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63(2000/08)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活佛老師慈訓
師心濃 為徒兒 盼能體得為師心
在人道 來盡全 自然可超這凡間
師為徒 行千里 千里之路不畏苦
汗與淚 滴不盡 為只為了我徒賢
怕爾們 昧心良 忘了己愿忘故鄉
師會徒 心傷感 一會一見一次傷
徒兒們 要振作 跳出自己眼前關
天底下 沒什麼 再大火焰過不去
兒與孫 順自然 一切上天早註定
何必煩 何必惱 煩惱自找何苦焉
在人間 當行善 為挽世間不怕難
為眾生 燃心燈 照亮萬國九洲佈
體師心 明師言 師心密密為徒賢
因時限 不再下 就此止乩不多宣
[八十七年歲次戊寅閏五月十八日]
一封來自南屏山的家書
有多久,您不曾再跟班法會?接近道場?
有多久,您未曾再親耳聽到恩師的慈悲囑語?
或許是您太忙了!
也或許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無論如何,稍封來自 活佛師尊的家書予您…
『法雨滋潤 道樹茁壯』
[88年4月3日樹林瑩德壇 活佛師尊慈語]
當你遇到考驗的時候,是否還是保持這份真心?
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是否還是保持這份信心?
當你遇到坎坷的時候,是否還是保持這份恒心?
當你受到委屈的時候,是否還是保持這份誠心?
當你受到種種不如意的時候,是否還是保持這份道心?
當你遇到疲憊的時候,是否還是保持這份感恩的心?
不管如何,不要頓挫了你非凡的心;
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困鎖在混濁的現實中;
不要把你的生命埋葬在荒涼的世俗裡;
不要把你的理想侷限在短暫的名利中;
不要把你的希望建設在浮沈的幻海裡。
生活不是求歌頌,而是求生命完美實踐;
學識不是求文憑;而是求智慧、透徹、昇華;
修行不是求功德,而是求心靈純化、圓滿;
付出不是求回報,而是求大愛推廣於天下;
辦道不是求擁有,而是求眾生達本還原。
一條河流它不會眷戀在流過大江百川的洶阢;
一棵樹它不會一直在乎甜美的果實被摘去,
所以,徒兒的心不要一直繫在夢的港灣,
必須揚帆出海,迎向風浪,
試煉你生命的精誠;燃放你生命生命的火炬;
揮寫你白陽的詩篇;彈奏你心靈的樂章。
自強不息的是宇宙,精進不捨的是你們的足跡。
義理流行的是真理,光輝永垂的是日月,而你們呢?
那一個心靈是否也是千古長明,那就要看徒兒的心了!
這一路上彼此互相的作伴,彼此間好好的照顧,
彼此間互相的提攜,這樣大家才活得有溫馨、有溫暖,
不論如何要克服所有的障礙,
但願為師再看到徒兒的時候,
個個都成長茁壯,都是一個棟樑之材,
祝福徒兒,未來更平安、更順利,
別忘了為師所說的話,
末後天開科選不是那麼的容易,必須接受種種的挑戰,
但願徒兒好好記著為師的話!
