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97(2003/06)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 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2003.03.22 花壇 北玄宮
︻修道遠禍︼ 李鐵拐大仙、活佛師尊慈訓
事有必至 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智者 乃能防微杜漸 事發而告戒
災劫之生 禍害之因
可杜絕而免 非變化之不可測也
然知禍害而陷於內 其故何也
好惡亂於中 利慾奪其外也
若欲入水憎濡 懷臭求香 不可得也
故修者當見腥羶如探湯
遠小人 責躬道
緬聖哲之典型 近賢者以求日新
修聖道力行綱常 秉心性而致中和
無一念之不是 無一刻有己私
不以富貴妨其道 不以隱約易其心
天心所發祥福必臻 善念所動禍殃必遠
是以一薰一蕕由己擇選 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牽手】 慈靜謙
數著歲月流的風 留下執著的感動
走過人生喜樂哀痛 開啟了無數塵封
展現自己的心路 點燃自己的燈燭
所以快樂著心的藍圖 知足著眼前的幸福
識透人生似孤鴻 識透名利如牢籠
所以堅持著攀登高峰 且隨緣來去從容
沒有風雨走不過 沒有黑暗是永久
所以放心的牽徒的手 相信著只有往前走
如今牽著徒的手 平安走好到盡頭
珍惜有了伴的路 互勉互勵更幸福
打開溫暖的雙手 全用真心一起走
消災祈福請上慈濟網站,響應齋戒簽名:
http://www.tzuchi.org.tw/
珍惜有了伴的路 白陽戲中皆成就
調寄:牽手
『沒有風雨走不過;沒有黑暗是永久;所以放心的牽徒的手;相信著只有往前走;如今再牽徒的手,平安走好到盡頭。』對於這首老師慈悲所批的善歌,這幾句歌詞覺得最感動也最窩心。老師在法會臨壇時總是高高興興的來,而又時常淚流滿面的離開,老師其實是最不願意讓徒兒們見到祂老傷心流淚的模樣,短暫的天人相聚首,放不下對徒兒們的思念與牽掛,擔憂的是未來徒兒們走在修辦旅程,遭遇的重重考驗與難關。
記得有次法會老師要退竅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徒兒們,不要忘記為師好不好…』,雖然當時老師已退竅了,但感覺老師就在一旁哭的很傷心,傳入心中的感受真是心酸卻又無法言喻。當遇到挫折時、想念老師時,雖知老師都會來到身旁,但卻看不見摸不著,真的只能用心去感受。
不管用原唱蘇芮的【牽手】曲調旋律,或是用慈濟大愛電視台牽手人生的主題曲,高歌所唱的【牽手】曲調旋律,都覺的很感動,不過自己是有點偏愛高歌所唱的版本,也許是因為看了【牽手人生】這齣戲的影響吧。
安心的牽著濟公老師的手,一起走在這修辦道的路上,也期許自己能更加成長與茁壯替師分憂解勞,讓自己能化為濟公老師的手,去牽引更多眾生的手,一起走上歸鄉之路。
如何面對SARS風暴 仙佛慈語
老仙翁慈語:
◎人要防備的是心地善不善良,這才是最嚴重的SARS,心有沒有防備?無預警可怕,對不對?這災劫本是不預警,否則這不叫災劫。
◎這SARS是共業成熟,如果沒有共業,因緣會成熟嗎?也就是天要收人了。
◎現在考驗的是「人心正不正」?考驗大家「觀念正不正」?不要理念模糊,總是修辦到某一程度而考驗人心,修道人不能因此小小考驗就人心恐慌,那不是與平凡人一樣?
◎跟天過不去,怨天尤人,那能得到好的補償嗎?應要瞭解一下你存的心是為己,還是為人?天要看的是你能無怨無尤、你能認清自己,能堅持到底嗎?
◎上天有降道的因緣,也有降劫的因緣,天只希望大家「把道修,把理明」「自己覺悟」再來「感化別人」,是否實際想想,自己在那一層?你沒超脫如何上達?
