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21(1997/02)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
喜福春到 活佛老師慈訓
喜
喜慧福
喜道鴻展福
喜在家庭和樂福
喜在身心康泰平安福
喜昭昭天恩瑞鄉里平安福
喜持正氣守廉清道場同心之福
喜能鋒芒守藏仁風佈百千萬年沾福
喜光明處處飄雲卷舒幸福現象就在惜福
喜見仙都春城明媚耀萬地喜普回運昌隆之福
喜得滿藹藹光春蘇戶戶氣和春風滿堂福
喜能佈施相應萬千奉獻啟開捨得福
喜逢良景修持家道溫馨更幸福
喜祥門吉地迎春添全家福
喜在健康圓滿知足福
喜在得渡守恩福
喜在得道福
喜佛道
福
「春」字訓中訓:(照春字筆劃順序可得)
萬象回春開百福 喜氣獻瑞清風舒
萬戶千家迎昌運 普地卷藏氣昭蘇
應景祥雲飄處處 明媚春光藹藹滿城都
註:本篇訓文出自民國八十一年正月初三日頭份觀音宮法會
新春感言 黃點傳師慈悲
時值孟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日新又新,朝氣心中昂,到處新氣象,但願萬事皆吉祥。誠如活佛師尊云:一理流行萬象新,大道無形造萬情,綠柳葳蕤桃杏妍,大地山川慶年豐。春節之後,各種進修班開課在即,尋訪班員再接再勵,道
場充滿一片活力與生機,眼看菩提設班有期,望我奮力不懈共襄盛舉。
後學有幸榮沾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點傳師慈悲,承蒙前賢引進,踏入尊貴的大道場,才有此機會追隨著曾點傳師聖慈大仙、韓點傳師修道辦道,受惠點點滴滴,此恩此德難報萬一。回首當年,民國六十三年時景亦為仲春,承蒙引保及曾點傳師提攜與鼓勵,求道未經一個月,即參加率性進修班的三天法會,感受良多,並再經前賢的關懷與成全,逐漸對道產生信心,歷今以二十有三年矣!此恩永銘難忘。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無情歲月增中減,有情大道苦中甜,人生寄世似蜉蝣,歲月悠悠水長流。師云:「人生不過也就是如此,為了何故,終日勞碌奔馳,難道別無他路?走向了虛榮路途,旅程有甘有苦,充滿了悲歡離合,..唯有唯有,淡淡情愁,磨滅了今生世。」由此觀之,我們應把握時光,藉用這有生之年,好好體悟、勤加修煉,並且身體力行,犧牲奉獻,始能冀望有朝一日恢復本性的光明與潔淨,並且未來能夠達到究竟的彼岸,方不負來此一趟,寶貴的人生旅途有所大成就,以報答上天降道之恩與師德無邊啊!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多少聖賢菩薩,無不披荊斬棘、力挽狂瀾,以其赤誠與堅定的信念,為眾生立下美好的典範,讓眾生看到希望的曙光,師尊師母的大德,老前人風範典型猶在
不遠,前人的慈懷更是在我們當前立現,點傳師的慈悲威儀,更令我們敬讚不已。從今而後,惟有好好修辦,方不負前賢的苦心與教誨,讓我們共勉之。
韓點傳師雖然在大道場中非常的繁忙,這是道中前賢有目共睹、眾所皆知,所然如此,點傳師猶不忘在百忙之中,特為我們這些菩提後學,排除萬難,優先考慮我們的每週星期一的經典班期,諄諄教誨、言淺意深、循循善誨、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令我們深深感受到道大理微的深邃境界,我們應 該體會到,韓點傳師的用心良苦,更應當將領受到的教誨慈語,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方不負
點傳師的辛勞栽培。
但願新的一年,菩提的道親們共同攜手並進,環繞點傳師的慈航下。以天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以前人辦道的宗旨為宗旨。讓我們高呼,前人慈悲指示,今年的精神指標:成功一九九七、精進更上一層樓、慈悲喜捨、萬眾一心、齊心戮力、德振旗輝! 並祝各位道親前賢
新春愉快 聖業綿綿
但願 活佛老師
一顆真心、一顆誠心已經足夠!為師希望你,把你的真心交給上天,永遠付出和盡力而為。一點真心如果能夠凝聚起來,是不間單,一點心能化千百萬億,一點能連成線連成面..,就憑這一點真心。但是這一點真心可不可以證明呢?我們不求證明,但求我們的付出;不求收穫,但求我們的耕耘。捫心自問,無愧於天地,就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日月明昭,唯有真心表蒼天,那也就夠了。為師只希望徒兒們,能盡心盡力就好。
