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15(1996/08)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勸徒聽 活佛師尊慈訓
民國七十八年歲次己巳年葭月於同義堂
勸徒聽 常存感謝報天恩
勸徒聽 應懷前賢栽培恩
勸徒聽 當思得來不易恩
勸徒聽 能知考驗精進恩
勸徒聽 不驕不傲虛懷恩
勸徒聽 自立自強茁壯恩
勸徒聽 謹言慎行無過恩
勸徒聽 常思己過少罪恩
勸徒聽 能忍能耐有德恩
勸徒聽 和顏悅色快樂恩
勸徒聽 愛護後學有德恩
勸徒聽 眾生為念濟世恩
勸徒聽 大我第一犧牲恩
勸徒聽 煉性如灰無慾恩
勸徒聽 不與人爭讓賢恩
勸徒聽來過要改 毛病脾氣徒要篩
洞見癥結知要害 才不盲修瞎煉來
內聖外王功夫邁 內圓外功進行哉
銘記天恩地厚載 飲水思源前賢懷
遊東洲 活佛老師甲戌季秋偕仙同遊東洲
觀 東洲
煙塵漫漫 刀兵水火 人心險惡 世態澆薄
善惡兩途 天淵分隔 外合內鬥 難分清濁
致道德淪落 瀰漫邪說 噫!
極樂佛國
無分春秋 來去自由 焉有苦樂 何來憂愁
各安本份 放下執著 念念慈悲 感同身受
思瑤台
老母 血淚斑駁 眉眼深鎖 孤影倚樓
環視佳景 無心賞遊 緣只兒女 異鄉奔波
認假為真 假戲真做 數萬年來 少人回頭
多為享受 眼前利牟 七情六慾 飽受折磨
試問歷代公侯 至今何留
金谷園曾在 乾隆豈不風流
然終似黃葉飄落 寂寞枯朽
史冊歷歷 現時亦有
問賢契: 可曾思索 人生難得 六道奈何
今世勤修 百年過後 氣清上升 了諸因果
一世罷休 焉繼營謀 夫道不遠 切身自求
日常生活 孝悌為首 敬上慈下 禮儀不丟
凡事珍惜 推功攬過 待人寬厚 言忌刻薄
切問近思 恪遵職守 巧遇末後 聖凡兼修
齊家有道 推及親友 謙遜和暢 夫復何求
認理實修 群眾身投 一世遺澤 永留千秋
活佛師尊慈悲 天佑宮法會 八十二年歲次癸酉六月十九日
第一、認清修道的意義,求道可超三界與五行,不是拜拜。
第二、修道對個人的影響,修正不當的行為,去除不必要的罣礙,使自己更樂觀。
第三、齊家修道對家庭的改變,使父子有親、夫婦有義、兄弟有情、親族有和。
第四、修道可影響社會風氣,去惡存善,減少社會問題,背負歷史傳承的使命。
第五、修道是一本萬利,只要真誠付出,貢獻自己的力量,發揮仙佛般的愛心,則人生圓滿,天爵可成。
飛蛾撲火的啟示 田間書
有一天晚上,林子和一些客人閒坐聊天。此時看見一隻翅膀帶著粉彩的飛蛾,繞著蠟燭飛來飛去。林子隨手用扇子揮趕牠走,才一會兒,牠又飛回來,繞著燭火忽上 忽下的。就這樣子,反覆了七、八次,那隻粉蛾終於被蠟燭的火苗燒得焦頭爛額,粉彩的翅膀也成了枯焦,最後落到了地上,還把翅膀上下拍打幾下,直到停止抖 動,才無奈地死去。客人們看了這一幕飛蛾撲火,無不譏笑粉蛾的愚蠢。而此時林子內心裡卻有另一種莫名的感受。世上的人熱衷而急切的追逐聲色名利,這何止是 此盞燭火的熱烈?必也像油鍋般的烈燄,足以毀滅人的生命。現今這些追逐名利而不懷疑後悔的人,有一天身敗名裂,豈不是也要遭到粉蛾的譏笑嗎?你我都很有可 能是這個人...
養生送死 唐彩娥
孟子曰:「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唯送死可以當大事。」此言:養生固然重要,送死更為人死孝親的大事。由孟子所言,吾人當體悟出,奉養父母衣食不缺,還不能算是大事,這不過是盡了小孝,唯有盡心依禮辦理過世父母的喪事,送父母上西天極樂世界才算大事,亦方是盡了大孝。老前人、前人也曾慈示:小孝乃侍奉父母的口體之養,大孝乃喻親於道,期其聖德在躬。欣逢三期末劫三曹普渡之際,實應握機而行,求道後修身養性、行功立德。
孝經開宗明義章也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因人類之禍源起於不孝,如人人皆能修道行道,那社會將會更加祥和,世界大同則為期不遠了!
時間的故事 張曉風
一鍋米飯,放到第二天,水氣就會乾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問題,第四天,我們幾乎可以發現,它已經變壞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發霉了。是什麼原因,使那鍋米飯變餿變壞..是「時間」。可是,在浙江紹興,年輕的父母生下女兒,他們就在地窖裡,埋下一罈罈米做的酒,十七、十八年以後,女兒長大了,這些酒就成為嫁女兒、婚禮上的佳釀,它有一個美麗,而惹人遐思的名字,叫「女兒紅」。
是什麼使那些平凡的米變成芬芳甘醇的酒..也是﹁時間﹂。到底,﹁時間﹂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魔術師呢?不是,時間只是一種簡單的乘法,它把原來的數值倍增而已。開始便壞的米飯,每一天都不斷變得更腐臭,而開始變醇的美酒,每一分鐘,都在繼續增加它的芬芳。
在人世間,我們也曾經看過天真的少年,一旦開始墮落,便不免愈陷愈深,終於變的滿面風塵,面目可憎。但是相反的,時間卻把溫和的笑痕,體諒的眼神,成熟的風采,智慧的神韻添加在那些追尋善良的人身上。
同樣是煮熟的米,壞飯與美酒的差別在那裡呢?就在那一點點酒麴。同樣是父母所生,誰墮落如禽獸,而誰又能提昇成完美的人呢?是內心深處,緊緊環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時間將怎樣對待你我呢?這就要看我們自己是以什麼態度來期許我們自己了。
修道疑問解答 節錄自群仙嘉言錄
一問:天道是真道,是老中直辦的天道,為何讓那麼多的邪道來擾亂道盤?
答:活佛老師曰:這都是天意,無考怎能驗道志?試看自古以來所成道者,都是經過了大波折、經過了大考驗,才成道的。天下亂,出聖人;國家亂,出忠臣;道盤亂,方可判偽真,神聖仙佛由斯而出矣。
二問:修道士所遇的一切苦厄,都是考嗎?
答:活佛老師曰:雖名曰考,其實都是因果的會遇,仙佛就是將各人遭遇給他打分數而已,各人的因果,欠他、他欠所累積的冤債,都是應該還清的,仙佛是促其會遇,償清冤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