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34(1998/03)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
心手相連 藍大仙慈悲
對貧困者給予助力
對迷盲者給予索引
對空虛者給予法雨
對受挫者給予鼓勵
將煩惱接引成菩提
將悲傷接引成歡喜
將不滿接引成滿足
將失敗接引成經驗
註:本訓出自八十六年歲次丁丑十月十七日 日本秩父市天一宮。
活佛師尊慈訓
為師跟你們講了,眼晴看人一定要平等,看人一定要看他的好處。每一個人在修辦的過程中,都有著他的肉體,總有他顧慮不到,照料不週全的地方,這個時候你們就要發揮你們的作用了。如果說點傳師樣樣都比你們行的話,那你們有沒有很多機會去行功了願啊!什麼都讓點傳師做走了,那你們就睜著眼睛看就好了,還行什麼功呢?所以說:講這個尊師重道好了;你們現在都會辦道,也會講課,也會渡人,也會成全人了,但這個尊師一定要齊頭並進,尊師跟重道絕對不能分開。因為,如果你不尊師的話,就好像是個忘恩的人。因為,你們點傳師就算跟你們沒有直接的關係,也有間接的關係。
至於尊師怎樣尊敬?就萛你們點傳師才學不及你,功名不如你,言詞未勝你,但他有開示你的恩德,所以,我們要尊敬、敬師,你的引保師也是一樣,當初是誰引渡你的,這個引保師恩同再造,這個恩德你可不能忘記。父母生你的身體,但不能保你的生死,所以說:你們常講的上三恩,下三恩,講得可好了,但不知可有一點尊敬的人呢?不要說回饋回報什麼啦、有沒有那丁點最基本的尊。有沒有,你們自己要想一想,所以我們要尊師:
第一、不管你們點傳師在各方面都不如你,但你還是心要誠、意要真,不能有欺瞞之心。
第二、做為後學的,講話要謹慎,不能去衝撞,這是一個本份,學道人應該有的涵養。不能今天為了一個問題,點傳師才講了二、三句,你就已經講了一大篇,且一句還比一句大聲,這樣尊敬的心就沒有了。
第三、禮貌要週全,不能有輕慢營私,私底下與點傳師怎麼講話都可以,因為,私底下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都是為師的徒弟。但是,你在大眾面前,禮貌就一定要週到,你這樣才能顯出道的尊貴性。不然,跟外面社會一般之人沒有兩樣,那你說,要恢復什麼古禮啊!這個道的尊貴性在那裡呢?對不對?所以說:佛規十五條內,有個尊前提後,尊前就有道,提後就有德,道德就是在此累積下來的。尊前,你就有道,在你身上就看出這個道來了;你能夠提後,你就有道的德性了,聽得懂嗎?所以說:這是你們身為辦事人員應該去注意的地方,因為這些都是細節,有時候,你們很容易疏忽。
講課大家都會講,辦事大家都會辦,但是,在這個細節方面你們就很容易疏忽掉了。因為,有時候,點傳師有點傳師應負的責任,你們有你們的責任,不一樣的。所以說,為什麼你們老前人,當初為師還在世的時候,他能夠得到為師的賞識啊!能夠跟在為師的身邊來辦道幾年,為什麼?因為,要當一個辦事人員,不是說你有心就可以,你有心還要能夠體察到前面點傳師的心意,一個動作,你就要知道點傳師要做什麼了。並非事事皆要點傳師來開口,如此,就太沒有意思了。
所以說:你們自己有什麼沒做到的地方,你們要自己去改進,你們上下要雙向溝通。你們不是常講:婆媳之間、父子之間有了代溝;那你們和點傳師是最親近的,你們就算是點傳師的左右手一樣。如果,你們不與點傳師來配合,或是與點傳師溝通不良的話,那這道務能夠辦得好嗎?你人都不合了,你辦什麼道啊!一個家也要合才能夠興旺啊!對不對?。那整個道場也是一樣。所以說:上下同心,要一致,尊師方面,為師跟你們提醒、提醒。反正,看看你們現在所擔負的是什麼責任,有那方面是容易疏忽的,為師就給你們提一提。如果,為師提的,你都做到了,就要繼續保持。如果說:為師提到的這些疏忽了,那就要慢慢的學著去做,那才叫做學道。不然,學什麼!
