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88(2002/09)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 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立德篇】 南極仙翁慈訓
西元2002年歲次壬午正月廿六日 洛杉磯 光明聖道院
夫修道之人首重立德之功夫
二六方寸 存養省察 克念做聖 景行推賢
莫要因私而廢公 莫要欺上而瞞下
莫要見利而忘義 莫要貪名而奪利 君子者
修身以立德 至義以明德 敦厚以培德
化民以施德 達道以成德 是故
修道不因順逆而易操
行道不因榮辱而變節 切記
德品不能不高 德性不能不明
德志不能不遠 德業不能不崇
勤修口德代天宣化
勤修心德替天行道
終其志以達其德
為大道場盡一點心
為全宇宙出一份力
【護子心切】 省思小故事
「真正的智慧,源自於全然瞭解偉大的愛」
中國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讀書人,有個朋友送了生猛海鮮給這位叫周豫的讀書人,正是他最嗜吃的鱔魚,剛巧這一天閒來無事,周豫一時技癢,便想親自動手,試試自己久未展露的手藝,好好地將這些朋友送來的鱔魚,煮上一鍋清燉鱔魚湯來嚐嚐。
周豫將魚放入鍋中,只見那些鱔魚仍自由自在地在鍋子裡游著,在鍋子底下用小火緩緩加熱,水溫逐漸變高,鱔魚在鍋中絲毫未覺水溫的變化,慢慢地就會被煮熟了,這就是周豫過人的廚藝所在。據說,用這方式煮熟的鱔魚,因為不會經歷殺的過程,沒有掙扎所以牠的肉質也就不會緊繃,相對地口感自然好上許多。
隨著那一鍋湯慢慢煮沸了,周豫將鍋蓋掀起來看看,卻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鍋中有一條鱔魚的身體竟然向上弓起,只留頭部跟尾巴在煮沸的湯水之中;這條身體弓起的鱔魚,整個腹部都向上彎了起來,露出在沸湯之外,一直到牠死了,身體猶然保持彎起的形狀而不倒下。
周豫看到這種情形,心中感到十分好奇,便立刻將這條形狀奇特的鱔魚撈出湯中,取了一把刀來,將鱔魚彎起的腹部剖開來,想要看個清楚,牠究竟是為何,需要如此辛苦地將腹部彎起。在剖開的鱔魚腹中,周豫驚奇地發現,那裡面竟藏著滿滿的魚卵,數目之多,難以計算。原來這條母鱔魚為了保護肚子裡的眾多魚卵,情願將自己的頭尾浸入沸湯之中,直至死亡;護子心切而將腹部彎起,得以避開滾熱的湯水。
周豫看到這一幕,呆呆地不知在原地站了多,淚水不自禁地潸潸流個不停,尋思鱔魚猶捨命護子,自己對母親,卻仍於孝道有虧;周豫感慨之餘,發誓終身不再吃鱔魚,日後並且對母親加倍地尊敬與孝順。
【徒兒的明燈】(十一) 活佛老師慈悲
【莫讓老師在屏山空等待】
◎ 不是為師愛哭,但是看到可愛的徒兒不回頭,我不會痛苦嗎?希望大家一起回到天堂,跟為師相聚,要記著,期待這一天相聚在無極,不要讓為師空等好嗎?希望徒兒們不要讓為師在南屏宮,獨自數著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的過去,等人的滋味不好受,相思之苦更不好受,望徒兒不要讓為師一個人傻傻的企盼著你們。
◎屢臨壇勸愛徒 速悟性自如
莫為私利終日碌碌 太陽下山該踏歸途
莫讓師泣影孤獨 全心付出百般照顧
怕徒難忍受苦楚 墬落在深湖
呼喊無人可相助 握徒的手暗祝福
調寄:心聲淚痕
◎ 徒是師最苦澀的等待
讓師歡喜又害怕未來
當徒迷昧沉淪人生苦海
叫師我傷透身心 不覺淚滿腮
寧願師等待 獨自嘆無奈
徒兒你真的忍心 讓師空等待
徒是 皇母心愛的皇胎
為何徒未曾善盡孝來
問問徒兒良心良心何在
徒總是一次一次躲避而逃開
是師有慢怠 是師已老邁
讓那可愛徒兒的心失了主宰
時刻喚徒孩 醒心發揮才應該
莫再棄師我不理睬 時刻喚徒孩
掃除心罣礙 十字街前你莫要徘徊
師雖已老邁 救世精神仍抱懷
願徒當下茅塞頓開 體師之心懷
吃苦暫忍耐 捨己為人萬八樂無涯
