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101(2003/10)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 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2002.05.18 吉隆坡 崇德佛院
【修心篇】 活佛老師慈訓
眾契欲圓足每個階段的修持
先改毛病 去脾氣 以培內德
掃三心 飛四相 以養正氣
斬七情 斷六慾 以修至善
惟修其心能涵養心性之圓融
能陶融氣質之高尚
能顯現智慧之妙用
能順和契機之無限
於修道過程中
須耐得住天地鼎爐之錘煉
忍得住人情冷暖之推磨
受得住世事順逆之苦折
還需有永不退轉之道心
永不停息之願心
永不動搖之決心
若沒有決心則難以驅使前進
沒有信心則難以產生動力
沒有道心則難以達致圓滿
故修行人要真心下功夫
【給青少年朋友的一封信!】 黃江汶講師
親愛的你們這些活在黃金歲月、追尋夢想卻悠悠度日…不知人間疾苦、可愛又好笑的青少年!對於你們這種如詩似幻又好高騖遠!極須引導卻又我行我素的矛盾情節!我將說些甚麼呢…?打從入學的第一天開始,當我第一次照面相會!我就深深地愛上你們了!愛上你們的天真無邪!你們那一顆熾熱的心和那擁抱未來蓄勢待發的英姿模樣,擁有的是機會!雖然你們常常錯失哦!看在眼裡不免心疼!
時光是不會倒流的,生命實在太寶貴了!怎容許我們隨意浪擲啊!我可愛的同們!我願將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希望它能驚醒夢中人!因為國中階段是那人生的轉捩點!就體力而言比國小佳!智力與知識又更上一層樓!也較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如能在言行方面多作正面取向的自我要求,並立下一個遠大目標與志向,一個正己成人、己達達人…並能永遠保有那~大公無私、無為奉獻全人類的胸襟與懷抱!果真如此!我將高聲吶喊!並為之雀躍不已呢!同學們!你可知道?我是多麼羨慕你們啊!可不是嗎?曾幾何時,在午夜夢迴時…我曾夢到自己又回到那跟你們幾乎相若的時代…如果時光能倒流!我要去練健美!充實智能之餘…為要有良好的藝術素養~好好的學好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總之各領域均衡發展!最重要的是~快樂的學習!專心聽講……!(絕不再在課堂上睡覺!哦!絕不!)
同學們!你可知道?當你放棄追尋夢想時!歲月是多麼漫長啊…!
故鄉的家書 ∣ 求道之殊勝】
【 人生大事 ∣ 白陽修行法門(三)】
白陽修士所修持的佛願、天命法門,
天命就是佛的願力,
而彌勒佛的願,是「慈心」。
(三)三寶心法,超生了死 活佛師尊慈訓
◎現今白陽法門遍及娑婆世界,其所教化引導之人,絕大部分是認理皈真之士,素行善良,依道憑德,三施樂行。最難得的乃是白陽弟子,都具有一顆積極代天宣化之道心,此亦是白陽法門發揚甚速之原因。
◎指開玄關見真佛,執著玄關跟人走,忘了玄關已成佛。玄關是個門,是下手處;開了正門,往裡走才能找到主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欲窺千里路,更上一層樓。
三官大帝慈訓
◎守玄之修法,為現今白陽弟子最通用之門。故二六時內,無論行住坐臥,屏息諸緣,輕提心念,專注於玄關一點,久久功純,守而無守,也能離妄顯真。不過守玄之過程中,會有許多幻境會出現,千萬不可當真。譬如看著天堂光景,或見菩薩往來,或親賭自己識神出入……,這些情景千萬不可放在心上,否則以此沾沾自喜,以此傲人誇人,則易走火入魔。此守玄固然是斂心息念的方便法門,然而務必要有明人或明師指點,以防「識神用事,認假為真」,切忌自行摸索,弊多利少也!
