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園072(2001/05)
(部分資料網路分享而來,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改進~謝謝!)
=======感恩==知足==惜福==祝福==再造福==必定會幸福=======
圓融 活佛老師慈悲
修士們 火宅中修持
難以合中庸之道 入人群之不易
故能善用心中戒尺 而能自我規律
合乎良知良能 從道法自然中
體悟不設限之意 無常之真諦
以天地無限之心應對 了無求 自能和平
以川海涵蘊之實博施 了無憂 自能合作
以過化存神之情學習 了無礙 自能和諧
欲達圓滿 當融合眾人之善與惡
任人而廣用 各適其性 各司其職
從隱惡揚善 推功攬過中
臻齊步走 同步行的共識
期人人皆歸隊 樂為輔德者存心
務實內培德 外行功 真實善
期達圓融矣
真修實煉功夫「學修講辦行」 九十年度壇主班
今年是新世紀的開始,更是新氣象的肇始,發一崇德道場近年來,得天獨厚,天恩師德加被,老前人大德護佑,國內外各道場及道務中心道氣蓬勃,一片欣欣向榮,一波波人才成長茁壯,尤其各道場都秉持著「集體領導、整體帶動」的領導運作原則,發揮十組運作的團隊力量,無形中促進道務深耕的基礎,締造了可大可久彌勒家園的宏觀。隨著道場的脈動潮流,每一位點傳師、講師、壇主道親都應深切體認,活佛師尊慈示:「生命有限而慧命無期」的前瞻囑語!的確,肉體的成住壞空非常短暫而無常,而精神永存人間才是生命的真意,我們每一個崇德人都應發心了愿在崇德道場,自覺覺他、實修實辦,內修己、外渡人,要展現我們莊嚴神聖的生命力,才能開啟豐富璀璨的道化生活。
活佛師尊也勉勵我們,踏實的從內德培育,期許自己「學道越學越和氣、修道越修越歡喜、講道越講入性理、辦道越辦越契機」,深切的期望我們在「學修講辦」中,一切能合天心、順人意,真誠的替天辦道、挽救人心;我們每一個人都代表道的尊貴,道場的永續經營與傳承,要靠大家合和共識、同心同德,才能發揮最大的團結力,才能推動「道援天下」普化萬國九州,慧命才可傳萬世永不休。
學修講辦行如何具體實踐
崇德人有深厚福份、有崇高理想、有豐圓寬廣大道場,讓我們盡情揮灑生命的活力,而且更要創造更高價值與生命內涵的人生,讓生命綻放萬丈光煜,唯有將「學修講辦」具體的實踐,進而發揮瀟灑的「行道生涯」,其實踐方法如下:
一、 學道越學越和氣
道是怎麼學也學不完的,要學的好、學的細微精緻,而不是只學表面,要學內在真正的內涵;所以我們學道要學聖賢、學仙佛、學做君子,也就是學習聖賢菩薩「大慈大悲、大願大行」的精神,進而深切體會明白,天命明師降世的殊勝因緣,了悟正知正見,在修行路上才不會誤入歧途,障礙佛緣,耽誤自家的九玄七祖;學道者應立志學聖賢之心、學仙佛菩薩之志、學聖賢仙佛之行、學做仙佛菩薩之事。我們從歷史上看到,自古以來學道之人,皆是在逆境中成長,在順境中墮落,故豈可不慎哉!因此當我們越了解道的殊勝、越明白天命的尊貴,就更應該廣結善緣,以和為貴,善與人同,和氣學道,天天感恩。然後在心性上進一步學到能「放得下、看得開」,才能容納異己,才能廣納雅言,才能廣佈和祥的氣度。
二、 修道越修越歡喜
修行者首先要萬緣放下、清靜本心,淡泊富貴名利,捨去物竟攀緣,滌慮妄想雜念,達到一心清靜,主竟存誠,以赤誠之心合映天心;所以在心性上應以三明治(心地要光明、行事要光明、言談要光明)及四勿湯(勿生氣、勿固執、勿自私、勿設限)來涵養我們的心性;在德行上應培養平等心、平常心、寬恕心、歡喜心、感恩心、護持心,形成一股內剛外柔,充滿光明正義的使命感,才能荷擔白陽聖業大使命;一位修行者明白修道的最高目標後,要天天精進、日日歡喜、修得一笑解千愁,就像老祖師的慈容,顯示出我們修道是一件最高興、最歡喜的事,才能德潤蒼生,餘蔭子孫。