調寄:哭砂
【師徒心永遠相繫】
◎ 我們師徒相約的時間,說短也不短,說長也不長,說短是你們現在才看到我真面目,說長是我們累世就結緣,是你們換了好幾種形象,我也換了不同的竅手,所以你們都不太認識我了,但是你們冥冥之中,會信任我、相信我,那個就是我們前世結的緣,也就是那種感應。所以靈性的感應厲不厲害?希望為師我傳給你們的,你們自己好好去了解,還要能夠去了解 老的心,望徒兒好好去選擇自己該走的路,自己的路要自己去選擇,不是別人幫你決定的。
◎ 你們從各地來這裡學道,為師我也不遠千里來此見我徒兒,咱們差距雖遠,但天人從各處來相聚在一起,這種緣份是不容易哦!你們平常都不認識,今天卻無緣無故認識而且坐在這裡!這是因為佛緣!你有佛緣,他有佛緣!所以大家才能夠來這裡研究道理,而且能夠相聚在一起,這份緣得來不容易啊!雖然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就是有的人很高興的來;有的人卻是普普通通的來,所以個人有這麼一段因緣,就輾轉的來了,也就是說你命中註定要來的。而『命中註定』,就是這個佛緣!
◎ 這已經是事實證明,來到這裡就與為師有緣!所以雖然你們看起來好像很容易的來了!事實上是很不容易啊!是經過天人的安排,冥冥當中前賢拉著你來,但是暗中是一股力量在推著你進來。雖然你看到是有形的,但是無形的,還要慢慢去體會才能知道。
這個緣份也要永遠相繫著,為師要徒兒們向上,為師要徒兒們走向康莊大路,而徒兒們如果願意!就真正的提出你的道念、信心、誠意。因為沒有信心就踏不出你的第一步;沒有誠意,更沒有完成事情的第一步。今天你們都具備了這一份誠意,然後才來這裡研究道理。
能把道理搞清楚了,然後,提出信心,再由信心發出你的道心,好好的辦下去,這樣你踏出第一步,第二步就比較容易啦!今天人數不少啊!冷不冷啊(不冷),熱不熱啊(熱!),熱啊!這就是道情、溫情滿佛堂,還要把道情、溫情滿人間,更要把道情、溫情滿世界、三曹(天、地、人),咱們說得到,就要真的去做!在這一場神聖的大道場,我們每一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站穩腳步,以後也能永久步入天堂。
◎ 如果只求今世的解脫,則與為師的緣,只在此生而已;如能發廣大菩提慈念而不昧,廣結善緣方便於眾生,則下一元會定會再來,永與為師結伴渡化娑婆,生生世世常為師友,這才是修道人永恆的悲願豪情。
【真心跟老師以心印心】
◎ 徒兒們!為什麼仙佛還要來借竅啊?以後都不要來借竅好不好啊(不好)。為什麼你們總是喜歡看這樣的人啊?你們說為師是這麼矮的嗎(不是)。為師是這麼個樣子的人嗎(不是)。那麼你們所看得的是什麼?只是外表啊!一個臭皮囊,一個竅手的身體而已。當為師沒有來的時候,你們也可以用真心跟老師以心印心,你就可以體會到老師就在你身邊了,千江有水千江月,只要大家以心印心,為師是不會偏心的。你們有沒有常常秉持著一顆公心做事?每個人都是可以做得到,看你能不能捨得。你不捨得放不下,公心就很難呈現出來。你們願不願意來做做看啊?(願意)。
◎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徒兒們希不希望常常看到為師我(希望),如果沒有看到就以心來印心,好不好(好)。唱唱為師的歌,送為師走好不好?我們說好,今天不要哭,不要每次來,徒兒都這樣哭哭啼啼的,我們今天講好都不哭,好不好(好),下次我們還有機會見面。為師明天再來(掌聲)但是呢?沒借竅,為師明天再來看你們上課,看你們有沒有打瞌睡,為師天天都在,不顯相,不現這個象,不借這個竅,好不好(好)。
◎ 為師來講的雖然很淺,但是淺當中需要你們大家去做,所以不在多,在於你們要體悟。道深不深,看你們自己體悟多少,你說道深道遠,當然深遠,你說道淺,道平凡就在你身邊,一切都在你的念頭,在你的心。而世事無常,人世間的苦海,假如你願意在流浪的話,那你就辜負你自己也辜負你這假人,得了道還得要好好真心真意的修,不要得了機會又失去機會,然後又怨啊!