◎守玄之人,最初乃以收萬念皈一念,收一念而率性,至終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此一真觀法成矣。若是固執一點之上,死守不放,或藉此輕視其他天心所傳引導法門,如此則又離真門玄觀遠矣。切慎!切慎!守玄之真義,乃是率性也。
◎修子每日抱合同叩首禮佛,若能心持赤誠,天真顯露,五百叩、一千叩或二千叩、三千叩之時,皆能萬緣放下,雜念不興,全神貫注於叩首。如此功夫若能不斷,不但燒香叩首之時能心無念,即是日常生活之中,亦能清靜無妄,久久功純,叩而無叩,常清常靜,不再受妄念牽纏,自然不被生死輪迴所苦。
◎最後,吾要強調一點,三寶真傳雖是應運而降之無上密寶,但白陽弟子應切記,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是法無高下,悟有頓漸,此乃隨個人之機緣與慧根,修子或以藉指見月,或以觀想,或以守玄,或以慈心,或以赤子,或以持咒,或以禮佛叩首,只要依法修持不怠,精進堅恆,終生不渝,立愿了愿,持平等心,渡己渡人,最後必能在龍華會上見佛、聞法,受彌勒佛之授記、印可而證果。
(四)立愿了愿,返本還鄉 月慧師母慈訓
◎「愿」,就是原來的心,不是在佛堂立才叫做愿,你有這心愿抱著慈悲的心,去學無上的道、無上的法,證無上的正等正覺,知行合一就是愿。知而不行枉費知,所以要知要行,誠於中而行於外,才能至誠無息,才能參贊天地化育,才能明,才能如神,感而遂通。徹悟只在自己內證,非從他人身上得;你若從心外去求去尋,想得正等正覺,那是不可能的,如兔上求角,龜上求毛。
◎愿者,原心也,即本來常覺之性、真心也。徒兒們入了這個門,就有這個「愿力」,為師並不希望你們在發什麼宏誓大愿,只要徒兒們守住求道時所立下的十條大愿去謹遵奉行,自始至終地矢志完成它,相信徒兒們一定能回得了天,也一定能超生了死的。
◎你們每個人從理天下來皆有愿立,為師不怪你來到人世間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誓愿,可是一旦你進入佛門,擔了神聖的職任,為師就不得不再提醒你們啊!要知道,你一人墬、萬人墬,九玄七祖皆遭殃啊!不要以為你一個人事小,只不過是造了小惡、小過,要知道「滴水雖微,漸盈大器」,不要小看一滴一滴的水源,一點一點的小過,漸盈大器,明不明白啊!
◎你想了罪,要如何了呢?用什麼了呢?要了罪得要有大愿啊!你沒有愿,就會馬馬虎虎,得過且過,不會珍惜你的人生啊!可是徒兒呢,你忘了你的愿,造罪累累,苦的是誰呀?既然知道人生苦短,又何值得你貪戀呢?為何不珍惜你現在所結下的佛緣,好好的惜緣,圓你這個緣呢?徒兒們要盡人事、聽天命,不要劃地自限,這一腳步跨不出去,你的愿力又怎麼伸展啊?
◎沒照著你的愿行,這六萬年來所造下的無數罪又如何能夠一筆勾消?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不考不驗試不出大才之器,徒兒要有大擔當,你才挑得起這白陽大戲其中一份的棟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角色,每個人所負之使命也不一樣,所以,徒兒不要小看自己,好不好?希望徒兒能夠光明坦蕩,放開你的懷抱,伸出你的援手,救渡更多有緣的眾生,好不好?
