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54(1999/11)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師始終愛徒牽繫 活佛老師慈悲
徒兒:
在這滾滾紅塵世 漫漫歲月裡
走過了多少坎坷 歷經了多少滄桑
解不完世俗痛苦 道不盡內心憂楚
一切壓力與挫折 默默承受何從訴
人生道路自抉擇 心甘情願無怨悔
點 點 滴 滴 伴著成長足跡
不管再累再苦 也要勇敢跨前邁步
心情調適合宜處 思緒切忌太複雜
心當內斂勿外放 眼當內觀勿外瞧
心胸且放一字寬 躬自厚薄責於人
韜光養晦日省思 蘊育無上之德涵
睿智導眾明真宗 造就無數之棟樑
散發自身光與熱 溫暖無數之蒼生
點燃曠世長明燈 照亮無限之前程
縱使天涯與海角 師始終愛徒牽繫
八十八年元月一日祝德佛堂
面 具 古風
自從有了電腦網路之後,一切就方便多了,請假不必打電話、買東西不用上街、聊天不用嘴巴!
在每個的人心裡,就變成了有一層深深的網,甚至是厚厚的牆!大家都活在美麗的面具裡,誰也不願意脫下面具,因為在那面具之下,是一張張醜陋的臉、是一顆顆私利的心,您呢?是否也是如此呢?
我們都喜歡聽人家說好話,喜歡活在美麗的面具底下,因為那裡舒服;因為那裡不會有痛苦,但可曾知道,自己正一步一步走向自我的牢籠裡去,將自己推向更看不見自己的深淵裡!有時自己在想:以後會不會只要用電腦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資訊發達的時代,這並不是不可能的!我看連睡覺也可以用電腦來控制了。它甚至可以控制你幾時生病;控制你幾時結婚;控制你如何死亡,搞不好它還可以控制你的下一生了……。有點胡扯了!不過,值得我們深省的是:在這樣子的時代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遙遠,甚至連自己都快不認識了,心也都找不著了!
若是要大家放棄電腦、放棄資訊網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如何從中去尋找人性最美麗最單純的地方呢?記得有一位網友e-mail給後學,裡頭他說道:「我不認識你,我也不知道你說的是否真心,反正網路嘛,玩玩就好啦!」是啊!玩玩就好啦!
於是乎,人人不必用真心,交朋友也不需要認真,不想理就別回e-mail,反正你也不會知道我是誰!但,有時e-mail卻是一項很好的工具,端看使用者如何去運用它了!
這陣子,心裡頭常有些不愉快,這些事不曉得該向誰人說,想了又想,假如我對親朋好友說的話,那要是私人秘密被其他人知道了該怎麼辦?但是又能對誰說呢?突然之間,頭腦亮起了一盞燈泡“嗯!就對e-mail網友說吧!”
或許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不安全感”與“不信任感”。但,追根究底之後,一切都是自己不能勇敢面對自己,害怕去承受面對後的結果!
勇敢地面對自己, 卸下心靈的面具,用最真誠來面對,用最自然去感受。活佛老師說:「去發覺人性的美麗與單純,這才是般若智慧!」其實面對自己並不難,就怕我們把自己關在心靈的籠裡,連鑰匙也故意把它給丟掉,讓自己和別人永遠找不著自己,很可憐的啊!