無形的怨語,向上天傾訴,向為師傾吐,這我可以聽,但是聽完之後,你說完了,為師也聽完了,但是為師我愛莫能助,因為自己的心門,總是自己開啟,縱然為師有意幫你開這個門,但是你們自己把它鎖的死死的,不讓為師開,為師也沒辦法。
求了道之後,有沒有跟為師以心印心?為師都已經幫你們打開玄關竅了,知「道」之後就要對道進行,才不會枉費這一趟及這一盛世。
【老師再三的叮嚀】
◎ 好好的修,好好的辦,站在前面領導的人,就得要以身作則,其他一切事情;冥冥之中就會有所安排。最後還是叮嚀你們修道辦道誠心誠意記著「初心常保,成道有餘」,也請你們不要忘記。為師是一樣的心來愛你們的,盼望你們有所成就,不要忘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使命,自己的使命要自己去了,我們師徒有機會再相聚了。
◎ 為師要說的話說不盡,所以為師時時刻刻得叮嚀,只要你們有心,記下一句,用心的去發揮,永遠的記住那一句話,對徒兒來講是一種力量。你記的一大片的道理,沒有真正的去體會,真的的去實行,對你根本沒有益處。所以修道是保持初發心,保持你天真的心、純真的心,對每一個人不要有分別心。
◎ 一切一切都是從小累積而來,一點一點的認真做,一點一點的成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你們都會背,可使做不到的人太多太多了,知錯犯錯罪加一等,為師不放心你們,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直叮嚀。
◎ 你們都有業障,(師徒同悲哭)你們愈痛苦,為師對你的情份就愈重,愈不能安心來離開徒兒,希望重徒兒把你們悲傷的力量團結起來,把悲傷化為力量,化險為夷。希望徒兒所流的眼淚,是為你自己流;雖然為師傷心,徒兒也傷心,但是為師不希望你們所流的眼淚,只是在這個時候為老師流,徒兒真正修道,要有懺悔的心,這才是老師真正的用意。一步一步向前走,開創自己的前途,開創你的光明路,徒兒好好保重你自己,每一個人都有業障,要自己去了,要自己去覺悟。徒兒保重呀!
在這時候再叮嚀一次,最要緊的是救自己救眾生啊,不是要計較自己,計較前人,要計較的是你們的性命大事。
【老師最後的囑咐】
◎徒兒們呀!為師在最後囑咐徒兒們,每一個不要忘了今天的相聚首,這一份緣,這一份情,永遠保持到永久,或許徒兒們不再把這情深植在你心中,但是你們每一個每一個都已經深植在為師的心中了,你們的影子在為師的心中也揮不去了。縱使徒兒們將為師忘記了,出班了以後,不在想起為師的話,不在記起為師的面容,可是為師依然能夠惦記著徒兒,依然都會想念著徒兒。
◎徒兒縱然在天涯,縱然在海角,也要每一個每一個再把他成全起來,每一個每一個為師也會在暗中幫助,希望徒兒們不要忘記了為師,好不好哇(好)!也希望徒兒們,雖然為師不能每一個每一個跟你們講講話,雖然為師不能一個一個耳提面命的交待你們所應該做的事,但是總歸一句話,希望你們好好把聖事擔當起來,願你們好好的辦這一場,願你們能夠大家互相合作,願你們能夠珍惜這個佛緣,惜這個善緣,再造以後的仙佛,好不好哇(好)!
更希望徒兒們身體都能夠健健康康的,這也是為師最大的希望,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有生老病死四大苦。在你最失意的時候,莫忘了為師還在默默著幫你打著氣,幫你鼓舞著,當你生病在憔悴的時候,莫忘了為師,你呼喚一聲,為師來幫助你,好不好哇(好)!
