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05(1995/10)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緬懷曾點傳師[聖慈大仙]感言 黃點傳師慈悲
後學有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點傳師慈悲,受惠點點滴滴,此恩難報萬一。回憶當初蒙受聖慈大仙無微不至的提攜和鼓勵,歷經十有七年的歲月︵民國六十三至八十年︶,而曾點傳師成道至今也將五年矣!若不是當初曾點傳師的苦心成全,那有今天這個機會與各位前賢共結善緣,同修共辦呢?此恩此德,永銘難忘。憶及當年由引保師的引進得以晉見曾點傳師,即刻受到聖慈大仙看重與關切,並親自開示道義,自求道以後,時常關心後學且諄諄教誨,為了要成全後學開法會,那種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令人感佩不已..由於早年在工廠上班請假不易,承蒙曾點傳師的點化才能克服了萬難,順利開完了三天法會,感受良多,即下定決心追隨點傳師修道辨道。聖慈大仙當時非常關心員林、彰化道場,經常到各地拜訪道親,記得有一件於民國六十六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後學要到彰化鄭氏佛堂,當時晚上下了濛濛細雨,不幸於半路上發生狀況,身體內傷不知,到佛堂才隱隱作痛,受到前賢們的關切,深深感受到道場的溫馨,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離開了佛堂不久,曾點傳師至佛堂得知此事,內心關懷備至,有如視親子女般的關愛,即派壇主黃姐找後學回佛堂,向後學問起緣由經過。當時點傳師眼眶含淚,喉嚨梗噎,並交代速回醫治,翌日晨又打電話關心情況,此種恩情,迄今縈懷感銘。點傳師成全後學修道,又擔心吃素營養不足,曾一一教導後學烹飪配料要領,使後學對吃素倍增信心與肯定,點傳師除關懷飲食方面,連家中大小亦不例外,那種慈愛的心懷,當時即讓後學稱頌不已,不知如何用言語表達形容,謹以由衷的感激,無法報答,今後只有承繼曾點傳師的遺志與心願,努力修道辦道,回饋道場。曾點傳師不但對後學如此照顧厚愛,對所有後學亦一樣看待與關,開創道務不遺餘力,對道親們關懷無微不至,循循善誘,來往成全與拜訪,從不倦怠,並在所屬佛堂及廟宇講解經義,言淺意深,讓後學們收獲良多。雖是一家主婦,卻常常為道奔波勞碌,那種為道忘軀的精神,以及對老前人、前人的孝順與體貼暨遵師重道,謹守佛規,是後學們永恆之典範。 誠如南海古佛慈悲所讚頌聖慈大仙的詩句 化眾以慈無私意 悲愿渡化志弗更 至誠始終感天地 凡塵證道佛界登欲了解聖慈大仙的慈懷深意,且看曾點傳師的結緣訓中的鎮壇詩:
聖人心境無人曉 獨享寂寞淚淘淘
慈心一片天地告 但望至誠皇朝
大人得點明中正 唯保初心得高超
仙人同體唯心造 至時方明本性瞧
凡我後學們當稟持聖慈大仙的行跡聖意,護持菩提禪院,更上階梯,以報答天恩師德於萬一,方不負韓點傳師對後學們的期許。
訓文臺語班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歲次癸酉二月十四日斗六回春寺
回春寺法會開 聚賢士聽道理 愈聽愈釣店吱吱 點頭說是真滿意
我 是 ︻其一︼
白衣蓮女 奉
母旨 隨古佛來至佛庭 躬身參
母畢 問聲活菩薩安不安怡
世間人真趣味 心呷嘴互相違
也會騙人呷騙天 這種功夫是不易
︻其二︼
有心來當誠意 神振作培元氣 來之安之解心疑 兩天時間不白費
調寄:店啊膠、三輪車 ︻其三︼
⊙敢問聲在座的阿伯阿姆啊 您走過人生旅途已經有多遠
對世情萬般景 什麼最久長 縱然擁有財子壽 誰脫閻王門
冷靜體悟戲終劇罷 何處歸程 眾只知蠅利空鑽 生死大事沒入問
一生中患得患失 步步都錯算 ︻其一︼
⊙阮雖是小蓮女每日伴古佛 阮也會知影時運憂急眾沈淪
屢次的發心愿 暗中點化您 惜只惜人心冥頑 忘卻己本份
自甘墮落貪嗔身纏 紅塵夢睏 今日緣得來非易 難道您還擱疑問
識良機金線拉穩 早日建功勳 ︻其二︼
語寄:蓮女的願望
南山可移志不改 妙諦麗水換蓮台
海燕不怕風浪礙 善志必得天護懷
觀空非空理自解 公然無妄仁信栽
音傳五湖與四海 主敬存誠悉如來
吾 乃
南海觀音 妙善公主 奉
母命 帶蓮女蒞臨回春寺 隱身早已將
母參叩 再問聲賢士們 身心有舒服嗎?