不必在乎今天自己做的合不合他人的意,不用在意他人臉上的表情,但求盡心付出,用“心”經營。無論結局是如何,都會是美好的,一切也不需要面具! (本文作者為本壇某張兄)
老師的話:大丈夫
八十二年歲次壬申十二月初九日高雄慈德宮
清水清映日月 浩浩圓無缺 只怕那風吹 怕風吹起漣漪 盪動何時歇 竟隨起伏不絕 心懷松柏節 壯志朝天闕 屹立不搖 何畏霜與雪 滾滾紅塵漫漫 萬里路行不斷 而今突破艱難 但換得一身嶔崎悠然 憶昔年古聖賢 亦受憔悴損 歷程皆辛酸 今明透勿尤怨 犧牲與奉獻 建功端品德齊天 調寄:憶芙蓉
做人最重要就是要誠實,要盡量不斷地改變自己,使自己時時刻刻都能夠誠實;做人也一定要踏實,外表長得漂亮或英俊瀟灑都沒有用,最重要的是人要有內涵,而內涵不在肚子裡、頭腦裡、心裡、更不在嘴巴裡。人若有內涵不是在嘴巴裡,不要到處說我很有內涵,由嘴巴說的不是道、不是內涵,要誠於中形於外,由身體所表現於外,才是真正的內涵。這樣才會人見人愛,人緣才會好,生活才有意義。
在佛堂裡的人沒有心機、沒有明爭暗鬥,那自己處在社會上難免會有一點與人勾心鬥角、與人計較,就是仙佛也會計較,計較得道的眾生有修否?有誠心誠意否?這些計較當然是好的。所以我們要計較就計較好,不要計較沒有意義的,若在金錢上面計較就沒有意義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計較有何用?
我們要向老祖師看齊,有肚量、什麼事情都看得開,你們不一定有肚量什麼事都看得開,光金錢上你們就很難看開,雖然口說:「好啦!老師說不要計較就不要計較。」可是心裡還是會有點難過。如果是常常計較那就不好,痛苦的也是自己。我們不只是金錢上不要計較,而且在最小最小的工作上也不要計較,我做了這麼多,這個人都沒有做。要把心中的不平去掉,那你看什麼事情就不會有什麼心,而且就很開懷;要是你一心存著計較,心理有不平、有怨,那你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人一旦心理有怨,事情就很難成功,因為你怨、有執著,有了執著就成不了仙佛。想當初為師家裡很富有,且又有美妻,為師還是看開,因為人長得漂亮或長得醜死後都一樣,還不是白骨一堆,有什麼好執著貪念的,金錢你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就算你堆金積玉,你死後這些都不是你的了。人要看開才能夠逍遙自在,就像當初為師我看得開,現在才能逍遙自在;如果看不開現在跟你們一樣還是眾生。南海古佛觀世音菩薩,人家是一國的公主,一國的公主修道可不容易,榮華富貴享之不盡,都能看開來修道,為什麼?因為看著大家生活在塵世上,拘泥的都是些細小的東西,而看不到真實的真理。當然啦!大家都有慈悲心,所以就發了大愿,自己要修道渡眾生。還有地藏古佛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憑這句話就成佛了,你們要有這種心志,趁著現在,趕快好好把自己的價值提高,好好的修養自己,那管死後別人是否怕你,至少你有了成就,就不會在六道裡輪迴。
佛與眾生的佛性都是一樣的,一念悟即是佛,一念迷即是眾生。所以各位一定要很謹慎自己的一念,比方說:你本來是個行善的人,有一天動了殺念,想把他給幹掉,雖然你只在心裡想而沒有付諸行動,但一樣還是造罪。好比說:現在想做一些不好的事,或者習慣比較不好之事,雖然你在心裡想而沒有說出口,那就已經動了心念,動了念就造過。不過,動念有分善惡,動了惡念就造罪,動了善念就造福,那麼有一顆善良的心,就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不要把它給丟掉了,因為你有一顆善良的心,才能感受別人跟你一樣善良的心。
