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69(2001/02)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新里程碑 蘇東坡大仙慈悲
於891231北玄宮跨世紀學界率性進修班
達者蓋為百世之師 善言足為萬世法
但舉凡過往皆成歷史 既成事實何需執
所當超然於人情 脫俗於名利 得之於操守
忘情於德輝 重新歸零 再次出發
從內外自我出發 自我肯定 自我精進
檢視自己句點畫得如何 轉化成另一個起點
用智仁勇真正無私無求無為 方能了無憂
期許自己善培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真知真行 首先人道盡忠義全
隨方就圓 只為圓人生的緣
這是新的里程碑
賢士們再起步 帥天下以仁
以眾人皆師 謙下的學習
正己後達成人 見道成道刻不容緩
莫讓洪流所困惑 莫讓情欲所左右
常行方便之門 才能廣開心門
跨世紀仙佛慈悲 蘇東坡大仙慈悲
活佛老師 慈悲
你們知道怎麼才能稱為菩薩嗎?要學菩薩的精神,也就是前人說的佛菩薩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最重要的是為法忘軀。現在的人重這個軀體,不知道這個是假體,忘了真,所以就不知借假修真,女士們一直在為這個假體塑身美容,現在聽說男士亦然,現在在跨新世紀的時代裡,小仙我又應機到壇,為的是要跟你們再結一次善緣。對現在的人來說古時候的八股文學已經落伍了,現本是e世紀時代,你們講究的是奇特,所以這些文章小仙我只能說「得者有幸,不得者是你的命」因為既來之則安之,既已成為事實就不需要再執著,眾位賢士,在場各位文學上,比小仙我高更高,所以你們可不要小看自己。
現求你們的心起了一點作用,我接收到的是三心二意,你們在擔心考試是嗎?考試是求自我檢視,自我肯定,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嘛!放輕鬆,放輕鬆,能放得下就是你的,要易pass過去。此時此刻拿出你的誠心、耐心、信心,拿出你的敬意、情意。
現在的人喜歡簡潔有力,簡單又扼要,又要明瞭,又要強而有力,所以現在人心臟都不好,不像我們那時候雖然宦海浮沈被環境所左右,可是唯一不變的是自己的真心,小仙我也是到晚年,因為困境才體會到,道就在每個人的身上。
既然是新的里程碑,明天是新的開始,你們即將有嶄新的開始,要以全心去面對,所以給你們一個起步:帥天下以仁,『仁』。就在你的身上你的心中,後會有期了。
* 活佛老師慈悲:
不要認為就只有我們這裡這些人在聽道理,現在海內海外在我們看來都是一家人,跟你們一樣在這裡聆聽法會的人多的是,你們知道嗎?此處只能說N啊,不可數啊!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忍得住、耐得過、負得了、受得了,未來就會比較好,路是自己走的,左道旁門不可近,術流動靜莫參與,忍得住、耐得過、受得了你就享不盡。你是班長是嗎?你還 認識你自己嗎?為什麼我要問你們的班長,問這麼多問題,擦了他,代表擦了大家。待跨世紀更平安,更如意,是財源廣進、考運好一點、或是什麼都好,你存著什麼心,都寫在你的臉上,因為寫在你們的臉上,所以希望不要「俗不可耐」,希望你們「超俗」,好不好?