◎不要以為天沒眷顧自己。今天如果上天要你成道,你能放下這一切嗎?都還想再求一點點是嗎?但生死沒放下如何回去?回到那裏去?自古以來,這生死關都要看破,死了如果有更大意義,那又有什麼不好!
◎道都求了,理都明了嗎?學了多少安身立命的道理?安身立命就是你一直能覺照到自己的非,不能去看別人的非,這是修行日常的功課,心要清靜的道理,不是裏面空空洞洞,而是空中妙有,裏面有智慧,如果執著不能放下,就會產生無明而無法真正解脫。
◎預防SARS的最好方法是你內心有快樂的種子,你快樂、開朗,沒有那毒的種子,才能百毒不侵。
◎「修道就是把箭頭對自己」……所以人心沒污染,則災劫不會來,防疫最大的漏洞就在你的心啊!要懂得在心靈深處種積善根,並且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人,最後不是要國家保佑你,而是你自己要拿出智慧來用,來識透真假的道理,自己保護自己的靈性。趕快去渡化人心,救醒迷昧,去宣揚真理,在絕望當中,很多人往往能因你一點愛心、慈悲而得到一點解脫,所以這是不是你該做的?這才是真正防疫的第一線,人心太迷、太自私了,你能躲在什麼地方最安全?你要有一堅固的寶塔在你內心,萬魔不能攻入方最可靠!你要從心裏改變,這要靠大家的力量去推行,更要走出陰霾,今日道劫並降,降了劫就是道的力量不足,而這時最須要道的力量來防禦,否則你只防疫,乃防不勝防,你要防的是「人心的失散」「道心的不堅」,可怕的是「你心沒法救」,要知道仙佛要救你們,也要你們有修:「你必須不自私、不自私;能化自己脾氣毛病」才能得救。
◎SARS是看你的心有否動搖之物、不善的種子,若有,才會結合外在而成因果,這因果你樂受嗎?不樂受就是你仍不明白,該是你的,你逃得掉嗎?不是你的,你求得來嗎?如果今天你得SARS,你也樂受了嗎?你是前者還是後者?你沒病無緣無故得SARS,你會抱怨嗎?如果你有這樣抱怨的種子,你不能除得淨,即使不是SARS,別的病毒也一樣會找到你!
◎所以內心修淨才能脫離魔掌、恐懼,你們紅塵這塊小小土地就有這麼多說不完的心,這不是災劫的起源嗎?這不是共業嗎?還有很多在造罪的,所以人心可不可憐?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啊!
◎明白安身立命之理是在你自己,在己、在內不在外在,如果這一層你都不能識透,鐵定你在魔考中,仙佛瞭解你,也希望你自己能瞭解你自己。心裏面絕對不可有不好的因,因為萬魔都在你身旁伺機而入,魔隨時等著入你的心!
◎對抗SARS要有道氣,絕對要有修心之理你方能理出頭緒,你才能改變這世界,否則恐慌如何整理這世界?修道人要「萬難不辭」,修道再難也要修下去,古聖先賢留下什麼?就是真理,不隨時代因緣改變的。老翁很高興,還有人肯犧牲自己,要修心改變自己,勇氣提起,創造奇蹟。信,就是你自己內心發出的真誠聲音,不是迷信哦!人生隨緣而過,但別忘了理想是在你的手掌中,而你握住了你自己了嗎?不要看我,真理是要看你心裏面對真實的東西有沒有建立起來?而它能帶你走向安樂、走向天堂。
◎回去不要防著別人,拿出你的熱情、善良,內心深處大公無私的愛來,希望你能拿出不同的東西來面對SARS,這世界是你們的,人來到這世界上,誰沒有因果啊?所以要一步步自覺、明理,而後才能釋放自己的瓶頸。
◎唯有改變自己,把握真理修行,才能無妄、無尤啊!快樂的修道人都是修自己,而不是把外在的問題找回來,相信嗎?希望你們就握住真理,因為這一切原原本本在你自己心裏。
恩師慈語:
◎有人問為師:「SARS何時了」?為師倒要反問你們:SARS在你們的腦海裏啊!因為你們的思想純正,沒有污染,就沒有SARS,你們轉念了嗎?SARS了的日子,不是在天上,是在你們身上,不要問天,問你們自己,人心轉變,SARS就沒了,人心再不轉,那就沒有盡期了!也就是你們「求出無期」啊!所有的危機就是在這麼一顆心,是惡是善,全憑自己,誰作得了主!是你們自己啊,師要問問你們,「SARS何時了」?是否給師一個歸期呢?還是給為師一個答案。
◎SARS何時了?只要你們戒殺,五戒能守,則還有這SARS嗎?SARS何時沒有?要問你們啊!是你們要儘快的一、轉念;二、儘快戒殺;三、心懷仁德,SARS就沒了!
