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117(2005/02)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 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美德】 活佛師尊慈訓
夫聖賢之德 海涵春育 似雨霑詠
言語不出惡聲 喜怒不形於色
胸有斗 其志鴻濛
目如河 似天寥廓
觀萬物造化 無為有功
冷梅格高 芷蘭君風
竹懷斐德 菊逸芳容
自古恭則不侮 寬能得眾
如北辰星拱 進而天下阜成 而兆民瑞豐
三省四箴 以銅為鏡
心法躬修 金石可鏤
以九德咸和 堪稱楷模
【樂山之愛】 秋玲
很久沒有去樂山療養院看那群孩子,非常想念他們!難得有休假,又去看他們!一群善心的朋友會相約,大部分是趁每個月果菜市場或美容業休市日,一齊到八里樂山療養院,幫他們理髮洗澡和餵食;雖然我不是理髮師或幫忙洗澡,但是我很熱心樂意當啦啦隊做助手幫打雜!
樂山兩百多名院童:有些是蒙古症、唐氏症、自閉症、腦性麻痺症、先天性畸形、癲癇症和行為過動症,有些是多重智障、情緒障礙和學習障礙,也有水腦和肢障、、、等等的障礙。他們有的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有的卻是父母狠心拋棄的累贅!智障和殘障都是同樣的叫人憐疼,他們突發性動作、攻擊性、危險動作特別多,比一般人更需要關懷和注意!
詩經第46篇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是我們的力量 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很敬佩那群有愛心在樂山犧牲奉獻的人,有耐心照顧那些孩子;所以時間允許,我一定會去幫忙!我們來只是「沾醬油」般學習了願,談不上什麼愛心或付出的。不過,卻和他們打成一片,建立了很深很濃的情感!記得第一次去時,心情錯縱複雜;不敢摸他們碰他們,同情感慨心疼的眼淚,像決堤般的流,久久不能自己!一位朋友嚴謹的告訴我:「請收回妳的爛慈悲和鬼同情,小姐,妳是要來幫忙的,而不是楞在那邊感慨呀!」
每次去樂山,孩子們天真無邪,膩在妳身旁討著糖果吃,抱妳親妳臉頰,手舞足蹈唱歡迎歌,然後跟妳講很多屬於「天韻殊機」他世界的「悄悄話」…讓妳窩心感動。父母在慶幸自己生個正常小孩,總該負起正常教育責任;有些小孩不知惜福為非作歹不正常,比起那些障礙的孩子更障礙,反讓父母操心;反而是這些智障孩子,更叫我由衷歡喜和疼愛!
所謂人心不古物慾橫流,演變成愈來多不幸,「智障兒」就像天災人禍般更多出現;療養院勢必要更多人力付出愛心,也要增建更多樓房給孩子最好的生存。這些經費,當然是來自於社會的善心人士,一點一滴結合而成。樂山療養院詹院長,一生心力慈悲奉獻在樂山,為的是給孩子們最好的安身之處!院長誠懇說:「凝聚你我愛心,興建教養大樓,幫助殘障同胞,建造溫馨家園,造福身心殘障同胞,期待大家支持和捐助,我們一生感激你的!」
詩經第112:9篇 你施捨錢財 賙濟貧窮 你的仁義 一直到永遠 你的角必被高舉 大有榮耀
在慶幸自己很快樂幸福之餘,捫心自問「還有多少愛心,可以施捨和分享?」為了那些可愛的孩子,我們的愛心永不止息,我們的行動更要持續;也願所有的善心人士,拋磚引玉共襄盛舉!
財團法人台北縣私立樂山療養院帳號 01037335
只要帳號不要口號,「你怎樣付出,就怎樣收穫」我們所做的一切,它都會加倍的回到身上來。盡心付出的人,可以慷慨施捨他人,也可以大方祝福自己:健康又健全!
【故鄉的家書 ∣ 末後修辦關卡】
【宗旨篇】
為師要你們步聖途,而不是貪凡福;為師要你們修天爵,而不是求來世福。
—— 濟公活佛
(一)內斂收心,德性為重 濟公活佛慈語
◎末後修道,以德性為重,真誠渡人。宗旨不變,什麼稀奇怪招,什麼靜坐為肉體,那都是假的!不准崇拜。你今天如果做到一個「忠」字,看到祖師你就難過,哪裡有什麼好崇拜的?道理講得好聽有什麼用呢?一個「孝」字就做不到,還講什麼大道理!如果沒有德性,講得口燦蓮花又有什麼用?