剛剛告訴你們班長,忍得住、耐得過、受得了才會享不盡,這不是享受錢財的「錢」呀!可是享你們的福!好自為之?好不好?年輕人為的就是要進步,為的就是要成功,不想成功的舉手?想成功的舉手?好,在事業想要有成功的舉手?想要人際關係更圓融、更好、待人更和和氣氣、心裡面更平安,對人也能夠平心靜氣這方面成功的舉手?你們知道為什麼這時候叫你們舉手嗎?明天也就是今夜的十二點過後,就是明天,大家有幸聚一堂,既然有這個榮幸,就要珍惜是不是?舉得更用力,代表對自己更有信心、更肯定,既然更肯定,才能更嶄新的面對自己。手酸了沒,所以,要你們忍得住,耐得過,受得了,為師希望你們平平安安,平平順順,好,把手放下,也有人沒有舉的,他不是為了事業想要有成,他是為了很多,超乎現實,這個叫做夢,人要懂得築夢踏實,要踏實 先要在心下一點功夫。二隻手往上舉,用一點力握握拳,代表四肢還健全,所以要感恩;頭動一動,是不是很靈活?所以要感恩;雙腳動一動,不管你怎麼動都好,是不是還很聽話?這也要感 恩,腰扭一扭,是不是靈活又自在?很聽主人的話?這也要感恩;握住對方的手,任何一隻都可以,你要二隻握著也可以,有沒有感覺對方給你力量、溫暖?所以你要取得溫暖,首先要主動去握別 人的手,握緊一點,來說一聲「加油」,為新的世紀加油,祝你們成功呀!已經來啦!機會就在你們的眼前,你要不要去把握機會,就在你的轉念間,得與失就在你的轉念間。
人還是要勇於接受訓練是不是啊?這個年頭不相信自己的人很多,可是又很想做自已,這種人就叫做『坐大』人生要拿捏得準,你就要狠,可是狠之中又不傷人,這叫『高超』。
人基本的就是禮貌,不要認為自己讀得多高,知識多好﹒多飽!有三兩下子就不得了,現在可要 學習謙虛,飽穗的稻子總是最低。
去心火才能飛龍在天,飛龍在天才能得之在我。
愁眉苦臉,就是強求煩惱,來困擾自己,這個叫做「心有千千結」,唉!人就是那麼地麻煩。太聰明了就容易想多,一想多就容易想入非非。你們來自何方,就要歸於何方,全有出處時趕催,歲月在催你們老啊!歲月在催你們成熟懂事啊。慢慢學,好好學,愈學才會愈知道它的滋味在哪裡,所以全有出處時趕催。難得你們有這份心,能夠回來是你們的福氣呀,有沒有比上次更瞭解道的寶貴在哪裡,不是看到人多而己呀!人多就是因為道的力量凝聚呀,大家眾善氣凝聚在一起,這才叫做「道氣」所以來參與一份道氣,減低自己的俗氣,讓自己更不一樣,這才叫做進步。既然前路是康莊,你們就要立志,立志做導航。
去做,有那麼簡單嗎?(老師對張點傳師說)畫圓滿它,妳才會走的順,是做比較好,還是全力以赴比較好?雖然畫的有一點醜不過沒關係,重要的是要去圓滿、完美,送個才叫做真的 to do,在人的一生當中、很多事情在轉捩點之中,要告訴自己全力以赴,不管你今天是選擇什麼樣的路都要全力以赴,聽得懂的知道他的方向,方向立定了做自己的導航,簡單、扼要、明瞭,放下過往再次整裝,然後感恩出發,而後 to do,但在你要to do之前,先要to be,肯定自我然後才to do,最後才 to have,to have就是所獲所得,既然種下了這個苗你就要期待收穫,所以先肯定自我,認定你這個種子是好的,然後全力以赴的去灌溉它,才會有所獲得,最後的成果 是自己去收成,所以人生這條路就是自己自作自受,這不是不好的話,是非常簡潔有力的話。