◎出班以後,好好的行功立德,人都有罪業障,人都有以前所造的過錯,受苦的時候,就是前世所造的因,那你這一世好好的去了它,把罪業障能夠掃除掉,唯有修道、唯有辦道,才是最好的途徑。所以你追求的金銀錢財,會揮霍掉,消失掉,只有你的功德能夠揮不去、抹不掉的,好好的種下你們的福田,將來有一天你的功果圓滿了,為師跟徒兒才能同聚首,不在像今天這樣子短暫的相聚,而是永永遠遠的,而是真真正正的快樂,真真正正的平靜,沒有憂愁,沒有煩惱,好不好哇(好)!
最後交待一些話,希望徒兒們記得,好好去實踐,去實行,那再將這『無言』唱一遍,送送為師。以後當為師再蒞臨這凡間,有這個機緣,還能夠再看見在座的每一個徒兒,當再看見徒兒的時候,每一個都能夠修的佛光滿面,都能夠修到有此成果、成績出來,好不好(好)!徒兒們!把手舉起來,揮揮手,送送為師。
◎人與人間存乎一個「信」字,人與天之間亦存乎一個「信」字。為師為了守信,要來此人間一遊,希望你們也對自己、對老天守信,不枉費人生到此人間一遊,好不好(好),盡完你們的本份,做好你們該做的責任,相信我們還有再相聚的時候。
為師沒有這個肉身,但是為師希望把這個重大三曹普渡的任務,託付給每一個徒兒身上,希望徒兒們都能夠看重你自己,把這聖事擔負起來,人要能夠擔當這天事,上天能夠賜與你這天事辦,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你必須要誠心誠意的同助著這一種事來辦,好好的握住他,拳拳服膺而不要自我菲薄,自我輕視的心裡,好不好!
【論語選讀~仁篇】 韓點傳師慈悲
(七)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里仁5)
【概說】此章孔子教育學人,富貴雖是人人喜愛的,貧賤是人人所厭惡的,但是在得、去之間,必依道而行之,否則便失去了仁德君子所應有的修養。故曰:終食之間,造次顛沛之時,皆不可離也。朱子云:「君子所以為君子,以其仁也,若貪富貴而厭貧賤,則是自離其仁,便無君子之實矣,何所成其名乎?」恐子曰:「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述而11)所謂可求與不可求,當以其是否違背仁義道德而論。凡害仁或不義而得的富貴與貧賤,皆非孔子所願為者,故慨然言之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15)禮記,子曰:「小人貧斯約,富斯驕,約斯盜,驕斯亂。」
【語譯】孔子說:「富與貴是人所希望得到的,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得到的,是不該享有它。貧和賤是人所厭惡的,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也不能拋棄它。君子離開了仁,如何能成名,君子不會有一時一刻違背仁德的,無論是在匆忙的時候也如此,在困苦流離的時候亦仍然如此。」
(八)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里仁6)
【概說】此章乃孔子激勵門弟子之言,好仁與惡不仁,乃以兩個不同的人品而言,好仁是出於天性之自然,依仁而行,毫無勉強。惡不仁乃由於明辨不仁之為非,知道仁是利己利人之義行,因而惡不仁之人,而趨向於仁。禮記子曰:「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亦好仁者與惡仁者分而言之。則此章首句「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應作「我未見好仁者,我見惡不仁者」方與下文相照應。
仁雖然是我們時時刻刻所當實踐的,但是真能夠以一日之力去實踐的實不多。然而道不是力不足以行仁,祇是不肯用其力以行之。祇要決心去實踐就行了,所謂力行近乎仁。
