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11(1996/04)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恩師慈訓
以忠順之心為處世之根本
以孝順之心為敬人之根本
以仁順之心為無私之根本
以愛順之心為親人之根本
以信順之心為不疑之根本
以義順之心為公正之根本
以和順之心為無執之根本
以平順之心為溫純之根本
節錄自:八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斗六崇修堂法會
光明仁愛之家電修感想 忘憂
在學期快結束的時候,老師說要帶我們這一群毛頭小子,去南投光明仁愛之家修水電,我心理正想著:找我們去修電燈,倒不如說是找我們去破壞電燈。沒想到,才一轉眼的時間,我們早已結束行程,且正在寫感想呢!
記得在前往仁愛之家途中,心裡無時無刻不在想像著那兒的景象,是大?是小?新的?舊的?我還在疑惑時,車已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目的地|光明仁愛之家︷天元院︸!他簡直是比我想像中還棒、還壯觀呢!在這兒一半裡,著兩位老師修電器時邊聽他們講著待人處事的道理,不禁讓我們對人生有一種新的觀感,突然發現自己以往竟是如此的自私、高傲,甚至犯下了大過錯也未知...。不過幸好自己能在這次有緣的聞道後,迅速的發現自己的毛病過錯,且儘快的改進。更希望自己能像仙佛菩薩ㄧ樣,有著ㄧ顆處處為人設想、幫助別人的心腸。
註:本文作者為臺中高工學生。
韓大仙慈訓 八十五年三月十六日國語法會 菩提禪院
人生本來就像一齣戲有苦有樂,人生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一齣戲戲裡頭也需要主角、配角、小丑、苦旦,這就是人生!人生是要多采多姿?但是你要活的多采多姿,就像你要得到他人的掌聲,也必需要有所付出、有所奉獻、有所犧牲,不是說我叫你對我鼓鼓掌,你給我拍拍手,我就能夠成功,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永遠達不到彼岸,所以人生的一齣戲裡頭,不管你是站在任何的一個角色,要盡興、盡情的去演它,盡情的去表露你的真心,那麼縱然是一位小丑,也能夠逗得大家暢通心扉,開懷的一笑那就是行善。聖賢仙佛他也曾經跟你們一樣只是一位凡夫俗子,他有沒有說一出生他就知道自己能夠成仙佛、成聖成賢呢?它也是不斷的在精進,不斷的在努力,不斷的在學習,不斷的在修行,事後能夠精神永留人間,讓後代世人都能夠去瞻仰他的精神。那麼你們也是一個人來,將來也許不只是這樣子。人都會成功,你們在人世間也有名望,你們也會去追求名利、追求權利,為什麼要去追求?難道你只是希望那是一個名,難道你賺錢只是要去充饑溫飽三餐而已嗎?我相信這裡頭不只是興趣,人是為了興趣而探討,也會為了名利而追求,同樣是一種精進,但看各位賢士存的是什麼樣的心態。所以萬法由心生,同樣的萬法也會由我們的心去滅,所以一個轉念,就是一個因果,那如何結善果,就得要如何種善因。因果循環太可怕了,今天,他不跟你計較,你要互相的比較,傷害的也是自己,所以不要計較,也不要比較,人互相的比較有時候是激勵自己,但是你計較了就變成是小氣,你們願意當個小氣的人嗎?因為你們老師是濟公,你們是小濟公,就得要行濟公事,要摒除自己的私心。人生自私是最大致命傷,貪不得就是一種苦,人生有苦與樂,沒有嚐盡苦酸,那嚐得到這個甜果,這個甜食是你所種的因,但種下的種子還不一定能夠得到甜的果實,但是永遠不去播種,它永遠結不了果,所以人要嘗試著踏出自己人生旅程的第一步,跨出去,若你不走,別人推著你走,永遠到不了成功的目的地,路還是得自己去開創,你們常常講:路是人走出來的。所以不要怕慢,也不要怕辛苦,要效法你們老師的精神,永遠不停止,馬不停蹄的在奔波,你們老師如此的辛苦,如此的現身,如此的說法,為了也是要救渡眾生。
做人之道人格要健全(八) 韓點傳師慈悲
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士人、君子、賢人、聖人。﹂
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不擇賢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闇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庸人就是不守禮,不講道德仁義之輩。不知效聖法賢,志向不堅,貪小利而不顧大義,放縱物慾之享受,而不檢點約束,身不和所守,此即是毫無人品道德的庸俗之輩。