(五)道的尊貴,在行深處 活佛師尊慈訓
◎我們修道就是去惡存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修道要用妙智慧去修,怎樣發菩提心?怎樣戒除惡念?怎樣去渡化眾生?這不是光用講的。修道要知行合一,如果本身不參悟、不去耕種,就沒有收穫,最後只剩表面功夫而已。
◎想一想,當初你們從理天下來的時候,是乾乾淨淨一點雜質都沒有,沒有煩惱、痛苦,可是來到人間後,卻惹得這麼多東西在身上,現在要把它扒下來擦乾淨,把髒東西洗掉,恢復本來面目。
◎什麼是髒東西?仇恨、瞋心、虛榮、名利、酒色、財氣、七情六慾、十惡八邪 ……,說多少就有多少。但是,不管灰塵有多少,只要用清水一沖,全部都乾淨。就如我們看黑夜好暗,伸手不見五指,一但太陽出來,什麼都看見了。
◎為師要你們想想自己的髒東西,怎樣去掉、丟掉?每個人都一樣要自己擦、自己洗,別人又不知道你的髒東西在哪裡,怎麼幫你洗?師父引進徒兒來到佛門,修道成道就要靠徒兒自己了。明師告訴你有一個本來面目,接下來就要靠你自己發心,自己去發現、去成就。
◎怎樣恢復覺性的圓明?你們要恢復這顆佛性,當年在天庭是亮亮晶晶的,三界十方無處不放光明,而今淪落在紅塵世上,為什麼不光明了?因氣拘物蔽所致。這光明本來有,一淪落下來,就讓種種後天的習性,把這光明的佛性遮住了,使你有而不知其有,使你不能把這光明流露出去,所以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其差別就在這裡。為什麼?假如你那顆佛性是光明的話,你這個人就極容易活在人們的心中;假如你不能夠活躍在人們的心中,甚至讓人們看到就敬而遠之,那是因為你總是帶著眾生的面目,所以使人感到畏懼。
◎為什麼同樣都有佛性,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有人成聖成佛,也有人當眾生,甚至最後淪落為魔鬼,這是什麼意思呢?是根器問題?不管他的根器如何,現在三曹普渡的時候,不在乎這一切,反正有人就有佛性,只是光明與不光明而已。光明,是他佛性不滅,若不是佛性不滅,便是有先覺者點化他,使他有而知其有,之後再趕緊把那些髒物、牽纏、習氣去掉,這是他能夠不斷地克己復禮,使之光明煥發之故;還有一種是佛性迷昧、昏暗,又不接受人家的勸解、指點,固執己見,永遠都迷下去,有脾氣不願意修改,愈沾染愈厚、愈暗淡,愈使人感到可怕畏懼。這兩者之間,就是修與不修的功夫。
◎徒兒是要做佛呢?還是要做個肥料機器啊?你們這個真主人、這個佛性,是不是把這個假肉體,當成你們真主人的機器啊?不要做個製造肥料的機器喔!老師我只希望你們好好修真功、修真德。功,就是公正的心;真功者,就是有真正公正的心,也就是上天的心、一片慈悲之心。上天的心,無所不包、高大博厚,所以上天賦予你們這個靈性,叫做自性。徒兒要修真功、見自性,才知道你自己應該做什麼事情。
◎道,是至高無上的。我們假使不能把至高無上的道代表出來,就對不起天、地、君、親、師,對不起老母,所以應該把這個道代表出來,不管是言行動作,或者是外表態度,一切的一切,都要知道如何把道發揚光大,好不好?
◎現在各教各派,都有很多修行人,他們是先修後得,而你們是先得後修,終結都是一樣。
◎在這潮流下,科技發達,什麼都電腦化啦!電腦可代替人。可是科技雖發達,造出一隻螞蟻了沒有?這上天賜靈性給我們,乃是千真萬確的,道真、理真,你不修則不真喔!
◎做人不可假,或許在短期間他人不瞭解,但久了就會被認穿、察覺,所以不要自欺欺人。現在修道是在涵養德行,而德行是什麼呢?那就是誠於中行於外,真心想幫助他人,但不求回報、默默的做,這才是真德行、真功德。為師希望徒兒們要養德,德不是口說,德性的好壞是要讓人去感受的。每個人給的感受都不一樣,這就是每個人的特性,這特性就叫做「氣質」,而氣質就是內在的表現,是言語無法形容出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受,也就是靈性與靈性之間的感覺,也因此「道」,就是自身看不見的靈性,這才是真的,希望大家好好的參悟才是。
◎其實每個人的導師還是自己,能救自己的還是自己,一切憑自己的心念去做,自己的心要定,心要定就得多參訪聖賢先哲,踏往聖的足跡,才能瞭解那些話、那些理。老師希望徒兒們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自己的路來,老師要求大家守住自己的一顆天心,道在日常,道在自身,自身不研究而專研究別人,那是沒有用的。
◎要做仙佛,得要自己放得開,你們每個人的能力無限、潛力無限,只是自己沒發掘,寶山還得自己挖,每個人都有上天賦予的智慧,因此要自己去找。你想修就去修,想辦就去辦,沒有人能要求你。因此,一切都操之在己,道心就是那顆初發心,發心與退心也只在一念間。心在哪裡?心在玄關處,今天你想怎麼做,還得靠自己。