◎SARS可怕嗎?人心更可怕!因為現今人心浮動的太利害了,滿腦子都是「如何設計人家」所以徒兒們單純一點的好啊!
◎只要你們相信天,天豈會誤你們嗎?只有人才會誤你們,只要你們起一絲絲的良知良能,天豈有不救人,唯有人自己誤自己。
南海古佛慈語:
◎一個人修道無論在何處,有事辦是渡人,無事辦是修己;一個劫數的來臨,對於國度的領導者及人間所有修行的人,都是一大考驗的障礙,所以濟公、月慧為此憂心忡忡,所以你們要用功,要發慈憫心,平常在家雖不能行善,但也可以多唸經迴向消弭災劫,這雖然是一個法,但是最主要是要讓你發出那一份「慈悲心」,讓人間修行的人,這一份慈的心傳達到無極宮,報之 老娘親。
◎現在諸多人心中恐慌,你們勸善的道理,也要多提光明面,若有人心性不能安寧,求道者多叫他唸五字真言,不能聞道的人,叫他唸唸佛號,仰仗諸佛菩薩的悲愿,自我身心的主不能亂才有救,但這份功夫也必須累劫修來,萬一有人不能如此,你就授其方法,但願你們精進,你們多發慈悲心來挽救人間的災劫,這一份救人的心,不是單靠某一個人,而是每一個人發出這一份心,都會有其作用,祈求上天慈憐,好嗎?無論面臨什麼事都要鎮定,不要驚慌。
【論語選讀∣孝悌篇】 韓點傳師慈悲
(八)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5)
【概說】三月的「三」是虛數,三月是說歷時長久的意思,並非三個月而已。前面談到志於仁,現在再讀這句,正說明顏回被老師循循善誘,而體悟出仁的境界,故此一念仁心既顯現,則發心向上,能認真的對自己的生命不遮掩、不逃避、不留戀,知過改過,內省不疚,真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雍也)的功夫。他能夠不為環境的影響而奪其志,所以他能安貧樂道以至終身。
至於一般的弟子們呢?當然也會有仁心顯現的時候,只是沒有顏子的好學而已,所以沒有付出真誠的修養功夫,懇切真誠的面對自我,當然就無法長久把握得住。此一念之仁,只能在偶發事件中,或偶然心志寧靜,無外物引誘的時候,這一念之仁心才會偶爾的呈現出來。
由此可見顏子能經常維持其心境澄淨、充實、快樂的境界,並不是他真的比別人特別聰明,而是由於他比別人更能認真面對生命,了解真正生命的價值,並且力行不懈,孔子曾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可見孔子並沒有認定顏回是天資特別聰明的子弟啊!只是其志堅定不移罷了。所以孔子說:「回之為人也,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顏淵死,孔子嘆息:「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這就是顏淵體行天道,君子自強不息,而有此成就。
【語譯】孔子說:「顏回這個學生,他的內心能長久不違背仁德,其餘的學生,則是偶而一天或一月之久達到仁德罷了。」
(九)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21)
【概說】朱子集註:「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動、靜以體言,樂、壽以效言。動而不括故樂,靜而有常故壽。」
知者,因知識廣博,識理通徹,心思流暢似水,所以樂水。仁者篤道敦厚,志節堅定,不為外物所動搖,似山之不可撼,所以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是言明樂山樂水之作用。知者樂,仁者壽,似言從「知」「仁」的功效而言。