準備一零八柱香,深深地祝福你,有時候坐太久總是要動一動,讓你們調整調整一下你們的姿勢,才不會那邊也酸,那邊也痛,一切都要過去了,包括時間,包括你回首你來時路,是好?是不好?是順多或是逆多,是歡樂多或者悲傷多,一切都要過去了,因為它要過去,所以要用全心的自己去面對,所以希望你們更有承擔面對的勇氣,此時此刻,為師我只希望我的徒兒們,包括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有心者大家一起來,感恩也好,再次的省思也好,我們把我們的心願,把我們的心愿更清楚的表白於我們老母娘的面前,所以我請大家準備一零八柱香,等含希望大家用最虔誠、最真誠、最無私的那一份心,祈求大家更心手相連,共踏步邁向新的里程,永遠都是新的,每一分各一秒都是新的,你有沒有心?你是浪費呢?還是珍惜;是感恩呢還是抱怨?:是無奈呢?還 是把握;你再無奈再悲傷的日子一樣照過,可是依要的是快樂、或悲傷、或無奈,那就要看你們的智慧了。今天咱們一起來祈求,希望我的徒兒更感恩、更珍惜各一分每一秒,依所在的地方你都感恩,包括人、事、物。好嗎?未了了在這裹,師永遠的隨左右,祝徒一路順風,要順風之前 先要放下,有智慧的放下。大家站起來,能跪的盡量爭取跪下,還有點傳師你有心願的、你有心想要懺悔的、你有所求的、此時此刻我們跟老母娘說:為師要求的是希望我的徒兒一路順風,扇盡你們的煩惱,希望大家更心平氣和,因為個人有祈求、各表心跡,一千叩首祈求老母娘慈悲,讓我這群傻徒兒遍及每一個角落,大家走的更平安、更平順,更安穩,更知道做自己。濟公我無德無能,德薄無才又無德,所以希望老申娘慈悲,加智慧求最後這一刻,希望大家放下你我之心, 更真實的面對,叩求老母娘慈悲赦罪吧。
跟老母娘說一次你的名字,懺悔並不代表後悔,路是人走出來的,你一顆虔施的心真心的走,就會無怨無悔,希望你們現在是全新的自己,好自為之。徒兒們,越難走越要走,時局不能惑亂你,惑亂你的是你的心,好好把你那顆心穩住,在自己的本位角色上,各盡其職、各安其心,歡善受、甘願行,別忘了,咱們師徒就是這麼的又相扶持,你心中有一個師,處處皆會有助力。
唱唱歌,送送為師走,你們這些點傳師不要走,前面肯幫辦的人也不要走,來,圍成一個圈,乾道一個圈,坤道一個圈手牽手,有時候你覺得你站在角落,沒有人看到你的時候,其實你才是最重要的。
你肩上的重任要用方法,用智慧,自己擔不起的時候找人來擔,自己不行的時候懂得不恥下問,每一個人要像海綿一樣,什麼都可以吸,好的就留下,不好的就排掉。
快一點,那些糖果等一下發給大家,大家都來一起承擔,承擔自己的人生,承擔自己的未來。拿到東西的,拿到果的,不管你是拿到多、拿到少、拿到大、拿到小,大家都是一樣的承擔自己的未來、承擔自己的每一步,希望你們走得平平順順,真的一路順風。放下過往才能夠承擔未來,祝徒一路順風,記住!順風不是叫你順著潮流而走,記住真功實善,記得蓋棺論定,好好保重,好好珍重,為下一步把你的power達到最高點,因為時間不多天時緊急,步調越急要讓你的心更慢漫來,慢著悟、慢著趕、慢著去煩惱,僅得給自己一點空間,好好用心體會,既然是世紀末,希望我的徒兒也祝福為師我,走得順風,順風之中,希望我的徒兒笑著送為師走好不好?
徒兒們!來伸起你的手,閉上你的眼晴,感受一下為師握著每一個徒兒的手,是那麼的大力,記住為師隨在你的左右,就是這樣,為師永遠牽著徒的手,走完末一段,保重!來睜開眼睛,別忘記笑著送為師走,好不好?把你們最可愛,最璨爛的笑容露出來,笑出聲好了,再見!
