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115(2004/12)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 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2004.10.03 印尼 毛呵島 緣德壇
【孝子面帶太和象】訓中訓
南海古佛、活佛師尊慈訓
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
其更為百行之原 精而極之 亦可參贊化育
而人間第一事教民親愛 莫大於孝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 至于犬馬 皆能有養
不敬 何以別乎
故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悖禮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
事親之際 處必和氣 心現愉色 動婉容以得其歡
為人之子出于心之至誠 報親恩于萬一
永言孝思 孝思維則
人人皆親其親 長其長 則天下平
【故鄉的家書 ∣ 末後修辦關卡】
【末劫篇】
當人的私心累積到沒辦法改變的時候,災劫就來了!
———濟公活佛
(三)點燃心燈,躲過末劫關 濟公活佛慈語
◎徒啊,不要看現在沒什麼。好人要得道,壞人要遭劫,所以上天把道降下來,當然劫數也一定要降啊!道救好人,劫數收殺惡人。你看你得道時一定要有這三盞佛燈,平常看沒什麼,是嗎?沒有什麼,好像沒有什麼,那是因為時間還沒有到啊!時間到了,它才會發揮最高的功用。
◎改天劫數真的到了,你往哪兒跑?你得找這三盞佛燈啊!佛燈在哪裡?天黑了,你怕不怕?
◎你看,天一亮太陽照射,看起來一切都很美。待會兒太陽下山了,天黑了,全部都是黑色,以後的劫數一來就是這個樣子,什麼顏色都沒有了,怕嗎?那個時候什麼燈都點不著,但你仍得把佛燈點起來,但佛燈在哪裡?
◎這一盞佛燈是有形有相的燈,你得把佛燈點起來,你的路才會光明,是嗎?你的日燈、月燈點起來,才會光明,把這個心燈點燃,才可躲過末劫關。
◎今天老師應運,你們師母跟我一起領天命,也是日月合明啊!為師是日,你們師母是月,在這三期末劫年,把光明帶到人間來。明白嗎?現在你得了道,就是見到光明,你得好好把心燈點住!一天也不能讓它熄掉!人家毀謗你、不要你;人家說你傻、笑你,這一切都是不好的風,小心你的心燈被熄滅!等你這個燈熄滅,劫數一來,你就危險啦!
(四)居安要思危,未雨早綢繆 濟公活佛慈語
◎徒的志向有否動搖過?有否觀察天時?你們都有健忘的通病,這不像社會上流行的熱門話題,以為災難過後兩三天就沒事了,你連上天給你的啟示,都無法牢牢記住,為師怎敢保證你能永遠平安!人啊,總是要在災難臨頭時,才會有所警覺,相安無事時,就不會覺悟。要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啊!有好事可以做的時候,就趕快去做,有道可以修、可以辦的時候,就趕緊去修、去辦吧!
◎天不言、地不語,唯賴人來代天宣化,來做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如果沒有你的渡化,他人怎可受到法雨的滋潤。你今天如果不修不辦,等到災劫來時才來佛堂躲災避難嗎?你說點起三盞佛燈就能安全是嗎?你不自救,仙佛如何救你?你要能自保才能保眾生啊!最重要的,你們自己要先修、先行功立德,以無形的功德避難,以有形的修為轉化危機。
◎佛堂是個形象的外殼,你們不可以執著,要如實地從心地下功夫,佛堂是讓你們有個方便的修辦場所,讓你們來這裡充電、加加油,如果你不加油、不充電,這部車跑得快嗎?如果沒有為師來為你們鞭策,可能輪胎生銹了,再好的賓士車讓你開,也不一定能開得動。你們如果太著重外在的形象,是很難修成正果的。
◎現在天災人禍這麼多,若哪天災難真的臨到你身上時。你可能會措手不及、慌亂失措了。
◎人啊!不要到最後一刻,才懂得回頭。平時就要時時反省自身,在一念之間,就有天淵之別了。
【論語選讀∣君子篇】 韓點傳師慈悲
(三)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14)