皇疏:「樂水,樂山,為智仁之性,動靜為智仁之用,樂壽為智仁之功。」韓詩外傳:「夫水者緣理而行,不遺小間,似有智也;動而下之,似有禮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履險致遠,卒成不毀,似有德者;天地以成,國家以寧,萬物以平,品物以正;此知者所以樂於水也。夫山者,萬物之所瞻仰,草木生焉,萬物植焉,飛鳥極焉,走獸休焉,四方益取焉;出雲道風,從乎天地之間,天地以成,國家以寧,此仁者所以樂於山也。」(卷三)
【語譯】孔子曰:「知者愛好水,仁者愛好山,知者好動,仁者好靜,知者達觀進取,所以常快樂。仁者無慾,不役於物,故能長壽。」
兩個人和一座學校(二) [馮傑、原載於聯合報]
【八名學生的「搗蛋鬼學校」】
馬文仲有個小本,上面記著村裡誰家的孩子失學了,誰在割草,誰在放牛。他決定自己挨家挨戶地去動員家長,諼那些失學的孩子回到學校。
走完一個鄉村,對一位正常人言很輕鬆,對於馬文仲來說異常艱難,是一項痛苦的旅程。這時馬文仲病情進一步發展,雙腿肌肉嚴重萎縮,已喪失行走能力。如果這時能有一架輪椅,也能助他一臂之力,可對於黃河灘裡貧窮的馬家,一架輪椅也是奢侈的夢。家裡其他人還要為生計忙碌,馬文仲就用自己的毅力開始了這一次「艱難的旅程」!
他用臀部跨坐在一只側放的小木凳上,用麻繩繫牢,以便來維持自身平衡。不致於摔倒,然後雙手支撐著他,像撐著一艘破船,在村裡一點一點地往前挪動。他家住村西,出一身濕汗才能挪進村東一戶人家,有時人家剛好上地幹活,他又得空空而歸,再向第二家一點一點挪去。一天也找不了幾家。
雙手無數次撐著地走,上面都磨出血,每到晚上回家,手都不敢洗,一浸水蜇得雙手火辣辣地痛。更厲害的是,臀部下的小木凳來回移動、摩擦,使他的管部血肉一片模糊。小木凳都快染成了紅色。六月的一天,烏雲低沉沉。娘說:「文仲,你就別再去了,說不定天要下雨。」馬文仲想到陰天人們不出工,多在家呆著,好找人。他又一步一步挪向村裡。下午回家時,一陣瓢潑大雨淋下,淋得馬文仲睜不開眼睛,艱難地往家挪。等父親與村裡人找到馬文仲,在泥濘裡他像個冬天凍僵的剌蜻縮著身子,抬到家中,發了高燒,村裡醫生給他打針時,內褲和臂部潰爛的肌肉、雨水粘連在一起,揭都揭不開,只能用剪刀一一挑,在場的人一個個眼圈發紅。
馬文仲這種朝聖般的精神感動了村裡一些家長。一個、二個:一個……把失學的孩子送來,到開學那天,妹妹一統計,共八個,最大的十二歲。雖說是八個,不算多,但卻給了馬文仲一線安慰:有了這八個,他看到了十八個,八十個,想到了整個黃河灘區那麼多像黑壓壓雁群一樣的失學孩子。
即使這「八大金剛」中,也有的是父母被馬文仲耶種舉動感動後,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把家中調教不好的孩子送到這裡。有人乾脆稱馬文仲辦的是一所「搗蛋鬼學校」,裡面都是些「等待回爐的生鐵」。望著耶八雙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黑眼睛,馬文仲在那座如破舟一般的教室裡,開始上課了。但他只能蹲坐在牆根豎立的那一塊黑板前。教學中每一個具體細節對於馬文仲來說都異常艱難,要比常人多盡幾十倍的努力。雙腿萎縮,胳膊上的肌肉也逐漸萎縮,講課時胳膊抬不起來,只能用雙膝頂著手臂在黑板上吃力地寫字,不過這種講課方式對學生有影響,黑板太低學生看不清,馬文仲只好讓黑板再高一些。他讓父親找一根一米多長的柳棍,一頭用刀製成夾子狀,把粉筆投在棍子一端,雙手攥著木棍的另一頭,在黑板上寫字。這種方式剛開始,手腕旋得痠痛,寫出的字歪歪斜斜,為了能讓學生看到黑板上整潔的字,放學後,他就把第二天要講的課在黑板上先練習一遍,一次寫不清寫兩次,直到有滿意的效果,有時要練到深夜,睡覺前,兩只手腕腫得如兩塊大紅薯。