三、 講道越講入性理
講道者代天宣化,傳揚真實道義必須做到知行合一、心口如一,不可表裡不一,影響道場形象、破壞修道人的崇高人格;所以講道者講道時應力求圓融活潑,不可執於文字、著相於斷章取義,而障礙道親學道的因緣;對道義更應力求深入貫通,從心性上深入用功夫,切忌口論世俗,撥弄是非,要提攜後進天天參悟,才能越講越靈光;越講越入光明自在的性理,才能引導道親開拓智慧的修行人生。
四、 辦道越辦越契機
辦道之人要識大體,切忌自我設限,要有整體運作的共識,不可標新立異、逞一己之勇,破壞忠義字班的組織架構,影響道親成長、及學習大道場風範的機緣。因此辦道就是將生命全心的奉獻給上天、給師尊師母、給道場、給眾生,做一個清清白白的辦道人,成就一個超凡入聖的標準修道人。在辦道的過程中要彼此相知相惜,以寬大的包容心來包容彼此,在責任的擔荷中,能和諧相處不分你我,每個人有氣度,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放下別人所不能放下的罣礙、看透別人所不能看透的名相,放下身段去關懷別人、放下我執去接受別人、放下對待去圓融別人,大家相互配合,才能邀得天心,越辦越得心應手,越辦越契機,隨機靈活渡化成全,使得過去學道的夥伴、辦道的同修,甚至將來有緣的眾生,都能歸隊,回到崇德大家族,果能如此則心想事成,必能完成效聖法賢、學佛渡眾的偉大聖業!
五、 行道越行越中矩
行道的目標在於創造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使慧命長存,德化於人間的精神永駐。所以行道者要能自覺、自動、自勉、自強才能產生堅強不疑的信念,推動堅忍不拔的精神,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造就求仁得仁的仁哲情懷,才能廣佈師尊師母聖德。因此立志行道之人不是隨意開荒,我行我素,而是矢志成為道場的中堅,成為中流砥柱,團結合作在前人德化的修辦精神下,循序漸進、廣結善緣,達成開荒下種、造就後起之秀的任務。有成就的行道之人要涵養「才、德、智」,成為有氣節、有雅量、有前瞻、有智慧的真修實煉的修行者,行住坐臥、舉手投足皆達中規中矩、一言一行皆是後進的典範,成為眾生模範的榜樣!
身為崇德人,應承擔崇德道場的宏願,矢志成為標準修道人,從點傳師、講師、壇主以及道親大家一條心,則能萬眾一心、重志成城,必能護持師尊師母天命永垂不朽、必定能維護正知正見、弘揚光大,使發一崇德道場永續流傳,造福世世代代有緣佛子。
心靈妙語 魏悌香
* 上帝的遊戲
「人者,天地萬物之心也;心者,
天地萬物之主也。」上帝想和人類玩個遊戲。
祂和天使們商量:「你們大家給我出個
主意,我該藏在何處最為隱密?」
有些天使答說藏在大海的最深處,有些則認為藏在高山的山頂上,甚至還有天使建議躲到其他星球上。
但聰明的天使長笑說:「上帝其實不用跑那麼遠了,你就藏在人們的心裏好了,那是他們最後才會想到的地方。」
默想:人的內心就是一個偉大的宇宙,裡面有無窮的豐富,回到內心世界,你可以更深刻的發現自我,並且在其中能尋得許多的寶藏。
* 土人的禱告
「要教育別人,最有效的辦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有位滿腹經綸的主教經過某一個小島,他看到當地信基督的土人對聖經的認識不夠清楚,甚至連怎麼禱告都不會。
主教就耐心的教他們一句一句的背主禱文,那些土人學得很慢,但總算能背出主禱文了。
第二天一早,主教很高興地離開他們,那曉得船沒走多遠,就看到那些土人如同耶穌一樣,非常自在的行走在水面上,氣喘呼呼的來問主教:「主教,很不好意思,我們又忘了怎麼背主禱文,是不是能再教我們一遍?
主教看到這一幕,目瞪口呆,同時也感到自己的卑微:「你們這些單純的人,就照你們原先的禱告文禱告吧!