你們最愛好自由,我愛來佛堂就來,不愛來就不來,人家說你幾次你就翻臉,這樣對自由的觀念就錯誤。所謂自由就是做我們應該做的事、說我們應該說的話。在佛堂很自由,但是自由要有規律,自由不是沒有規律,星辰日月很自由,但它很有規律的自由,才不會出差錯。像現在是夜晚,太陽公公它休息了,換月亮星星出來了,它很自由但是它很有規律;像你們很自由,但是一定要有規律。
一個人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就要改,不要一錯再錯,知道錯了而不改,然後一失足成千古恨,不願自己站起,知過而不能改,也不願意別人拉你,如何能稱善?每個人都有犯過錯誤,就是聖賢也有犯過錯,台語有句話「仙人打鼓有時錯」,每一個人都會犯錯,但最重要的是犯了錯,他知道自己的錯而加以改進,以後不再重覆犯這個錯。沒有人不會犯錯,即使講師、點傳師也會有犯錯的時候。所以知錯就要改,而且要徹徹底底改進,不要在人前改,人後又犯,這樣不好且不實際。
人要知道精進,要往高處爬,不要往底處走,叫你上天堂,雖然天堂很高但不遠,天堂就在你一念之間;叫你下地獄,地獄雖然很遠,但是離你們很近,也是在一念之間。一念善即是天堂,一念惡即是地獄。所以要緊的就是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只有你獨處的時候,每個人應該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的心思、你的念頭要很正確,不要有不好的想法。
我看你們慈悲,對別人是有一點點慈悲,對自己卻是大部份慈悲,但是要慈悲的有意義。一切事情還不知道結果的時候,先要沈住氣,不要著急地去解釋;就好比說你犯了一些錯誤,別人說你怎麼這麼做,你就馬上說我怎麼樣、怎麼樣,我是不小心才這樣子的,不承認是自己做的,這樣子不好。
對自己要慈悲,要慈悲的有意義,不要時時刻刻對自己好慈悲,捨不得自己的肉體吃苦,於是冷啊趕快替自己添衣服,這個是應該的,但是吃了一點苦就捨不得,對自己太過慈悲,如何成就自己?人啊!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想當人上人就得吃苦耐勞;要修心養性須忍人所不能忍。在這修心養性的過程並不輕鬆,你沒有忍人所不能忍,大部份對自己又那麼的慈悲,是無法成就自己。該忍的時候就要忍,不該忍時也不要勉強,因為人就有個性、有脾氣,現在主張的都是自己的個性,你太固執了你的個性,那你就會害了你的一生。
假如老師沒來你們就會有點失望,那如果你們沒來,相同的為師也會很失望,因為徒兒們的心跟老師的心總是一樣的。所以說為師想要修道,你們也想要修道;那你要如何開始修?從那裡開始修呢?從自己的本心開始修起,修道就是要先修自己,然後才去渡別人,要是自己沒有修好,一直往外去渡別人,人家就感覺到你這個人修養不是很好,你憑著什麼來帶我?所以你要渡人就先要渡己,自己有點體認之後,你要告訴別人什麼事情,就比較容易。就好比講師上台講課,講道理給你們聽,他自己就要先充實,如果自己沒有先充實好就上台,如果講得好那倒無所謂,若講得有所偏差,那就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不只是講師如此,每一個人都一樣,當你要告訴別人什麼事情時,你必須要自己很瞭解、有根據才能告訴別人。但是,若自己不了解而又沒有根據,你告訴別人,那不就自己迷糊,別人也跟著迷糊,那就誤人誤己囉!