* 法會側記
迎接跨世紀新紀元的法會,在所有道親的熱切期盼中終於來臨。一大早,為了參加這場具有特殊意義的法會,道親們陸續地由四面八方來至北玄宮,道親們衷心盼望仙佛蒞臨,由天人共同迎接新紀元的來臨。晚餐後,在活動組的熱力帶動之下,終於感動了久違的蘇東坡大仙臨壇。大仙說地早已到佛殿,因大家在看一位為法忘軀的人間菩薩(指前人老),所以 較晚現身。
大仙批訓調寄「聞笛」,訓文中蘊藏仙機及神采,但大仙說文字是假,真理卻亙古不變,破除現代人以知識掛帥的觀念;又說在宋朝時,雖然身處宦海浮沈,被環境所左右,可是不變的是自己的真心,在晚年時侯,更因為困境,而體悟到「道」就在各個人的身上。大仙勉勵班員時,說老師早已在佛殿中,然而竅手只有一位,所以大家雖然期盼老師臨壇,然因大仙 難得蒞臨法會,也捨不得大仙離壇。大仙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為了讓班員與老師有更多時間相處,所以大仙慈悲先行退竅。之後老師臨壇,說現在天上仙佛非常忙碌,難得請到大仙來,大仙雖然退竅,而精神與大家同在。
老師請班長至臺前,問班長是佛?想作佛?並幫班長擦左臉,說「左道旁門勿進行,術流動靜莫參與」,語重心長地告誡弟子們,修道唯有行正道才是正途。當大家站很久之後,老師要徒兒們握自己的手、動動頭、動動腳、活動自己的筋骨,希望大家求活動自如的時候要懂得感恩。
老師在批訓文時,囑咐抄板訓的前賢要跟得上腳步,也請乾坤道二位班員上台學習抄板訓。由於班員抄訓的情況不順暢,老師即借機說抄訓的功夫,是日積月累的,是真功夫;同時也嘉獎這二位班員,並送火龍果給乾道班員,希望他「去心火,才能飛龍在天」,另送楊桃給坤道班員,希望「給了楊桃,就不要逃」。
訓文完成之後,老師請張淑玲點傳師到臺前,由老師牽點傳師的手畫出「to do」訓中訓;老師又獨自圈出「全力以赴」冠項訓。老師說作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作自己的導航,在「to do」之前,妥先「to be」肯定自己,之後才能「to have」。並請辦事人員拿一百零八柱香,在跨新紀元的前一刻,老師要帶領徒兒,跪在 老母蓮前,向 老母表明自己的心跡。老師慈悲說不論是懺悔、表明心愿、有所祈求,都要真心誠意。老師向 老中表白自己無後無能,句句心聲淚痕,猶如金鐘,聲聲敲醒徒兒迷矇的心靈。
老師請乾道與坤道點傳師、講師至臺前,要這些前賢們手拉手圍成圈,並將水果故在他們的手上,吩咐不可讓水果掉下來,而當老師把水果放滿時,就請前賢們慢慢卸下水果,在「故、取」水果的過程中,啟示徒兒們「該承擔的要勇於承擔」,及「懂得如何卸下」。最後,老師祝福大家一路順風,但順風並不是順著潮流而走,而是要「真功實善」,又叫徒兒們舉起手,閉上雙眼,用心感受老師大力地握著每一個徒兒的手,牽著徒兒的手,並永遠伴隨在徒兒左右。世紀末的祝福與慈悲法語,迥盪在佛殿中,為此班迎接新世紀來臨的法會。
歲末勉勵與省思 (再次刊登) 韓點傳師慈悲
回顧今年的道務,「三多」談不上,更不用說「四好」了!你們都是老道親了,修道是自己的事,辦道也是自己的事,心中有道,你就會勇往直前。最近的公益彩卷,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人都是這樣,有「利」就追求,有「義」卻不會做。經典班讀「大學」的都有讀到,國家元首若是只談利而不顧義,國家就完了!家庭也是一樣,兄弟父子之間,只談利不顧義,家庭就亂七八糟,是不是呢?
在家裡你是一家之主,知道如何照顧好家人,全家都聽你的;來到佛堂也是如此,壇主是佛堂的主人,可是有沒有用同樣的心來照顧道親呢?也不去成全,一點愛心慈悲心都沒有,設壇時點傳師都會告訴我們,佛堂是一艘法船,法船要載滿道親回無極理天,今天渡人家上了我們的法船,他的安全就是我們的責任,能否到達目的地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法船是航向無極理天,是載大家歸鄉認母、達本還源。結果,人家上了法船,卻在海裡不會動,何時載人家回去無極理天朝見皇母?想想自己的責任何其重大!無功有罪都不知道,還沾沾自喜,身擔天職的人要好好思考。
講師也一樣,講師是代天宣化、替佛傳言,老前人在世時常問講師,一個禮拜去講道幾次?有的一次,有的二次,有時還要休息。一年五十二週,每週一次二小時,總計才一百小時多一點,合計不到五天!佛的代言人,多麼神聖崇高的使命在身上,平均八十天才講一天道,想想責任盡了多少?