【論語選讀∣孝悌篇】 韓點傳師慈悲
(十七)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子張14)
子游與子夏在孔門十哲中同列文學之科,子游之學尤以習禮自見之。禮記檀弓篇載:「時人公卿士大夫,凡議禮而不能決者,當以得子游一言,以為輕重。」可見子游之知禮,在當時之權威性矣。春秋時代的人,往往過於重視禮儀之文飾,而忽視其哀思,故孔子曰:「喪與其易也,寧戚。」(八佾4)及「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26)禮記曾子問:「故哭泣辟踊盡哀而止矣。」皆是此意。況孔子素主三年之喪,以為人子者應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但懷思父母之恩豈止三年,孟子謂:「大孝終身慕父母。」(萬章上)是則哀亦無盡矣。三年乃禮數之儀耳,非人之情也。
觀現今社會,居喪的習俗早已變質了,豈止哀痛之心不足,反而藉辦喪事,大肆鋪張浪費,以彰顯自己的身份,為了面子大宴賓客,花車、電子車製造噪音,請低俗黃色的歌舞表演,以娛死者,絲毫無有哀戚肅穆的氣氛,甚者喪葬之儀尚未辦理,兄弟之間即為財產之分配而起紛爭,何來哀戚之情,為人子者當思之。
【語譯】子游說:「居喪的時候,只要盡到哀思就可以了。」
(十八)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子張18)
孝之道甚多,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人大都能做到的,但如莊子嗣立後,得以自專行事之時,仍能不以一己之私,不改其父所用之臣與父所行之政,實難能可貴矣。
孟莊子,魯大夫名速,其父獻子名蔑,有賢德,故其臣應為賢臣,其政必為善政,莊子順而不改,實難能矣。然此語當若其父之道有不善者,其臣有不賢者,如仍不改革,落得誤國誤民,是謂孝乎?
【語譯】曾子說:「我聽夫子說過,孟莊子的孝行,其他的孝行,人們都可能做到,而他能在父親去世後,不改變父親所用的臣子,和所做的政事,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啊!」
觀山有感 無奇 (猜猜我是誰?)
這次在東埔舉辦「親子二天一夜聯誼活動」,深深覺得這次的活動相當有意義。
第一天的活動包含:「參觀九二一斜塔、震不垮的武昌宮、稀有生物教育館、集集坐彩繪列車至二水、至二坪吃冰棒…最後至飯店洗溫泉,晚上還有多項活動,例:泡溫泉、牌技比賽、串烤活動兼賞月及唱卡拉OK。
第二天早上活動即是:「泡溫泉及爬山至彩虹瀑布」。這些活動都是相當精彩且有助於舒展身心的,而讓後學感受最深的即是至彩虹瀑布的這段歷程。
剛開始聽張講師說來回不到兩個小時,對一個甚少運動的後學來說,是有一點想那麼不想參與的想法,但迫於還有三位同伴同行,於是只好硬著頭皮前進。
豈料到,一剛開始,坡度即很陡,真是讓後學望之興嘆,何時才能爬完?幸好一路上有三位同伴的打氣還有製造笑料,走了平生第一次遙遠的路途,終於…終於……看到了路標|情人谷250M、彩虹瀑布450M,心中頓感一陣喜悅,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了,又走了大約一公里的路程,哇!怎麼還沒到?騙人的念頭湧上心頭…又是同伴的打氣之下,勉為其難走到了情人谷,也在遠方看到了睽違已久的彩虹瀑布,決定…至情人谷泡一下腳腳,欣賞一下彩虹小瀑布,不上去了。
嬉戲至一半,看到大家都下山了,也招呼我們上山,但是「算了」的念頭卻是如此堅定。
一位有智慧的長者來了「陳講師」,她對我們說了一句深富哲理的話「百里半九十」,三位同伴皆被當頭棒喝了,我只好奉陪了◎☆□★○。走了約莫五百公尺的路程,真的看到了有如萬馬奔騰般的『彩虹瀑布』了。
終於講到重點了,感想是:「爬山猶如是在逆境中修道」,剛求道時,人生的考驗也許才開始,並不是那麼容易過關,這是自我的激勵,還有同伴的支持便相形的重要了。走了一段的修道路,藉著仙佛還有經書的啟發、道場的教育,讓我們知道如何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會用各種善巧方便告訴我們,回家的路快到了,我們這時也深信不疑,直到努力後仍看不到時,便萌生退念,回鄉的路你們走就好了,我這樣的日子也不錯啊!這時也許有位善知識便來再次激勵你,切莫功虧一籄,加上同修及信心的支持下,終於回到了故家鄉。
下山如人生的順境,看似好走,其實危機多,更費力,一個不留神,可能來個翻跟斗,甚而受傷。誠如仙佛說:順逆流走了多少大佛祖,慎之!