默想:自己是不是有滿腹的學識,卻已失去了起初的單純和熱忱?一個單純的人所領略和體會的,反而更多,因為他沒有被自己限制。
迷悟之間:「愛的真諦」
愛是自私的,愛也有奉獻的;愛是汙染的,愛也有清淨的;愛是狹隘的,愛也有寬廣的;愛是愚痴的,愛也有超越的。有愛就有力量,有愛就有希望,因為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只要合乎法律、善意、道德,愛就非常的珍貴,所謂「有愛走遍天下,無愛寸步難行」。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親子之間要相敬相愛,朋友之間要惜緣惜愛,如同菩薩,更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有愛才能廣結善緣,有愛才能生起善心,愛維護了倫理,愛制定了秩序;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之間,是靠愛來維繫關係,是靠愛來制定層次,愛是雙向的,真正的愛是要成全對方、祝褔對方,愛不是佔有,而是奉獻,小愛是愛與自己有關的,大愛是愛與他人有關的;真愛是愛真理、愛公理、愛國家、愛世界,愛人間的和平。
在愛的面,不能不有所分別,不當愛的東西不可愛,不當愛的人不可愛,不是善事,善緣不可亂愛。愛,要愛的正當、正當的時間、正當的地方、正當的人、正當的事。
眼看今日的社會,濫用了愛,醜化了愛,你看,對美色的貪愛,辣手摧花;對金錢的貪愛,竊盜貪汙;對不應該為自己所有的,非法侵佔;不是好因好緣的,愛是害人害己,愛也能造成罪惡。愛得適當,能成就他人,能成就功德,能成就人間的真善美好;反之,愛得不當,則陷人於不義,搞得天下大亂。永浴愛河,要真正是美滿的因緣;愛慾氾濫,就不堪設想了。
要用慈悲淨化所愛,要用智慧領航所愛,要用善美成就所愛,要用德行加持所愛,人的生命從愛而來,吾人更應用純愛、真愛、慈愛、淨愛、來莊嚴美好的人間。
幸福之道(二) 活佛師尊慈示
第四:幸福就是包容意見跟你不同的人
意見跟我不同,不代表絕對的對與錯。每一個人存每一個人的思想、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要硬要改變別人,你要先改變自己。硬要改變別人,那生命對你來說是一種懲罰。你看到別人不能順你的意的時候,你就生氣,你一生氣就沒有祥和可談,就沒有安祥的心態,幸福就離你遠去了。
在公司同事間也是一樣,意見不一樣,我們用互相切磋的方式,盡量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讓別人能夠接受你的意見,了解你的意思,千萬不要用太主觀的方式來處理每一件事情。眾生就是因為大主觀,活在主觀的意識裡面,所以常常的綁自己,也給你製造痛苦。你要老師給你安心,你心先拿出來,心拿來我給你安。心在那裡?煩惱在那裡?拿不出來嘛!對不對?那是你自己的一個主觀。所以,「我現在很煩惱」,那是一種觀念,一種主觀的煩惱而已。你不煩惱也可以喔,你放下就不煩惱了,對不對?所以幸福就是包容看法跟你不同的人。
第五:幸福是不要去改變對方
夫妻之間如果吵架了,你要想說:「我不想改變你,我尊重你。」這樣就萬事OK了。千萬不要讓今日的無知,造成明日的後悔;不要讓一剎那的脾氣,造成永久的不幸。忍耐一下,你的明天會更好。
一年當中,有幾萬對的夫妻,就是為了一點點芝麻小事,鬧到不可收拾。為什麼?因為刻意的想去改變對方,刻意的要扭轉人家。人家有人家的意見,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你有你的生活方式,不能夠圓融,你就沉默。所以沉默是最高的涵養,沉默是最好的抗議。你不能改變對方,你就沉默。你不能安置你自己,就先沉默下來。那就可以維持這一切,就不會讓一剎那的脾氣,一剎那的火氣,把整片幸福都燒掉了。懂嗎?不要等到離了婚再來唱:「再愛我一次」。你們不是有一首歌「再愛我一次」嗎?所以不要誤今日的無知,造成永久的後悔。