任何事都要反求諸己,不要說自己佛前所立的愿,自己都不守信用,對上天也不守信用,一但有麻煩又要叩求仙佛慈悲,憑什麼仙佛要幫你?修道人不同於一般人只追求外在物慾享受,我們是半聖半凡,有時連五分之一聖事都談不上,怎對得起上天,怎對得起老師,更對不起自己天理良心,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說佛堂不好,想想自己好到那裡呢?身擔天職卻不盡責,是有愧職守啊!每個人都要了解做任何事,要俯仰無愧,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一般人如此,修道人要進一步。
修道四門功課:「修道品格驗當先,再培功德立志前,火候煉足性光現,博文約禮法聖賢。」我們的品德在哪裡,鄰居親朋有沒有誇獎我們,家庭大小對我們尊重多少;道親之間對我們尊重又有多少,自己花了多少心思在道親身上,不要要求人家尊重我們,所謂:「自重者,人恆重之。」必須自己先尊重自己,別人才會尊重我們,品德不夠,別人就看不起,代表做人失敗,失敗在沒有建立好品德,何況我們是活佛老師的弟子,老師常稱我們「小濟公」,我們有沒有拿公心來濟世?
「功德」更不用講了,渡人有渡人的功德,成立佛堂有成立佛堂的功德,都要靠自己努力;開荒闡道也是如此。現在的道親對開荒闡道都不主動,也不去成全道親,站在原地不動,功德在哪裡?無功無德怎消業障,將來用什麼朝見 老中?老前人常說:「去看朋友都不會雙手空空去,何況回鄉認母。」空手回去怎抬得起頭?所以自己要努力去做,功德靠自己打拼。
再來就是要煉「火候」,要煉到什麼程度?學習老祖師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唾液吐臉上,任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省煩惱,看他還有什麼辦法!修道人就是要煉這樣的火候,改毛病去脾氣,變化氣質,要把凡心變成道心。這才是修道人,不要人家一句話就記在心裡,這樣不是很苦?要學習老祖師一樣的雅量,容天下難容之事。人與人之間,和諧是最重要的,家庭、社會、國家、道場都一樣,尤其道親常常見面,一起同修共辦,珍惜這個道情,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體諒,這才是一團和氣的道場,否則為了一句話而火冒三丈,代表自己火候不夠,一但如此,火燒功德林,功德再大都沒用!所謂:「一把無明火,燒毀萬丈功德林。」得不償失啊。所以要好好培養火候內德,同修之間互相包容體諒,這樣才有和諧的道場。
接著跟大家講一篇活佛老師慈悲的訓文:「邁向和諧」,老師告訴我們,天下最美好、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居住在「和諧」上,只有和諧才會平安,就像樂團一樣,各種樂器要和諧才能悅耳動聽,同修互相配合,心胸開朗,就充滿法喜滋潤,處處都是天堂,何來煩惱?要求幸福也是如此,彼此互相關心,用愛心謙虛待人,無私心、計較心,以大家利益為先,盡自己本份,如此修道才算真正明理。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做到非常完美,也不能離開「和諧」二字,有德行的人應該如此,尤其是修道的人在社會上,應該提倡建立和諧的關係,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助,這才是建立和諧的關係。
行動才一致,力量才會團結起來,才能呈現美好的道場,彼此之間要懷著寬恕人知心,責備自己,寬恕別人,有功推給大家,有過自己承擔,自己都不喜歡的,勿加在別人身上,就是寬恕;如此,人生就達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這是八十二年活佛老師在馬來西亞羅士打崇德道院所慈悲訓示的,雖已多年但我們用心看而去身體力行的話,就是一位標準的修道人,修道勿看別人,多看自己。
另外有一首邵雍寫的詩跟大家勉勵:「前有億萬古,後有億萬世;中間一百年,作得幾多事?何況人之身,幾人能百歲;如何不喜歡,將身自憔悴。」想一想來這世間不知多久,未來也不知多久,中間在世這一百年,想看看做了哪些事,何況有多少人能活到百歲,不要自己找麻煩,高高興興,提得起放得下。邵雍說我們做了多少事,在座的多已四五十歲了,這一生擁有什麼?應該放下什麼?人沒什麼,也不要放下什麼,因為空手來,也是兩手空空回去,只要學習放下就夠了!最近電視上看到,現在的人不重人權,父母要自殺,連兒女都帶走,把兒女當作是自己的財產,要死也要帶走,違背人權。小孩來到世間,就有他的生存權力,做父母也不能抹殺他們。佔有慾太大,對自己對別人都不好,什麼都要追求,雖有雄心丈志,想要佔有一切,但最後什麼也帶不走。
所以仔細想想,生老病死,幾十年歲月都要自己承擔,老了沒人能替,自己的苦沒人能替啊!能佔有什麼?為什麼花一生心力去佔有?為何不捨一些出來?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學道就是這些道理,不是來佛堂求老師保佑平安,不是不保佑你,因為自己都不平安了,老師如何保你,只要心安,老師隨時在身邊。
修道要認理實修,好好想想,離一百歲還幾年,這些日子怎麼過?仍是迷迷糊糊過下去,或是好好計劃未來日子,應該怎樣做?得到什麼?能帶走什麼?若能很光榮的回去見老中,不是很好?不要屆時頭都抬不起來。好自為之,祝福大家。自己的性命大事自己了,自己功德自己造,自己罪業自己擔,誰都替不了。希望自己好好思考!