講課前他讓人背到講台上,有時是兩三個學生抬著。因為上課時解一次大小便都困難,為了在課堂上少解手,多節省時間,他都盡量少喝湯水,多吃乾饃,講課時也不敢多喝水,時間一長,口乾喉啞,喉嚨發痛。那種苦行僧式的教學法,簡直是一種折磨。
最早入學的耶「八大金剛」都被老師的這種舉動震住了,別看一個個年紀小,都知道報答老師的方法就是專心補習功課,考上學,這樣老師臉上才有光。到了這年七月,八名孩子參加全鄉考試,等到考試名單公布出,結果讓村裡人吃了一驚:八名竟有六名評為品學兼優,考上初中。一時,這事在落後的黃河灘裡成了新聞。村裡人都用一種敬佩眼光看著這個「癱子」。馬文仲瞼上難得也落出笑容,儘管笑的背後有那麼多的苦。
第二年又到招生季節,馬文仲準備再抱著身子去張貼廣告,這次就多貼幾張。沒等他挪動,一下子就擁進了六十名失學的孩子,一雙雙泥腿踏進了馬文仲的學校,都是來報名的,有本村的,還有附近九崗村、榆林村、苗占村的,都是黃河灘的孩子,馬文仲的學校,使他們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家園。這一年,馬文仲二十歲。
【夜半的呻吟,「徵婚啟事」】
病魔一天天吞噬著馬文仲,他的身體逐漸扭曲變形,連挪動自己的身子都已做不到了,用木根嵌著粉筆也不能寫,不得不自己想法:每次上課前,挑選一個字寫得工整的學生,和自己一起備課,由他在下面講,學生照講的一五一十地寫在黑板上。有時就讓學習成績差點的學生輪流在講台上與自己結合,這也有好處,既給學生找到鍛鍊機會,又解決教學中實際困難。孩子們倒都樂意當這種「助教」,有點爭先恐後。他就是用這種奇特的教學方法,把知識灌輸給黃河灘區失學的孩子。
講課時,馬文仲得用胸部抵著桌沿,一抵就是一天,由於長年累月抵壓,他的胸廓都變形了,只感到所有的內臟都轉移到了後背,多種系統功能失調,夜裡痛苦得連覺都睡不著,恐怕家裡人知道,就咬著一本書,痛苦減輕些。有時實在忍不住了,只有到夜半,才偷偷呻吟幾聲。父親夜半外出解手,聽到兒子斷斷續續呻吟聲,馬存英只能站在窗櫺下,心如刀絞:「孩子,你就哭兩聲吧,實在挺不住,這校不辦也行。」馬文仲在屋裡哭了:「爹,學校得辦下去。」
村裡有好心人看在眼裡,就想給馬文仲找一個生活上的幫手,來解決他的實際困難。母親就托人給他張羅對象,介紹了幾個姑娘,當看到馬文仲的樣子,回頭再沒有音息,有的一聽是個癱子,乾脆看都不看,撇撇嘴。
本村一位兄長,見識廣泛,有次就對馬文仲說:「我幫你在報刊上登個徵婚啟事,碰碰運氣。」
馬文仲還是頭一次聽到這個新鮮詞,憑幾句話能徵個媳婦嗎?他自慚形穢,對婚姻大事早已心涼。反正也不抱什麼希望,就隨這位好心的老兄去折騰吧。一九八七年三月,在鄭州的一家(時代青年)雜誌上,登出了一則「徵婚啟事」:「有一位殘疾青年,春到家鄉教育事業落後,立志辦學,因自身條件有限,生活不能自理,欲找一位志同道合,有文化,能吃苦的女性為伴……」馬文仲看到這則啟事,苦笑了一聲,仍然一心用到教學上,似乎這樣才減輕點痛苦。
五月的一天,鄉村郵遞員送來一封信,馬文仲看到上面一行秀麗的字,他不相信自己的眼晴。正是這封信主人那感天動地的愛,支撐著以後馬文仲在坎坷的道路上不至於倒下。信上的地址是「湖南省桑植縣馬合口鄉馬合口村谷慶玉」。(其二,待續!)