第六:幸福的第二把鑰匙就是認命
什麼叫認命?對於不能改變的事實,比如說:兒子死掉了;人長得醜、長得矮、長得愚笨……這些是不是先天性帶來的,沒法挽回的?兒子死掉了,你再哭,哭個三天:一夜,能不能把他哭活?怨天尤人,能不能把他怨活?所以你要了解,這是業力,這是事實,這是已經不能改變的,你不能怨天尤人,你要承受這個事實。你要想:他今天走了,我不用替他擔那個心,以後不用替他帶小孩,你也是解脫。或者說:我不用天天替他擔心,或許他回去了再轉個更好的環境。你要往好處去想。人長得矮小,你要想:這是我的福報,人矮也矮得很可愛呀!對不對?女孩子長得醜,單眼皮也很迷人呀!為什麼一定要去割?為什麼一定要去拉皮?為什麼要去人體增高器拉高呢?所以一定要認命,不要去做那些外在的、無謂的追求。
人都是用感官:眼、耳、鼻、古、身、意去做人,對人生做一個評判,這是錯誤的。用感官去對人生做一個評判,是絕對錯誤的。你吃得好,你就好命;女兒嫁到有錢人,你就說她好命。不見得啊!有錢人天天吵架啊!有錢人的離婚率最高!好命嗎?不見得!內在漂亮最要緊。所以你們未婚的這一些,你們將來找對象,可以看就好,內在存修養最重要,一個跟你同步進出最重要,你們腳步要一樣。如果送沒存求道,把他循循善誘引進來,將來跟你同步修行。如果一個吃齋,一個不吃齋,一個阿門,一個阿拉,這就麻煩了。
你現在就要為自己的幸福著想,在現在這個時代修行,為師說:「家家彌勒院,人人淨土心。」你們每一個人創造一個修道家庭,那是最好的。所以,老師不要求你們一輩子做王老五,因為很多事情你們不能突破。未曾正覺的菩薩,都有他的緣要了,一切隨線就好。沒有緣你也不要刻意去攀緣,也不要拒絕緣,一切隨緣,這樣活得才踏實。所以你們現在把這些心理建設,先建設起來,將來無形中就是一部婚姻寶典,創造一個修道家庭。
人人都在家裡修行,再集合你們的力量,來渡更多的眾生。一個家庭去渡另外一個家庭,那不是很好嗎?你們有大菩薩的宏愿,那當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的話,那你們修一個小乘,修一個人道,那也是可以成的。因為道就在凡間火宅之中去造就,佛都是從火宅之中去造就出來的,不是拋離一切的。當然你能犧牲更多,那麼你收獲更多。今天點傳師站在前面,你們對他鞠躬,對他叩頭,是不是尊重他那一份犧牲、那一份偉大?平常一個道親上來,你們可能對他鞠躬、叩頭嗎?不可能!所以存特別的犧牲就有特別的收獲。這是他們的一種使命,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作如此的犧牲。所以人安命:安心立命就好,不攀緣,也不拒絕緣,懂嗎?要認命。
第七:不與眾生結惡緣
老師常常說,每一個修行的人都很圓陀,意見一樣,隨和、有親和力,不給眾生製造苦惱。對於失意的人,你要用柔軟語、愛語,去鼓勵他。在離過婚的人面前,你不要談你家庭多幸福、你兒子多可愛、多能幹,沒有必要這樣子炫耀。雖然你家裡很幸福,但是你不要給眾生製造不快樂。我們要與眾生結善緣。這樣人家才不會說:「有什麼了不起?」對不對?在殘障人的面前,你不要談健康,如:「我跑得多快啊!」、「我上個禮拜去爬什麼山,再上個禮拜又去爬什麼山。」好像在顯示你體力多壯。這是殘障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你不要在他面前炫耀。你應該用柔軟語去鼓勵他。