聽到一個消息,好比聽到某人如何如何,但是沒有實際看到,你沒有實際上去瞭解,你就一直說那個人如何如何,如此一傳十,十傳百,那就破壞了那個人的名聲。所以聽到一個人如何如何時,除非自己親眼看到,實際了解,不要說人如何。我們中國人就要有一個美德,不只是中國人,每一個人都要有這種美德,隱惡揚善的美德。這個人做得很好你不說,但是當他有一個小小錯誤時,你就一直告訴別人,這個人犯了錯誤,或者說這個人不好,如此就不好、就不是隱惡揚善。
你們唱歌唱唱唱,還是要去體會裡面的意思,要不然就枉費。既然做出來給你們看、給你們唱,就是希望你們一邊唱一邊去想,想裡面的意思,然後知道了就要立志去做,人呢!要立大志,而且要立長志,不要常立志,常立志那沒有用;要有永恆的心,需有信心,一件事情沒有信心那就很難成功,假如你有信心那就很容易成功。好比你對這個道有信心,你就得到你所要的,如果沒有信心就得不到。就像這個水果它好吃,你光站在那裡想它好吃、它很甜,而不起身去拿,那也是吃不到,只是在想而已。也有人覺得說仙佛妙法無邊,仙佛好慈悲,光是想,想就要開始做,那才能步上仙佛的腳步,才能做仙佛,要是你光只是想而沒有去做,那只是虛幻而已。人都很會幻想,幻想得要付諸行動,但是要想好的,不要想壞的,你們如果說要做一件事情是好事,那為師就很贊成,而且說不定能夠幫助你去做,如果說你想一件壞事,你很想做,那為師不贊成,也不會幫你做。你們如果做的事是好事,為師一定幫助你們,雖然你們看不見,但冥冥之中為師也會幫助你們,如果是壞事,那為師不會幫助你們。你們要為師的幫助,就要立志做好事,為師才會幫助你。立志向要立長志才有氣慨,為師希望你們要有始有終,你們現在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你們將來能夠有好的結果。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終,不要半途而廢。
要立志做大丈夫,立志成仙、成菩薩,不要讓為師失望,人有肉體免不了生老病死,人的生命,朝夕不保,所以要珍惜現在的肉體,能夠好好修道,修自己渡別人。修道要修自己,渡別人需要多多切磋琢磨,不要怕吃苦,要吃苦耐勞;好比一塊玉要成為美玉也是經過琢磨,希望你們也能接受大地的琢磨,接受種種事情的磨煉,磨煉之後不要枉費,希望你們有一番成就,大家在一起都是兄弟姊妹,不要計較太多,個人的利益不要緊,眾生的利益才要緊,要圖眾人之利,不要圖私己之利益,你賺得再多的錢,等你兩眼一合,什麼都沒有。雖然知道在世間是假的,但是也要盡在世間的意義,你們所遭受到的事還是要去做,不要為了修道就什麼事都不做。你還是要盡自己的本份,做你應該做的事,現在修道不容易,成道更不容易,要好好把握眼前的,珍惜你們所擁有的,不要再奢求。
大丈夫,每一個人都要做一個大丈夫,以上就是具備大丈夫的條件,那你是否都做到了?你們要慢慢地培養、慢慢地做。身為一個乾道就要有大丈夫的風格,不然你修道就是修得太虛弱也不好,沒有志節也不好,要很有志節非常有大丈夫的胸襟。那麼從現在開始要做個大丈夫,而且要做得好,為師雖然做得不像什麼大丈夫,不過還有志節的,你們不只是要學我還要學聖賢仙佛,要實地去學習、去效法、去了解,才不會辜負聖賢仙佛。
一個人修道一、二天就能夠成道嗎?一、二十年都還很難,你們今天剛開始才第二天而已,前面的講師都已二十年,你們要加緊腳步。修道十幾年能否成佛還不一定,有一句話說:不到蓋棺論定還不知道,所以要時時戰戰兢兢。就好比你當到一個點傳師,也不能保證你一定能夠成佛、成仙、成菩薩,也有人成了個小仙佛那也不錯,總之我們就是要立志。
聖之謂大丈夫者 乃居天下之廣 樹立天下正位
更行天下之大道 心親仁義禮法守而不紊
得志與否皆存其道
任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觀其崇高志節 修道者亦須立大丈夫之向
夫妻是一輩子的事 孫越
