師我不難過。徒兒們,好好的記住我們今天的相處,今天的承諾,讓為師我快快樂樂、瀟瀟灑灑的走,也讓為師我對你們能夠更放心。只要你有心辦道,有心跟著為師,為師就在旁邊助你,要不要為師在你們身邊?你們不要嫌棄為師我在你們身邊,為師我也要徒兒永遠在我身邊,徒兒保重,跟為師揮揮最後的手,徒兒們保重,好好記住我們今天的相處,記住為師我對你們講的話,徒兒們再見了,徒兒們再見了!
生活有感 張德友
很榮幸在寒假期間與林老師一同帶著學生,再度前往南投光明仁愛之家與天元佛院做義務電修,在此感謝所有參與的學生們,及仁愛之家的總管梁兄,給我們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每次前往都有極大的收穫,以及莫名的感動。看見學生們興致高昂的拿著工具、捲起袖子、分組檢修的專注神情,簡直像極了專業人員!誰說在這個功利取向、自我意識高漲的社會,沒有人願意無為付出,奉獻一己之力的呢?令人讚嘆的是,這些孩子並不像一般人口中所說的不懂感恩、不會惜福、太過功利、只會製造問題的青少年。是他們特別與眾不同?或是他們特別有善根?其實不然!他們不過是受到引導,將本自俱足的善良本性顯現出來罷了。記得啟聰學校鄭武俊校長曾說過:「孩子們是看我們所做的,不是聽我們所說的。」可見身教的重要遠超過言教!時下有句諷刺的話:「在上位的炒地皮,中階層的炒股票,平民百姓玩六合彩,簡直就是全民運動,難怪我們的青少年也飆飆車,..」到處狂飆,請問到底是那裡病了?誰是始作俑者?身為孩子們榜樣的我們,真要深思一番,更應當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則到頭來受罪的不只是孩子,連我們也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有一份現今流行的心靈開發課程所做調查,在美國有一份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報告指出:現行的學校教育教學內容,在知識技能IQ方面,約佔總授課的百分之九十,而在群我關係、溝通、自我了解、情緒管理等EQ方面,只佔十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在社會各階層抽樣調查普遍受公認的三百名成功人士中,訴說他們成功所需求的IQ與EQ比例,所得的數據竟是:他們覺得所需的IQ僅佔十五個百分點,而EQ則佔高達八十五個百分點!我們所熱衷的學校教育內容與社會需求竟然懸殊如此之大,難怪乎常聽人說:當老闆的學歷似乎不用很高。而我們卻非常在意孩子的IQ,會考試的就是好孩子,不讀書的就是壞學生。在我們大人的錯誤認知下,孩子真的變成了考試的機器、教育的犧牲品。尤其可憐的是那些後段班的學子,在如此的環境下,真的幾乎只會放牛了,結果成為製造社會問題的根源。
我們都是搭在同一艘大船上,各式各樣的人生活其中,大家都努力工作盡己之力,但是值觀的偏差,使得大家一味地追求外在物質,而忽略了開發內心精神層面,,同時有一些人為了滿足自己,全然不顧大家安危,做起破壞大船的行為。我們不可忽視,也不能再獨善其身了!因為這些小洞將變成大洞,最後將一同翻覆滅頂..。也許您覺得太消極了,但是不知道您是否感受到這些年來的天災、人禍頻傳,更是逐年有增而無減,難道將會走向預言家所說的大災難?但願這只是希望我們一同關心大環境的警語,沒有人希望會發生災劫,更沒有人願意走向毀滅,但這極需您我一起關心,共同經營這個生命共同體。
帶孩子去當義工,希望他們能夠感受到,付出時並非失去,而是得到更多的無形收穫。要孩子懂得感恩、懂得惜福,就讓他們有機會去實地感受罷!我們應該經營怎樣的大環境?應該造就怎樣的下一代?亟待您我深思!
緬懷老前人的大德敦化 張世傑
剛進道場,初聽上講臺講師的開講詞:「後學感謝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敦化..」後學當時體會不出「大德敦化」的實意。直到後來,承蒙點傳師的厚愛與成全,共邀前往福山親賭老前人的風采,接受開示,才恍然有所悟。今分述如後,以緬懷老人家的大德敦化。
其一:老前人慈祥地請大家坐下,便拿出國外道親敬奉老人家的糖果餅乾,請大家品嚐。後學很高興,就毫不客氣地往口中送,吃的津津有味。不一會兒,老前人放下手中的糖果,向大家說:「我們一有好吃的東西,往往只顧自個兒吃,卻忘了父母有沒有吃過?」後學一聽,滿臉通紅,內心不禁羞愧萬分,因為老人家一語道破後學的毛病啊!