別人的成就,你要讚美。眾生都是抱著一種酸葡萄的心理,人家說這個人多存成就,「是有成就,是賺很多錢,不過嘛,他那個錢來得不光明。」都喜歡用「不過嘛」、「但是嘛」。人家說:「那個小姐是女強人。」「是啊,是女強人。不過嘛……男朋友一天換一個。」「那個男孩子很帥。」「是很帥,不過嘛,很花。」是不是?都喜歡加個「不過」。人家很花是很花,人家有辦法一天換一個,你存沒存辦法?老師不是鼓勵你們這麼做,是說不要有這種酸葡萄的心理。我們對任何眾生、任何人,要用一種讚美,盡量去讚美人家。但是虛偽的讚美也不必要,要適當的讚美。別人在失意時,你給他一個柔軟語、一個愛語、一個鼓勵,他會感謝你。別人很失意,想去自殺,你趕快挽救他。你救了他一命功德無量啊。感情挫折就想自殺,這是很可怕的!所以要堅強,對於人生:宇宙要有一個達澈的了解,要先了解人生是無常,來去都無常,懂嗎?(待續)
過好每一天 鄭石岩
每天醒來,想著「我要過好今天」,可以在禱告中向上蒼表示,可以透過自我期許,務必珍惜今天。告訴自己,這是一個難得的日子,要好好表現生命,過得充實快樂。
我經常這麼想,所以樂觀。經常如此祝禱,所以有勇氣去面對新的嘗試,而滿足之情則帶來無盡的感恩。
我的樂觀是從虔誠的信念中得來的。不過,我還有幾個信條,是每天要去實踐的,那就是:
●記得稱讚一起工作的人。
●指正別人時,要先維護他的自尊。
●用心在所做的事上,盡力把它做到最好。
●想一想今天的表現是否與薪水相當。
●歡喜領受這一天,由衷感恩和知足。
●依自己的因緣安排生活,但不與別人比較。
一位年輕人來晤談,他工作不如意,感情陷入膠著,跟同事相處亦不得人和。我聆聽他的遭遇,順手拿起紙來記下:有固定的工作已難能可貴;跟父母一起住,有安居的地方;同事七嘴八舌,那一定很有趣;女朋友變心,就更有機會結識知心的人。
他說完了話,我把字條遞給他,他看後竟然笑了起來,說:「你認為我無病呻吟嗎?」
「不是,而是你忘了欣賞自己擁有的一天。你必須用自己的因緣過日子,在遭遇的情境中設法過得好,那才是生活。如果你等著一切都周全才會歡喜,那就很難得過好日子。」
「人不是在追求更多,充實生活資糧,力爭上游嗎?」
「人是在生活,而不是為了爭奪和占有;是自己怎麼生活,而不是你表現什麼給別人看。好好生活才是力爭上游,想博得別人的掌聲,只是生活的小丑,不是生活的贏家。」
「感情觸礁,她把我甩了,我怎麼高興得起來?」
「不是要你高興那令人不高興的事,但要你面對它,盡力讓自己過得好,稱讚自己撐得過這次挫折。」
他離開晤談室時,神情鎮定了許多,情緒也舒緩下來。他帶著生澀的微笑說:「我今天才知道怎麼過好一天,原來生活就在遭遇之中,問題是我怎麼去看待它。」
朱小姐的眼睛 道親的故事
每一個人都具備一對眼睛,它是六根的先鋒官。人要了解外界的一切情形,都要靠這一對眼睛。人類的一切行動也都要有這眼睛去識別。人要走路,騎車,駕車,駕飛機,航海都要用眼睛去引導。學生要讀書,工人做工,畫家畫風景,形狀的結構,顏色的分別,無不都需用眼睛。但是這眼睛所能看到的範圍、大小、遠近、都是有限的、很多細菌還依靠顯微鏡,遠處的東西,還要靠望遠鏡不可。不但牆壁外的東西看不見,就是一張紙隔起來,就看不到。有些人說我看不到所以不相信,這樣說法是愚蠢的。因為眼睛看不到的東西很多,譬如風、聲音、電等,聲音要靠耳朵,風要靠皮膚,電要靠導電體,去了解,它們的存在。至於精神、神、鬼更不是用普通的眼睛可以去看到。上天的慈悲,人有靈魂。行善的靈魂,清而成神;做惡的靈魂,濁而成鬼。為了證明他們的存在,有些人的眼睛可以看到鬼神。好像他們的眼睛的構造有些不同,有多一層的透視鏡,可以看到鬼神,平常都叫陰陽眼。新加坡有一位朱小姐就是具有這種眼睛。
