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154(2008/03)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 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造福==幸福=======
修道路上不獨行 活佛老師慈悲
茫茫人海中,浪潮一波一波的,還是在重複著,
可是你看看,眼前只有孤獨的足跡,眼前只有沉靜的天地。
徒兒啊,多少年了,你們還是那樣的沉醉,
面對著:悲哀、無助、失落、失意、痛苦、煩惱…
難道,你們已經忘記了還有一盞燈在一直的照亮著你們?
雖然它沒有給你財富和利益,但是它一直給你關心和祝福。
這一路上,誰陪著你走過來?誰陪你走過這段一路?
從失望的日子,走到光輝的日子;
從無助的日子,走到感動的日子;
從悲哀的日子,走到快樂的日子;
從失落的日子,走到充實的日子;
從無奈的日子,走到永恆的日子;
從冷漠的日子,走到關心的日子。
一路上,希望你們好好的去體會。
不要說道難修,聖賢仙佛一樣的走過;
不要說路難走,為師會一直陪伴著你們。
只要你們肯去走,絕對可以走到目的地。
不要說人難渡,只要你有這一份心,必定會有有緣人讓你渡上。
不要說錢財難捨,只要你肯付出這一份心,你也能夠種下每一分的福田。
所以,為師這一刻依依不捨,那是因為怕你們走到半路,不肯再向前走;
怕你們因為面對種種的考驗而害怕。
所以希望再次的叮嚀,讓你們瞭解:只要你們肯去走,
為師就是星星,就是月亮,就是太陽,永遠陪著你們。
禪故事 《燈》
漆黑的夜晚,一個遠行尋佛的苦行僧到了一個荒僻的村落中,
漆黑的街道上,絡繹的村民們你來我往。
苦行僧走進一條小巷,他看見有一團暈黃的燈從靜靜的巷道深處照過來,
一位村民說:「瞎子過來了。」
瞎子?苦行僧楞了,他問身旁的另一位村民:「那挑著燈的人真是瞎子嗎?」
他得到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
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就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紅桃柳綠的世界萬物,
他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那他挑一盞燈豈不令人可笑嗎?
那燈籠漸漸近了,暈黃的的燈光漸漸從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鞋上。
百思不解的僧人問:「敢問施主真的是一位盲人嗎?」
那條燈籠的盲人告訴他:
「是的,自從踏進這個世界,我就一直雙眼混沌。」
僧人問:「既然您什麼也看不見,那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滿世界的人
都和我一樣什麼也看不見,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您是為了給別人照明?」
但那盲人卻說:「不,我是為我自己!」
「為您自己?」僧人愣了。
盲人緩緩向僧人說:「您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其它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是的,就在剛才,我還不留心被兩個人碰了一下。」
盲人聽了,深沉地說:
「但我卻沒有。雖說我是盲人,我什麼也看不見, 但我挑了這盞燈籠,
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更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了我。」
苦行僧聽了,頓有所悟。
他仰天長歎說:「我天涯海角奔波著找佛,沒想到佛就在我身邊。」
原來佛性就像一盞燈,只要我點燃了他,即使我看不見佛,佛也會看得到我。 」
故事就是這樣的簡單,卻彷彿一瞬間點燃了我們內心深處某塊漆黑的地方。
在生活中,熱愛珍惜身邊的一切,我們就會感受到那回饋來的溫暖與快樂!
工作中,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所言所行!
對自己負責,才是對別人負責!
認真地做人;踏實地做事;
執著地追尋;耐心地積累,
最後卻發現,尋找金礦的過程,竟是將自己錘煉成金的過程!
在愛情裡,用你炙熱的心去孕育呵護那脆弱的嬌艷花蕾,
只為了愛能持久地散發、日久彌香!
在婚姻裡,要懂得既然有四季輪換,就有風風雨雨,就有酷暑嚴寒;
既然有酸甜苦辣不同的味道,我們就能做出可口的美味佳餚!
美滿的婚姻是要懂得相守的藝術!
有個詞很簡單「捨得」,沒有捨,那來得?!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我們所有人,點燃生命的燈吧,
這樣,在生命的夜色裡,我們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燦爛!
慧根與會跟
職場上除了要有「慧根」之外,還要「會跟」。
因為只有「慧根」,不「會跟」,也不能成大器。
以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先生、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生、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三位知名企業經營者來說,外界對他們的認識是脾氣兇、工作狂、具霸氣的企業家,也是紀律嚴明的指揮官。依我的觀察,他們也都是懂得選才、用才的經營者,且用的是具有「慧根」及「會跟」的人才,才能建立他們的企業帝國。另一方面能與這些又主觀又霸氣的老闆長期共事的員工,如今也都身價非凡。
顯然,跟對老闆,人生真的大不同。
‧企業就怕用錯人
這年頭企業找人,人找企業,都是在找最佳的媒合對象。懂得選才、用才、留才的企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屹立不搖,長長久久。用錯了人,小則浪費經營成本,大則可能動搖企業生存的根本。而企業老闆用人,最怕找到什麼人呢?
