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112(2004/09)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 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西元二○○四年歲次甲申閏二月廿八日 印尼 巨港 臨時佛堂
【起飛】 活佛師尊慈訓
遨翔萬里奔波不停 只為了大千世界芸芸眾生
在雲譎波詭的紅塵中 勇毅起飛 分秒做好
最徹底的省察 最細心的檢修 最全心的投入
行正每一次的啟動 飛穩每一刻的平衡
慎思謹為 臨深不以為高 加少不以為多
以天高為平地 修寬廣為己懷
不隕穫於亂流 不充詘於順境
用大慈悲心成就大功德
以大愿力啟動大力量
秉移山填海之志 精誠感召金石為開
志愿所在事無不成 用功之處修無不成
在塔臺的指引下 航向屬於自己的跑道
於一望無際晴空萬里中 準備好起飛
【好事多做,卡贏燒香拜佛】 秋玲
社會不冷漠,好人還很多,好事要多做,善現有善果,好過燒香拜佛;好人義不容辭,機會不錯過,好事爭先恐後,好人好事真多多! 周邊「為善不欲人知」的人到處,默默行善實質付出,真像人間彌勒佛;雖然心無所求,善因得善果,好心有好得,老天看了笑呵呵,總是給她吃甜果!
好人好事不在有錢有勢,男女老少貧賤也賓果!比如社區阿桑,每晚黃昏帶小孫出來掃社區做環保,她說:「我是英英美代子,出來掃掃動動,身體活動不中風!」她施捨電視時間,也算佈施金錢;好人有好報,難怪74歲活像47歲美麗高貴又健康!除了欽佩她,我們自覺不好意思也陪她當起「好人」做好事了!
那孤家寡人的跛腳公,撿破銅爛鐵紙箱賣,他說沒有兒女,留錢給誰,自己省吃儉用,錢就捐育幼院,數十年如一日;年前歸空遺囑寫清楚「節省葬喪費,遺產二十萬捐給老人院」!告別式那天,那些曾經受幫助的孝子孝孫都來披麻帶孝,比起一些「子孫滿堂」的更「子孫滿堂」,實質付出幸福多多!
人人都想發財平安幸福,有燒香有保佑,供果上香求仙佛,可別「供不過於求」求太多,還氣仙佛不保佑;自身先做再要求,好事多做,好過燒香和拜佛!當好人做好事,量力而為,不膨風不形式,實際無為;別像「乞丐許大願」口沫橫飛,空頭支票開一堆,結果老忘記出槌! 有些好人愛擺闊,做好事也「形式化」,拿錢行善就要戴高帽,到處宣傳打廣告,唯恐天下人不知道!等記者來拍照,拿獎狀要表揚,還要求受禮遇優待!反之,就自覺受虧待,說什麼「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一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後悔相,讓人不盡吁噓!
要當善財童子簡單,做善事積陰德,為善不欲人知,明中去暗中來,無求也福氣多!好人好事值得表揚,自己舉手之勞行善不用炫燿,老天對好人好事清楚明瞭,自己嘴巴一直炫燿,自己說出有露〈漏〉福報!好大喜功有權有勢好做事,有時也不要把他想成是歹事,至少她們懂得佈施也比我們有能力;如果可以激起那些人行善佈施,讓她們願意出錢出力,我們不妨「隨順眾生」,我美言你出錢,誇讚宣揚一下人家的「豐功偉德」,可以利益眾生一樣「實質」,何樂而不為?
所以,暫且尊重那些沽名釣譽好大喜功有錢人「形式」和「氣勢」,想辦法製造機會給她們行功了願,讓這些好人高抬貴手「實質」付出做好事,哈哈,同樣好事一樁功德無量! 【故鄉的家書 ∣ 末後修辦關卡】
【魔障篇】
什麼是魔?不合道理的,即是魔;喜怒哀樂不合理,就有魔。 --- 濟公活佛慈語
(一)提昇心境,魔就對你沒辦法! 濟公活佛慈語
◎徒啊!心念不能亂動,更不要貪,要認理修道,不修人情,要防患魔的侵擾。心念一定要正,心念不正就召感魔,心正,魔就對我們沒辦法。所以,真正該怕的不是魔,而是我們自己的心。末後了,這一點自己要考慮、考慮!