朱小姐生於新加坡,自小就聰明伶俐。每次跟隨母親上街買菜,總是左閃右躲,母親常責備她:『規矩不好,走路要正經一點。』她就說:『看到壞東西,人家要衝過來嗎!』母親說:『亂講,我怎麼沒有看到。』朱小姐的母親很有善緣,求了大道,信心甚篤,希望朱小姐也能求道。她對母親說:『妳常常講仙佛、仙佛,在新加坡,我從來都沒有看過啊!我頂多看到的是老老的白頭髮,有白鬍子,拿了一枝拐杖的大伯公﹙在台灣俗稱土地公﹚而已,怎麼還有什麼真神仙佛!』母親就說:『那我們去聽聽道理也好。』朱小姐:『他們講的是福建話我聽不懂。』在母親的鼓勵之下,不好再推,有一天晚上陪著母親到佛堂聽道理。她無心聽,一方面自己又是廣東人,對福建話很模糊。所以無精打彩的聽啊,打瞌睡啊!胡思亂想,拖拖時間。就在胡思亂想時,忽然想到,如果仙佛真的讓我看到,我就求道。
這個念頭一生出來不久,從掛在牆壁上一幅國書中的一朵梅花,鑽出一個人出來,且越來越大。﹙這一幅晝是仙佛晝給新加坡道親帶回來的﹚好像穿著和尚的袈裟,補了好多洞,頭上戴著童子軍一樣的帽子,手裏拿著大扇,笑嬉嬉的靠近過來。她大吃一驚,如何是好,低下頭來不敢往上看。班結束後,許經理問她:『妳好像伯什麼的?』她把剛才所看到的一五一十講出來。許經理就拿濟公活佛的像給她看她『啊!』一聲說就是他。許經理笑笑的說:『他就是我們的師尊濟公活佛。』朱小姐為了自己心念所發的諾言,決定明天下午求道。朱小姐有一副可愛的蛋臉型,是個不胖,但也不瘦,一個很活潑的小個子體型。修道前像男孩一樣,繃繃跳跳。求道那一天早上還拿著釣魚竿到一個池塘裏釣魚,接近到中午的時間才趕回來。吃過飯後,沖過涼,就到佛堂。白陽佛堂很清淨,莊嚴肅穆又清香。
佛堂中的服務人員都很親切,接下毛巾,擦一擦就坐在椅子上。有講師來講求道前的介紹,然後請她寫自己的名字掛號。等一會兒就開始辦道,男士們排在右邊、女士們排在左邊。五個人才出來獻茶獻果,接著點傳師出來,獻香叩頭後,站在右邊的最前方,其餘五個人才分別站兩邊。在寂靜肅穆的氣氛,沒有一點聲音大家都站立著。點傳師開始請壇,朱小姐慢慢移動到最後的角落。等到她要受點的一剎那,低下了頭,把眼睛閉下來。三寶講後,許經理問她:『在請壇的時候,人家都站的好好的,妳為什麼一直退後呢?』她說:『你開始念請壇經,就有很多很威嚴的天神走出來排列,使我沒有地方站,所以一直退後』。經理又問:『還有當我要點的時候,怎麼低下頭,閉上眼睛呢?』她說:『你的手指頭點來的時候,好像金光棒一樣很光亮,所以眼睛睜不開。』這就是像《楞嚴經》中云:『各以紫檀金光手摩阿難頂。』有陰陽眼的人就可以感受這種毫光。
她求道後也漫不在乎。過了幾天,有一個晚上要睡覺,熄了燈,躺下來,忽然聽到玻璃有搞打聲。朱小姐上來一看,在窗外有一個頭髮長長的女鬼,她緊張的問:『妳要做什麼?』鬼說:『妳欠我的債要還我。』朱說:『我什麼時候欠妳?』鬼答:『妳的前生欠我的』。朱小姐躺下去,頭猛然蓋上棉被,不理她。如此連續兩三個晚上都來。她焦急了,怎麼辦?我不求道,沒有什麼!一求道怎麼女鬼就來找啊?趕快到佛堂問引保師。壇主就告訴她,妳來做人才服務,把功德還給她就會好的。恰好那晚上有成全班,她就去拿毛巾服務。因她沒有做過人才,拿毛巾不得要領,別人不敢接受,使她感到尷尬。但從此以後,她就常常上佛堂,聽道理和學禮節,那女鬼就不再來找她了。由此可見小小的拿毛巾的功德就不小了。
朱小姐說:『點停師請壇後站在佛桌前,就看不到他了。所看到的就是濟公活佛、,等到辦完了道,才能看到點停師。』她告訴別人說:『我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到鬼神。在三歲時有一天她的祖母說:『雲合啊!妳有沒有看到鬼啊!』我說:『什麼是鬼啊!』祖母說:『好,我看到時,就指給妳看。』原來祖母也是個陰陽眼。有一天下午約三點多祖母就叫『雲合啊!來看看從井裏爬出來那女人,有沒有看到,那就是鬼。』我說…『常常看到她。』可見朱小姐的眼睛是先天性的。朱小姐具有陰陽眼的事,就這樣傳開了。因為她證明辦道的時候很多仙佛天神臨壇,點道的時候,由濟公活佛親自給我們點開竅門,於是很多道親發出信心,渡了很多人,許經理的道務也就宏展起來了。﹒
