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41(1998/10)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
修道修心 活佛師尊慈訓
既入佛門掃邪心
已來開班要淨心
替天宣化求盡心
修身立德有誠心
待人處事有愛心
做事立志有恆心
舉止要有功德心
免得為師來傷心
是吾賢徒有道心
體師苦衷有良心
繼師之志有耐心
效師之行當真心
【觀相】 慈蓮
聖人見法為一,凡人見法便落入階級,如孟子主張性善,世人皆以為準則,朝此目標努力前進、展翅高飛,不知其翼半空折翼者何其,曲高和寡,聖人難出;上天又派告子主張不善不?,是善是?以人心之惟教化導正思想,使善人?人能依序而行,豈知又行不得也,再派荀子下降主張性?之說,將我們累世不好的習性改正至純善無?的境界,三位聖人奉命來教化眾生,希望世人皆能成道,但法一落入「對待」便有了階級之分,孟子是聖人是天心,告子是賢人是人心,荀子便成了不入流,是血肉之心,眾生迷昧至深由此可見一斑,總見到好的說好,不好說不好,人云亦云、照本宣科,毫無體恤上天所作的一切,是因心、因事、因時、因地、因物所作的安排。
性、心、身是一體,缺一不可顯道,佛說一切經典皆是破除一切邪知邪見,放下妄想執著恢復本來清淨面目,演變至今,卻成了:律宗、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禪宗、淨土宗、華嚴宗、真言宗,各宗各派雄霸一方,雖是因緣渡化,正己成人之所為,但人心更勝於天心,見相臆度思量自成一格,看人擁己,宗派紛爭,因而產生互不相容、攻訐,這是佛祖所不願意見到的,擴大於宗教界亦復如,吾們學道應將所見所聽之法經由虛靈不昧之本體由自性加以分析過濾,以長遠的眼光看待事物,不以近程利益為依歸,六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便是此舉之為也,凡一切相、法均由一點開始延伸而展現一切作用之象,此謂為體之用,本末需釐清,智慧的開啟須摒棄傳統的束縛,讓心靈處於自由自在毫無恐懼分別,真相便了了分明了。(本文作者為正恩壇主)
【菩提禪院十週年暨中秋感恩晚會手札】 編輯小組
大伙興致勃勃地討論著…
「這時候應該有仙女、仙童」甲說。
「嗯!再加上彩帶舞」乙說。
「還有、還有,要…」
就是這個樣子,在無數的討論、無數的意見;有歡笑、當然也有爭吵,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為了「好」而產生的。
時值中秋,這個特別的日子除了月圓人圓外,更是我們師尊的成道紀念日,因此選了這個日子來舉辦感恩晚會。十年了,菩提禪院十歲了,決定辦晚會開始,大家就同心一致,「要辦就要辦得好」,而且不只是好,是要最好。從一開始的策劃,不停又不停地開會,討論著如何讓道親們回來佛堂,每次的討論都到深夜才肯結束,累了嗎?不會的,只要想到晚會的盛況;只要想到道親們的笑臉;只要想到往後的活動又有生力軍的加入,不自覺就會感動起來,雖然夜深了,但是,有您的陪伴啊!
終於到這一天了。上台表演並不難,然而真正難在如何表演得好,表演得迎合觀眾的心,記得二專時參加學校舉辦的卡拉OK大賽,未上台前,自己在台下直是緊張,好害怕見到整群的觀眾。上台才發現鎂光燈實在太強了,眼前除了燈光之外就是黑壓壓的一片,而自己也就寬心了起來,一直對著黑壓壓的觀眾微笑,我想,那次能得獎,還多虧了鎂光燈呢!
節目一個接一個的開始了,每個節目都是個高潮。首先由晚會主題「紀念師尊成道紀念日」,大家合唱「師尊紀念歌」、「感恩的心」唱出感動的歌聲,宛如仙樂般讓大家更懷思師尊對眾生的慈愛,還有「夢幻公園」天真可愛的小天使們,讓我們感覺置身於天堂一般,多希望這不是「夢幻公園」,而是「真實世界」。對了,對了,您記起來了嗎?「猜謎活動」,大家熱烈地參與,也得到了許多的獎品,原來「重男輕女」是「貴陽」啦!記憶深刻的「濟公傳」讓我們感動不已,誠如我們大家長韓點傳師慈悲:「老師就是不忍心眾生沈迷不醒,雖然士、農、工、商,縱然酒、色、財、氣也都捨不得我們這些徒兒呀!」…什麼,您說後學忘了一個節目,不會吧!哦,對嘛,就是「草裙舞」,這麼驚人的演出,怎能忘記呢?想一想還蠻可愛的哦。當然,其中串場的「帶動唱」也是很辛苦的,他們辛苦密集地排練,才有今日舞台咱曼妙的舞姿喔!如何啊,想不想加入呢?只要你敢,好運跟著來哦。「再會!再會!難分難離在心底…」晚會在「期待再相逢」的歌聲中進入尾聲,看著大家依依不捨地離開,相信都更會精進修道辦道到底。
看著燈光、道具一件一件地收上貨車,心中卻是一陣陣的喜悅和感激。這次大家都很辛苦,更是經理慈悲,讓大家有成長學習的機會,然而辛苦算得了什麼,重要的是有前賢肯辛辛苦苦來到彰化花壇菩提禪院這兒來當觀眾,那才是令人欽佩和感動的呢!特別是安兄和王姐,遠從高雄上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很早就到了。聽到了這溫馨的小插曲,不知要感動多久了。我想今晚一定有個好夢,是夢到濟公傳嗎?是夢到草裙舞嗎?不是,而是夢到下一場的晚會 ,晚會有更多人的參與,台下則坐無虛席,然後很甜、很甜地睡去,這一定不會是一場夢的。不是嗎?