為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跟你們提醒,跟你們叮嚀,希望你能夠上下同心同德,把這個道場護持得更好,辦得更宏展,這樣你們行功了願的機會也就更多了,這樣不好嗎?何況這末後一場是天人共辦的事情,只要你們有這份真誠的心,諸天仙佛無不護持啊!這就要看你們的發心到什麼程度,諸天仙佛就幫助你們到什麼程度。你們的心到那裡,諸天仙佛幫助到那裡﹐所以說:要先問問自己的心,上下一心,和和氣氣,這樣才能使道務更宏展,把道親成全的更好。
死而復活的見證 泰國占布里
這是一篇真實而又感人的紀錄。民國八十三年在泰國占布里這個地方發生了一樁令人震撼的事情,為天道的「應時應運」、「明師一指可以超生了死」做了一次十分真實的印證。有一位住在此地的泰國坤道道親,求過道、開過三天班後,看到仙佛顯化,點傳師慈悲,講師、辦事人員的苦心,便默默發心,常來佛堂,不久當她對道愈來愈瞭解後,也開始廣渡有緣,熱心助道。那時,她認識一位泰國婦人,很慈悲,很善良,便動心想渡她。可是這位才二十幾歲的泰國婦人,告訴這位道親:「這個道,聽你這麼說、這麼好,我很樂意求,可是我的工作很忙碌,沒有空。」實際上,她是因為她先生很喜歡喝酒,也幾乎每天都酗酒,不務正業,令她傷心不已,所以她每日憂愁,沒有心情求道。
後來這位道親一再的來勸化她,婦人被她的誠心感動,便說:「人生很苦,我真的知道,請你等我,那一天先生酗酒的情況好一點,我再求道。」可是世事無常,沒多久,這位泰國婦人的先生因為酗酒過度,酒精中毒死了,年紀才也才二十幾歲。婦人在傷心之餘,竟然喝毒藥自殺,送往醫院急救時,卻已不治死亡。泰國人的習俗,人死後,七天內一定要火化。當聽說第六天屍體要運回來,這位一心想渡她的仁姐心想:「明天她要火葬了,我去看看她。」就在她要出門時,忽然一個靈感~帶個相機去。她懷著感傷、沈重的心情,踏入泰國婦人家中,她看到屋裡有許多人,正守在屍體旁看顧著。而躺在地上的泰婦,因為是喝農藥自殺的,所以嘴角早已開始潰爛,臭氣四溢。親友中來看她、拜她的人,大都捏著鼻子。就在這位仁姐悲傷地走到泰婦的屍體邊,雙手合掌,誠心為她祝禱時,忽然間婦人的眼睛竟然睜開了。令所有在場的人嚇了一跳,怎麼會這樣?而她的眼神似乎告訴大家,她有話要說,可是無法表達。不久,她的手慢慢地在地面划動,並用手勢告訴大家,她要筆和紙。家人立刻給她筆和紙,她就在紙上寫字。不可思議的是從未讀過華文的她,一開始寫的竟是華文!她的親友沒人看得懂。
幸而這位泰國道親(祖先是華人),因為她常到佛堂開班,也看多了華文。所以知道這個是中國字。這時泰婦的親友就請求死者改寫泰文,否則她們看不懂。這位已身亡而又還魂的泰國婦人,很善解人意,馬上改寫泰文。她一共寫了十幾個文字,大意是說:「現在是三曹普渡,觀世音菩薩和濟公活佛會來救我們,內中並且暗示天機,暗示人的身上有玄關一竅,可以超生了死。」她寫完這些字後沒多久,竟然又活生生地站了起來開口說話,嚇得很多親友們衝出屋外。她說:「我死後,有鬼差要把我帶走,我很害怕,就一直跑!告訴鬼差,我不想被帶走!可是我卻已經身不由己。