回饋的愛 劉庸
他把捕上的魚分成四堆,說:﹁男人魚、女人魚、小孩魚、老人魚、、。﹂
你一定常聽我談起蘭嶼的風景,但我要告訴你:蘭嶼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山水,而是海邊遇到的一家人!那是個傍晚,我在蘭嶼的海灘散步,看到一家人正蹲在地上整理剛網到的魚,他們把魚小心地分成四堆,也可以說是四種等級。
﹁為什麼把魚分開來擺呢?﹂我當時好奇地問。
男人用生硬的國語,指著最好的一堆魚說:﹁男人魚!﹂又指指剩下的兩堆:﹁女人魚!小孩魚!﹂最後指著那顯然又少又差的魚說:﹁老人魚!老人吃的!﹂十五年了,那海邊一家老小的畫面,至今仍清晰地映在我的眼前,甚至可以說,深深烙在我的心上。我常想:為什麼那老人家要吃最差的東西,又為什麼當時那老人家,竟抬起頭來,對我一笑?
今天,我到朋友家做客,再一次遭到這種震撼!晚餐之後,我指著桌上的殘羹剩菜,對主人客氣地說:﹁您準備得太豐盛了,剩下這些,多可惜!﹂豈知主人才六、七歲的小孩竟毫不考慮地搭了腔:﹁不可惜!奶奶吃的!﹂﹁我婆婆等下會出來吃!﹂女主人說,看見我十分驚訝,又解釋:﹁她不喜歡一起吃,叫她吃好的,她還不高興,只有剩下來的,她才吃,而且吃得高興!﹂
孩子!現在我坐在桌前給你寫信,想到今晚的那個畫面,禁不住流下淚來!我要再一次問:「為什麼?為什麼?」
只因為老人家沒有了生產力,就該吃剩的?該吃壞的嗎?
只因為老人家﹁自願﹂、﹁高興﹂!我們就任她自生自滅嗎?
相信你一定讀過我在﹁點一盞心燈﹂裡寫的﹁愛吃魚頭﹂那篇文章。老人家臨終前,幾個朋友燒了她最愛吃的魚頭去。卻聽到老人瞞了十幾年的秘密:﹁魚頭雖然好吃,我也吃了半輩子,卻從來沒有真正地愛吃過,只因為家裡環境不好,丈夫孩子都愛吃魚肉,只好裝作愛吃魚頭。﹂
這是個千真萬確的事,故事中的老人家有幸在臨終前說出心裡的話。問題是這世上有多少為家庭犧性的父母、尊長,就在晚輩的一句﹁她自己喜歡﹂的漠視下,慢慢凋零了?是的!她們是在笑,因為自己犧牲有了成果,而快樂她笑!但晚輩們看到那笑,是不是也該笑呢?還是應該自慚她哭?