◎你們現在要學習隨時說:「你的錯就是我的錯,對不起。」難道這一點認錯的良知都沒有嗎?
◎你是我兄弟,我要愛惜你,我看到你的錯,我要拯救你,你如果能這樣說,也算有那麼一點忠義之氣,他聽了不會反省嗎?為什麼一直要你們發真心,什麼叫做真?一直到你看不見別人的錯,只看見自己的錯為止。你們法律主說,不准再往外看,是該要內斂的時候了,內斂才有德啊!
◎倫理、道德、行為,這就是末後最重要的原則,你們知道嗎?你沒了倫理會財色不清,你就有可能三不清、四不正,每個人都不要要求別人,要求自己好不好?
(二)互敬互諒,大體為要 韓大仙慈語
◎自己的方針、目標要堅定。當你看到前賢的不是時,你不可以從此對前賢失禮,如果你對前賢失禮,那是你裡虧,因為你失了「禮」,心中就不會去尊敬這位前賢。想想,每個人都在修,都還沒有到達圓滿,難免會有錯,不管他為人怎樣,你只能當作借鏡,自己以後不要再犯;也不可一看到什麼不是,就到處傳,這就變成了是非,是自己在造口過。懂嗎?
◎道要愈修心胸愈寬大。因為眾生有很多毛病,這時的你更應該去包容、寬懷;而在同修當中,也要彼此尊重、禮讓,不要你爭我奪、爭你強我強的,那不是失去修道的意義了嗎?
南極仙翁慈語
◎修道人要能忍辱,才能負重;要忍耐、要受苦,你才扛得了。肩上磨得愈厚繭愈多,這表示他身經百戰,能身擔千斤萬斤的重物。
◎白陽修士就是這樣,要當天上人間的這座橋樑,就要任人踐踏,讓千萬人踏在你的背上,好讓他們安安穩穩的走過。先不要說讓眾生在你的背上走過的辛苦,僅僅讓前賢指責你幾句,前賢看你時,臉色不好看、不能夠體諒你、不能為你設想,你就受不了,那以後怎麼辦呢?對前賢你都沒有辦法包容了,面對後學你又有多大的肚量可以包容呢?
(三)抱守初發,堅心定性 濟公活佛慈語
◎大家一定要抱定宗旨,不可動搖,要堅心定性,若不受磨練,如何成就呢?上天無時無刻不借著人事物來考你們,但是要謹慎啊,在最末後昇降的關頭,望徒兒能保守自己,就像顏回一樣,得一善拳拳服膺而怕丟掉。在這末後之時,如何保持那份初發心不變,是最可貴的一件事,希望每位徒兒要保持像剛求道時的那顆初發心,永不改變,時時善護此念,如此,天堂就在眼前,佛就在心中,無須向外尋。
◎成就聖賢仙佛是從平常的修持功夫所造就出來的,希望徒兒能把握時機,要看準這個機會。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望徒兒好好把握,才不枉費 老慈悲降道及諸天仙佛打幫助道。
(四)承擔忠義,不循人情 南極仙翁慈語
◎打一個比喻,今天你負責了一個道場,你知道我方眾生非常需要做什麼事,我呈報給前賢知道,前賢說不用、免了,這樣在尊師跟重道當中,是不是就要掙扎了?此時得的你,是要尊師的好?還是重道好呢?如果你今天有正義感、有正氣,而前賢不懂得你的需要時,即使你做這一件事是為了要讓眾生好,但前賢會生氣,這時的你是該不該去做?會不會怕前賢不高興?會不會怕前賢就此不重用我、看不起我了?