註:這是去年韓點傳師的慈悲勉勵,在這特別的新世紀開始,重新刊登一次,讓各位前賢再度回想看看我們做到了多少呢?真的愧對天恩師德!希望各位前賢一起來力行吧!
你就是佛 潘添財
修道故事小品集/
有一天,靈訓禪師前來參訪歸宗禪師,向歸宗禪師提出一個問題說「請問什麼是佛?」歸宗禪師十分為難地望著靈訓禪師說:「我不能告訴你。」
靈訓禪師再問道:「為什麼你不能告訴我呢?」
歸宗禪師說道:「因為告訴你,你也不會相信。」
靈訓禪師馬上說:「不,禪師,你是前輩,是大德,您的話我怎敢不相信?」
歸宗禪師就把嘴巴貼在靈訓禪師的耳朵上,細生地告訴他:「你剛才問我的是什麼?」
靈訓禪師說:「我問你什麼是佛,誰是佛呀!」
歸宗禪師立刻在他耳邊說道:「你就是佛啊!」靈訓禪師聽後先是一楞,隨後醒悟地放聲大笑說:「我就是佛,哈哈!我就是佛。」
/解析/
這個公案告訴我們,「道」不必到外界去追求,無須往外去尋覓,因為道就在每個人的心裡。要自己直下承擔人人有佛性,自己就是佛。自家的寶藏為什麼自己不能認識,自己不能體悟?所以我們眾生很可憐,忘失了自己,在外境上追求。如果我們的心對外去求法,就好比是騎驢尋驢,緣木求魚,終究尋找不到。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佛性。「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我們不要捨棄自己的靈山,要向自信的靈山去提煉自性的寶藏。
/活佛師尊慈示/
做佛是否很困難呢?其實做佛,只有行佛的那一件事情,就成那一種佛----
01.六欲清靜是離慾佛。 02.自信不動是堅固佛。
03.內心謙下是不高佛。 04.猛勇精進是無畏佛。
05.百魔不退是金剛佛。 06.應用不染是出污佛。
07.布施廣捨是善財佛。 08.因人說法是教化佛。
09.般若波羅是覺悟佛。 10.非禮勿視是淨目佛。
11.非禮勿動是淨意佛。 12.非禮勿言是實言佛。
13.心無罣礙是無憂佛。 14.開示悟人是導師佛。
15.調御大夫是藥師佛。 16.諸善奉行是吉祥佛。
17.廣舌妙音是獅子吼佛。 18.死而不亡是無量壽佛。
十五條佛規解說(10-12) 活佛老師慈悲
十、手續必清
古書說:「佛家一文錢,大似須彌山,欺心不實報,披毛載角還。」徒兒們,你們明白嗎?因為這佛家的錢本是眾生的血汗錢,縱然它很小,也是他們誠心佈施而來的,而當它成為佛家的錢時,就像須彌山一樣的那麼高、那麼大了,因此如果有人行財施成為佛家的錢時,你卻不一五一十的呈報、善用,那麼你雖然只是花了佛家的一文錢,但是這一念的貪心,不能實報、手續不清,則自然要受因果報應,甚至來生做牛做馬來償還。
所以徒兒們,道親行功的東西、錢財,一定要清清楚楚,否則你一行事馬虎,貪念一動,廉德不守,那麼將來就有苦頭吃了,這一點徒兒們,切要小心啊!因為天律森嚴,秋毫必察,在天上你們每一個人都有一本賬簿,上面清清楚楚記錄著你們所作的點點滴滴,並且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偏差、半點的遺漏,所以今後在佛堂裏,人家行功的東西、錢財,你們一定要一一交待清楚,不可馬虎,如此才是手續必清,而成佛也才有希望啊!