︻本 訓︼
世局宛如迷魂陣 方寸亂已囚六神
烏煙瘴氣掩途徑 何者得之找本心
三山有日羔羊失 走離主人戀紅塵
專行那羊腸小道 挺而走險身造因
逐假困真忘本性 傲岸無視妄自行
名韁利牢色身套 又貪福祿珍饈品
欲飛也難籠中鳥 關山重重幾時平
背覺合塵苦流浪 不如勤立尋原根
鄉音聲竭轉回顧 體悟實修是賢英
常搖法輪觀自性 莫等待花黃香盡
驀然迴頭奇功立 勝持一卷門庭經
守中二六秘寶印 覺己覺他善復明
天下溺矣道扶濟 援之齊力救眾人
不管荊棘路中阻 堅持從愿表至誠
﹁波浪﹂訓中訓:
迷途羔羊困牢籠 流轉輪迴六道中
已得人身自珍重 勤修黃庭善力從
做人之道八人格要健全(五) 韓點傳師慈悲
四、修身方面
大學一書中,所舉之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實居於中心的地位,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以達到修身為目標,齊家、治國、平天下,則皆以修身為基礎,身修而后家齊、國治、天下平。故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孟子曰:﹁天下
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不修身,則無以立身,思立身即在於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大學云:﹁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正心就是保持心體之正,要常存心體之明,才不為憂患、好樂、恐懼、忿懥以及種種物欲所蔽。然正心必誠其意,因為意誠始能真實、存善去惡,如此才能保有正心之效。格物在克制一己之私,格其心物,時時檢點自我身心,格其不正而存其正,行有不得皆當反求
諸己。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此言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其當然之理,皆我分內之事也。反躬自問:若時時皆存忠誠篤實之心,自然逍遙快樂。
心乃身之主,故必須存養省察,使此心常能湛然清明,不為外物所誘,不為情感所動,自不會流於愚俗貪妄之境。修身之要在謙敬復禮,荀子曰:﹁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仁,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修身︶恭、敬、忠、信、禮、義、愛、仁諸德,如能身體力行,自然無所不通,雖困居蠻荒夷狄之地,仍然受人尊敬愛戴的。體恭敬,即是日常起居生活,必須要恭謹誠敬,心存忠信,待人忠實,不可欺瞞,術禮義,即行禮義,情愛仁,就是以仁心去愛人。孔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就是告訴我們要以義禮,做為生命的本質,並以禮節來實踐,以謙遜的儀態來表現禮義,以誠信來完成禮義,此為修身之要也。
五、待人方面
待人以誠,力行忠恕之道,世人之習性,皆是待己寬、責人嚴,只知一昧的要求別人,自己卻不知自我約束,故招怨。君子則應嚴責己,寬恕人。子張問﹁仁﹂,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恭、寬
、信、敏、惠,都是待人的方法,也必須要以誠懇的心來表達,方能不侮得眾,讓人信任,被人尊敬。
何謂忠,朱熹曰:﹁盡己之謂忠﹂,楊倞曰:﹁忠、誠也。﹂也就是以誠心盡心去做謂之忠。忠字是中、心,合而為忠。朱熹曰:﹁中心為忠。﹂就是誠一不變的意思。所以說忠有二個含意:一是真實無偽,公而無私;一是執一不變,堅守不移。經云:﹁忠者,中心至公無私也。我們無論對人對事都要以忠為根本。
待人以忠,則必能誠實不欺,任理而行。做事以忠,則必能負責盡職,貫徹始終。﹂
何謂恕,朱熹曰:﹁推己之謂恕。﹂﹁如心為恕。﹂恕的實踐有積極與消極的兩方面,積極的就是﹁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消極的就是﹁無諸己,而後非諸人。﹂也就是說一方面要善推其所為,一方面一要自反其所為。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是推其所為。﹁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離婁︶這是自反其所為,所以推己及自反皆是恕道。
世人皆知責人,而不知責己,故結怨。因為天下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己之所惡,也是他人之所惡;己之所愛,也是他人之所愛,由是推之就可以愛人如己了。子貢問孔子,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這就是推己及人,也是個人立身處世應有的態度。︵待續︶
放下別人不能放下的,了斷別人不能了斷的,施捨別人不能
施捨的,做別人不能做的,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忍別人不能忍的,這才可稱為修行人。自古以來,那個仙佛不是吃盡苦中苦,才成道的。因此,若不想修道就算了,如果要修道,就需要大徹大悟,此事非兒戲。
【編後語】
各位前賢,目前因SARS肆虐,前人老慈悲將各種班暫停,以免不小心受感染,好讓大家能安心,
而這段時間也是好好自我充實內在的最佳時間了,老師慈悲:這瘟疫的由來是因為眾生貪圖口慾,殺生太多,受苦難的畜道怨氣難消,訓文:「
生靈迷昧口慾貪 惹來畜靈心不甘
邪魔畜靈嗔恨重 末後時急討冤愆
有命討命討債來 勸語不聽哽心田
天時已至搶得快 一得機會把命纏
合併力道非一般 捉活纏死一剎間
諸佛菩薩皇叩 唯賴天人心相連
心達清靜存正氣 修心養德化有緣
時時感恩天恩浩 時時了愿立功前
真功實善勿怠慢 團結一致發良田
瘟疫劫難時一段 看來劫氣不算短
五教聖人共發起 弟子同心增善氣
由小做起範圍大 親朋好友速勸勉
短期持齋化戾氣 宣達傳遞告良言
能清則清得清靜 化濁污垢命保全
天人一心共協力 速把瘟疫化無矣
讓我們一同努力多鼓勵大家素食喔!早日平息這讓人擔憂的sars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