【概說】君子之學志於道,故謀道之君子並非是食不飽、居不安,這裡孔子特用無求來說食與居,是讚美進道的君子,一心好學向道,無心於物質的享受與貪求,而致力於精神道德上的修養,唯恐不及,何暇於食的饜足,居的安樂。里仁篇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以議也。」就是說身為君子,不可把好學的精神,投注在物質生活的享受中。但也並不是一個君子一定要過貧窮的生活,只是怕君子人若過於注重物質生活,自然就忽略進德修業的工夫,久而久之越隔越深,其結果可想而知矣。至於在言行方面要格外小心謹慎,知之為知之,不可隨便說話,不負責任。在修學過程中,如有不知、不明之處,應就有道之士加以教導指正,以免有所錯失。孔子所謂好學之士,實是重視行為方面的實踐,不單擔是教文章而已。蔡虛齋曰:「好學者,務欲得乎道也,不求安飽者,志在道也。敏事慎言者,用功於道之實事也。就有道者,欲使吾之道恰好無差也。」
【語譯】孔子說:「一個君子人,對飲食不求精美,住家不求華麗安適。做事勤勉認真,說話謹慎小心,又能常常親近有道德的人,來指正自我之不足,這樣就算是一個真正好學的君子了。
(四)子曰:「君子不器。」(為政12)
【概說】孔子的教育目的是教導學生成為君子,君子是成德之謂,使其成為通達事理的通才。而不重於單一技藝,學記云:「君子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就是說偉大的道理是不局限於一種事務的。
現在的教育目的是為職業而選擇,為工作而學習,為滿足一己的物質享受,以獲得富有安樂為要,就如同器皿一樣,一物僅止於一物之用。孔子在此特別說「君子不器」,就是表示君子更能超越一己之私,進而變化氣質,而能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下學而上達,以獲得德性上的修持,達到道德的崇高人生境界。
【語譯】孔子說:「君子應博學通才,不能像器具一樣,只有一種用途。」
(五)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13)
【概說】此章歷來斷句有所不同,如「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或「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今隨通用本。孔子答子貢成為之方,就是要信實。君子成德重在實踐,而不尚空談。做了再說,以免言行不能相顧。子貢在孔子弟子中是長於口才的,孔子用此回答似是在警惕大家,希望大家都能腳踏實地的去修學道德,減少浮誇不切實際的言論,應該要做多少說多少。大戴禮記,曾子制言曰:「君子先行後言。」又同書曾子立事篇:「君子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易繫辭傳有謂:「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論語中類似章句甚多,可相互參閱之。
【語譯】子貢問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君子。孔子說:「想要說話以前,先按照自己所說的去做,事情做好了,然後再說話。」
【自我檢討妙方108條】 基礎月刊(台語發音)
自以為修道修有夠,那無得意面臭臭。
自以為修道修不醜,脾氣毛病攏不改。
自以為修道有定性,竟然只是頭興興。
自以為修道照真理,真理不悟吃了米。
自以為修道有主張,不聽道理不獻香。
自以為修道有根基,請他服務喊懶絲。
自以為修道有智慧,改變目標盤移位。
自以為修道照起工,世間凡情看未空。
自以為修道真骨力,哄嫌兩句講不值。
自以為修道修真久,手袖敝起甲人武。
自以為修道修真行。蚊子踢到四郭投。
自以為修道修有起,專門抗人粒仔癖。
自以為修道有用心,是是非非分未清。
自以為修道境界高,小可問題不耐煩。
自以為修道有功勞,結果自高看人無。
自以為修道真光明,欠人債務無愛還。
自以為修道目標遠,自己家庭未圓滿。
自以為修道最高等,參人相箭車盤拼。
自以為修道超三界,不如發心尚實在。
自以為修道有吞忍,性情發起像糜滾。
自以為修道有德行,心肝比鐵擱卡定。
自以為修道肯付出,一仙五厘拔未溜。
自以為修道真多冬,愈修愈行糟蹋人。
自以為修道有肚量,別人建議不採用。
自以為修道真頂真,對人無親看人輕。
自以為修道真內行,自激一癖無相同。
自以為修道學神通,走火入魔就破功。
自以為修道沒過失,不知錯誤歸大筆。
自以為修道沒貪求,求財求子擱求壽。
自以為修道有撇步,走道才知冤枉路。
自以為修道有一套,三施半點不去做。
自以為修道真開朗,氣話抓咧黑白講。
自以為修道看得開,小可失意得激歸。
自以為修道看會透,哄欠兩仙討到夠。
自以為修道看會破,心裡結頭未當破。
自以為修道肯發揮,不時地咧乎人催。
自以為修道有見解,別人看法攏化壞。
