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45(1999/02)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
恭 賀 春 釐 聖 凡 如 意
【(仙佛聖訓) 使命篇】 觀音宮法會
白陽天使應負繼往開來之使命
白陽天使應負傳承道棒之使命
白陽天使應負開荒闡道之使命
白陽天使應具渡眾佈德之使命
白陽天使肩負策動法輪之使命
白陽天使任負舉賢援能之使命
白陽天使擔負移風易俗之使命
白陽天使同負淨化人心之使命
白陽天使力負造福人群之使命
白陽天使肩負頂劫救世之使命
負此神聖之使命
雙足踏得萬事定
兩肩擔得天下事
一手接得大千世界之眾生
道心照徹千萬年之黑暗
謂無愿不降世 無命難治凡
唯道救溺世 唯仁轉坤乾
憶昔聖賢 內修北斗泰山之德
外行掀天揭地之業 故士君子
學養當精湛 道懷應高遠 創聖脈之長廊
壯白陽之青史 贊先天之聖功 成三曹之大事
方不愧為承天行道之牧羊使者也
八德淺釋:忠 (其三) 韓點傳師慈悲
何謂忠:「忠以中以心是集中心力也」。中心曰忠,周書諡法篇「危身事上險不亂難曰忠」孔子曰「臣事君以忠」。孟子曰「教人以善謂之忠」,朱喜「盡己之謂忠」。人生在世身家國是一體的,沒有國也就沒有家,所以愛身家,必先愛國家,愛國就要忠於國,忠於事,盡己之力,不避艱難,不辭危險,內外一誠言行一體,人未有不忠於人,望人忠於己者也,亦未有不忠於其事,而望其事之能成者也,故忠之一字為吾人作人作事,為國為民首要之條件。孔子對子張問行時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忠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如為人不忠實,不要說蠻貊之邦的野蠻國家行不通,就是在本鄉本土的州里也行不通,為人如果忠實,到任何地方,都受到別人的尊敬與信任,故忠之一字,為吾人立身處世、齊家、治國之首要條件。
茲舉歷史故事二則如下:
一.蘇武:蘇武,漢武陵人,字子卿,武帝時以中郎將使匈奴單于欲降之,終不可屈,幽武置大窖中,絕其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徒武至北海,使牧羝羊,麋食不至,掘野鼠草實而食之,仗漢節牧羊,臥起操特,節旄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載,昭帝與匈奴和求得之拜豈為典屬國,宣帝立,賜為關內候。
二.文天祥:宋,文天祥,字宗瑞,號文山,舉進士第一,累官至湖南提刑,德估初,元兵入侵,天祥應治勤王,兵屯潮陽元將張宏苑至被執,拘燕三年,元世祖知路八終不屈,乃殺之,天祥臨刑作正氣歌,以見志,水為絕筆自贊,繫之衣帶,其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應幾無愧,元主以為真男子。
【認識佛堂之妙意】 黎靜芬
在道親尚未進入佛堂之前,即自然的接受一群誠懇熱心,面帶笑容之前賢,淨手招待,內心感受甚為溫馨。進入佛堂內,平心靜氣、主敬存誠,向仙佛參駕頂禮之後,即可仰見清靜莊嚴、肅穆乾淨之佛堂擺設。若不留意,實難以瞭解個中之奧秘,與其他宗教門面之陳列,有所差異。
「佛堂」是我們叩頭禮佛、參研道理以及懺悔自新之聖地。在形式上,有家庭、公共佛堂與大廟之分,是擁有天命傳承之法船,可以渡化眾生脫離人生苦海、正信覺悟之彼岸。在實質上,由外在形式上之佛堂,體悟修行日久,方可照見「自性佛堂」本自俱足之真面目,在藉相明理之過程中,不僅知其然,還要能知其所以然,讓道親明理。以理啟發個人自覺之功夫,做為修持之依皈,將師尊、師母傳承之大道,性理真傳融入自性本體,讓萬法化解心中種種之無明。因此佛堂,初為藉相明理之地,繼為明理破相再相互砌磋精進之地,再而借同修道親之間之提攜互助,讓我們能夠逐漸體悟:「明心見性」之喜悅,自發慈悲喜捨之無量心。因此從佛堂陳設其意義,可以建立我們修行之信心與智慧。
一、佛燈:區分中燈及兩儀燈,燈代表光明,能了了分明,智慧油然而生,有智慧才能渡愚痴,所謂:「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愚」。中燈是其他宗教所沒有的,它含有多重之意義: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意即人從那裏來,就該回到那裡去。「於今指明一條路,燈光照耀在眼前,這是真明路了劫返故鄉」,受明師一指就是打開生死之門,指引我們回天的捷徑。引中燈、照明心燈,以智慧破除心中三惡,讓心地光明磊落,坦然面對一切。
