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17(1996/10)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人爵與天爵 老師慈悲
人爵 天爵
一表人才 一片冰心
二八年華 二賊無蹤
三元及第 三心掃去
四遠馳名 四相全飛
五福平臻 五蘊皆空
六通四闢 六根清淨
七步成詩 七情不染
八斗之才 八面玲瓏
九不缺一 九九掃原
十全十美 十全十美
『人爵那有天爵貴,明理徒兒天爵追』
箴言集成 白水老人
*人為什麼要求道?
天地萬有,人為其一,人與萬有,實有密切的關係。為了要追求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根源,使自己要怎樣的生?才生的有意義;怎樣的活?才活的有價值。因此﹐必須研究追求生存的真理和生活的方法﹐簡而言之曰「求道」。
「萬有生滅,各有其路。」人為萬有中之一,自然不能例外,俗語說:「山有山路,水有水路,石有石路,火有火路,飛機有航空路,汽車有公路,火車有鐵路,輪船有海路,處理事物有理路。」人為萬物之主宰,要怎樣來發揮自性的光明?要怎樣才能解決命運的崎岐?要怎樣才能無意義的損失?因此必須知道生命是人處事的正路,所以才要求道;求道並不是離奇幻變的怪術,乃是追求生存的真理,進一步的探討,使自性怎樣恢復光明?進而使宇宙群生的自性同樣來恢復原有的光明。
由此,可知求道、行道不是人生過程中的小事,乃是頂天立地﹑學天地﹑法聖賢,千古留芳﹑萬古傳名的大事業。
*把握時機
為人不論求學﹑處世,都應該把握住現在可得的良機。萬勿以為來日方長之想法,把大好的時光消逝去,更不可好高鶩遠不重實際。把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未來,絕不可貪圖眼前的安逸,而心不存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必須把握現在良機努力前進,才是上上之策。「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少年。」時機過去不能再來,至時後悔晚矣!
以覺為師二 活佛老師慈悲
忘我利生
道,很難,上天慈悲,以種種法門引導大眾能發此心,一旦能發菩提心本心時,所要做的就是菩薩行,菩薩行就是忘了自己,在渾然忘我時,才能自覺而覺他。為師一再明示,藉此顯化也是法門,在決定使用什麼法門時,切記必須有大悲心,否則,失去菩提心,學法無益。大悲心全然奮發而出時,成就將會更大。成就!成就!後學有多少,道場有多大,這只是外在的成果,若後學多了,道場大了,而自己卻陷入一個自我的執著法,那麼成就反而縮小,自性反而陷入地獄了。所以,不要忘記成就自己的自性,以內在的自性法門時時迴光返照,照覺自性,才能在辦道的過程中,不斷給自己精進、感謝,才是究竟!否則,自性不覺,何能覺他。
隨緣
全臺灣的道務,已到達顛峰狀態,因緣已經成熟,有佛緣的已經大部分接續了,餘下來要篩的、要撿的,盡心就可以了,能渡多少算多少,只是隨緣,不是因為內心希望有收穫才去做,否則將落入束縛。總之,一切心誠就好。內心的過錯要趕緊刪減乾淨,這是當前重大的課題。大收圓的時機要到了,幫助眾生是給予他人一個助緣,而在同時,不要忘記給自己一個機會,緣生緣滅,緣聚緣散,收成得人人圓滿。
無心
今天大道所傳導的,是要大家能夠自修自正,然而,用什麼方法讓大家能夠悟呢?從來,道都是只有放下才能獲得的,徒兒們放下了什麼呢?不都是撿起石頭往自己的包裹裡放嗎?趕快放下自己想要的東西,待為師教導你們:利用各種方法,無為無心,無心的去做,無為的行出來,要「生其心而無所住」,要渡化眾生,要成全後學,憑著什麼心呢?是仁慈心或功德相呢?是為將來成佛或回天堂才做嗎?若是如此則大大錯了。天堂並不是追求而來的,當我們求的時候就失去了,所謂明來暗失,懂嗎?世間凡人追求名利,修道人追求解脫,都是有求有失的,因為有求,內心已有對待,產生了分別,而這個分別心就是生死輪迴的種子啊!天堂不是在上面造就,或百年之後才能夠去的,而是在當下是否能夠轉念,若時時刻刻都能為眾生著想,時時刻刻都捨己為眾,渾然忘我,則天堂即現。為師的心願,就是要宇宙的每一處都建立成天堂,讓他處處皆成淨土,人人內心能夠平靜,自然人間塵土就化為淨土了。
轉煩惱為菩提