◎所謂的真心,即是道場。你當下一個慈悲心發出來了,只要是為眾生,讓每一個眾生都有利益的事情,這就是合天心了。什麼叫濟公啊!你的心為眾生著想,為眾生付出,這個叫公心。
◎所以很多人把尊師跟重道混為一談,他會認為我今天尊師就是重道了,反正有錯。前賢會幫我承擔,於是凡事都報給前賢知道,他說好,我就去做,他說不好,我就不去做,這樣就是尊師重道了。非也,這個叫陷前賢於「不義」啊!那是你的「不孝」,你對這個道場「不忠」。
【論語選讀∣君子篇】 韓點傳師慈悲
(八)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11)
【概說】此章孔子是以君子與小人對比。君子的志趣是念念不忘道德人格的修養,所以懷德、懷刑,時時以達到己利利人、己達達人為志趣。管子心術篇曰:「化育萬物謂之德。」也就是可以贊天地之化育的聖德。其言足可則,其行足可法,為人立身處世之典範也。
小人則懷土、懷惠,此小人似指鄉野村夫來論述。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語滕文公曰:「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古時是農業社會,鄉村務農者所念念不忘的乃其田土也,不忘利益私惠的獲得。德與刑是義是公,土與惠是利是私,此四事均在一懷字,即是思念懷想。因君子與小人心志與興趣有別,自然其品德與操守也不同。故孔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這就是君子與小人的分別,君子切切懷念如何增進義理的明辨,不被物慾蒙蔽,故事事不忘義。小人則念念不忘田產財富,貪戀著安樂的生活,其所思慕的離不開利。
【語譯】孔子曰:「君子終身不忘道德的修養,小人則念念不忘安樂的物質享受。君子念念不忘的是國家的法制,小人則念念不忘利益的獲得。
(九)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16)
【概說】子產為鄭之賢大夫。以鄭簡公12年為卿,又歷任定公、獻公、聲公四任四十餘年。內息諸大夫之爭,外事大國以禮,而不茍徇其求,故終身免於諸侯之伐,而讓鄭國以弱為強。故子產卒,鄭人耕者輟耒,婦人捐其佩玦。(韓詩外傳)史記記載他: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絜,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價,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喪期不令而治。子產死,孔子為之涕。可知孔子對子產的尊敬,稱其為惠人。(憲問)此章說子產具君子之美德有四,行己恭則能修身以立世,事上敬則能盡禮以忠事,養民惠則田疇能殖,衣食足,子弟能誨。其使民義,其驅使約束百姓有經制之義,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盧井有伍,皆以義所定,此四者皆君子之道,子產有之,故孔子稱之。
【語譯】孔子稱讚子產說:「他有君子的四項美德,他自己立身行事,態度謙遜恭謹,事奉君上,誠敬盡禮,教養民眾則有恩惠慈愛,管理人民合乎義理。
【愿力與業力∣范講師遊天堂】 范聖杰講師
【求修辦道因緣】(二)
◎關聖帝君渡家人——這個道不怕你來辦,你只要有愿力、有表白,上天一定有助力。
後學求完道就吃素,但一直不敢回家,為什麼?因為怕家裡知道我吃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又怕父親生氣,所以元旦回去一下就上來,接下來的整個學期都沒回去,好像把這個家忘了,其實是怕我在這邊好不容易累積了半年吃素的道行,回家如果吃到一塊雞腿就破功了,又要從頭開始,這樣有點可惜,所以就一直不敢回家。
可是放暑假比較長,總不能都不回家,於是就想:「這下怎麼辦呢?」只好買五顆蘋果去獻供,跪在佛前:「求老師慈悲啊!後學現在要回家了,回家可能會破戒,求老師慈悲讓後學的道行不要....。」就是那種很幼稚的想法,求老師慈悲撥轉,然後叩完一百叩首,起來想要走時,又突然想起:「不妥當喔!法會時候看到我們濟公老師有一點瘋瘋癲癲的,衪好像不是很正經。」所以後學就想:「不對!我應該求一位備用的仙佛,求一個比較講信用的仙佛!」所以後學又作揖、跪,又跪下來,想要求哪一位呢?後學左想右想就突然想到義薄雲天的關聖帝君,於是就叩求關聖帝君一百叩首,求關聖帝君慈悲撥轉,後學認為關聖帝君比較講信用,後來水果收著就回家了。
