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102(2003/11)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 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2003.03.01 新加坡 金門會館
【活佛師尊 慈訓】
至德要道 順天下民和睦
上下無怨 君以孝治天下
言思可道 行思可範
德義惟尊 作事可至易法
容止可觀 進退下可度
天鑑孝者何守克己嚴
理悖天而行謂下 惟合道謂上等賢
聖德之至 難予不重綱常倫理之宣
堯舜道謂之孝悌 親其親子其子焉
天下為人之子
內盡其心慰之和歡
外竭其力謹身節用
以勤服勞不倦 以隆孝養
言以悅 行以敬 終報恩全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月十九日歲次癸未九月廿四日
【台中道場達標準致勉詞】 前人老慈悲
洋洋聖道廣被十方 浩浩天恩巍巍師德
燈塔導航 啟化眾原郎 了悟明性主
勉我崇德眾賢士 繼天而立極
數十寒暑孜孜乎
為邁向標準理想 戮力同心
奠立基石以傳諸久遠 如今
台中大道場已臻於標準之境
當百尺竿頭再求進步
齊護崇德大慈航 繼往開來
以期規模之遠舉 揮寫修辦之輝煌典章
活佛師尊慈悲云:
學道之心精進謙恭常感恩
修道之懷誠信恆毅常耕耘
講道之時認真盡責常付出
辦道之念無為和合常佈德
行道之志繼聖傳承常護持
外圓而內睦 德廣而道弘
達成萬眾一心之圓融道場
向心力強盛 道心更軒昂 圓成大使命
集體發揮大智慧 整體力轉大法輪
學君子之莊重儒雅 宇亮宏寬以樹立起榜樣德範
學聖人之懋德懿行 有教無類以培大愛則道輔世
學智者之容眾尊賢 才適其用予公正心拔擢俊彥
學天使之圓緣盡心 自在法喜予真善美灼照地天
修道辦道之精神 輝映成永恆援仁義禮智信德崇
賢士謹遵師尊之慈示 無貳無虞 一道同風
真修 真辦 真行 真成 希聖希賢
為人間注入大清流 為十方點亮無盡燈
責任雖重 法喜無限 行道雖艱 初衷不變
一片心 公行天下 重視大我
結大能力 共立大功 無為地奉獻
犧牲付出 盡大義務
創造鴻博豐圓之全方位道場
為萬世開啟太平
以達世界大同之理想 邁向標準道場的新紀元 韓點傳師慈悲
永恆舵手、永不休息的活菩薩|前人老大德,及遠自海外各國回來的點傳師講師道親們和一路領先、先馳得點的台北道場,還有捷足先登的雲林、高雄、台南道場,和今天接受頒獎的彰化、台中、苗栗道場各位點傳師、講師、壇主、道親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是個大喜的好日子!前人老大喜的日子!更是我們彰化、台中、苗栗道場大喜的日子!也是發一崇德七大道場大喜的日子!讓我們大家歡呼同慶!我們發一崇德從今天開始可以大聲的說:「我們是標準道場了」!
感謝天恩師德、師尊師母二位老人家天命加被,老前人前人的庇佑,前人老苦心睿智帶領著發一崇德走了半世紀的歲月,犧牲奉獻一步一腳印,雖屆耄耆之年,仍不言倦、不休息!這種誠敬的心,開創的毅力、堅決的恆心。用盡了多少汗水心血的耕耘,前人老時時心繫著苦海原佛子,及崇德人的修辦前程,前人老以身示道的實踐精神,就是我們崇德人的典範,也是我們所有後學們學習的表率!