仁是出於一念之善,不會有力不足之慮,但志於仁而又能身體力行者並不多見,故孔子感嘆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衛靈公15)是故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7)但世人每被外在的名位、利祿、物慾之所蔽,為仁之端,日見泯滅,終至於麻木不仁。孔子才說:「我未見好仁者….」若其仁心尚未完全泯滅者,見他人之不仁,則避之惟恐不及,深恐不仁之加諸於身。蔣伯潛氏認為:好仁是仁,惡不仁是智,用力於仁是勇。也就是中庸所說的「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可作此解之參考。
【語譯】孔子說:「我沒有見到真正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到憎惡不仁的人,那好仁的人,認為沒有比仁更高尚的了。憎恨不仁的人,必趨向於仁,就不會讓不仁的人接近他。一個人一旦奮力去行仁道,而感覺力不足的,或許可能有這樣的人,但我沒見過。
(九)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5)
【概說】三月的「三」是虛數,三月是說歷時長久的意思,並非三個月而已。前面談到志於仁,現在再讀這句,正說明顏回被老師循循善誘,而體悟出仁的境界,故此一念仁心既顯現,則發心向上,能認真的對自己的生命不遮掩、不逃避、不留戀,知過改過,內省不疚,真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雍也)的功夫。他能夠不為環境的影響而奪其志,所以他能安貧樂道以至終身。
至於一般的弟子們呢?當然也會有仁心顯現的時候,只是沒有顏子的好學而已,所以沒有付出真誠的修養功夫,懇切真誠的面對自我,當然就無法長久把握得住。此一念之仁,只能在偶發事件中,或偶然心志寧靜,無外物引誘的時候,這一念之仁心才會偶爾的呈現出來。
由此可見顏子能經常維持其心境澄淨、充實、快樂的境界,並不是他真的比別人特別聰明,而是由於他比別人更能認真面對生命,了解真正生命的價值,並且力行不懈,孔子曾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可見孔子並沒有認定顏回是天資特別聰明的子弟啊!只是其志堅定不移罷了。所以孔子說:「回之為人也,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顏淵死,孔子嘆息:「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這就是顏淵體行天道,君子自強不息,而有此成就。
【語譯】孔子說:「顏回這個學生,他的內心能長久不違背仁德,其餘的學生,則是偶而一天或一月之久達到仁德罷了。」
【放下】 南海古佛慈悲
放下自我的心、成見的心,將發現原來自己已錯過了許多大好因緣!
人之我見不能真正放下,
再好的人、再好的東西,都被你的主觀擋住了。
本身自私,才會認為別人有私心,
本身多猜忌,才會懷疑別人對不起你,
這是驕慢所養成的習氣。
修行不能放下,就會有「我」,
有「我」就會有是非、有生死、有輪迴。
夫妻不能放下,就會傷和氣,有怨恨。
朋友不能放下,就會互相折磨,時起摩擦。
做事不能放下,就不會心甘情願。
不能放下自己的驕慢,堅持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是對的,
就不能轉化一切的善惡因緣,
如此一天,別人不合乎你的條件、習慣、尺度,
你會時常活在生滅輪迴的深淵。
放下,把心中的石頭放下,可以彌補心中的遺憾,化解凝固的怨氣。
學佛修行也算在學做人,世人處於多元化的時代,在人我接觸當中,
除了肯定自己,做好自己的責任之外,更應該懷有一顆包容的心與態度去欣賞與接納他人。所以要改變別人之前,先改變自己。
希望別人對你慈悲,你卻從未慈悲過,把往外看的心,回轉過來看自己,時常面對自己,向內自省,才能與仙佛與老師與朋友與一切的眾生相應。
放下吧!把舊有的習氣和包袱放下,人間處處是淨土,何時不自在。
【撈魚】 網路文章
昨夜,心生無聊,一個人到市集逛逛。記得以前小時候,每有市集,就會拉著爸爸帶我去,幾次下來,雖然每次的情景都一樣,我甚至熟的都可以指出那幾個攤位所在位置,雖然也不見得要買些什麼東西,但我就是喜歡晚上逛街的樂趣。逛夜市,對小時的我是充滿期待與新奇的。隨著上國中、專科,到現在市集也不知如何,在我心中早已成為過去,也許是忙吧!