十一、出告反面
出是出去、離開,告是告訴、稟報,反是返回、回來,面是當面回覆。所謂出告反面,是指的前賢交待的事情,不論是大小遠近,都要謹記在心,認真去辦,事情辦完,定要清楚稟報,不可含糊。或者身為後學的,要出門辦事,理當請示前賢、稟報前賢,並誠心請求指示,接受指導。而每次出門、回來之時,也當儘量迅速稟報事情辦理得如何,以免前賢擔心,掛慮。
此條佛規乃是提醒修道人,對人要盡忠,對事當盡責,並且上上下下,尊卑有序,出入有禮,如此事事出告反面,圓滿交待,人倫大道,方為無虧。而九六原人,乘愿下凡,出時有告,反必面稟,自當時掛娘親,不忘無極,故能刻刻念念無生老母,時時盡心修道辦道的人,方可以說是真正明白「出告反面」深義的人。
十二、不亂系統
不亂是不可以紊亂,系是蠅索,代表一條金線。統是統領萬物的大道真宗,也就是人人身上的自性。所以所謂的「不亂系統」,它真正的涵義是指每一個修道人他不可以偏離正道,一切要以自性當家作主,不可誤入左道旁門,這才是真正的不亂系統。
而金線有兩種,一條屬先天,一條屬後天,先天的天命金線,自然是人人具足的天心自性,可以以心印心,與天相通的佛心。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當人人心靜無念,無私無我的時候,它自然與天一貫,靈通先天,不移一步即達理天。而就在這個當下,徒兒們,你們的先天金線自然閃爍發光,而靈光照耀三千大千世界。
至於後天的人事金線,這是由於你們與引保師、點傳師、前賢之間宿世有佛緣,而在這三期末劫年大開普渡之時,因緣再聚會,彼此再相遇,才有這個修辦的善因緣。
徒兒們,在這最末後的時候,假弓長、假祖師紛紛出籠了。他們以各種神通、顯化誘惑修道人,並且以假亂真,以邪亂正,甚至自稱有天命,魚目混珠,擾亂道場。徒兒們,在這樣世局亂盪,道局混亂,人心險惡的年代中,如果你們不能一條金線緊緊追隨,跟著前賢,穩定步伐,並且內修心性,安立自身,則當一切大考驗,大災難來臨時,你們又如何能心志堅定,而真正地躲災避難呢?所以說,當你們修得心性端正,邪魔不得入侵時,那才是真正的不亂系統啊!否則心性不正,邪魔入侵,左道旁門任意信它,前賢、引保不加尊重,則金線一斷,性命亦難保全啊!