每日持戒生活 白水老人慈悲
修行首先要持戒 不能輕鬆要認真
簡單持戒日日做 分秒修持不離身
清晨早起六點正 一日之計在於晨
互相鞠躬問聲早 昨晚睡得好不好
齊來喝杯溫開水 調調身心氣順通
再來讀個經和訓 今日修行有信心
認真日背一小訓 日積月累長學問
但是不可假虛應 如此才可日長進
行住坐臥來唱訓 謹言慎行栓妄心
這種生活人仙同 因為道在二六中
晚餐之後不亂食 清茶水果稱上品
過失記在過失簿 條條反省日日新
有否好勝忌妒心 有否護己護短心
有否懈怠圖外表 驕傲虛假與妄心
有否聞過則喜心 有否寬宏大量心
有否隱惡而揚善 推功攬過與低心
心境火侯煉如何 二六朗悅功夫深
總要認真去修煉 不二過來方賢英
否則因循苟且過 前途茫茫苦海沉
濟公徒弟繫眾生 怎容過失隨在身
念在九玄七祖盼 念在師德與天恩
念在眾生心慈憫 念在自己前途奔
明日一定勤修行 清清靜靜天人欣
再來老中蓮前叩 懺悔過失有真心
月終焚表告蒼天 此後修行加嚴謹
眠前守玄靜一靜 迴光返照復光勳
如此持戒守本分 自然道行日日深
但要兩點謹記牢 即是有恆與認真
心性未定根不穩 一曝十寒失方針
活潑運用智仁勇 靜時渡己動渡人
時存慈憫有愛心 時常笑容傳鄉音
做個氣象轉播台 承上啟下運乾坤
晝夜裡來勤加工 內德外功齊修進
來日修成上品蓮 天人共喜樂殷殷
父母養育才報答 前人苦心方慰問
九玄七祖得超生 如此算是盡了心
趕到南屏恩師叩 直回理天拜娘親
龍華會上定位品 逍遙無極萬八春
◎ 以師心為己心 以師志為己志◎
天然師尊叮嚀慈諭 (其七)
《061》
要苦難的世界眾祈禱,願他們也能有所成就,你們若能爭氣,為師則可以少操心,而可以將此愛心與關心施於其他眾生,促成他們善因緣的早日來到。
《062》
時時珍惜一切因緣,而又不攀執一切因緣,則一切因緣不會造成你們修道路上的障礙。
《063》尊敬仙佛而莫執著形象。
《064》
自我放下減少無畏困擾,莫讓感覺的情緣毀於一旦。
《065》
維繫這顆心念的清醒而又不執戀,方能使他生他世不再迷昧。
《066》
永遠要保持真誠的修道信心,不論內外環境的順逆。
《067》要學師母的隱。
《068》
三清的戒律定要遵守,公私分明,莫佔眾生的便宜。
《069》
不要只談論人的是非,多看看他人的好處,去發覺人性的美麗與單純,這才是般若智慧。
《070》
成全人才要注意實德,一位人才、英雄在掌聲中成就,但相對的一位豪傑,也會在漠視中失落。
活佛老師慈悲 87/7/8 教化佛堂
聖賢仙佛怎樣去做,要怎樣去學習去做啊!要效法聖賢仙佛的精神、慈悲的愿、一顆慈悲的心。
「德者不孤」,有德的人不會孤單,仙佛們就是有祂的德性才能成聖成賢,那你們有沒有德?(一點點),那要不要培養?這麼小聲,大部份的人都不要嗎? (要)要培德,那這德性是自己說的嗎?是不是需要大家的認同、上天的肯定,不是自己說的,說了就算,能不能到處跟人家說:「我到處行善,我去年舖了一條 路,造了幾座橋」,要行善是秉著一個心念,如果到處去講,那些功德就被你講完了,人在做天在看,一舉一動,一點一滴,上天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不用四處去跟 人家講,自然而然你就會「過化存神」。
修道修什麼?貴在修心養性,修你的真心,養你的自性,是不是要改脾氣,自己的脾氣好不好,不好是不是要把它修得更圓融;一個圓融的物品,到那裏都不會 跟人家有摩擦;如果到處都有角,都成尖銳的點,會不會很容易就跟人家碰出火花?碰出火花好不好?(不好)人要學著圓融,能夠看得淡、看得清,自然自己就會 快樂,脾氣如果修得好,自己的功德林,樹木才會越高大,越來越多,希不希望自己的一把無明火把它燒得只剩灰燼?生氣最糟糕、會壞大事。
徒兒們,這遊戲(丟糖果進船)有什麼意義啊?是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要鎖定目標,不要猶豫啊!方向既定,就要勇往直奔,第二個啟示是太過與不及皆非道,你丟得太過就跑出去,不及就掉在水裏面;第三個意義就是讓咱們同舟共濟,互相幫助啊!