「咦!怎麼會有人在佛堂裡頭開會呢?」
「這個角色就交給你囉。」丙說。「最佳女主角,換人做做看。」
【師尊紀念歌與淺釋一、二段】
第一段:
*亙古傳道統,弓長繼金公:自古以來從伏羲神農,就代代相授脈脈相傳。十八代弓長祖師尊繼續十七代金公祖師。
*白陽應運,睿哲天鍾:白陽應運祖師乃天地之間最有智慧聖哲來救世。
*降凡清光緒,己丑七月中:師尊在公元一八八七年光緒十五年己丑七月十九日戌時誕生。
*十九戌時誕魯東:十九日戌時誕生在山東濟寧縣 雙劉店。
*幼懷聖賢志,異秉具重瞳:幼小年紀就立志學聖賢。天生有與眾不同資質,眼球中各有兩個瞳孔。
*遍訪無上法,甲寅得真空:各處遍訪求明師,欲求上乘大法,民國三年才得求大道得到真空妙理。
*窮理而盡性,豁然而貫通:師尊非常好道,很用心研究,格物致知,窮理盡性,研究一段時間,天地之間一切真理,忽然之間全部明瞭,融會貫通了。
*頓悟直入,參透造化功:立刻體悟到大道,直接明白了至虛至靈的深義,而且徹底參悟到上天開天闢地生人顯萬物的造化大功。
*戊午之年天命崇,負責啟迷蒙:在民國七年受前賢提拔領了天命為點傳師,從此就開始度眾生,普渡收圓的大責任。
*不辭跋涉勞厥躬,亟亟挽頹風:跋山涉水不辭勞苦,親身奔走各地度人傳道。迫切的去講道德說仁義,盡最大的努力欲挽回一切不好的風氣。
第二段:
*大道之推行,天運開大同:大道普傳之應運為大同奠定基礎。
*二九接統,天旨優隆:師尊奉了天懿旨欽加頂恩的優厚天命,擔任二九第十八代祖師接續天道道統。
*時當庚午歲,彌祖而祧宗:民國十九年庚午年接受天命,負擔正宗道統接續大聖業。
*巍巍三教一爐熔:綜合儒釋道三教像高山那樣的偉大道理熔在一爐。
*道家曰復命,儒家曰執中,釋家曰見性:道家講恢復上天給吾們的明命,一定要修心煉性。儒家曰執中貫一,就是要存天理良心去私慾,也就是存心養性。釋家曰明心見性,就是處處表現良心現出善性。
*宇宙一理通:宇宙之中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總歸無極真理,息息相關。
*闢盡諸旁蹊,發揚救世功:批評指正諸多旁門左道、邪說異端、發揚真理啟化愚迷,顯現救世救人的大道功德。
*當頭棒喝,喚起瞽與聾:對那些迷昧之人給他們當頭棒喝、大叫一聲就是如同瞎子聾子都被叫醒過來。
*金陵困繫道豈窮,永無怨悔容:民國二十五年,被人誣告曾在南京牢獄八個月,但是大道還是繼續發展也沒有停止,雖然受苦也無怨天尤人,更沒有後悔。
*歲寒松柏更蔥蘢,時衰道益充:天氣冷松柏越青翠盛貌,好比這個時代,社會風氣愈敗壞,大道更應該發揚光大。
*註:本文為師尊成道(民國三十六年中秋夜)三年後所慈悲批示,時值中秋更應感懷師尊對徒兒們期待的心,如同師母老人家於七十九年所慈勉的「天窮地盡」訓文中明示:「日復一日日日過,月復一月月月過;無所企求無所謀,光陰飛逝不等我。鬼神常嘆世間人,哭爾為何志不伸,神仙難救頹過人,嚎聲充耳地獄門。」
三種客人 修道故事小品
以前有一位學者,作風與別人迥異,每遇有客來訪時,他就大聲叫道:「不在家。」如果來人說:「自己說自己不在家,這是什麼意思?」據說,他就坦白回答:「我本人說不在就是不在,沒有比這個更確實的了。」
有一位名詩人,家裡的訪客絡繹不絕,窮於應付之際,便在客廳掛一副軸,上面寫著:
「上客快快回去,中客晚晚回去,下客還往上去。」
他說:「人生裡的一切事情,都應適可而止為佳。友誼是很寶貴的,可是若想成為一生之交,就要彼此了解對方的心理,互相體恤,才能增加親切感。以食物為例,吃少了覺得不夠;吃過多了,連看一眼都嫌煩,吃八分飽是最好的。因此,客人有三種,最好的客人(上客),待了一會兒,雖還有話說,然意猶未盡的回去了。中等客人(中客),是整整待上一天。最不好的客人(下客),是要留宿的客人。」
/解析/
中國,是舉世公認最有人情味的民族,可是有些事情若摻入人情的因素,其效果反而有大打折扣的可能。如拜訪交往是常見的社交行為,但在交往過程中,如何謹守禮貌的分際,做好一個上等客人,倒是值得吾人深思探討的。
當我們一股熱誠去拜訪朋友或成全道親時,當適可而止,見好就收,切忌熱心過度,毫無時間觀念,「忘了我是誰?」置主人的感受於不顧,屆時,使得具人情味的交往,變成傷了情感,豈非白費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