◎到末後了,心念如果還沒有把握的,往後怎麼修辦呢?徒啊,從此刻開始,心性一定要提昇,一切的人我、對待,不要存在。如果此時你還在人事上打轉,那你還修什麼道?不可以光看別人的不對,修道、辦道要與人結善緣,而不是結冤啊!徒兒們的心裡如果起了憎恨心,就與人結下了惡緣。所以,每個人都要提昇,這是沒有人可以代替你的。念念都是佛心,就沒有私我,沒有私,就不會貪,那還會執著什麼?憎恨什麼呢?修道一定要腳踏實地,重要的是真功實善,空口說白話無濟於事啊!
◎人啊!往往會被時間、空間所迷惑,會受時間的長短、空間的不圓滿、環境的不優越,而把自己給障礙住了。如果徒兒能把它給超越了,不要把它給看得這麼近,拿遠一點看,或許這個事情也只不過是這樣,有什麼好計較的呢?有什麼好吵、有什麼好痛的呢?就算會癢,抓一抓就好了,對不對?
◎為師希望你們是真正的快樂起來,做個逍遙仙,為師就會覺得你們很瀟灑。徒兒們如果在辦事上與人家不合,看人家這不對、那不對,又不配合大局,這樣就不圓滿了,到時候自然會被淘汰。你如果要做個忠臣,就要盡一份心力,配合到圓圓滿滿的。不管怎樣,大家好好溝通、協調,這都是實務上的歷煉。實務是靠經驗而來的,以前人家也是經歷過好幾次的失敗後才成功的,很少人是第一次就成功,而現在人家跟你們講這實務要怎麼做,這都是他們經驗的傳承,只要你們願意做,都不是問題。就像徒兒們寫毛筆字,學古時候書法家的筆法,學到最後你們所學到的是人家的架構、人家的精神,然後融會貫通。辦道也是一樣,徒兒們學到的是人家的經驗、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方法,然後融會貫通,這就是切磋琢磨啊!
南極仙翁慈語
◎為人要知孝義,要盡忠、知廉恥、有悌道、有仁愛、有節操,那才堪稱為頂天立地的君子。
◎如果在你們身上都沒有具備這些,浩然正氣不能夠顯現,如何能夠驅除魔鬼呢?一個有正義感、有浩然正氣的人,鬼見到都要敬佩,也都加害不了他們,相反的,還會被他們的正氣所感染,還伸手援助他們。所以要從心性當中,把浩然正氣顯現,把仁義禮智信,踏踏實實的,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
(二)什麼心,就招感什麼魔! 濟公活佛慈語
◎在無形當中,那個心魔就潛伏在你心裡,你修道存好心,自然有好心的仙佛幫助你去修道辦道,你心存不良,就有不良的心魔幫助你走向壞路。譬如說,你起了疑心,牠就幫助你去鑽牛角尖。仙佛真不真?大道真不真?天命真不真?金線真不真?牠會幫助你去找那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讓你失去信心。是你自己考倒自己,還是心魔考倒你?其實考由心生,都是自己考自己。比如說,你生了懈怠心,心魔就幫助你找理由-今天太累了、今天沒時間、今天天氣太冷了……。這些懈怠心都是心魔幫你找理由,知道嗎?
◎魔由心生,一切都在你自己,你起了驕傲心,心魔也會幫助你找到自己的好處-我是怎麼行又怎麼行的,到最後就自己稱師作祖了,那時就真的不知誰是誰哦!所以驕傲心不可有。
◎還有一種就是自暴自棄的心,這心魔也會幫助你,甚至於讓你自殺,這樣子對得起自己嗎?對得起父母嗎?是心魔殺了你,還是自己殺了自己?都是自己殺自己。
◎又有一種執著的心,非常執著自己的意見,心魔也會幫助你,凡事都是我對,別人的意見就不放在心裡,一執著起來,道理也不成道理,不參考別人,到最後的結果又是什麼?意見不合,所以凡事要檢討。
◎畢竟人心太重啊!分你我之相太重啊!為什麼不問自己盡了多少心?你愈是比較,就愈陷入困境。要知道,種種的魔魔與考考不是天要考你們,是你們自招惹啊!不要動不動句句都怪老天啊!動不動就說是上天降考。人心惟危,是不是啊?