徒兒們喜不喜歡這一幅(指訓中訓的圖),(喜歡)好不好看?(好看)好啊!好要了解其中的意義,這一幅畫在說什麼?「同舟共濟」呀!都圈出來給你們看,彼此大家都要團結合力,知不知道呀!玩歸玩,遊戲玩完之後,還要懂得其中的道理,可以從中獲取許多的智慧。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別人走過的路途當中我們可以引以為借鏡,不管在人生道路上有多麼崎嶇坎坷,並不是修道就沒有,修道也會遇得到考驗,要懂得去 化解,要善用你的妙智慧,什麼是智慧,智慧如何累積?從一次一次的經驗裡面去累積出來,不要怕失敗,在每次失敗當中可以獲得更多的經驗,下一次再遇到這種 情況的時候,自己是不是就更能夠駕輕就熟,是不是更能夠順利去面對,去化解。
你們要好好的聽課,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今天就這麼認真聽了一整天,明天繼續把它上完,明天要有個畢班才是一個完美的結局嘛!如果心沒有放在這邊,光人 坐在這邊從左耳聽,右耳出去能不能獲得什麼真理,能不能聽到個什麼意義?所以自己『既來之,則安之』,好好地聽兩天,相信兩天後,對你們影響非常的大,得 之非凡啊!好好的珍惜啊!每一班的殊勝因緣都不同,每一班出的訓文也都不同,這些訓文都是為你們而出,希望你們能夠真正的了解其中的意義,雖然是蠻淺白 的,但是可以道盡為師心中的話,希望徒兒們好好的體會,好好珍惜自己的根基跟緣份啊!
我們的使命與任務 韓點傳師慈悲
一、 略述歷史文化的演變:
我們道統中華文化,自從伏羲、神農、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有著一脈相傳的統續:聖君賢相,代天宣化,教化百姓,使天下黎庶,得享幸福。
時至春秋戰國,王剛失墬,人心不古,君不君,父不父,子不子,孔子懷大仁大義周遊列國,做天之木鐸,警醒愚迷,唯時運不際,迨至孟子,以不忍仁之心,續孔聖之志,遊說諸侯,奈因劫數已定,返鄒與弟子講論內聖外王之道,以俟來學。
孔孟以後,天地旋歸,真道暗轉於西印度,故自贏秦以降。博學碩儒,未聞正法,聖門高如萬仞,不得其門而入,撲朔迷離或妄加穿鑿附會,歷經朝代,雖有佛 老末流,盛行於世,但皆一時暫保小康,及至炎宋濂洛關閩,諸大儒者,反撲先秦,欲觀聖人大道之堂奧,興起理學,昔時運未到,天不授命。唯有詮釋心性,疏通 義理。
明朝哲人王陽明,悟致良知,將心性大法,可說分析詳盡,但只偏於心性之學,聖人大道未備,繼起之儒者,雖有心補其不足,巧逢滿清入主中原,行籠絡政策,收文人學士,做考據工作,更興文字獄,使文化生命,一蹶不振,三百年的滿清,成為中國文化的黑暗時期。
滿清末季,西方知識學問,勃然興起,物質文明發達,向東方文化進軍,歐風美雨的侵襲,又加上滿清的故步自封、文化生命的衰落,士人學者不知所措,一時 慌亂,盡棄固有之寶,效仿西方之皮毛,天下激起巨大的狂流,眾口爍金,以假亂真,魔強而法弱矣。現出紅陽末法時期的衰象。
當今之世,知識大開,國際之間往來頻繁,思想的影響甚速且大,未知者各以其知見假設真理,傳播其不了之義,如盲人摸象,妄加忖度,賢者知者過矣,不肖 者愚者不及也。先秦只有百家齊鳴,今時萬教齊發,眾生聞之,不知何去何從,學人君子不得折中於聖人,孟子曰:「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 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又國際之間,不講信義,不重道德,而崇尚功利,發明利器,極盡戰爭之技巧,增強滅敵之威力。劍拔弩張,大有一 觸即發之虞,眾生性命,危在旦夕。此天下終生沉溺矣,當援之以道,詩云:「天之方蹶,無然泄泄」非聖人之道者即泄泄也。