因為後學有半年沒回家,當然心裡就很忐忑、害怕,怕父親會不會開罵?還是怎樣....?結果沒有想到,後學父親開頭第一句:「聽一貫道的講現在的玉皇大帝是關聖帝君!」後學有點愣住了,心中就想:「關聖帝君真講信用。」那個時候後學什麼道學也不懂,更不知道仙佛沒有大小之分,所以就隨口亂講:「對啊!你看玉皇大帝喔!在我們道場只是法律主而已,所以您一要來我們道場拜。」父親聽了就說:「好!那當然要拜就拜比較大的。」所以父親就去求道,而且義父也一起來求道。所以後學很感恩,這個道不怕你來辦,只怕你不去辦、沒有愿力辦;你只要有愿力、有表白,上天一定有助力。
◎伙食團一萬叩首——辦道的主權在天,如果我們有什麼不足或苦悶,儘可跟上天報告、祈求。
後來就住伙食團,到大三接伙食團的負責人,就好像一個佛堂的壇主一樣,管一個佛堂的帶動;一直到大四,伙食團從原來的六個人到可以開五桌將近五十個人,後學想:「總算可以交棒了。」可是要找人接棒,那要找誰接棒呢?結果每個大一、大二的學弟都被人家先佔走了,可以說是落得一個空啊!所以後學的心從原本很高興到現在沒有半個人接棒,那種失落感很大,所以非常傷心。
那天晚上下完課之後,後學就到佛堂,去跟仙佛告狀:「某某佛堂、某個前賢、某個伙食團哪一個人,把來我這邊的學弟拉去他們那邊住,沒有跟我講,害我現在沒有人接棒。」抱怨完之後,到十二點左右才想到要離開佛堂。可是說也奇怪,當我們把心裡頭的不好的、無明的垃圾都吐完之後,良知就現前了,突然,後學就覺得很慚愧:「奇怪!剛剛怎麼跟仙佛講這些?」然後又跪在佛前,想起以前曾經聽前賢講過師母的行誼,他說當初有前輩被捉的官考,沒有人可以繼續辦道,結果師母就立了一條愿,當天就叩了一萬叩首,叩求仙佛慈悲,聽說隔天早上就有好消息傳來──政府查無證據,那些被收押的人無罪開赦。所以後學就想,師母都可以叩一萬叩首了,當然我也可以叩一萬叩首!所以當天晚上,後學就跪下來叩頭。
後學一叩頭才相信師母的腳不良於行,因為那一年後學才二十幾歲,後學磕完頭也是不良於行。後學從晚上大概一、二點開始,一直磕到早上六點,磕了一萬叩首,而且後學還磕響頭,慢慢磕,磕很大下,磕到後來腰桿挺不起來,整個口水、眼淚都流出來,只好用爬的爬到佛堂旁邊去休息,等到身體比較不會累了,就去獻香,獻完香就回伙食團,所以一萬叩首真的沒有一定的毅力是做不到的。
獻完香就回伙食團,正煮飯的時候,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喂!你們這邊是佛堂嗎?」後學說:「是。」「我是金門那邊的,我今年考上學校,聽說可以來住這邊。」後學當然很訝異,結果那個學弟就來住佛堂。吃完飯,又接到一通電話,那是一位陳講師打來的說:「范兄,我剛好在台北這邊有渡到一家人,他的兒子今年考上我們學校,你要不要成全一下?」後學說:「電話給我,我馬上打電話去跟他聊一聊。」那個學弟願意住進伙食團,這是第二通電話。
在八點半左右還沒上課之前,後學有一位學弟──林兄,他打電話給後學說:「喂,范兄!我今天在學校碰到一位剛來註冊的新生非常可愛,看起來就像小仙童一樣,你趕快來看看啊!」後學就跟那個林兄一起去學校,當然就跟那位學弟約,後來那個學弟就答應要來求道,並來參加法會,也很發心,很盡心,現在這三個人都當講師。
後學百分之百相信,當初如果不是真的面臨到沒有人,後學也不會那麼誠摯叩求上天,後學只是磕一萬叩首,還不到二個小時,就有三通電話三位道親要來伙食團,這個佛堂馬上又帶動起來,所以我們修道辦道,當然要盡力!可是,辦道的主權在天,如果我們有什麼不足或苦悶,儘可向上天報告、祈求,祈求智慧、勇氣、能力。
【仙樂飄飄】 南海古佛慈悲
2000.11.25 斗六 濟化宮
君若隕星落塵紅 六萬年載歲匆匆
故人相逢忘真容 豈曉本是同故宗
煙花美景霧朦朧 名利聲色轉眼空
盼君慧眼識明懂 不醉塵紅返天宮
賢儔啊!賢儔
為何看不到你 昔日赤子真摰的眼眸
賢儔啊!賢儔
這痴心只盼望你 能馬到成功
煙花美景霧朦朧 名利聲色轉眼空
盼君慧眼識明懂 不醉塵紅返天宮
賢儔啊!賢儔
為何看不到你 昔日赤子真摰的眼眸
賢儔啊!賢儔
這痴心只盼望你 能馬到成功
煙花美景霧朦朧 名利聲色轉眼空
盼君慧眼識明懂 不醉塵紅返天宮
調寄﹕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