感謝前人老慈悲,後學是台中道場,奉前人老慈命,代表台中道場致感恩詞:
標準道場||自八十三年開始,前人老頒佈標準壇主、標準講師、標準點傳師開始,歷經了十多個年頭,台中道場在前人老領導督促帶動之下,可說是時時求新、時時求進,好還要更好,年年達到三多四好為目標,給前人老佈德,不讓她老人家失望,因為台中是前人老的家,在全體道親、壇主、講師、點傳師的努力下終於今日接受前人老頒發標準獎牌。
當我們點傳師代表接受這面獎牌時,內心可說是五味雜陳,心跳都在加速,一方面是鼓舞歡欣,多年來的努力終有所成,另一方面,則是擔憂今後要如何維護標準道場的榮譽於不墜,比得獎來的更重要,想到老師在台北亞德批示標準獎牌的訓文說:「學道之心精進謙恭常感恩,修道之懷誠信恆毅常耕耘,講道之時認真盡責常付出,辦道之念無為和合常佈德,行道之志繼聖傳承常護持。」就是叮嚀囑咐學修講辦行的規範及努力方向。前人老頒給我們的匾額「繼往開來」,是要我們繼往聖、開來學,責任是麼的重大。還要我們「傳承永續」最後給我們各佛堂「崇德厚福」,我們當思在崇德道場修辦是多麼的有福氣,老師在崇德厚福的訓中訓說:「法天則地以秉大公,矢志向道以篤大誠,尊師重道以盡大忠,立身揚道以行大孝。」修道要以「公」、「誠」、「忠」、「孝」之心志法天則地,尊師重道矢志不屈,正心修身。想想老師對我們徒弟們的期許及勉勵、及前人老對我們的企盼,我們今後更當要再接再勵,邁向模範道場。
時代邁入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時代,新時代新人類有新的抱負理想,要想道場可大可久、永續經營,就必須有高瞻遠囑的大智慧,頂劫救世的弘愿,繼往開來的抱負,經天緯地的作為,道化天下的理想,所以老師告訴我們新時代要有大格局,老師說:「在學道中堅認道統,在修道中堅定道心,在講道中堅守道義,在辦道中堅恆道念,在行道中堅貞道脈。」這都是我們應該堅守的法則。學修講辦不能脫離道統、道脈、道義、道念、道心,認真探討性理心法之真理,力行實踐犧牲奉獻。 活佛老師更語重心長的說:「當你踏著前人輩用血汗舖成的修道路,嘔心瀝血的經驗史,問徒兒何忍這一切只成為曾經。」
值此前人老宣佈台中道場達標的感恩時刻,讓我們要像前人老一樣的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彼此互尊互助互諒,團結一心,駕法航推行文教提倡儒宗,讓孔孟聖道傳留世上,立標榜續薪傳,創立家家濟公的輝煌聖蹟,最終以完成彌勒家園大同世界的理想為目標。最後祝福前人老永遠領導發一崇德道場,祝福海外各道場聖凡如意、道運亨通,也祝福各位道親們事事如意,幸福美滿,謝謝!
【故鄉的家書 ∣ 真佛只論家常】
【如何經營您的道化家庭?】(一)
若能以道齊家,你就是一個有道的家庭、神仙家庭。
∣ ∣ 南海古佛
(一)處處小心,做好父母樣 八仙漢鍾離慈語
◎現代為人父母者,縱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也不能因此而溺愛他們,仍要表現出父母應有的尊嚴,要慈中帶嚴、柔中帶剛;即使子女再能幹、再有成就,也是由父母親一手拉拔出來的。古諺有云:「無狀元老師,有狀元弟子」,話雖如此,狀元弟子亦是由老師造就出來的,所以為人父母的,其責任是何其重大啊!
雲遊師姐慈語
◎身為人父母的,應當如何教育你們的孩子?現在大家都是「孝子」,孝順你們的孩子!舉一個最普通的例子:當壇主的家裡設了佛堂,只有你們夫妻倆拜就好了嗎?孩子要讀書嘛,哪有空拜拜、燒香,自己拜就好了。可是你們有沒有想到日後呢?你們是不是永遠都陪在孩子們的身邊?你有這個心愿設佛堂,可是孩子們明白嗎?只怕以後你們不在了,道親也不能再到你們家燒香了,而你的孩子會說:「那是我父母的事,我父母喜歡做道德家、宗教家,那是他們的事。我不是啊!我是受新新思想的,我跟他們不同啊!」這樣你做了一輩子,沒想到卻破了一個大洞。
◎還有清口的人,你們覺得吃素很好,但孩子還小,吃什麼素!營養不夠,不敢讓他跟著吃素?以前戰亂的時候,也沒吃什麼大魚大肉,有什麼就吃什麼,還不是長得挺好的!所以啊,你今天講吃素的好處,可是自己的孩子都不跟著吃,人家就拿這點來反駁你。所以你自己可得明白啊!既然要做,就得帶動你們的孩子,知道嗎?
◎身為人妻、人母的教導孩子,不論行住坐臥當要導之以正。孩子就好比竹子,在最嫩得時候是最好雕琢的,所以栽培你的孩子,當要教之以禮,經常講道理給他聽。眾生皆具佛性,別說他還小,他可全聽得懂。
◎當父母的更要以身作則,孩子可是有樣學樣。父母親的一舉手、一投足,對孩子都是特別的重要。如果父母親打架、吵鬧,孩子在一旁看了,以後長大都會影響到他的身心發展,這些過錯,全是父母造成的!