在黑夜裡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數不清,同時有星星就有月亮,那你們就要曉得,你們前人是繼師志、承師德,你們也是一樣,所以你們前人的心與為師的心以及你們的心,是心心相映、心心相契。你們前人就好像一輪明月,月亮是那麼光圓和皎白;有月亮就一定有星星陪伴著,曉不曉得?月亮代表著慈母的愛,永遠是奉獻和犧牲的,永遠無微不至的照顧、關懷、關愛你們。那慈母的心也代表著溫和、溫情、溫暖;祥和、溫馨、溫柔..,曉不曉得?閃爍程度也不一樣,但肯定的是每顆星星都在閃爍。而徒兒你,就是照亮人間每一處黑暗之地的星星,讓人世間都是充滿光明之地,所以就要燃燒自己去照亮別人。
五教同源 蔣法賢
人類之社會,人人必需要做一個好人,並知曉如何方能保持每個人原有之真性,方合乎上帝造人之意旨。惟大多數人迷戀於七情六慾的私慾,重肉體、輕靈性,完全失去了自己原有真宰的「性」,入了氣體,死後不能返本還原,變鬼變畜而輪迴於四聲六道之中。上帝體好生之德,所以使五教聖人下凡,代天宣化,使迷戀之眾生,知得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以拯救其性靈。
教有五教,道只一道,其實萬教俱由道生,不過舉出儒、釋、道、耶、回五教,以為代表耳,正如一花開五瓣也。觀於儒教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已明白開示一切矣。雖然五教聖人降生的時代,背景各有其不同,是以其宣傳天道,在方法及對象上,當然有異,但在原則及真理上,是殊途同歸的。
孔子並無明確的教條,更無入教的規則,同時亦無教會完備的組織,因為孔子是降生在混亂之列國時代,不忍見人類的自相殘殺,所以倡導「修、齊、治、平」,而導人達於「至善之境」,為宣教唯一的目的。釋迦牟尼佛因為有感於世人之貪欲與色狂,所以倡導「慈悲與清淨」。
老子所說的道,只是自然而並不是造物的主宰,其所說的是屬於事理之所以然,其心願是「完整無稍缺的道德」。
耶穌基督因為他不滿當時國家政府政治的苛求與殘暴,所以倡導「平等、自由、博愛」。
穆罕默德親見當地民族的貧乏與苦難,所以倡導「節儉、互助、愛人」為宗旨。
其實五教之源,不出乎道,道也者,以其體言,及天地萬有之先天之氣,以其相言,即天地萬有之無形之形,以其用言,及天地萬有一切由無而有由有而無之變化之機,玄妙之門,其實一而已矣。故儒曰一貫、道曰一氣、釋曰一乘、耶曰一靈、回曰一真。然則道惟其一而教有五者,抑又何也?曰:施教者,人不一其一,時不一其時,地不一其地,此為一大原因;而受教者,心不一其心,根不一其根,習不一其習,此又一大原因也。然較雖有五,而在儒則教以貫一,在釋則教以歸一,在道則教以抱一,在耶則教以親一,在回則教以還一,是其所教者,仍皆未嘗離乎一。一者何?即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一即道也。為離乎一,即未離乎道,既未離乎道,則教之分而為五者,合之則仍屬於一也。
是以五教各異其流,而實同出於一源也,其源為何?厥維「大道」。
陪你走過 林品含
有一天晚上,我夢見跟上帝沿著海灘行走,此時,我人生的種種情景從天空掠過。在每種情景中,我看到沙上的腳印,有時是兩個人的、有時是一個人的;特別的是,當我在人生最沮喪的時候,我只能看到一個人的足跡,因此我說:「上帝,您答應我,要永遠與我同行,為什麼當我最需要您的時候,您卻沒有為我而存在呢?」上帝回答說:「當你只看到一個人的腳印時,孩子,我就是抱著你的時候!」
看完這篇短文後,心中有無限感動!尤其是最後一段上帝的慈悲話語,更顯出祂的慈悲胸懷。回憶起這二十幾年來走過的人生,最美、最無憂的時刻,是在不經世的孩童時代。但是,人不能夠拒絕成長,因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煩惱也隨之增加。有時候一些生活上難以忍受,卻又擺脫不了的磨難,彷彿只能求助於上天。然而,生命本就不圓滿,人生的道路上總是有柏油大道、有碎石子路、更有坎苛的荊棘之路,..但無論是順境或是橫逆,是否,我們都能以一種甘之如飴的心情去面對?更甚者,當我們遭受世間最難忍受的境遇時,在我們的背後,事實上,是有上帝的慈憫及親友們的愛心,在默默地陪著我們一起渡過!因此,我們是不是更應該以一種更樂觀進取的心,去走我們的人生之路呢?