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身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言不務多,必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必審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形骸不可易也。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此則士也。」讀書識理之士,人生有一定的方向目標,處世必按著禮義去做,雖不能盡其理想,但也必定循序而進,雖然不能把道義做到完美的地步,但必以達於至善為終極。故其知、言、行,不求其多,但必求其知之真,言有信,行篤實,固知之真,言則必道其詳,行則必求其果,就如同性命與身體密不可分一樣。富貴也好,貧賤也好,對他都發生不了影響,這就是士者的修為境界。
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通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則君子。﹂君子的修為和一般人就不盡相同了,話是說到做到,雖不盡被世人接受,而心中不會生怨尤,唯一生居仁行義,但絕不驕傲自滿,處世設想週到明確,說話時是那麼婉轉,對道理信之真,並能力行不懈,永不終止,表面看起來是那麼平凡,我們也可和他一樣,可是卻沒有辦法趕得上他,這就是君子的德風。
所謂賢人者:「德不踰閒,行中規繩,言足以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道足以化於百姓,而不傷於本;富則天下無苑財,施則天下不病貧,此則賢者也。」賢人的境界就更高一層了,道德行為,不會踰越軌範,循規蹈矩,所說的言語,可以為世人模範,而不傷大體。其德風足以移風易俗,感化人心,而不動搖其基礎,亦即是賢人之德在日常生活之中,自然的受其薰陶漸染而改變了。富則天下均富,施則百姓均沾,此即賢人之功績。
所謂聖人者:「德合於天地,變通無方,窮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地,而遂成情性,明並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識其鄰,此謂聖人也。」大學雲:「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為物不貳『誠也』,生物不測『妙也』。聖人明乎此,體天地之大道,行天地之大德,至公無私,生生不已,故其變無方,德合天地,一理流行,能盡人之性及物之性,故能幫助天地化育萬物之不足。因其道與身合,故能施用自如,毫無私欲之滲潗,如日月之明。世人自然受其恩澤,被其感化而不自知,中庸曰:「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行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二十九章)四時更叠運行,各得其氣,日月代明,而照無窮。萬物共同生育而不相害,天道各循其序而不相背,小德散於萬殊,如川流不息。大德乃全體如土之博厚,孕代無窮,蓋言聖人之德亦如天地自然之偉大也。
此五種人格,高低分明,人人皆可成為其中之一,只看我們志向取於那一類而已。(待續)
敬告各位前賢
白水老人 壬戌冬書於福山榮園
敬告各位前賢,修道已無多年,抱定宗旨前辦,自己使命承擔。
誓願責任莫忘,性命莫當戲玩,不久天下大亂,萬物均要遭殘。
得道善著劫脫,造罪惡子墬淵,善惡分班以後,真人出世定盤。
世界萬國聽令,萬教歸一收圓,孔孟一貫大道,世人普遍仰瞻。
紀元兩千年後,全球中國領先,那時修道領袖,揚眉吐氣樂歡。
重整世界安泰,另立天下改觀,世界大同實現,萬國選聖拔賢。
真人坐朝問道,按公定果註盤,龍華大會開選,天盤註冊封仙。
白陽劫數已滿,五盤四貴歸班,真修實辦成聖,虛心假意堪憐。
成道光宗耀祖,美名留在人間,下蔭兒孫後輩,永享洪福萬年。
老夫預言細參悟,至時應驗不虛言。
末劫殘年闖過去,人人住世活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