皇中慈憫,不忍玉石俱焚,派遣明師倒裝降世,重開文運刷新世界,平收萬教,另立格盤,惟有奉天之命,應此機運的大聖人堪當此重責大任,又有諸天仙佛、萬仙菩薩,搭幫助道,同心協力,扭轉狂瀾。
俗云:「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又說:「亂世出聖賢」,我們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當共謀幸福,迎向光明。當然眾生愚昧,莫衷 一是,無以自裁,今明師來矣。所謂:「有緣遇得佛出世,無緣遇得佛涅槃。」我等幸遇明師,得了真傳,應當力學聖道,共唱法音,實現理想。
二、 我們的使命:
老師曾經指示我們,應該負起的使命:「一、在先天渡化眾生達本還源。二、在後天復興中華道統文化。三、移風易俗,化世界大同。」
老師指示的使命,是何等神聖、高貴。因為有明師的指導,我們信心十足,我們絕對可以做得到,我們要團結、奮鬥,我們一定會成功勝利,這是關係著天下蒼生性命的大事,值得我們犧牲,值得我們奉獻。我們不只是樂意接受,更應該感激,詩云:「上帝臨汝,不貳爾心」。
三、 我們的任務:
1廣渡有緣,早日聞道。佛有渡化眾生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設身處地,易地說法,引渡有緣。
2使聞道者能繼續受到成全,能精進學道、修道、辦道。
使聞道的人,勸發廣大心,立菩薩愿,恆誠不變。
3經典研究,充實學問,博古通今,力學聖道,通達萬法、道與教分析清楚,各教考驗,印證性理。
4體身健康,慈悲熱誠,誨人不倦,尊師重道,敬老尊賢
5貢獻所學於大道埸,在各種進修班當中,共同研究各教聖人之奧旨,並深深體會天恩師德、天命的可畏,深入瞭解道埸,開創維艱,守成不易,是師尊師母大 德、老前人、前人窮畢生之力所創造,還有各位前賢犧牲奉獻,才有這莊嚴的大道埸,眾生借此可以得到性命的皈依,也如同若海避風港,借此共唱法音,使人人復 回古道,中華道統文化得以復興。
6對於大同世界應具的學問如下(白水老人箴言集)
* 心理學:排除敵對,靜思已過,寬宏大量。
* 飲食學:要有節制。
* 運動學:動中求靜,勤而不斷。
* 衛生學:清潔外面,調和內心,少思寡慾。
* 精神學:要振作,勤勞思考,樂觀活潑。
* 家庭學:有規矩,守五倫,勤儉持家忍耐負責。
* 社會學:互助互諒,濟困扶危,不作非禮之事。
* 倫理學:要嚴謹、忠孝廉節、六親和睦。
* 人文學:要忠信,不貪非義之財,不交無益之友,朋友勸善規過。
四、 結論:
我們既知使命與任務,就應當力行實踐,師尊說:「你在那一方領導的後學都行正道,大家能超生了死,脫了苦海,你就能在那一方,名留人間,為佛家領袖,是佛 頭,如果把那一方的後學領導,走入歧途,誤了人家的後輩,連累人家的九玄七祖不能超生,那他們的祖先全恨你,因你誤了人家的子弟,那你也就成下地獄的罪魁 了。」我們為了救自己、救眾生,改變環境、淨化社會、挽世界清平,當盡心竭力,完成這神聖使命與任務。
感恩與惜福 阿山哥
