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33(1998/02)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
「處世退一步,待人寬一寸」訓中訓
退一步反觀內省 觀我自在
退一步萬法隨緣 煩惱即無
退一步圓融十方 廣結善緣
退一步當下洞澈 人人佛陀
退一步褒貶任世 一笑置之
退一步給人空間 成長提昇
退一步素位而行 不強出頭
寬一寸德怨兩忘 恩仇俱泯
寬一寸忠恕待人 養德遠害
寬一寸得理饒人 氣柔態謙
寬一寸無限廣大 物物皆美
寬一寸知足包容 福田來種
寬一寸心中佛堂 廣渡有緣
寬一寸常思己過 莫言人非
註: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我們都能將老師慈悲開示的『處世退一步,待人寬一寸』,作為自己的修行準則,並廣渡有緣眾生,齊登彼岸。
菩提新年展望 黃點傳師慈悲
時值寒冬,草木雕零,即轉入春,氣候溫和,萬物復甦,又充滿生機,大地回復欣欣向榮,四季更迭,年年如此,人居宇宙之中,茍不學道修道,難以體會天地造化的奧妙,與生生不息的偉大力量。
我們共沾天恩師德,遇此大道,大開普渡,得受明師指點,是何等榮幸!又蒙老前人、前人、點傳師慈悲開創道場,苦心成全,方能參與修道辦道的行列,..這得來不易的佛緣與福份,當知珍惜,彼此應互相提攜,共同勉勵,為我們菩提禪院的道務,盡一份心力。新年在即,打起精神、提振士氣,相信虎年的成就,必會超越往年的成績。
菩提禪院是我們 韓點傳師以及聖慈大仙︵曾點傳師︶,為後學們開創出來的一處聖地,回首過去多少聖跡,點點滴滴猶記憶,理當善自護持並加珍惜,同心協力,詳加計劃,落實一切道務推動事宜,但願道親們個個精進不已、攜手邁進、共襄盛舉、再創菩提!
世紀末的逼近,諸多災劫頻起,凡我修道之士,當知所警惕,道劫並降的真意,天催地趕,切莫亂我修道的心志,應即時奮起,挑起普渡的重任,化解萬緣的謎題,迎向大同的新契機,萬家生佛,家家濟公的彌勒家園指日可待!人身難得,無常迅速,生命的真諦與價值,就看這一著是否揮灑得體‧‧。最後讓我們再次覆誦 前人老所揭示的新年度精神指標:
『成功一九九八,精進更上一層樓,
慈悲喜捨,萬眾一心,心手相連,再造未來!』
敬祝
新春愉快 聖凡如意
活佛老師慈悲 [86,3,29 正讚佛堂]
△徒兒們,為師希望你們都像一顆道苗剛新發芽,剛在慢慢的茁莊,在這個新的開始,更需要小心翼翼,更需要你們用愛心來照顧他們、培育他們,每一個人都要用心。為師希望的就是徒兒真的能夠和為師心心相印。
△徒兒啊!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平平安安的,不要再讓為師擔心。腳步不要停留在原地,此時此刻,正是你們要邁步的時候,徒兒們!伸出你的雙手牽引更多無數的眾生,好不好?還有很多有緣的佛子,需要你們牽引,希望你們的大愛去創造你的聖業,不論徒兒來自何處或是身在何處,皆要把道闡揚齊步走、同步行,好好發揮每一個人堅實的生命,讓你的生命更有光采。
△在這麼一個大的家庭裡面,希望你們都能夠心與心、手與手相連,每一個人的心要緊緊的相繫,答應過為師的話,為師都記在心裡,希望你們能夠好好的做,或許在這修辦的路途上,會遇到挫折,會有困難的時候,徒兒們不要怕,你的真心,上天都曉得。剛起步的時候或許走的會很坎坷,那個時候,徒兒們!你們更要堅強的走下去,絕不能因一時的考驗而退縮。
△徒兒們有那份心,為師都在暗中幫助你們,諸天仙佛也會暗中打幫助道,需要的就是你這份赤誠的心,希望每一個徒兒們,每一個人的心裡已經有了一個目標,出了班以後也要常常回來,常常跟著前賢們多學習,所謂先苦後甘,上天不會辜負你們的。徒兒們!舉起你們的雙手,希望你們在日後,身體要多保重,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做很多的事情,徒兒們!跟為師揮別,立愿了愿,徒兒們!你們立過的愿得了愿啊!為師會等著你們的!