提筆寫這封信,已經離你們的新婚喜宴五、六個小時之後了。你們知道嗎?我常常有機會為新人證婚,也常常在婚禮中獻上我的叮嚀與祝福。雖說語重心長,但是現場的喜鬧及吵雜的音響,卻也將我殷切的交待沖淡了不少。我最最要向你們小夫妻說的一句至要的話,就是:「夫妻是一輩子的事」。
記得在那遙遠悠久的過去,當時在這寶島上的年輕人都在唱著:「我的家在大海的那一邊,高梁高,流水長,一年的四季不一樣。」在軍中的劇隊,我認識了現在的孫媽媽:一個十八歲的小姑娘。在排練演出而巡迴勞軍的日子裡,我們戀愛了。一年兩年直到六年多之後,在軍中伙伴的祝福下,我們終於訂下了婚期。一九五八年正逢八七水災,政府規定,若有喜慶宴客一切從簡,不得超過四桌,否則,主管記過。三個臭皮匠變成諸葛亮,同事們突發奇想,將所有的桌子併成一個U字型的長桌,非但不違反規定,而且還可使一百多位好友人人盡歡。於是結婚當晚,大家都飽足而歸。
有人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可是我卻從不覺得婚後我們不再戀愛了。看看時下,媒體常常報導:某人與某人因意見不合而離異,某人與某人又因個性太像而從此分手。我和孫媽媽在個性上雖是南轅北轍,但並未因此影響了我們婚姻生活中的相愛相依。貧困時如此,小康亦復這般。近年來,我常在演講時向那些已婚多年的聽眾問一個問題:您們當中仍在與另一半戀愛的,請舉手。多年中,只有一次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高興的立即將手舉得高高的,並且用另一隻手指著他旁邊的那位老太太,當時我看見這位老婦人從臉上綻放出的笑容,直到今天,仍然印象深刻。
孩子的出生,為我夫婦帶來更多的歡笑。當然,也開始為這小生命編織著他的未來。看著兩個孩子安穩的一年一年的成長,我們夫婦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中年。 我和孫媽媽自婚後就自然的養成了一種睡前在床上聊天的習慣,在眾多的話題中,我們津津樂道的還是我們的初戀時節。連我們兒女也是百聽不厭。一個有愛的婚姻真好,不祇在你們少年夫妻的時候要有愛。步入婚姻以後,我們更需要每日更新,以創新的愛滋潤培養我們愛的關係。
在「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這本書中寫著:「愛情生活中最珍貴的並不是性關係,而是雙方在每一個方面的相互體貼與心心相印」。在那段相去不遠的中年生活中,我就發現彼此的那份相知相愛,著實讓我在工作、交往以及對人生的規畫上,她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孩子們:我真願意在你們夫婦新婚之初,向你們贅述我和孫媽媽的戀愛史,我要提醒的仍是那句老話「夫妻是一輩子的事」。
聖經上說:「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了。所以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在過去孫叔叔還未信耶穌的時候,我也曾在婚姻上出過岔錯。還好,在我腦海中時時都會想到那天,那天的午后,我和孫媽媽(當時的女朋友)在一幢咖啡屋的二樓,我們雙方都感到可以談論婚嫁了,就在那時,我萌生了一個念頭,就是「如果我要結婚,就永不離婚!」。過去的我,身體不好,常常在病中,是她,讓我感受到一位女性的堅強與耐力。對孩子的教導上,我們是身教重於言教。在角色的扮演上,她是嚴母,我是慈父,因此,孩子有什麼問題,第一個知道的是我,在我們決定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卻又見到她心思的周密與通情。
當我在六十五歲做了最後一次的捐血,我知道我們都進入老年了。我常想,生命如同時序的四季,春夏秋冬可以各展其美。而人之所以為人,應當更有所盼望。有天夜裡,我們夫妻仍是在床上聊天,我說:「我們夫妻如此相愛,令許多朋友羨慕。但是,總有一天,會有一個先走吧!」孫媽媽毫不遲疑的就接著說:「要走我先走。」她的語氣肯定。我問她為什麼?