以我個人為例,我最怕用到「傲」、「笨」、「懶」、「慢」、「貪」的人。
● 傲
自以為很有才華、恃才傲物的人。這樣的人,不懂得蹲馬步學功夫,凡事自以為是、特立獨行,即使主管有心傳授功夫,也不屑接納或無心為之。因為自認什麼都懂,即使公司安排教育訓練也不願參加,也不願了解或融入企業文化,甚至可能會違抗公司制度。
● 笨
交代或教過的事,得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與督導才能完成,不僅浪費眾人的時間與成本,更可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即使是明師,用到笨徒弟,也要徒嘆奈何,更何況事事講究經營成效與效率的企業,根本不符合成本效益。
● 懶
這類人通常不是不會做,而是不願做,只想坐享其成,遇事總是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或是能推則推,當「眾人皆忙我獨閒」的袖手旁觀族。公司緊急用人時刻,更不會戮力為公司賣命。如果公司裡有這類人物在,不僅會造成公司勞逸不均,辦公室也容易發生爭執與不愉快。
● 慢
不是不會做,也不是不願做,而是聲聲慢的慢郎中,凡事拖拖拉拉,沒有效率,旁人已經快要心臟病發了,他還老神在在,一副從容自在,這樣的人不僅容易延誤商機,更會拖垮團隊進度與效率。
● 貪
有貪念的人容易凡事計較,計較工作輕重,計較福利多寡,更嚴重的是貪錢,若是品性不佳,甚而可能鋌而走險貪污、弄垮公司。英國具有232年歷史的霸菱銀行就是毀在一個28歲年輕人的貪念上。
‧企業愛用的人才
企業老闆偏好採用什麼樣的人才呢?就是具有「慧根」及「會跟」的人。
工作技能並不是天生就會的,需要透過後天的學習與實務操練。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因個人資質、用心程度、企圖心與否,每個人的進展與表現,有相當大的落差。簡單言之,就是「慧根」和「會跟」的差別。
一、慧根
1. 具有慧根的人,只要稍一點撥,就可以快速融入企業文化,掌握公司的業務運作與資源。稍加訓練,就可以掌握工作重點與精髓,完成主管交代的任務。具有慧根的人,很容易聽懂主管的話,甚至會解讀主管的「心經」,因此很快就能掌握工作竅門,集各級主管經驗於一身,甚至將主管的武功發揚光大,如同《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
2.沒有慧根的人,則認為工作是苦役,上班是不幸。工作只是一份薪資而已,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悟不出工作的樂趣與精髓。
二、然而,職場上除了要有「慧根」之外,還要「會跟」。
所謂「會跟」,除了要選對師父、跟對師父之外,最重要的是懂得從師父身上學功夫。會跟的人,懂得蹲馬步學功夫,懂得從師父的一言一行中觀察其中奧妙精義,因為學習不光是言教而已,有時身教更是精華所在。
我認為「會跟」的人具有以下特質:
● 慎選師父
名師不一定出高徒,有慧根的人要選對師父,才能學得一身紮實的好本領。所謂「對」的師父,不只是道德操守、專業均足以成為效法學習的對象,還要看是否志同道合、有格局及事業企圖心,才能在職場上互相牽成。
● 不怕罵
嚴師出高徒,主管賦與你任務,過程中有錯或疏失之處,之所以罵你,也是在趁機教導並傳授功夫,所以要不怕罵,經得起罵。只是一事不二過,每經一次罵就得學一個功夫,才算不枉費罵人與被罵的人的時間與精神。
● 忍受獨裁
主管日理萬機,命令與決策得迅速果決,有時難免獨裁,加上高階主管多少有一些霸氣,而有霸氣的人脾氣一定不佳,甚至有些獨裁,只要獨裁為公,出發點是為公司好,身為部屬應能理解主管的處境,並予以支持配合。
● 揣摩上意
揣摩上意不是阿諛逢迎,而是隨時了解主管要什麼,知道主管對事情的要求與期待,並明瞭任務的最終目的與手段,自然就懂得如何做對事,或將一件事做出令主管滿意的績效,讓主管無後顧之憂。
● 提升速度感
在這百倍速度前進的時代,主管除了重視成本、品質外,非常重視速度,一旦主管決策完成,一定要隨時講究速度與效率,全力以赴才能即時跟上主管的腳步。
結論:
如果,你是具有「慧根」又「會跟」的人,那麼恭喜你了,你是企業屬意的一流人才,終身不會失業。然而「慧根」畢竟半是天生,無法勉強,如果沒有「慧根」,至少可以靠後天修鍊,培養「會跟」的特質,在職場上依然有揮灑的空間及存活的機會。如果,沒有「慧根」又不「會跟」,恐怕只有被淘汰一途了。
~~網路資源分享~~
如何創造快樂人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