好久沒聽廣播了,打開廣播聽著DJ訴說一位聽眾的故事,我只有聽到後半段。她說的故事大概是在說那位聽眾與家人的故事。
她說她媽媽因為胃不好而開刀,開刀後,她媽媽的胃剩下三分之一,然而在醫院裡也不能吃什麼東西,而且由於開刀的地方是胃,所以吃什麼都更加小心。聽眾 說,某天她看到她媽媽在稀飯裡加了醬瓜的醬汁,她連忙阻止,因為醃漬物容易致癌。她媽媽含著淚水對她說,我嘴巴感覺很淡,吃什麼東西都沒味道,可是只吃清 稀飯又難下嚥,但是我如果稀飯沒吃完,妳爸爸又會生氣。
又在某天,她的父親發現她的媽媽偷吃糯米做的紅龜粿,他的爸爸立刻大罵道:「妳想吃死是不是,糯米做的東西很難消化,妳又不是不知道!想吃死的話妳就再吃ㄚ,還虧我一直在照顧妳!」她只見到她的媽媽躲在一旁紅著眼眶淡淡的說:「吃死了總比沒得吃的好。」
愛就是很奇怪的東西,看起來是恨,但是事實上卻是愛,然而那些很重、很傷人的話,都是對最愛的人說的,然而,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總比到時候完全失去了再也沒得愛的好吧!(以上這句話,是引用那位DJ說話而寫下的....),
雖然那段故事我只聽了後半段,但是我想值得了,有的時候,人是很難控制自己情緒的,而且是在你自己所愛的人身上,倘若她一個不聽話,一個不聽話,就是 得挨一頓罵,或許吧…那些話聽起來頗為傷人的,但是…事實上那全都是關心的表示,只是…關心的方法、關心的語氣錯了,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說話時只要 順而溫柔,就算是當時也很火大的他,也無法再繼續生氣罵下去了。
現在音響裡播放的是新不了情…歌詞裡正好寫著…
曾經擁有天荒地老,
已不見你暮暮與朝朝,
這一份情永遠難了,
願來生還能再度擁抱,
愛一個人如何廝守到老,
怎樣面對一切我不知道,
回憶過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
為何你還來撥動我心跳,
愛你怎麼難了,
今夜的你應該明瞭,緣難了,情難了…
或許愛情真的是這樣,但是,事實上我們人活在這世上究竟又能有多久?誰又知道自己幾歲會死亡?誰又能控制自己何時離開這世間?
我想,這是一件很難的問題吧,但是,人每次都互相爭來搶去的,到底爭什麼,爭著吵贏了對方,搶著所謂的尊嚴嗎?我想…在這短短的數十年當中,你真的得到了什麼?爭來了什麼?搶來了什麼?又計較了什麼?爭了那麼多,搶了那麼多,計較了那麼多,最後得到的又是什麼?
為了面子,吵到天翻地覆;
為了尊嚴,爭到感情破裂;
為了一點東西,搶到兩敗俱傷;
為了一點偏差,計較到喊破喉嚨大打出手;
但是,事後又回頭想想,真的有必要去計較那麼多嗎?就算多了點尊嚴,多了點面子,多了點便宜,最後的你難道就會活得比別人更好?就會從乞丐而變成富 翁?就會比別人快樂嗎?我想,計較來的,搶來,爭來的一切,都不會是快樂的吧!人在這世上相遇已是很不容易的緣份了,但是就為了一點爭執,為了一點計較, 為了一些小事而彼此撕破臉,值得嗎?少點計較,少點爭執,或許會過得更快樂呢?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赤裸裸的,什麼都沒帶來,過世的時候也頂多穿幾件 衣服,也就這樣安靜的走了,那些在人世間計較來的一切,那些金錢,物質,親情,朋友卻是留在人世間完全都帶不走的。但是,可以珍惜的時候卻一直踐踏著,一 點都不珍惜,哪天,突然失去了,要懺悔,要道歉都是來不及的吧!