她接著就說:「你比我堅強,要是我先走了,你會將後事處理得很好,你可以依然與兒女們保持很好的關係,你仍舊可以和老朋友交往,你更可以安心的推動你的社會公益,你:::」我趕緊接著說:「誰先誰後,不是妳決定的,那是上帝的事。如果要是有一天我先走了呢?」只見孫媽媽低下頭來哀傷的說著:「孫越,要是你先走了,我會每天哭,我要以淚洗面。要是你先走了,我會每天不吃飯,因為我食不下嚥。要是你先走了,我會每天不出門,我要足不出戶。要是你先走了,我會:::」我趕快搶著說:「算啦!還是妳先走吧!」
你們不要笑,這是孫媽媽發出的訊號,說明她比我脆弱。
我須在我有生之年不斷的讓她清楚,在基督信仰中我們都有盼望。因為聖經上說:「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
夫妻是一輩子的事。如今,我們仍快樂的過著充實的老年生活。我們有規律正常的作息,我們與親友們有著定時的交往,與兒女們更因著共同的信仰,讓我們凡事謝恩、凡事禱告。
真對不起,在你倆的新婚之際,我冗長的敘說著我和孫媽媽的故事。請允許我再說一次「夫妻是一輩子的事。」你們因愛而結合,愛就是一種責任,願上帝祝福你倆永浴愛河。
你們的老朋友 孫越叔叔贈言
快樂是什麼 李欣霖
「快樂是什麼?」、「快樂就是::。」這樣的對白常常在電視或收音機裡聽到。有趣的是,他們說的是很少是什麼大事情,大部份都是一些過去的美好回憶或對未來期許嚮往的生活小事。聽了他們的快樂定義,讓人覺得不管你的一天是如何在煩忙、緊張、甚至痛苦中渡過,總是會有一、二件讓你覺得快樂的事情,它就如同食物中的調味料,使得每個人擁有品嘗生活美味的自我幸福。
我想起小時候,我一直是個多愁喜感的人,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無端發愁,家人竟然把我取了一個外號叫「憂先生」!我因而會常望向天空喃喃地唸著:「快樂是什麼?」
後來我上了大學,即使求道住進伙食團,這個習性仍然揮之不去。在一次無意間我去理頭髮竟然在理過髮後,所有的憂愁煩惱消失無蹤!當我發現了這個「驚人」的現象,猶如發現新大陸一般的喜悅,更令我稱奇的是,只要理得越短、理得越光,煩惱消失的期限也就越長。於是我就像吸了鴉片似的,三不五時到理髮廳去報到。伙食團的同學看到我又去理了髮,總會無奈的問:「這次又是怎麼了?」我記得有一次理了個光頭,不但伙食團的前賢眼睛側目一亮,連學校的師生都嘖嘖讚嘆:「學校裡竟然還有這種異類?」
直到大二那一年,我去法會跟班,因接受濟公老師親自點化,方得以漸漸走出迷思。那是一場小型的法會,我們一群弟子有機緣跟老師閒話家常,老師的妙語如珠令弟子我內心發癢,暗暗嘀咕著:「難道我真的找到了明師?」於是我再也按奈不住,要將積壓了十幾年的疑惑,當場向老師問個明白,我斗膽舉手發問:「老師,弟子真誠的請問,請老師告訴弟子,快樂的秘訣是什麼?」老師微微笑用扇子指著我說:「嗯,你出來!」被老師這麼一點,我又是驚喜又是羞懼,驚喜的是老師也許真的有妙法可以教我;羞懼的是一個新道親如何在眾前賢面前跟老師應對呢?我躡手躡腳從中間的走道走了出來,看到大家注視我的眼神,更加搖動我七上八下的心脈指幅。老師好整以暇地拿著扇子對我的臉搧了幾下,一時陣陣狂亂的氣流在我的頭部不停竄動,我倒吸了一口冷氣,眼皮上下眨個不止,連思考都來不及,老師便停住扇子笑著問我:「懂了嗎?」我苦笑著搖搖頭回老師說:「不懂!」沒想到老師又接著拿起扇子往我的臉搧了幾下,這一次因為有了「前車之鑒」,所以早就做好心理準備。