二、水(供茶):代表以佈施來渡人們貪慳之心。心貪則多欲強求,心慳則心量狹小自私,唯有無量之佈施,方可剷除之。以「上清下濁」表示敬天地禮神明。水性清靜、水德謙卑柔順能兼善天下利益眾生。故而水有七德佈施利益:「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勸善時、事善能」,願能效法水利萬物佈施之德。
三、香:代表以精進度懈怠,在修道過程中,難免遭遇挫折,要能像香一樣,雖受外力影響,仍能精進向上,百折不撓,香溢四處。
四、花:代表忍辱度嗔恚,花有芳香色澤,可以美化環境、給人喜悅。花原本生長在大地或盆栽內,雖受採剪組合插入花盆,直到枯竭丟棄為止,毫無怨言,或怒容。在賞花之餘要返照自己,在待人處事上,要有忍辱負重之功夫,才能成就大事,切勿因境生嗔。誠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
五、果:表示以持戒度邪淫,果樹吸收天地之靈氣及人工施肥之養份,自然成長才開花結果,水果富含各種豐富之維他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水果不受環境影響而變節,亦即鳳梨樹絕不會長出檳榔來,果樹花粉之交配有序而不亂,不會任意交配改變自身之品種。故在獻供端果時,當心領神會,效法果樹持戒之風格,切勿受到邪淫之誘惑而變節也。
六、靜:表示以禪定度散亂。在佛前獻香,萬緣放下,定靜專一,心地柔軟,心神凝聚不致散亂。由於自性融入叩頭禮佛之清靜,所以能外離相、內不亂、淡泊名利,不受外在虛花假景之影響,時時保持禪定清涼之喜悅也!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佛堂,是我們渡人成全,共同修辦之場所,請大家善加運用護持。
從以上六度波羅蜜之意義,仔細觀照運用,不難體悟,在自性佛堂內伴隨生活與工作,時時皆可依此六度萬行修持假體,融入道心,有志進修之前賢們,何妨深入其味?
【生命的轉變】 陳思如
記得是在高二時求道的,當時甚是天真,糊里糊塗的就被一位學長帶去求道了,也不曾懷疑什麼。回想起來也許真的是緣份到來,前世有修才有幸遇到如此大道。
剛開始的一、二年,偶而會去上研究班,但一直沒有感受到「道」的寶貴。上課雖然有所收穫也讓我改了不少脾氣毛病,只是一顆浮動的心還是容易受外界的誘惑。高中畢業後忙著大學聯考。上了夜大幾近於五年的時間不曾接觸道場。而這五年的時光可說是在「忙與盲」中渡過的。白天上班,晚上上學,每天都是清晨出門,而深夜才回家,有時都覺得生活得毫無意義、目標可言。可能是上天憐憫我,不忍讓我永沈淪於苦海,讓我有機會認識一位朋友,他是位非常誠心的道親。也由於他的鼓勵,使我能再次接近道場,感受到道的寶貴所在。
雖然很早求道,但一直沒有機會去參加法會。就在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廿五日苗栗觀音宮舉辦學界法會,剛好後學也有空再經過朋友的鼓勵下就成了班員之一。那次法會後學是畢生難忘的,這麼多的前賢大家都和樂融融,凡事都自動自發,而課程的安排也令班員受益良多。最具震撼的,莫過於老師借竅慈悲的那時段,老師稱呼我們是一群看似聰明、可愛又浮誇的徒兒,而且大部份慈悲的話,似乎都是針對我的脾氣、毛病,及內心存在已久的問題而說的,當時心中確實澎湃、讚嘆不已。就因為這次的法會奠定了日後對道的堅持與認定。
法會過後,雖然還無法直接參辦道務,但會利用時間讀經典,充實自己的道學素養,從經典、善書中常有意外的收穫,也因此使我越來越喜歡看經典善書,只要有空總會拿起書來看。後來,在某種因緣下,接近伙食團,進而住進了伙食團,這一切的轉變,真的是感謝天恩師德,感謝那位朋友。
住進伙食團主要是為了要多參辦、多學習道務,在參與伙食團前亦是經過一點挫折考驗,才能搬進伙食團,所以也就格外珍惜這段緣。雖然真正接近道場的時間至今只有短短三個月,不過卻學習到很多事,也認識了不少前賢。所謂修道三不離︱「不離道場、不離前賢、不離經典。」後學常以此來提醒自己,警惕自己不要再像以前年少不懂,浮浮沈沈經不起考驗。
「迷時師渡,悟了自渡」,迷失許久的我,如今已漸漸明白朝著效法聖賢仙佛的目標努力,期許自己能多與大眾結善緣,讓他們不要再留戀虛花假景的凡塵夢鄉;不僅止於自己的修行,更要做個活佛老師優秀的好徒弟,替師分憂解勞。
【師未完成的願】 老師慈悲
師寄語淡淡輕風送 師寄語皓皓明月中
企盼徒兒明瞭苦心衷 化為勇氣努力向前衝
但見徒塵緣凡情重 又見徒聞道仍懞懂
人生曲折醒來方知夢 是非成敗轉眼一場空
幾番風雨煙霧濃山 萬重浪花澎湃洶湧
試問我徒兒何去何從 望能明理廣宣道真宗
多少次法會相聚 多少次傷心而離去
儘管徒兒不睬又不理 師心依然愛徒永不移
只盼徒對道誠意 能明白真正的自己
不受外物引誘再沉迷 立志聖賢了凡超塵迷
一柱擎天路千里破荊棘 如梅開放冰雪裡
淡淡那清香隨風飄逸 傳送片片師心的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