愛創造出力量
二十五年前,有一位社會學系的大學教授,曾叫班上學生到一貧民窟,調查二百名男孩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並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做一個評估,結果對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毫無出頭的機會。」
二十五年後,另一位教授發現了這份研究,他叫學生做後續調查,看昔日這些男孩今天是何狀況。根據調查結果,除了有二十名男孩搬離或過世,剩下的一百七十六名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這位教授在驚訝之餘,決定深入調查此事。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跟他們請教同一個問題:「你今天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結果,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回答:「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這位老師目前仍然健在,雖然年邁,但還是耳聰目明,教授找到她後,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在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這位老太太眼中閃爍著慈祥的光芒,嘴角帶著微笑回答說:「其實也沒什麼,我只是『愛』這些孩子。」
註:本文節錄自「心靈雞湯」一書,這篇真實的故事讓人感動不已!愛的力量勝過一切,我們都需要得到別人的愛,當然身旁的人也都需要我們的愛,如同泰瑞莎修女所說的:「隨處散播你的愛心,就從對你的家人開始,多一分愛給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然後你的鄰居...,讓每個接近你的人都有如沐春風的感覺。給別人一個關懷的眼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為上帝的仁慈做見證。」別吝嗇我們的愛,就從現在開始。
珍貴的一課 梁素惠
去年五月初,和外子造訪南投集集小鎮,美景天成的綠色隧道及古樸自然的小鎮風光,令我們流連再三。午餐時刻,就近選擇火車站前一家素食店,老闆夫婦和藹可親,店內的素食水餃及餛飩麵別具風味。餐畢,心滿意足地結束這趟知性、感性兼的集集之旅。返家後,才發現自己粗心地將隨身小背包放在素食店裡,雖然其中並無重要的東西,但是這個綠色的手染小背包是赴印尼自助旅行時所購,它記錄了一段美好的旅程,心中實在捨不得;可是往返約需三小時車程,天色又已晚,也許背包早已被其他客人撿走了..,種種顧慮,使我打消再跑一趟的念頭。
隔天上班,心中突發奇想,何不寫一封信問老闆呢?寫完禮貌的詢問信後,由於不知地址,我就在信封上寫著:「南投縣集集陣火車站前素食店老闆收」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將信寄出。在課堂上,隨口提起這件事,不料惹來學生一陣大笑:「老師,妳別傻了,現在什麼時代了,還有人會理妳的信?」這一大盆來自班上活寶的冷水,並未澆熄我心中的希望,因為我堅信人性是淳良敦厚的。兩天後,我看到桌上壓著訓導處小姐的電話留言:「集集素食電老闆來電,背包已代為保管,請與他聯絡。」週日,順利地從滿臉笑容的老闆娘手中取回背包,我心中充滿了感謝。感謝老闆夫婦!也感謝處理過這一封非常抽象的信之郵務人員,由於他們的用心及熱忱,我和學生都上了寶貴的一課。
⊙修持理念問答⊙
問:有人常說心好即可,何必一定要求道呢?
答:常人自認心好即可,不必要求道。果真如此嗎?自認心好者,平心靜氣、捫心自問:「我心真的好嗎?」想想內心是否有貪、嗔、癡、慢?是否貪著於財、色、名、食、睡?是否因他人忠言規勸而起不平?是否因長輩責罵而嗔恨於心?是否因擁有才華而輕視他人?是否背後言人之非?是否貪圖口慾而殺生害命?是否因他人成就而起忌妒心?...,無以上種種之不是者,可謂心好也。反之,若沾上一二項,應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本心已失去善良的一面,本性已遭受汙染了。果真如此,要勇敢告訴自己:「我的心已經不太好了,如此下去,善良的天心將淪落為惡毒的人心,光明的本性將化為昏暗的稟性,即刻覺悟吧!」趕快求回天真本心,使心真的好得不得了。
再說一般人所謂的「心好」,是指「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如此當然是個大好人,但這只是人間大善人,未來享受人天果報而已!依然在六道輪迴之中,未能脫離輪迴、超生了死。
誠如永嘉大師說:「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墬,招得來生不如意。」天人福報猶如虛空,福報再多也是有限,如射箭再高也是有盡頭,到了盡頭又該如何?招得來生不如意!只因在享受福報當中,沈迷聲色又造下業障,故福報盡了,又將遭受業報,所以才說:「招得來生不如意」。因此,心好者更應該入道,受明師指點,頓悟本性,明白本心真理,知悉無住相布施才是真佈施,以無為之心行功立德,才能永脫輪迴之苦,達本還原,安享無量之清福,此才是「真好」也。
如何教一個叛逆的青少年 林清玄
{本文出自平常心有情味之答客問}
我常常在想:「如何教一個叛逆的青少年?」但當我是青少年時,我的父親也覺得我很叛逆。
其實,一個青少年會叛逆,並不是壞事,青少年不會叛逆,可能才值得擔心。
青少年若是不會叛逆,有二種可能:「一是身體不好,另外就是沒有主見。」所以對於叛逆的青少年,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叛逆,尊重他們有叛逆的權利,不然等他們老了以後會很遺憾。但我們要適著和他們做朋友,和他們溝通,把青少年當成是一個完整的人。為什麼要把青少年和兒童當做是一個完整的人呢?要知道這個宇宙時空是非常廣大的,我們經過了很長的生死流浪,才活在這個世間。
從這個觀點來看,這世界上的每一位少年,都是宇宙的老人。所以我教小孩子的時候,常告訴我太太:「你不要看清他喔!我們眼前的這位是宇宙的老人。」所以每個活在我們眼前的青少年和小孩,他們都有完整的人格和生命,我們應該適著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叛逆的根源。我想,一個青少年如果得到真正的了解和尊重,那麼不管他多叛逆,都不可能變成壞小孩。
給孩子的一百句好話之四(六十-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