我感覺變成像徐徐的和風拂過臉頰,一股喜上眉稍的歡愉洋溢在我的嘴角。老師又笑著對我說:「懂了吧!」懂了吧?似懂非懂、似有似無,我空空蕩蕩的心,好像被喜悅、驚嘆與感激完全開放,我感覺我內心的底層有著跟老師一樣的智慧,體認到清澈的心靈受著完全的加持,我深信不移的告訴自己:「是的,祂正是我要找的明師!」我呆呆地望著老師,不曉得要怎麼回答?突然聽到操持的講師說:「你可以幫老師搧嘛!」我恍如大夢初醒,恭恭敬敬的對老師說:「老師,讓徒兒幫您搧吧!」老師很從容的讓我取走扇子,我就對著老師搧了起來,老師頷首微笑說:「嗯、嗯、」在為老師服務的同時,我突然慧通心靈體現著超越一切語言的真理,便立刻跑台下對著眾道親說:「我也幫你們搧一搧吧!」這個舉動馬上引起全場的爆笑,老師指著我叫著:「對啦,就是這樣子,就是這樣子!」我當時浸潤在無限的神恩之中,因受到明師的啟發,而湧現追求真理真道所需要的力量與勇氣,真希望能將自己所能好好發揮,以便能夠更慈悲,更有智慧,為師尊師母分憂代勞。
老師又說:「讓我安慰別人,而不求自己被安慰;讓我們瞭解別人,而不求自己被瞭解;讓我們能愛別人,而不求自己被人愛。徒兒們,當知真正的快樂是一無所求,唯有完全的施捨才能獲得完全的擁有!」多年以來,我一直在琢磨、體會,乃至力行,老師所給予的示現與指引。畢竟理可頓悟、事需漸修,愚昧的弟子我,偶而還是得去把頭髮理短,才有從「頭」開始的頓悟!
後來我知道,頭髮的剪與不剪,根本不是決定快樂或不快樂的因素。每一個人的際遇其實就像海潮的起落,不包含任何是非對錯,它們是生命的過程,是生活的經驗,也是賦予人生的變換與豐厚。通常,如意順遂就覺得快樂,挫折困頓就覺得憂傷,這是眾生必然的悲情。如果,能把如意順遂變成精神的延伸,生命就有了長度;能把挫折困頓當作人生的轉捩點,生命就有了深度,這已然是超越眾生的知見,而邁向永恆之路。殊不知其天淵地別的結果,卻都形成於一念之間。
人們總認為,自己沒有擁有、沒有人愛是最可悲的;但實際上,不去佈施、不去愛人才是人們痛苦的根源!有一個禪師說:「凡事為別人的就是善;為自己的就是惡。」我也要說,凡事為別人的就是快樂,為自己的就是不快樂!
九二一地震之後
九二一地震,使我同胞命喪,親人永別,家園破碎,一幕幕慘劇,見之、聞之,都令人鼻酸。對不幸傷亡的同胞,吾人致上無限的哀思與沈痛。
有人說,這是一次的「難災厄劫」,但災難已然發生。而震災發生後,我一貫道親,無分你我,從各地火速趕至災區,據保守估計,至少有二、三萬人投入賑災行列。
在災區,道親們(義工)一鍋一鍋的素飯菜,供應受災同胞食用,雖然不是第一個至災區,但卻是持續付出關懷至最後,道親們不畏辛苦,不怕流汗,只因為不忍見到我們的同胞受苦受難。至少十貨櫃以上的賑災物品,運抵災區。
道親們甚為團結,發揮大愛,大家都是默默的在付出,犧牲奉獻,這正是我一貫道的務實精神。再次為此次受難同胞致上哀思!而我一貫道親默默協助賑災的行動,將不停歇,早日見到家園重建、重生。
天時緊急已不是口號,今時天災人禍頻傳,我們要更精進正己成人、、
快樂並不只是依賴一些過去或未來的事件,它可以是每天都與我們同在,只要我存心去賞識它。而每一個人生來都有散播歡樂的能力,無窮無盡的創造力,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只是我們將這些天賦隱埋了。記住,沒有一個人注定一輩子是憂愁傷感的!這些都是濟公老師給弟子的啟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