自以為修道練本性,氣毛那醜歹嗆嗆。
自以為修道聽真多,只是愛聽好聽話。
自以為修道修真好,處處希望人婀咾。
自以為修道真肯走,答項代誌爭呷贏。
自以為修道能回天,正路不行反走偏。
自以為修道合中庸,定定講話港中傷。
自以為修道理真徹,請伊發揮沒半撇。
自以為修道有修養,厝邊隔壁參人嚷。
自以為修道真深高,結果講話煞自高。
自以為修道真虔誠,小可吃虧心就凝。
自以為修道有感應,對著前賢無反應。
自以為修道真圓滿,大小代誌攏不管。
自以為修道做模範,請他發揮不半項。
自以為修道不怕苦,小可困難叫艱苦。
自以為修道學聖賢,半途而廢也了然。
自以為修道能超凡,卻為凡事塊操煩。
自以為修道做真對,乎人批評像火燒。
自以為修道沒是非,心內垃圾歸大堆。
自以為修道真自由,目標無清沐沐泅。
自以為修道真自在,八風吹來就罣礙。
自以為修道真肯學,術流動靜加複雜。
自以為修道沒缺點,因果報應難走閃。
自以為修道安身命,心性不修重表面。
自以為修道不驚考,考著到底蹺蹺倒。
自以為修道駕慈航,忽進忽退心茫茫。
自以為修道了不起,心生傲慢誤自己。
自以為修道站有正,基礎無在倒摔幌。
自以為修道沒偏見,十目所視未凍騙。
自以為修道有目標,身外求佛路迢迢。
自以為修道隨因緣,不知把握種福田。
自以為修道有印證,注重顯化誤本性。
自以為修道降心火,興發就發大聲唳。
自以為修道修自己,不顧眾生的生死。
自以為修道有覺悟,未曉效法佛腳步。
自以為修道心真闊,受著枉屈像刀割。
自以為修道真理想,煩惱妄想萬百種。
自以為修道能解脫,不知醒悟求正法。
自以為修道比人強,修道不是稱英雄。
自以為修道受肯定,學過未曉撿起用。
自以為修道真快活,愈修愈退無卡詛。
自以為修道有友孝,對著父母歹聲嗽。
自以為修道沒執著,名利恩愛未滿足。
自以為修道有活潑,菩提自性不肯發。
自以為修道真圓滿,講的參做無同款。
自以為修道肯施捨,三輪體空不知啥。
自以為修道轉法輪,不肯勸世渡人群。
自以為修道身作則,禮儀規矩自己設。
自以為修道有靈感,要按怎修抓無仗。
自以為修道無憂愁,定定七孔攝歸球。
自以為修道知感恩,知恩不報非善根。
自以為修道真開化,心情無穩多變卦。
自以為修道無所染,染著不知尚危險。
自以為修道達本原,凡情牽纏擱留戀。
自以為修道有功果,心生愩高惹魔考。
自以為修道有善根,處理代誌行卿紛。
自以為修道真寶貴,那麼精進就荒廢。
自以為修道能親民,只親富貴遠離貧。
自以為修道學佛仙,忽冷忽熱志不堅。
自以為修道有志氣,有愿不了展過去。
自以為修道真樂觀,遇到逆境走極端。
自以為修道有倚靠,由來佛祖自性做。
自以為修道改命運,不知修辦盡本份。
自以為修道有慈悲,面對上天心真虛。
自以為修道肯奮鬥,四郭參人鬥透透。
自以為修道有莊嚴,為何到處呼人嫌。
自以為修道有趣味,注重好樂失真義。
自以為修道有道德,只為私人的利益。
自以為修道有成長,自己個性自欣賞。
自以為修道有清口,話語出嘴含污垢。
自以為修道有改過,明知故犯繼續錯。
自以為修道讀經典,不悟不行愿力淺。
【濟公靈隱寺】 秋玲
到杭州旅遊,一看西湖,二看靈隱,不需此行。尤其是親身參訪一代明師濟公活佛的聖地,格外親切!靈隱寺,位於西湖飛來高峰下不遠的聖地;東晉成帝咸和年間,印度僧人慧理到杭州,見此處山峰奇秀,驚為仙靈所隱,來此建造佛寺,故名靈隱寺。
靈隱寺外有座理公塔,是開山祖師慧理埋骨處;寺內有石幢、石塔兩座,五代時,房舍1200多間,僧眾三千,曾盛極一時!寺間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文物陳列室等。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三千餘眾。北宋時,有人品第江南諸寺,氣象恢宏的靈隱寺被列為禪院五山之首。
天王殿內供奉彌勒佛、韋馱菩薩及象徵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大雄寶殿雄偉,殿前設有八角九層經塔一對,為大理石所砌,塔壁有無數佛雕立像。殿內如來佛像,福坐說法,左手伏膝,右手上舉,手指作縵綱相,意指普救眾生無遺漏,趺坐蓮花象徵香、淨、柔軟、可愛四德之神聖意義。清末重塑之木雕釋迦坐像,高約24.8公尺,金光四射,閃耀奪目,還有十二圓覺二十諸天等佛,富有宋代守實雕塑之風文物陳列室,展出貝葉經、大藏經等佛教文物。
寺前有古木參天、冷泉、飛來峰等諸勝,壑雷、春淙、翠微等亭閣;整座雄偉寺宇深隱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濃綠之中,靈隱寺確實深得「隱」字之意趣。據說蘇東坡守杭時,常攜詩友僚屬來此趣遊共賞,並在冷泉亭上「畫扇判案」呢!