◎大家都不喜歡魔考,偏偏不斷地招感。你有何心態,就招感什麼魔!什麼是魔?不合道理的,即是魔,喜怒哀樂不合理,就有魔。你們可能不會在物質上爭,可是卻會爭寵、自以為是,這些都是魔最喜歡的。
◎你們的老前人不是說嗎?「不是佛頭,就是魔頭。」心正了,即使不在佛堂,也不會有魔;心不正,縱然人在佛堂,也會惹魔上身。徒啊!別被魔利用了。提起你的正念、正氣,心不要昏昧了,要有大公無私的心,這個公心,就是會想到別人,也會想到自己,既不傷人,也不傷己,因為會傷害自己的人,同時也會傷害別人,魔就是這樣的啊!
◎當你們動了退道的心時,為師馬上就知道,你們一發道心,為師也知道。可是,你們發心老師高興,你們的業力不高興啊!知道為什麼嗎?每個人都有業障,你愈發心,牠就愈要障礙你,所以成佛容不容易啊 ?為師說過,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業力各人了。你們可要記清楚啊!
◎你們心中的「我」,就是阿修羅,如果你執著於什麼都是你想的對,什麼都是你做的才對,這個就叫做阿修羅。你們都要除魔、伏魔,要先放下身段,無為而為啊!今天你誰都不是,你只是老的一個分靈,你只是一顆塵砂,上天要怎麼殺你很容易,你若以為擁有什麼,那就成了魔的子孫。
【論語選讀∣禮義篇】 韓點傳師慈悲
(十四)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先進1)
【概說】古人用人之法皆令先學習禮樂而後出仕,子產所云:「學而後入政者也。」其國之俊選,不嫌有卑賤,故入學皆以齒,所謂天子、元子、視士者也。夫子以先進於禮樂,野人也,春秋時選舉之法度,,卿大夫皆世襲爵祿,皆未嘗學問,及服官之後,其賢者則思為禮樂之事,故其後進於禮樂為君子。
【語譯】1、孔子說:「先學好禮樂而後為官,這麼做的是平凡百姓。先做官而後再去學習禮樂的,是世家貴族子弟。如果要選用人才,我還是從先學好禮樂的人中選用。2、前一輩的人對於禮樂,重樸實,像個鄉下人。後進的一輩人對於禮樂,專重文采,講求周詳,像卿大夫。如果要用禮樂,那我還是遵從先進的。
按:春秋時卿大夫已為世襲,卿搭夫的子弟,以其特殊的地位,不學而仕,如何能治理好政事。孔子此章似有矯世之非而發。程子曰:「先進於禮樂,文質得宜,今反謂之質樸,而以為野人。後進之禮樂,文過其質,今反謂之彬彬而以為君子。」
(十五)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衛靈公16)
【概說】人類本來是群聚的生活,大眾在一起也是正常的現象,有志一同三五好友相聚,一方面探討知識學問,彼此交換一些心得,令一方面亦可相互砥礪道德,規過勸善,所謂「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這是正當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但若是大家整天在一起,卻不在道德學識方面相勸勉,只談些荒誕不經、放僻邪侈、譁眾取寵的不義言論,更有的喜愛展現他的小聰明,小才智,以為不如此則不能表示自己的學識才能,認為別人都不如他,如此好行險僥倖之心態,如此不但無以入德,恐將有害矣。所以朋友相聚當以善道相切磋,不要浪費自己的生命,在那裡磨牙鬥嘴,逞一己之小慧矣。陽貨篇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與此章之義相近。
【語譯】孔子說:「一群人整天聚在一起,所談論的都不是正經的道理,又好賣弄小聰明,這種人要他進德修業,是很難有所成就的。」
(十六)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17)