(點傳師慈悲:我們希望大家跟老師相處的這一段時間,化剎那為永恆,把老師的話記起來,把老師的心,把老師的意願,我們把它化成對眾生的一份愛,畢班出去後能夠更加好好地去辦道,希望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建立自己的信心,好好的去辦道、去修道,我們每一個人的成就會更大,這是我們老師最希望的,也希望夠化成彌勒佛國,化人間為蓮花邦,不是為了修行想上天堂,而是希望人間更清淨,人間更美好,這是我們老師的心,願我們每一個人跟老師心手相連,共同走出這條路。)
如何培德 周清標
自古以來,一般都被命運所控制,而身不由己,只要有智慧之人,無不時時刻刻在探尋如何能跳脫命運之束縛,然而每個人程度觀念不同,而有見仁見智的觀點,然其宗旨皆含有「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以及「化凡入聖,超生了死」之理,處處可明鑑。引此就下列四個步驟來敘述培德之說。
一、平凡:在平凡之中以「三清四正」,為自己生活的標本,三清者,聖凡清、錢財清、男女清也;四正者,身正、言正、心正、行正也,如能以此修鍊自己,守好自己才,算是一位修道人。「人心無常,隨時而變」。人的一生,隨時都有無數影響命運的機緣,從身旁眼前溜過,而造成是禍、是福的結果,但憑各人的取捨和一念之間來判定,上天並沒有對誰作特別的照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不能稱心如意,是自己德行未修、涵養不夠,必須再求反省,如再受人毀謗,那是要磨練我,成就我的機會,歡迎都來不及,為何會發怒呢﹖每一件事物都以知足凡、平常之心去看待,你會有一種事事順心的感覺,遇困難會探討原因,也都能迎刃而解,相反則事事不順,遇困難滿腹牢騷,知難而退。
二、了悟:了悟即改過,如何去做呢﹖譬如想改殺生之過,就想「天有好生之德」,動物都珍惜生命,殺他養己怎能安心﹖再加以水深火熱鍋鼎之苦,必痛徹骨髓。想改掉暴燥的壞脾氣也一樣,就想人不可能一模一樣,各有其長也各有其短,沒有十全十美的,因此應該互相體諒遷就,就算不合我意,而互相干擾,對我們也沒有損傷,有何可怒可氣。試想,古之聖賢跟我們同樣是人,何以他們能流芳千古,而我們卻沒沒無聞,甚至身敗名裂呢﹖因為賢明之人,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一切所有都可施捨。人若只貪戀聲色名利,縱情恣意,背著別人作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自認為他人見不到,而自鳴得意,則將漸漸變成衣冠禽獸而不自知,世界上再沒有比這種行為更可恥,更慚愧了。孟子也說過,知恥給人的影響太大了,能作到知恥則就是聖賢,不知羞恥為何物必是禽獸無疑。所以,改過了悟的關鍵就在此一念之間。人只要一息尚存,滔天的大罪大惡,都有悔改的機會。古時有人一生作惡,臨終前懊悔覺悟,發一善願而得善終者,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以洗百年罪也,就像千年幽谷涵洞,一燈來照則盡去千年黑暗一般。此說:「過失不拘大小,以能改為要。」知過能改就像春日逢冰,必能消失瓦解。
三、行功:方法很多如:「敬愛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捨財作福」等等,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行善要發乎於「誠」,譬如以前有一女人,到廟裡燒香,想佈施卻又家境困難,找遍全身只得二文錢捐獻,但廟裡主持高僧,還是親自替她誦經懺悔,祈福,後來此女貴為宮女,攜帶了數千金來廟佈施,主持高僧卻只派了徒弟替她迴向,因此她就開口問道:「我以前只捐二文,你就親自替我祈福,今天捐獻千金,你為何不替我迴向﹖」高僧說:「以前佈施雖小,心意真切,非老僧親勞,不足以報答,今日佈施雖多,心意卻不如以前真誠,因此有人代勞即足夠也。」因此說:為善必須發乎真誠自然,事後不牢記在心裡,雖小善也能達成功果。若懷有企圖行善,施恩望報,就是終生行善也只是半善而已。所以行善大小難易看其動機,如無錢無勢之人,行善助人是比較困難,但若能盡力而為,而困難中行善,其價值也更為可貴,獲福也必更大。
四、立德:一個人能夠不居功,不炫耀自己的善行,才是真善和有功,父母打你是愛你、罵你是鼓勵你,常言道:「愛之深,責之切。」易經也說:「上天對於驕傲自滿的萬事萬物,總是虧損他,以幫助謙虛之事物,地的道理也一樣,高處之水總要往下流,以添補低陷的地方,鬼神對於驕傲自滿的,總要折損他,而庇護謙虛之人,人心也一樣,驕傲自滿者,必為人所憎恨,惟有謙虛之人,才受人敬重。」人若自驕自滿,恃才傲物,持強逞能,不但沒有光明的前途也成不了大器,就是小小的福氣,也享受不了的。因此有智慧、明理的人,絕不會自毀前程,自拒其福才是,何況只是謙虛之人,才能容納別人的教導,也才有人願意給他福慧,而受益無窮,這是一般人講究修持所不可少的。孟子也說過:人若能擴充自己的德性,將各人祈求功名富貴的希望,推及於眾人,與人共享,與人同樂,則人生自必無憂無慮,和平安祥。因此說:凡人修身立命,必須在平凡中持續有恆,立定志向,廣積陰德,加被十方,則命運也就拘束不了人,真正由自己來掌握命運,即~「運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