徒兒們都是已發芽的種子,要成長,要茁壯。有云:「道好修,理難明」,事實上是:「理好明,道好修」。只要奉獻,當下轉念則煩惱即菩提了。末法時期要自正自悟,在這當中,與眾生永不離開,責任擔當到眾生渡盡時,則無愿不能了。人人各有因緣,機緣來到時善自把握,徒兒們都是為師的化身,這莊嚴的使命,這千古的大業,絕不可掉以輕心。末後大事明白普遍於全世界了,要明白自己的心性,世界總是苦、空、無常,了然一切不要執著於我、於法,逆境現前心存感激,因為這是提昇自己的機會、是登天的梯子,雖然是難、難、難,卻一定要做,要超越萬事萬物先超越自己,虛懷若谷始能納人,謙沖則近道。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內心與外境相遇時,要能攝心,善護一念,不要變成二念,亦即不可思量,思量即不中用,心會落入有為、依法、對待。要保持一顆潔淨自然的心,換句話說,就是老實修行,自古以來,修行的人都是將道融於生活當中的;老實吃飯、老實睡覺、老實走路、老實講道、老實聽課等等;坐有坐相,行有行儀,無夢、無相、無我,則近道。在這個難得的日子裡,為師僅僅傳內心話語,希望徒兒們
立定方向,並從內心紮根之後才能落實,而不為外道所迷惑。千言萬語無法道盡,徒兒們好好記著,自己的前途自己闖,自己的生命大事自己負責。在慶幸擁有這麼一個好道場的前提下,以真理相接續,以心法為根本。
辦道日久,多少也有體悟,每一個人將自己的智慧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才是正途。雖然,徒兒們有時會停頓,有時會氣餒,有時會想歇息,葚至有時會有些許埋怨,但畢竟是短暫的,為師從未對徒兒失望過,徒兒們也應該對自己有這一份期許,突破內心的瓶頸,以智、仁、勇闖關,永遠不放棄一個可以拯救的眾生,但也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成佛的機會,提昇信心,用「心」把這鑰匙突破瓶頸,打開心鎖,帶著法喜充滿每一個人的心。
慈祥的 老中多麼慈祥,兄弟姐妹們相親相愛,攜手前進共報天恩師德,每一個人自己了自己的愿,愿了就永遠團圓了。
相聚時短別長久,願徒兒們好好記住,人生是諸苦的會合,在這諸苦的會合裡,要能化煩惱為菩提,若要菩提現前,就往自己的內心找尋。來去匆匆,願他日有緣師徒再相聚吧!
◎註:本篇節錄自「師尊慈訓於百年誕辰紀念日」白話訓之二。
修道改變命運~三十歲的寡婦 郭明義
有一位坤道壇主原本修道很虔誠,渡人、清口、設佛堂等..,對道場的佛事不遺餘力。但在他最虔心修道時,先生卻因為車禍撞斷了腿,這個事件對她打擊很大,她總以為自己這麼努力在修道、辦道,應該受仙佛庇佑才是,為什麼卻蒙受這種不幸?心中忿忿不平,終日怨天尤人發道場的牢騷,後來乾脆退道不修了。
但也許是她修道以來造下的善業不可沒,仙佛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了她,因而,在一次法會中濟公活佛老師臨壇,叫辦事人員把她找來,辦事人員都說:「她不會來,她已經退道心了。」濟公活佛老師還是堅持:「只要去找她,她一定會來,若不來架也要把她架來。」辦事人員去找她時,果然她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因為她正想找仙佛算帳呢!
到了佛堂,她因心中有所不平,見到活佛老師也不跪,老師心平氣和的跟她說:「妳不要生氣,今天我要跟你把話說清楚。」
我問妳:「妳阿公去逝時,妳阿媽︵外祖母︶幾歲?」「三十歲。」她心想我先生撞斷腿與我阿公阿媽有什麼關係。
「你爸爸去逝時,你媽媽幾歲?」老師接著問道。
「三十歲。」她心中隱隱然有些不安恐懼。
「妳今年幾歲?」老師又問。
「三十歲。」回答時她不禁毛骨悚然。
「對了,今年輪到妳守寡!」
活佛老師娓娓道出其中因果:原來她和她媽媽、阿媽三人,在前世聯手謀殺了一個男人,而這名男子的妻子當年正好三十歲,守寡守得非常艱苦,終日以淚洗面,最後熬不下去自殺身亡,從此夫妻倆怨氣沖天陰魂不散,決心要復仇,要她們三人都嚐到三十歲守寡的滋味,因此報應一代代發生,從她外祖母到她媽媽都是三十歲守寡,淒苦一生。老師繼續對她說:「妳知道老師和這兩個冤欠說了多少好話,才勸得他們回心轉意,給妳一個行功了愿、將功抵過的機會,才保住妳先生的性命,如今只不過跌斷腿,而且醫的好,還有什麼好埋怨?妳現在聽清楚了,回去再想清楚要不要修道?」她噗的一聲立刻跪了下來,急忙說道:「老師慈悲,要修、要修..。」
//從這個實例中可看出,修道不僅可以改變我們八字裡的命運,還可以改變前世冤欠追討的命運。所以要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求道修道」。
為什麼求道、修道可以徹底改變命運?