圓滿的人生 張宏吉
人生包含生活與生命。人生要圓滿,必須以生命為圓心,以生活為半徑,不斷努力,而成一個圓,達到一個真善美的人生。
要人生圓滿必須及早定出生命的點,持守生活的半徑。點要定,切勿漂浮;半徑要保持,不可忽長忽短。若點不定即永無成圓之日;半徑若不一,所成必非圓。點若定,即識透生命的意義,全力以赴,一心不二;半徑若一,即了悟生活的目的,擇善固執,犧牲奉獻。
一個人如果沒有識透生命的意義,就不可能過得安適,頓覺人生渺茫無所適從,做任何事情亦索然無味。人生之中並不侷限於知識的追求,或是物質的滿足;也並不囿於成就個人之「我」,有「我」必有「你」,即心生對待,若起對待,永遠將沈溺於欲望的苦海當中。心量要大,涵養宜廣,宋儒張橫渠先生為生命譜下完美的樂章,他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與先總統 蔣公的「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有異曲同工之妙啊!「繼往開來」世界就因它而成長茁壯,人類文明因它而有所傳承與開展。均衡富麗的國學殿堂,奧妙精深,中外古今的文明之星相互輝映。
可是你如何在浩瀚的學海當中理出頭緒、立定目標?你又如何神交古聖,心會今賢,也為世人立下三不朽?如何去蕪存菁、汲古耀今,為後世千萬萬人造福呢?點傳師曾說:「朗朗浩瀚乾坤,挺身與世縱橫。」沒錯,縱使讀盡天下書,如不挺身而出,於己於人何益?唯有認真投入,用心體會,生命的點才能與古聖先賢相契合,生命的光輝將與天地長存。
識透形而外的超然生命世界之後,再談論形而內現實的物質的生活世界。生活的半徑應以「道」為基準,所謂「道」就是「理」。俗語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生活依理而行,將無入而不自得啊!必可處事圓滿,圓融十方。「理」又通「禮」,「禮」是生活的潤滑劑,人與人不起摩擦,互敬互諒,呈現出和諧有序,溫馨感人的社會。再說生活的目的,社會之中有千萬門行業,各行各業莫不以福利民生為主旨。先總統 蔣公說「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而不是只圖個人享受,而危害他人。瞭解生活的目的,生活之中即不起驕慢心、嫉妒心、嗔恨心、愚迷心‧‧‧。
人人說理,生活必圓融;人人有禮,生活必和諧;人人「克己復禮」社會必安祥。「克己」之道,孔老夫子提出守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功夫;釋尊提出了「戒、定、慧」;而老君說到「無爭、無為」的密寶。「克己」功夫達到了,自然可「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更可化娑婆世界為彌勒家園。
圓滿的人生應達到三圓合一,即自性之圓、人倫之圓以及宇宙之圓,三圓融為一體,才是究竟。整個人生圓圓滿滿,才是「真、善、美」的人生,以達「覺行圓滿」的境界。
心靈妙語之一:「三個王子」
「種善因 收善果」
有一個國王,他想從三個優秀的兒子中,選擇一個人來接任他的王位。他叫來了三個兒子,分別給他們相同的一筆錢。
國王要求他們三人想辦法,在天黑之前,去賣一些東西,盡量把一個大房間裝滿。
第一個王子考慮了老半天,跑去買了一大堆甘蔗葉,但是經費有限,只勉強將房間裝滿了一半。
第二王子買了一些更便宜的稻草,但也不過裝了三分之二。
小王子最後才回來,似乎是空手回來。詢問之下,原來再陸上遇到一個賣蠟燭的孤兒,他把大部分的錢都給了對方,只拿回幾支小蠟燭。但是當他那些點然後,所發出來的光芒,很快的就照亮了整個屋子。
默想:當你熱心助人時,上蒼會再另一個地方回報你,而所回報的,有時會令你驚喜萬分。雖然我們不是為了貪求有所得而行善,但行善總是願意再彎一個圈跑回來。
心靈妙語之二:「衛靈公的疑惑」
「如果想要了解的話,就必須設身處地的去做做看。」
戰國時代的衛靈公,在一個嚴寒的冬天,他下令百姓挖出一個大水池。
大臣宛春進諫說:「在這麼冷的天氣,進行這麼大的工程,百姓會受不了的,請大王三思而行。」
衛靈公不解的說:「天氣真的很冷嗎?」
宛春回答:「大王,您身穿狐皮的大衣,坐的是熊毛的墊子,屋子內又是暖烘烘的暖爐,怎麼會覺得冷呢?然而百姓在戶外工作,穿的是破爛而又補釘的衣服,腳上的鞋子也都磨破了沒得縫,他們都快凍僵了。」
衛靈公親自到外面走了一趟,接納了他的諫言,立刻下令停工。
默想:當一個執政者真實明白百姓的難處和他們的想法後,面對事情的輕重緩急,在態度上必有所改變。你是一位上位者或管理者嗎?不要整天只是關在狹窄的象牙塔內,體會不到人間的疾苦。多花時間接觸底下的人,你會有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註:本篇節錄自:晨星出版社魏悌香所出版之心靈妙語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