所以,現在的我有著很深的感觸,不去多計較的我,懂得感恩與珍惜現在擁有的我才是真正快樂的。
人生的彩虹 七彩湖
人生的課題中,重要的並非我們置身何處,而是前往何處!
[故事一]有位富商趕著去開會,當他走到大門口時,看到一位衣著破舊的人以哀求的口吻在推銷著鉛筆。
這位富商覺得他很可憐,就給了他一百塊錢,匆匆的走入大廳。走著走著,富商覺得不妥,就又折了回去,再次來到此人面前,向他要了幾枝鉛筆,然後抱歉的解釋著說:「我那一百塊錢是向你買鉛筆的,對不起哦!我們都是商人嘛!」
過了一年,這位商人又去參加一次社交聚餐,吃到一半時,突然有一位衣著亮麗的商人,走了過來, 對富商說:「先生,你可能已經忘記我了,但我是永遠都忘不了你的。你就是那位給我自尊、自信的人,我一時以為自己是一個推銷鉛筆的乞丐,你卻適時的提醒了 我,我是一個商人!從此我就開始努力推銷鉛筆。」
說完就遞上一張名片,他已是一位成功的行銷經理了。
[故事二]欲望是思想的熱病,他能使我們衰弱,不能使我們堅強。
有位計程車司機將一包垃圾放在後座上,忘了拿去丟。
後來這部計程車載了一位女士,女士一上車,發現那包東西,她心想:「一定是前面那位乘客遺留下來的。」她隨手摸了一下,滿滿鼓鼓的,她就乘司機專心開車之際,偷偷將那包東西塞進她隨身帶的包包中。
真不知當她發現那包東西竟是垃圾的時候,感覺會如何!
在生活裡,我們不也常常隨手取走一些自認為很珍貴的東西,其實,那也只不過是一些垃圾罷了。中國北方用驢推磨,怕牠懶惰不肯用力,就先把驢眼蒙起來,讓牠看不見,再將花生醬抹在驢鼻子上,驢子聞到香味,以為前面一定有好吃的食物,就會拼命的往前衝。
其實我們也常常追逐這個,追逐那個,到頭來往往也是空忙一場,跟驢子又有什麼兩樣呢?
[故事三]人生中,如果沒有「等」的期待,就沒有希望與夢想。
以前我不喜歡「等」。走在馬路上,我討厭等紅燈;搭公車時,我討厭一站站的停;買東西時,我討厭排隊結帳;到館子吃飯,我更討厭站著等位子。人的生活好像是一連串「等」的組合。
有一次我到關渡,看到有一群人,手裡拿著望遠鏡,對著藍天,對著那一片泥沼,對著那整片紅樹林望著。我不禁好奇地趨前問他們:「你們在望什麼啊?」
只見他們理所當然地回答我:「我們在等啊!」
「等什麼?」 「等鳥飛過來!」
又有一次,我到海邊玩,看見許多人手裡握著釣竿,面向大海,把線拋得遠遠的,每個人的眼神充滿了篤定。我問其中一人:「你們面對大海,心裡在想什麼呢?」
他們說:「我們在等啊!」
「等什麼?」 「等魚兒!」
於是,我也開始在生活中學習「等」的感覺。等著紅燈變綠燈,等著太陽升起,等著夜晚變白天,等一種「沈澱」。我開始有了享受。「等」可以使心情變得美好起來!
在音樂裡,如果沒有休止符,那只是噪音。
在一幅畫裡,如果沒有空白,那就是雜亂。
人生中,如果沒有「等」的期待,就沒有希望與夢想。
在下雨時,我等著太陽出來;
當陽光透出雲際的同時,我等到了彩虹。 (推薦網站:正和佛堂http://www.cd.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