南屏仙童慈語
◎修道不是只有在佛堂做好就好,回到家就罵小孩、罵老公、罵太太,佛堂一個樣,回到家又是另一個樣,那不是枉費修道嗎?做人家父親的,有沒有一些不良的習慣?不要忍不住就要罵人,這修什麼道呢?不好的習慣,不要以為沒人知道!
◎還有,當媽媽的人有沒有很愛唸?人家說「三姑六婆」,當人家的傳話筒,是不是?坤道比較容易犯這個毛病。你們不是立愿嗎?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如果立愿不了,就不能回去了。
濟公活佛慈語
◎家和萬事興,家不和,大家就憂愁滿面、吵吵鬧鬧,所以「家和」很重要。現在的媽媽們都很愛美,因為愛美怕髒就不去買菜,只會買便當,又懶得煮、趕流行,每天只會把自己妝扮得漂漂亮亮的,不沾一點油煙。妳們為什麼不想想,油煙薰久了,才會成佛的!人家唱媽媽好偉大的歌,是在歌頌妳們料理家務的偉大,妳如果三餐只會買現成的回來,那就沒有偉大可言了。所以要懂得認份,不要成天怨嘆東怨嘆西;做飯時不妨唱唱老師的歌,這可快樂逍遙多了,做出來的菜,真的就有媽媽的味道、媽媽的愛了,全家吃起飯來,是不是既快樂又健康呢?
◎父母要給孩子灌輸好的教育,不要施壓力,要用安撫的話來安慰他;孩子如果考試考不好,沒關係,你要說:「下次再來,爸媽永遠站在你這一旁替你鼓勵!」要用安慰的,不要儘用責備的。
◎大道是人間辦的,徒兒要好好學道、辦道,才能創造出一個修道的家庭、健康的家庭。你們來佛堂所感受道的溫暖,就是佛法平等所散發出來的氣息,你們不要只是在佛堂才如此,回到家一樣要將道應用於家庭中,形成一個道化的生活。有時嚴教的父母也會生出不成材的子女,所以為師才要教你們將道生活化,為人父母的更要適時教導、以身示道,才能顯出一個真正的修道家庭。
【論語選讀∣忠信篇】 韓點傳師慈悲
☆☆ 忠信 ☆☆
何謂忠?朱子謂:「盡己之謂忠。」楊倞荀子禮註:「忠,誠也。」孔安國傳:「忠,事上竭誠也。」竭誠就是盡己之心,可見忠就是盡心竭力的意思。做事能竭盡心力,就不會有虛偽不實,因此常以忠實、忠誠來表示。漢馬融撰忠經,首章有曰:「忠者,中心至公無私也,天無私四時行,地無私萬物生,人無私大亨貞。」「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為國之本,何莫繇忠?夫忠,興於身、著於家、成於國,其行一焉。是故一於其身,忠之始也;一於其家,忠之中也;一於其國,忠之終也。」由是可知忠是身、家、國皆不可或缺的美德。所以我人立身處世都要以忠為根本,對人以忠,則誠實不欺,做事以忠,則必能負責盡職,故古人以忠為立人之大節。
何謂信?說文上說:「信,誠也。」朱子謂:「以實之謂信。」或說「信者,言之有實也」。孟子:「有諸己之謂信。」從這些話來看,信就是誠實不欺的意思,表裡如一,言行一致,就是信。班固說:「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專一不移就是固守不變,也就是堅守信諾,踐履誓約。換句話說就是言行一致,真實無虛。國父曾說:「中國人交易,往往是沒有什麼契約的,只有彼此口頭的一句話,就能互相信任。
從前的人以守信為美德,以失信相詬病,與現代的新時代習慣以巧詐為賢能,說話不算數,人和人之間互不信任,真有天壤之別。所以我們對自己要有自信力,擇善固執,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發揮信的美德,倡導誠學。孔子在論語中談到忠信的地方很多,孔子認為忠信是立身行事的根本,是人類賴以建立和善的基礎美德。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4)
【概說】曾子克己的功夫,每日皆做檢點有否缺失,以使改正,而臻於完美,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自律反省的功夫。我們一般人只知看到別人的缺失,卻忽略了自己,導致個人自以為是,事實上可能自己的缺失也許比別人還多,而是自己不知反省罷了。
曾子在此提出三項,皆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一為修己,一是對人,一是對師長,可謂是內外兼備表裡如一。誠信是做人立身處世,人與人相往來最重要的條件,言而無信,又怎能彼此相互信賴。誠信也是人格光明磊落的表現,不欺人,不欺己,替人謀事要盡心,盡心則表示負責認真不敷衍的美德。人生學無止境,不進則退,所以必須時時刻刻求新的知識,處處事事皆是學習的機會。「孔子入太廟每事問」「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師無常師,學然後知不足,故當時時溫習舊知,學習新知,探討未知,以充實自己,要求自我成長精進,以期達到更臻完美的境界。
【語譯】曾子說:「我每天自我反省三件事,一為人謀事,是否忠實無欺,盡心盡力的做到了呢?二是與朋友交往,有否不誠信的心。三師長所傳授的學業,有否用心研習呢?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學而5)