【概說】一位有德行的君子,是以義做為生命的本質,並以禮節來實踐,以謙遜來表現禮節,以誠信來完成禮義。由此可知君子立身處世其生命的本質是義。禮、遜、信,只是表現義理的文采而已,也就是以禮、遜、信,來行義,使義能表現的更完美。立身處世之道,難於盡善盡美,惟有德者必以義為致事之本,義之規範以內則行,不合於義者不行,應事使其合宜,而其質立矣。然義主斷然行事,不以禮制之,則經情而直,故行之必有節文,方無過與不及之蔽發生,然禮近於嚴,用之不以遜,則易高傲,故必以謙遜為之,方達從容和順之美。以禮行之、以遜出之,若不以誠信,亦終歸於虛偽,故義之質,以禮行之,以遜出之,必須自始至終皆以實禮誠信之心為之,則立身制事之間,方能達於盡善盡美,而無一絲之苟,乃君子之道也。
【語譯】孔子說:「君子行事,以義制事,合宜為主。依照禮節行義,出言謙遜,用信實來完成,這樣才是君子呀!」
【關掉電視 啟動生活】 魅力電子報-現代父母
我們家有個特色「沒有電視」。為什麼?難道我們想與世隔絕嗎?當然不是。事實上,我們對最新消息與資訊都很有興趣;我在電台主持節目時,也不斷地談論報章雜誌上的發燒話題。那麼,究竟為什麼,我們不想裝電視?
其實,我們只是想讓家裡能成為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一個踏進來,就能徹底放鬆、享受寧靜與溫暖的地方。我們希望,回了家,能夠好好地彼此聊天,或是聽聽音樂、看本好書。所以,當電視機前的觀眾被各新聞台所播的負面消息淹沒時,我們的家,卻是個洋溢著爵士樂、孩子的笑語,和愉悅的對話天堂。當政治醜聞不斷灌進大家耳裡時,我們的耳朵和心靈是充滿著音樂及書香。
如果問我,是否曾經擔心自己錯過了什麼?其實是有的。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後,我甚至一度認真思考,是否該買台電視給孩子看,畢竟電視是非常忠心又有效率的「保母」。然而,已經有研究指出,看電視對幼兒壞處實在多於好處。無論是節目所挾帶的負面影響,或是「看電視」這個動作本身的被動性,都會深植在孩子心中,甚至左右他們往後的人格發展。
其實,讓孩子在一個無電視的環境長大,對孩子的益處非常的多。美國一個非營利組織機構TV Turn Off Network (www.tvturnoff.org)專門在研究TV Free Families無電視家庭的特質。在美國,98%的家庭有電視,每天平均看四個小時的電視。那2%的家庭和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呢?不看電視又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他們訪問了500個無電視家庭,了解他們的孩子是否有什麼不同?他們的研究發現以下有趣的現象:
●無電視兒童喜歡看書:80%的他們閱讀能力比同年齡的孩子還強。
●他們的成績很好:83% 停止看電視後,成績就進步了;大部分的無電視兒童平均的成績是「A」。
●他們比較能集中注意力。
●他們很會自得其樂;感到無聊時,他們更能夠用創意和想像力來娛樂自己。
●他們比較有活力。
●70%父母認為,兄弟姐妹不看電視時,相處得比較好(我想,這是和電視常散發的暴力畫面有關,因為研究指出孩子很容易模仿電視暴力)。
●大部分的無電視兒童不會被同學嘲笑關於不看電視的習慣。
●無電視兒童和一般大人更能夠互動得很自在。
他們發現不讓孩子看電視有另一個比較現實的好處:因為無法被廣告影響,只有5%的孩子跟父母要名牌或玩具!孩子自己會想念電視嗎?92%的父母說小孩「從來不」或「很少」抱怨家裡沒電視。