不久,我看到一面鏡子(應是孽鏡台),上面很清楚的顯示我自殺的情形。我很後悔,自己如此脆弱、無知。然後我看到一位拿扇子的和尚(應是活佛老師),他帶我去看我先生,我親眼看我先生左右兩邊都被鬼差挾持住。鬼差把他的嘴巴撐得很大,拿很滾燙的水(應是酒),一直灌他的嘴巴!我看得忍不住掉淚,一直叫鬼差不要灌,不要傷害我先生,可是他們似乎都沒有聽到我的話。我就傷心萬分一直哭。」接著這位泰婦又說:「今天我是那位拿破扇子的和尚帶我來,他在旁邊要我告訴你們要去學華文,因為我到地府時,那些字我都看不懂。拿破扇的和尚告訴我說那是華文。並且對我很慈悲的說,現在觀音菩薩及一位濟公老師開始在救你們了。現在很多臺灣人來這邊救你們,你們要跟他們去拜拜,可以解脫生死。」
最後,她傷心的悲泣說:「我很後悔失掉求道的機會。那位拿破扇子的和尚可憐我,才帶我來。」而這位死者站起來講話時,她的眼睛一直看著這位想渡她的仁姐的玄關竅,似乎她也想從這裡得到解脫之道。她臨走前,又一再喃喃提醒大家:「你們現在開始趕快帶人去找臺灣人,觀音菩薩派臺灣人來泰國救你們。你們要趕快!」說完,又哭泣一會,就說她要走了。
她又強調二、三次,她很後悔,她沒求道。她睜開眼睛寫字、站起來說話,前後大約一小時半,幸好那位道親有帶相機,當場也拍了幾張留作印證。第二天這個消息很快的上了當地的報紙,一時非常轟動。而這位泰國仁姐知道這是上天慈悲苦心,藉機顯化助道,也就趕快帶著臺灣來的前賢,去渡這位泰國婦人的親戚朋友,過沒幾天,第一次辦道就好幾百人,而後陸陸續續因為這個因緣而求道的人竟達上萬人,天道的尊貴及明師一指的殊勝,實在令人不可思議而感恩無盡啊!
心的再出發 謝淑娟
做一個成長的人,一個真正懂得成長的人,做任何一件事皆要有不悔的決心,不然任何失敗終要歸咎於自己的懈怠。人生畢竟短短數十年,雖佛家言:有累劫、來世、因果。但是對處於現在塵世中的我們,這種種一切似乎虛無縹緲的不能掌握。而對我們來講,無法觸摸的終究不真實。執著於物,最後總是苦惱自己,就像手中握著沙,你想握得愈緊,它從你手縫流逝的也就愈多愈快,最後在你手中的,只剩那讓你怵目驚心的生命掌紋。
其實上天給予我們的機會並不會少,只是自己患得患失的心,使自己往往在蹉跎之間,讓它從指縫中溜逝,該怨天尤人嗎﹖這似乎只是街井無賴所為之事,失敗須從失敗中真確的看出原因何在,不要急著去推諉責任,這會讓自己失去成長的機會。真正的成長除了失敗後追省之外,在掌聲過後如何找到自我﹖亦是重要的關鍵,畢竟很少人能從迷幻中自覺。了卻這一世的方法有無窮之多,有些人可以自己選擇,有些人卻被迫去選擇;有些人在適時適當的機會中走得一身輕鬆,有些人卻在走時,身負著無法拋棄的重擔。在儘量避免走進那被迫選擇的一群人當中,我們是否適時適當的去了結自己前世今生所結的諸緣﹖
人與人之間相處都是有緣,只是我和你的緣深,和他的緣淺,和你的緣是善,和他的緣是惡,緣生緣滅,在一個不管是有限或無限的時間、空間之中,時時刻刻不斷地在上演。在無限的時間、空間之中,何必執著於今生所該擠破頭去爭取,卻非己所願的虛名重利﹖人錦衣玉食並不代表他是快樂;流落街頭也不意謂著他是怨天尤人,富人有富人的苦惱,窮人有窮人的安貧之道。在這無窮無盡的射線延伸時,不要為交叉相遇時而苦於受阻於對方,難得彼此在黑暗時空中,有這麼一點難解的緣,更應該互相鼓勵提攜。