許經理帶了一批道親回來學習時,朱小姐也參加了。有一天帶他們到萬華龍山寺參觀,她說:『怕死了,在廟裏有很多鬼,有的沒有手,有的沒有腳,甚至有的頭掉下來,有很多模樣,看了會怕上裡面也有神』她怕的不敢進去。朱小姐晉見老前人,說整個頭、臉的周圍都是一片毫光,而且非常的亮。她也看到許多前輩的元神的模樣。她參加了仙佛班,見到仙佛,更加奠定對天道的信心。從此以後,許多單位的前賢,就前往新加坡開荒。來到新加坡必先要找一個理想的佛堂。很多理事們都會邀請朱小姐,前往看看這個房子乾淨不乾淨。朱小姐也毫不隱瞞的表示意見。不贊成時,她會搖搖頭,後來才表示,她看到裏面有兩個女鬼。經過她鑑定後,大家也安心下來。
有一次鳳山林理事,準備設佛堂,把中堂掛起來。他說:『朱小姐咐!這樣正不正?』怎麼沒有回答聲音。後來在房間裏找到她,為什麼躲在這裏啊!她說:『南海古佛站在那裡看你釘中堂,我怕才走啊!』由此可見仙佛經常關心我們,巡視我們還沒有設壇,就已經來關懷我們了。朱小姐曾受前輩鼓勵她早日吃齋,但是她還不死心。有一天到巴剎的餐館,叫了喜歡吃的雞絲飯,在等待時,忽然仰頭一看,吊在上面的雞腿,怎麼變成女孩子的踟呢?她心裏一害怕,對著雞絲飯不敢吃了。爸爸說妳怎麼不吃,她只好講不想吃,給爸爸吃。從此以後她就開始自清,不久也上表清口了。
她掛有一副眼鏡,要看仙佛鬼神時,都把眼球吊上來,從眼鏡上端看過去。她看了很多事實,隨機告訴別人,以證實仙佛、鬼神的存在,不勝枚舉,下面再介紹幾點做參考。
有一次斗六張前人在新加坡講道理時曾經在黑板上寫字:『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等到講完要擦掉時,怎麼也擦不掉。不相信!再用力擦十多次,愈擦愈明。,這時問朱小姐,這是怎麼一回事。她說:『剛才仙佛把獎牌掛在上面了。』難怪就擦不掉。
在一九八二年斗六何經理在武吉知馬中心要開壇,也邀請她去講些話,鼓勵道親。她向大家說:『今天早上我很早就來佛堂,已經就看到仙佛神聖,上上下下在忙碌,連大伯公也在幫忙渡人。』
有一次鳳山坤道的林經理,帶一位坤道一起來佛堂。大家都不知道點傳師來。林經理較瘦,衣服也很樸素,另一坤道的體格較胖,衣服也華麗一點,看上去好像在社會上比較出色,有人品。她們參駕後,朱小姐就接駕。其他的人才就說,妳怎麼知道點傳師來了。她說經理的頭上都有一頂古時的官帽,別人問她,那一位是點傳師,她居然能指出林經理出來。
啟示:
1、自古以來常聽有陰陽眼的人。上天慈悲,常留有幾個這樣的人,以證實陰間的存在,仙佛、鬼神的確實存在。有人說,為什麼不要讓我們都看見。如果大家都看到,將是可怕的世界。在馬來西亞有個張太太也看得到,她很少出來,因為一出來就看到鬼,到處都有。她求道了,但很少來參班,因為不敢駕車,理由是駕車時恐怕人和鬼一時分辨不出來。朱小姐確實有這陰陽眼,以她好多地方的口實與事實都吻合,大家都覺得很實在。不相信有鬼神的人,希望您由此篇的故事,改變一下您的觀念則幸甚矣。
2、朱小姐起初較天真,看到什麼就講什麼。尤其講到那位前輩有什麼模樣,因講的太過真實,所以受到前輩注意叫她要謹慎,後來有關人的事就有所含蓄。許多人因好奇要問她,她就不再隨便落口。鼓勵人修道既是好事,但洩露天機,有時也會受到無形的埋怨和攻擊。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她所看到的還是在相的上面。不是道的實體,能看到仙佛、鬼神只是證實他的存在性,看到的人,不代表他的修行高,修道是每一個人要努力的。
3、朱小姐看到林經理的頭上有官帽,證實點傳師頭戴天命身兼師命是沒有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