從此以後,後學在外若有好吃的或不常吃到的食物,一定先保留一點,帶回家給父母親品嚐。
其二:有一回,有幸隨黃點傳師陪同老前人到埔里天元佛院。到了下午四點多,老前人吩咐廚 房下麵條,隨即老前人也親自調理一番,要大家吃飽後,好趕路回臺北,以免大家太晚回到家。當老前人吃完一碗後,後學要為老人家再盛一碗。老前人說:「未到吃飯時刻,不宜多吃。剛才只是陪大家吃,如果我不吃一點,你們就不敢吃了。」
後學聽後,深深被感動!體會出老人家照顧小後學的無量愛心,更可貴的是從他老的關懷中,學到處處得為別人著想的美德。
其三:常聽前賢稱道:「老人家的記憶力極佳」。後學有幸再次見到老人家的細心。有一次,當一行人向老前人辭完駕,老前人親手送每一個人一個頻果,發完後,叫住蘇點傳師,又從供桌上挑出一個更大的頻果,囑咐拿回去給蘇太太吃。這小小的一幕,後學再次體察老前人的細心:沒有忘記在幕後默默耕耘犧牲的前賢。我們一般人大都只會注意在幕前拋頭露面的人,而忽略了幕後無數少為人知的一群。例如:成家的道親,不管是乾道或是坤道,能夠奉獻於道場,如果沒有另一半在家照顧及料理家務,是很難圓滿的。以上三則雖是小故事,卻有很深的內涵。老前人曾說過:「真佛只論家常。」仙佛也曾慈示:「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老前人已經功果圓滿,道成天上、名留人間。我們除緬懷老人家過去的點點滴滴,更重要的是起而行之,學習老人家的精神,才不辜負老前人的慈悲「大德敦化」。
悲觀者的人生(其一)待續
人生到底是樂、是苦?這態度是見人見智的。樂觀的人覺得是樂多於苦,而悲觀的人則認為是苦多於樂。到底是樂觀好或是悲觀好,我們用二個故事來比喻,但由於篇幅的緣故,無法一次登完,所以先與您分享悲觀者的看法。
當人類要降生人間的時候,上帝對人類說:「朕賜你三十年的壽命,你趕快到人間吧!」人類一聽只有三十歲,覺得太少了,於是向上帝祈求說:「小民稟告上帝,三十歲對我來說太短了,能不能多賜給我幾歲?」上帝說:「不行!我處事原則一向很公平,除非別人要給你的,那就可以。」人類聽了之後,心想等一下也許有其他動物來,如果牠們不要太長的壽命,我就可以向牠們分到一些,於是就站在那裡等候。
過了不久,牛也進殿了,上帝也同樣對牛說:「我賜你三十年的壽命,你可以去誕生了!」牛心想,三十歲太長了,只要一半就夠了,於是向上帝稟告他的看法,人類聽到就說:「牛先生!如果你覺得太長了,那就把十五年給我好了。」隔了不久,狗也入殿了。上帝也同樣對狗說:「我賜你三十年的壽命,去誕生吧!」狗一聽也覺得太久了,同樣向上帝訴說縮短時間的看法人類在一旁又說:「不如也把一半給我!」等一會兒,猴子也進殿了,同樣猴子也將一半壽命十五年送給人類,就去頭胎了。
人類因為多了牛狗猴子各十五年,所以由原來的三十年,增加到七十五年的壽命。所以人類在第一階段三十歲以前,都有父母親為我們照料,可算是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到了第二階段三十歲後就開始做牛的工作,成為物質的奴隸、金錢的奴隸,為了養家活口,又不得不做賺錢的機器;所以牛脾氣也就來了。到了第三階段四十五歲後,兒女也長大了,也娶了媳婦入門,又生了孫子,所以就必須在家照顧孫子、看顧房子;這個時候就像狗一樣幫忙看家了!等到了第四階段六十歲後,兒孫也都長大,而且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已人老珠黃,視茫茫而髮滄滄,一臉皺紋,頭腦也不清晰,更不會安排自己的生活,心情因而常常起伏不定,所以另一半說不定就稱呼你老「猴」。
這故事相當有趣,但現實社會中像這樣的人還不少,如果只能如此,那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相信這不是您我所要的人生,待下期再與您分享樂觀者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