人世間並非只有人與人之間的愛怨情仇,這種互動的關係。可嘆可悲的是世人總不能跳脫這一個巢臼,而生嗔恨之心,使人與人間的關係化為欲置之於死地而後快的惡緣中。浮雲之漂泊不定在它的隨緣,曾經滄海不也在訴說世事皆隨緣生滅嗎﹖在讓自己再跳進另一個不可解的緣中,內心中的答案尚未浮現,只是在調適自己身心時,希望能看開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絕情並非無情,其內心深處總有份不可觸的熾熱情愫,比他人來的更加受煎熬。永訣之晨訴說著悲情感傷的歲月,無法隨著歲月的腳印踏步向前,看著足痕在眼前消失,那錐心的痛,何以堪﹖原本該有輕快的足跡遺留在那裡的,如今空遺滿懷的期望與深切的哀痛在人間。
青春,是一場生命的試煉,展現疼痛的歡顏,曾幾何時當我們在抱怨人生太苦、太寂寞時,有人卻來不及成長,去經歷人一生中痛苦、歡樂交織的試煉,可喜﹖可悲﹖真摯的友誼是隨著時間的累積而更加深厚,更如醇酒般愈陳愈香;但世事並非如人所希望,永遠是一條坦途,中間挫折、障礙,往往使醇酒變濁而不堪入口,要化解人生之中種種逆境,就當靠自己心中的本質,不要讓外在環境來替我們做抉擇。隨著日子一天一天流逝,原本枯黃的樹葉慢慢離開它原賴以生存的枝,換上了鮮嫩翠綠的芽,隨著早晨的朝露、微曦,努力去挺拔自己的身。滿枝的綠間或點綴著幾片不願落地的老葉,是不捨那長久以來互相依偎的情份;但終究有離別之時,也許是現實,人生別離苦,為所愛的人捨身終不悔,枯葉有知,當明白身化為糞土時,已與所愛結合為一體了。
潮來潮往隨著沙灘漸漸流失,年少時追逐的樂趣也逐漸遠去,也許有人不願去回憶,不是怕而是認為毫無意義。但失去的總歸不能挽回,人生的悲在於過去的不可得,人生的哀在無法使自己立足於現在,人生的苦在於未來的不測,人生的痛莫過於無力感。在社會,環境是現實的,你對你的對手仁慈,相對便是對自己殘忍,這是一個優勝劣敗不變的法則。不過在面對種種的問題,對一個內心有愛之人,確信他還是寧願對自己殘忍,也不願放棄待對方仁慈。或許這些做法並不能深切的符合某些人的看法,但是當在面對自己獨處時,還能坦蕩地面對且看待自己,這不也說明了誰的看法才是正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的起自己心中的那一「點」嗎﹖
艱苦的歲月,總有不被擊垮的人,艱難的環境,總讓意志堅強的人,活的更有尊嚴。期待遠揚的心蓄勢待發,讓曾經是腦海中的夢想,化為朵朵綻放的華實。即使你無法得知屬於自己的星星是在那個位置,你不伸手去捕捉,那終究只是平凡人心中的願望。願掌舵的你,高升的帆永遠滿盈,平面下的海流與你同向。
有些能量會轉變成音波 穿越夢境
直達一個未知的領域 如同這果實
記著天地的叮嚀 要落地就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