為什麼這些人會選擇關掉電視?他們不是因為憤世嫉俗或為了特別的宗教理念,他們只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創造和家人更多美好的時光。這調查報告也證明,不看電視能幫他們達到目標,就是無電視父母平均每天和小孩有一小時的meaningful conversation(有意義的對話),一般美國人在一個星期裡只有38分鐘!無電視家庭的聊天時間是有電視家庭的十倍!而且這樣的high quality and quantity(質和量都很高)的家庭時間,有更令人感動的結果:大部分無電視兒童的英雄是──自己的父母!而且關電視也能當催情劑:80%的夫妻認為,電視關掉後,婚姻關係也變得更親密。讀完他們的報告後,我更覺得我們不是怪物!我們的動機和他們差不多,只是希望能創造更棒的家庭生活。
TV Turn Off Network的口號是「Turn off TV,Turn on Life(關掉電視,啟動生活)」,我們或許很難想像,關掉電視後,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或家人會有什麼新發現。因此,何不也試試,或許一個晚上、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不看電視;說不定,你會和我們一樣,發現家裡沒有電視的樂趣。
【活著 】 智者的故事
有一個人很害怕死亡。他心裡想著:「死亡是在前面呢?還是在後面呢?」他想到:「人總是在往前跑的時死亡,例如飛機失事、車禍喪生。所有的動物也都是在往前逃命的時候,被捕殺的。從來沒有動物是在後退時喪生,所以,死亡是從後面追趕的。」他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要避免被死亡追上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得更快速、更匆忙。」於是,他每天總是行色匆忙,不論是吃飯、工作或走路,都比從前的自己快了三倍。有一天,他匆匆忙忙的趕路時,突然被一個白鬍子的老人叫住。老人問他說:「你如此匆忙,是在追趕什麼呢?」他說:「我不是講追趕,我是在逃開呀!」「逃開什麼呢?」老人問。
「逃開死亡!」 老人說:「你怎麼知道死亡是在後面呢?」他說:「因為所有的動物都是在往前逃命被死亡追上的。」老人說:「你錯了!死亡不是在起點時追趕,而是在終點時等候的。不論你跑快或跑慢,都會抵達終點。」
「你怎麼知道?」 「因為我就是死神呀!」老人說。
那個人大驚失色:「你今天出現,莫非我的死期到了?」死神說:「喔!你不用害怕,你的死期還沒有到,只是你一直跑得太快,我的兄弟「活著」一直向我抱怨趕不上你,如果你不和他會合,如死亡又有什麼兩樣呢?他特別請我通知你慢一些呀!」「我要如何才能和「活著」會合呢?」死神說:「首先,你要站著不動,把心靜下來,然後你要環顧四周,用心體會、用愛感覺、用所有的力量來品味,活著就會趕上你了。」當他把心靜下來的時候,老人說:「你回頭看看,我的兄弟來了。」他一回頭,老人不見了,卻看見了從來沒有看見的、美麗的街景。
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
(穆尼爾 納素夫)
【仙樂飄飄】 調寄:葉子 活佛老師慈悲
2004/7/3澳洲 雪梨 興盛佛堂
佛子是迷失聲色的乾坤 乾坤是失落人間的佛子
天堂依然存在不是妄想 只是人早已經遺忘
當初前愿立搭幫
繁忙是心靈空虛的迷茫 迷茫是隨波逐流的繁忙
人生原本的真諦非尋常 但視己心否能放下
了然淡泊自由飛翔
*雖然一路修辦跌撞得失起伏備嚐
猶然守志堅強達觀培德行功道揚
縱然黑暗遮住了陽光 誠信不減即擁有希望
互勉勵信愿行証 返故鄉!
佛子是迷失聲色的乾坤 乾坤是失落人間的佛子
天堂依然存在不是妄想 只是人早已經遺忘
當初前愿立搭幫
雖然一路修辦跌撞得失起伏備嚐
猶然守志堅強達觀培德行功道揚
*縱然黑暗遮住了陽光 誠信不減即擁有希望
互勉勵信愿行証 返故鄉!
佛子是迷失聲色的乾坤 乾坤是失落人間的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