【概說】國之財富來自於百姓,應愛惜其財,不可奢侈浪費。浪費則財用不足,財用不足必定增加人民的稅負,使百姓痛苦。節用即可薄歛,薄歛就是愛民,浪費必厚歛,厚歛就是虐民。治理國家的為政者,對全體國民之生命財產有管理保護之責,自然要忠於事,忠於國,言而有信,行事有則,堅守信約,踐履諾言,不可失信於民。
使民以時,即孟子所謂「不違農時」。我國是農業社會建國,過去的耕種仰賴的是人力,其耕作有一定的時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政府有征役之事,若正在農忙之時,使壯者服役,則農田失時而荒蕪,甚至減少收成,人民飢苦無以為生,此非愛民之道。武王曾問於太公曰:「治國之道若何?」太公對曰:「治國之道,愛民而已。」曰: 「愛民若何?」曰:「民失其所務,則害之也。農失其時,則敗之也。」(說苑,政理篇)孟子曰:「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梁惠王上)此為虐民之暴君,非行仁政之治國者也。
謹於言而慎於事是做人的原則,何況治理國家的政事,更應謹慎守信,謹慎則則不易犯錯,守信則百姓敬服。個人的錯失事小,應由自己承擔,而主政者一時的錯誤行政,可能受害者是全國百姓,所以發佈施政之前要慎重考慮,一旦發佈之後,便要信守不渝,踐履實施之,決不可失信於民。
【語譯】孔子說:「治理千乘的大國,處理政事要謹慎,頒布政令要有威信,節省財用,愛護人民,役使民力要在農閒的時候。」
【蚌的胸襟∣包容逆境】 網路文章
我在美讀書時,我的室友是日本人,她們家世代採珠,她有一顆珍珠是她母親在她離 開日本赴美求學時給她的。在她離家前,她母親鄭重的把她叫到一旁,給她這顆珍珠,告訴她說:「當女工把沙子放進蚌的殼內時,蚌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無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抱怨,讓自己的日子很不好過,另一個是想辦法把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處。於是蚌開始把它的精力營養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來。當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時,蚌就覺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異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當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氣和地和沙子相處。」
蚌並沒有大腦,它是無脊椎動物,在演化的層次上很低,但是連一個沒有大腦的低等動物都知道要想辦法去適應一個自己無法改變的環境,把一個令自己不愉快的異己, 轉變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慧怎麼會連蚌都不如呢?珍珠的故事我聽過很多,但是很少是從蚌的觀點來看逆境的。人生總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如何包容它,把它同化,納入自己體系,使自己日子可以過下去,恐怕是現代人 最需要學的一件事。
尼布爾(ReinholdNeibu hr)有一句有名的祈禱詞說:「上帝,請賜給我們胸襟和雅量,讓我們平心靜氣地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智慧,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我們憑什麼一有挫折便怨天尤人,跟自己過不去呢?打牌時,拿到什麼牌不重要,如何把手中的牌打好才是最重要的。凡事固然要講求操之在己,但是在沒有主控權的事上,是否也應該學習蚌,使自己的日子好過一些呢?
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放開,你得到的是一切!
攤開了雙手送出了歡笑也放開了執著,卻換來了滿手的幸福!在人生中,去體會別人的感受與期盼將你的神經細緻化,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也是一種溝通。
【仙樂飄飄】 調寄:有用的人
2002.09.28 亞羅士打道場 檳威區 同合壇
有誰願意自己是被人嫌棄
有誰願意自己是個沒出息
然而有時自己總會感覺很無助
因為聽到人說你做得不對
有些時候好想這樣的放棄
有些時候好想躲著來逃避
有些時候好想停下來而休息
有些時候好想自己一概不理
我們不會心灰意冷 我們會給自己掌聲
我認真的修道辦道 不在乎能得到什麼
即使有多麼勞累 東奔著又西跑
給自己多了愿機會 因為蒼天知道我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