靈隱寺,又名云林寺!清康熙南巡時,曾登寺峰攬勝。他看到山下雲林漠漠,整座寺宇籠罩在一片淡淡晨霧中,顯得十分幽靜,於是賜名「雲林禪寺」。現在天王殿前那塊「雲林禪寺」巨匾,就是當年康熙皇帝的御筆!
靈隱寺最著名莫過於濟公在此出家,由於濟癲遊戲人間,流傳故事家喻戶曉,靈隱寺名聞遐邇,成為規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寺廟,是江南也是我國禪宗十剎之一,享有「東南佛國」稱譽。
話說宋朝濟公,天臺人俗姓李,杭州西湖靈隱寺剃度,法名【道濟】,人稱濟顛僧!瘋濟公修心修口不修邊幅,萬情事項唯心向道,心者可照天,做為天地同感,佯有顛狂以便度世;凡人以為濟公是瘋濟公,其實人瘋心不瘋;心靜見天地,佛法無邊,濟困扶危的濟公活佛,如今是我們的天命明師也!
「降龍羅漢濟公師,遊戲人間人笑痴,癲狂原本掩心慈,更證動靜一般持!人心槓高佛難度,方遣菩薩慈航舟,句句聲聲叩鐘鼓,騰雲駕霧飛龍都!」一遍再一遍唱著善歌,一聲再一聲呼喚濟公活佛!
我愛杭州西湖,一路談玄論妙間,千百億化身的濟公活佛,一次再一次的心心相印,瀟灑平安快樂,真應了「靜中有波羅蜜,動裡無痴慢疑!」的禪機;親自參訪一代明師濟公活佛格外親切的的聖地靈隱寺,如願以償三生有幸也!真靈感好幸福!
【仙樂飄飄】 活佛老師慈悲
2001.08.11 花壇 北玄宮
夜幕垂華燈初上 月皎潔點點星光
紅塵中紛擾喧嚷 霓虹燈依舊閃亮
何處是本來家鄉 幾時能平復創傷
再回首蕭疏蒼蒼 更何待遺憾恫悵
繁華競逐尚 煙雲蒼茫
那幽幽暗時路漫長
富貴夢一場 如草上霜
有誰明瞭看其端詳
人情紙一張 淡薄無常
幾番挫折變成堅強
未來路開創 迎向希望
黑暗過去就重現曙光
只要你細思量 智慧是無價寶藏
求一個心安 處處就是天堂
調寄:心安
菩提禪院廿週年慶 編輯小組
前賢好!您可知道今年對菩提禪院來說,是一個非常特別、而又不簡單的日子,那就是菩提禪院「二十」歲了!
感謝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慈悲領導,聖慈大仙及韓點傳師慈悲帶動下,菩提禪院在幾經風霜雨雪,幾經努力奮鬥,終於平順又平穩的走過了二十個年頭,歷經播種、耕耘、灌溉、成長,才有今天莊嚴宏偉的佛殿。
在菩提禪院全體委員及道務推動組的提議下,又經
韓點傳師慈悲允許,謹訂於
十二月十九日(星期日),下午一時舉辦感恩活動, 舉辦菩提禪院二十週年慶感恩會,全體道親歡欣鼓舞,士氣沸騰,一切活動都在積極籌畫準備當中。
屆時希望各方前賢大德,能扶老攜幼全家大小,
並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回來菩提禪院團圓吃平安齋。並向
老娘及諸天仙佛菩薩謝恩
當天活動流程:
(一)國樂演奏、
(二)詩歌朗誦(感恩頌)、
(三)古典舞蹈、
(四)其他節目表演等等、、
期待各位前賢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