感謝正恩諸位講師舉辦這一次這麼好的親子活動,讓我們不只可以放鬆心情,聯絡感情,並能體會「道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悅! 【給你一顆漂亮的心,你就能找到自己了!】
那天第一次光顧這家中式早餐店,老闆娘竟然奉送兩粒水煎包給我。我好奇的問她為什麼在眾多的客人中只選擇送我呢?她笑著說:從早上開店門到現在,每一個來買早點的客人,不是趕著要上班,就是急著買回去給家人享用,大家來去匆匆,從未見過一個好臉色的,像妳這樣堆著一臉笑容的實在太少了,所以妳送我的好心情,我回送妳水煎包不很公平嗎?
其實那天我的心情並不好,媽媽住院開刀,我心急如焚,爸爸在醫院寸步不離的照顧著,我想讓他老人家換換早餐的口味,才會多跑兩條街到附近的眷村買燒餅油條。也許因為我平常我都是以笑臉迎人,所以老闆娘才會誤會我有好心情吧!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每天在幼稚園裡看到的盡是一張張純真無邪的笑容,因此,無形之中讓我也感染了這美好氣氛。記得第一天到幼稚園上班時,園長便告訴我,幼教師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因此,不管我有多大的不如意,心情如何的惡劣,我都不希望苦著一張臉,讓別人一眼瞧出我心事重重的樣子,也因此,凡是和我接觸過的人都以為我是樂天派沒煩惱的人,殊不知人的七情六慾我也有,只是我總盡可能付之一笑。大家都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為什麼不想開一點呢?找個無人的山上大笑他三聲,讓回音響徹山谷,保證一切恩怨情愁都會隨著笑聲煙消雲散,讓我們用喜樂的心來看盡人生的一切吧!
宇宙浩瀚,生命短暫,每當夜深人靜,我們常捫心自問:忙忙碌碌所為何來?你是否悵然若有所失?生命到底在追求什麼呢?是自己快樂?還是別人快樂?有人告訴一位不快樂的國王:『找到世上最快樂的人,然後穿上他的襯衫,你就會快樂了』後來,國王終於找到了世上最快樂的人,可是他卻窮得連一件襯衫都沒有!
有人在求道的路上,遇到一位賣點心的老婆子,逐趨前向老婆子要點心。老婆子問『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亦不可得,你到底要點那個心呢?』我們忙碌了一生,要點的,究竟又是那個心呢?
有一位貨車司機,每天都載花到花市拍賣。有一回他載了女兒去上學,女兒問:「爸爸,你喜歡載花嗎?」 爸爸說:「我喜歡載花,但我最喜歡載的還是妳!」女兒看著美麗的花朵,心儀不己,脫口而出:「爸爸!這些花好漂亮喲!」爸爸說:「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卻一定要活得漂亮!」
人的一生,追求的還不就是這顆『漂亮』的心嗎?人生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當你站在鏡子前面,望著鏡子裡陌生的自己吧!給你一顆漂亮的心,你就能找到自己了!
【仙樂飄飄】 活佛師尊慈訓
調寄:遇見 92.08.30 中壢亞德壇
聽見夏蟬鳴不再 其心何時何處惺(醒)過來
仍想仍等仍徘徊 人生豈敷衍失去主宰
年少輕狂曾澎湃 回首往昔至今否坦率
向前向後悟明白 念頭轉一個彎無碍
誰遇見誰 命運怎樣的安排
因果循環 是非成敗怎看待
靜觀天地 無為自然又安泰
問心何在 幾能瀟灑又自在
勇正道邁 立命誠信抱慈愛
隨緣寬懷 從此智慧獲滿載
踏上覺路 家的入口門大開
法雨灌溉 靈苗漸長成蓮台
總有一天 師會等到徒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