最近我為公視﹁中國文明的精神﹂進行評估,在讀了一百多萬字的專家論文後,印象最深的,竟然是論文裡提到西方社會學家,於民國二十六年起,在中國多年調查的結果:﹁不要以為中國農村有許多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事實上幾乎沒有!主要的原因是農民壽命太短,平均在五十歲以下,活不到多代同堂的年齡,又因為貧窮而缺乏維持大家庭需要的財富。﹂
你能相信嗎?這個中國人常以為,自古就盛行多代同堂的說法,竟然錯了!那是﹁理想﹂,不是事實!父母、尊長平均活不到五十歲,這是多麼可悲的事上問題是,父母不能甘旨無缺、安享天年,又難道不是做子女的恥辱嗎?
過去窮,我們沒有話講!今天富,我們該多麼慶幸?可是在我們慶幸的時候,是否該想想 記得有一次,你抱著一碗魚翅當粉絲喝,我恨不高興地說:﹁那是留給奶奶的!﹂你則理直氣壯地說:﹁奶奶說她不愛吃,叫我喝光算了!﹂你有沒有想過:奶奶是真不愛吃嗎?還是﹁愛你﹂,而特意留下來?你應該知道,牙齒不好的奶奶,最愛吃的就是能滑溜入口的魚翅湯了!
記得我們每年冬天都排列在窗台上的柿子嗎?為什麼柿子一買就是十幾個?因為我發現只買幾個的時候,你奶奶知道我愛吃,總是先搶著吃香蕉,等我明她吃柿子時,就推說自己早吃過了水果。只有當她發現柿子多到不吃就會壞的時候,才會主動去拿。你一定也總是看見我為你奶奶夾菜,她拒絕,說不要吃,我就把筷印刷品
子停在空中,直到夾不穩而要掉在桌上,她才不得不把碗伸過來。你注意,她哪次不是高興地吃完呢?你也必然見到,當菜做鹹了,大家不乏,她卻搶著夾的畫面。我用筷子壓住她的筷子,以強制的万式,不准她吃,因為血壓高的人,最不能吃鹹!﹁瞧!有這樣的兒子!不准老娘夾菜!﹂她對著一家人抱怨。你有沒有注意,她是十分高興地說這些話?
所以,今天我要隔海叮囑你,希望你能注意家裡公公、婆婆和奶奶的飲食,我不在,你母親又常加班,這就成為了你的責任?當我們小時候,長輩常用強制的方法對待我們,叫我們一定吃什麼,又一定不准吃什麼!他們這樣做,是因為愛護我們!而在他們年老,成為需要照顧的﹁老小孩兒﹂時,我們則要反過來模仿他們以前的作法「用強力的愛」!這不是強迫,而是看穿老人家裝出來的客氣,堅持他們接受晚輩的孝敬!
如此,當有一天他們逝去,我們方可以減少許多遺憾!因為我們為天地創造了一種公平、回饋、以及無怨、無悔的愛!
(謝謝賴宜季講師提供本篇文章,也歡迎大家提供分享喔!)
【編後語】各位前賢,目前因SARS肆虐,前人老慈悲將各種班暫停,以免不小心受感染,好讓大家能安心,而這段時間也是好好自我充實內在的最佳時間了,老師慈悲:這瘟疫的由來是因為眾生貪圖口慾,殺生太多,受苦難的畜道怨氣難消,訓文:「
生靈迷昧口慾貪 惹來畜靈心不甘
邪魔畜靈嗔恨重 末後時急討冤愆
有命討命討債來 勸語不聽哽心田
天時已至搶得快 一得機會把命纏
合併力道非一般 捉活纏死一剎間
諸佛菩薩皇叩 唯賴天人心相連
心達清靜存正氣 修心養德化有緣
時時感恩天恩浩 時時了愿立功前
真功實善勿怠慢 團結一致發良田
瘟疫劫難時一段 看來劫氣不算短
五教聖人共發起 弟子同心增善氣
由小做起範圍大 親朋好友速勸勉
短期持齋化戾氣 宣達傳遞告良言
能清則清得清靜 化濁污垢命保全
天人一心共協力 速把瘟疫化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