隨意走走,聽著攤販的吆喝聲,彷彿回到了小時候那種單純的想法。我注意到眼前有一個撈魚的攤販,一個老人在看著,沒有任何客人,也許是天冷的因素,再加上人們漸漸聰明,懂得那撈魚的技倆,所以乏人問津。我一時童心大發,蹲下去撈起魚來。連破了三隻網,一條小魚也沒撈到,老人瞇著眼看我的蠢樣,心中似乎暗自竊笑。我不耐的說「老闆,你這網子做的太薄,機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魚又怎麼撈的起來? 」
他回答:「少年仔,看你也是念過書的人,怎麼也不懂呢?當你心生意念想撈起那條你認為最美的魚時,你有橫量過你手中所握的魚網是否真有那能耐嗎?追求不是件壞事,但要懂得了解自己呀!」我心中吃驚,又問道:「老闆,你賣的是什麼?以現在社會一直在進步,但你卻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行業,你這樣能維持生活嗎?」
「少年仔,我賣的是童年與夢想,也許你不知,有很多像你一樣的人或是比你更年長的人來我這撈魚,你真認為他們只是為了這些不值錢的魚嗎?以你現在,你大可去水族館買你喜歡的魚,又何必來這撈這些小魚呢?他們也跟你一樣,都是來找尋自己的童年的,有些是上階層的人,有些是一般的勞祿百姓,但在為了求生存而日日心力交戰下 ,他們會來此找尋他們曾有的童年。」
「那你又賣了夢想給誰?」
「我賣夢想給那些應該有童年卻被繁複補習跟功課壓力的小朋友,也許社會一直在進步,但相對的也剝奪很多我們應該有的東西。在這裡,小朋友可以對著一群魚討論半天,你也可以見到他們撈起魚時興奮的大叫,那怕只是外面二十元一兩的飼料魚,但他們卻會心滿意足的回家,甚至睡覺也作著這樣的美夢,你不覺得很好嗎?」
「可是我還是覺得你的網太薄,跟本撈不起魚。」
「少年仔,你還不懂撈魚的哲學吧!這對眾人所追求的事業愛情、財運都是一樣的。當你沉迷於眼前美好目標之際,你有衡量過你自己的實力嗎?為什麼總有人喜歡一昧的去追求遙不可及的夢想而不想想自己所擁有的價值?目標越大,得失心越大,挫折感也就越大,人生之苦不皆是如此嗎?也許你該放棄那些大而美麗的目標,選擇在你身旁的目標吧!人應該要務實一點比較好。」
他手拿隻魚網,輕鬆的就將一隻黑姑娘撈上網。「你看,這不是容易多了嗎?」我無語,心中想著他所說的話。付了五十元給他,說聲不用找了,算是聽他這一席話吧!他笑著將錢退給我,又將他剛撈到的魚包給我。我沒收魚,因為即使將魚帶回家,對於家中沒水族箱的我也養不活它。如果好不容易追求到的目標,自己又沒那種能力去維持它,不也等於是一場夢幻?人,還是應該務實一點比較好。臨走之際,彷彿聽到那老人對我說:「少年仔,別想著要爬太高,屬於自己的東西一但失去了,要再跟別人買回來那就不好了。」
【活佛老師慈悲】 91.04.27 斗南彌勒佛院
走遍天南與地北 山陬海隅尋徒歸
三曹重任肩上背 辛酸苦痛訴予誰
為師從來不後悔 願擔徒愁擔罪業
深深冀盼徒自覺 荷擔使命挽化愚昧
獨坐屏山悵望鎖深眉 望穿秋水等待也無所謂
一字一句盼體會 師心無奈欲哭無淚
莫待韶華匆匆似流水 時機不待徒兒再沈醉
伸出慈悲的一雙手 齊化乾坤大同世界
調寄:母親的手
【編後語】
不知前賢們有沒有發現,首頁的「竹圖」內所藏的玄機ㄋ?留給大家慢慢發覺吧!待下一期再公布答案,(提示:請注意看竹葉,共十四字,請用心體會!)答對者有賞!
此次全省高中立德班(8/17-18),咱們台中道場表現受到 前人老的肯定,對我們三界一元的標準道場助力非常大!全省班員共九百五十多位,台中就佔了二百多位,而且台中六區裡,我們大屯區班員又是最多的!這全是大家用心護持的成果!特別一提的是,「光慧之夜」晚會節目表演中,台中道場表演相聲加話劇,我們菩提禪院的「靜儀、慧真、盈孜」三位表現非常優秀,受到 前人老及全場一千二百多人的讚嘆!在此我們給她們三位愛的鼓勵一萬次,編者這裡有當天錄影VCD,有機會再給大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