◎求道可以斷輪迴根本,超脫三界,自然不被命運羈絆。
◎修道可避開惡緣,使原本的惡因無法結果。
◎求道種下成佛種子,修道造善業,如此耕耘福田,自然可以改變命運。
◎修道可剷除業力種子,使之不得開花結果,形成障礙。
◎修道受仙佛慈悲暗中撥轉,使冤欠不能隨意追討。
學道悟道得解脫 林耀南
後學從開法會後,悟知要學道已快達四年,對道場也有更多的認識。所以由心、身、生活方針都有很大改善,所以非常感謝天恩師德及前賢道親們,真是功高德大。
天恩是 上帝老之恩,師德則是歷代祖師、師尊、師母,及助道的所有仙佛和一切為後學所學習的古聖、前賢,以及引保師等,都有師的德行,意義無量深遠。
學道的頭一年,即因二次車禍而住院,醫療期間吸收道場錄音資料、書籍,也受到講師前賢們的關心指導,終於奠定對道的信心和基礎,也從病痛中更可體會眾生居於苦海,流浪生死,唯有悟道行道,才能了脫生死;另一方面也因為深信仙佛慈悲,在感恩中傷痛復原得特別快,然後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雖然初三年的考驗、磨練不少,身心受到很多壓力,常感覺疲勞與無奈,有時也會衝動與人計較;但隨著上道場研究班吸收視聽資料的增長,以及自性智慧的覺悟,放下貪求之心,也就漸漸能內方外圓,解開很多以往痛苦的心結,煩惱也就減少了。
三年後更加參與幫辦了愿和內在的修持,對定力的培養更下功夫,時時意守玄關使一心不亂,消除疲勞,維護精氣神;並且要常保心平氣和,看淡外在事物,不多計較不生氣,常存無我心,多體聖賢意,悟道、感恩、樂善、好施,多引進親朋好友學道,永遠支持道場,敬請各位前賢多加勉勵指導。
△註:本篇保留作者之原作,未修改之。
茶與健康
茶葉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和利用的。神農百草經中記載:「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毐,得茶而解之」;可見我們中國用茶葉養生保健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茶葉是一種營養價,價值很高的植物,它的主要成份為:
◎維生素A、B1、C、E、K和菸鹼酸:這些維生素對人體的代謝機能很有幫助。
◎咖啡因:具刺激中樞神經、降低膽固醇、利尿、防止動脈硬化、鬆馳平滑肌等功能。
◎礦物質磷、鉀、氟、錳:其中錳元素能促進鮮茶中維生素C的形成,提高抗癌功能。
◎茶多、脂多糖:茶多又稱茶單寧,可改善微血管的滲透性,增加血管的抵抗能力。脂多糖是組成茶葉細胞壁的重要成份,可增加人體免疫功能,有防幅射損傷的作用。
什麼時間喝茶最好?以下幾點供參考:
◎早晨起床時喝點茶,提振精神又醒腦。
◎餐後喝茶可助消化、去油膩。
◎上午工作休息時,喝茶提高工作效率。
◎與人談話開會,喝茶可防口臭。
◎食用辛辣食物後,喝茶可去除口中的氣味。
◎下午一杯清茶可消除疲勞,增強活力。
◎看電視喝茶可防眼睛疲勞及幅射線的危害。
◎創作思考時邊喝茶,可提茶醒腦、思路敏捷。
喝茶的好處多多,但也有一些人不適合飲用,如:心律不整、貧血、肝硬化、胃病、便祕、神經衰弱、失眠者等;另外,喝茶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茶葉不宜長時間浸泡、空腹或飯前不宜飲用、睡前不適喝茶、沖泡不宜過濃、不適合用來服藥、正在沸騰的水也不適合馬上沖泡等等。
△本篇節錄自啟新健康世界第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