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吾友去病,久事淨業,欲令此經大旨,辭不繁而炳著,請余為述要解。
去病,成時大師的別號。我蕅益的道友去病,修淨土法門很久了。去病師父要我著述《要解》,希望用簡要的文字來註解《阿彌陀經》,使大家看了能夠明顯瞭解這部經的要義。
跋 余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理不可卻。舉筆于丁亥九月二十有七,脫稿於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所願一句一字,咸作資糧。一見一聞,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讚謗等歸解脫。仰唯諸佛菩薩攝受證明,同學友人隨喜加被。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閣筆故跋,時年四十有九。
因為我要與法界一切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病師父要我寫《要解》,道理上我不能推辭。
我在清朝順治四年[1647]九月二十七日,拿起筆來寫《阿彌陀經》的註解,完稿於十月初五,一共寫九天完成。
我發願著述的《要解》一句一字,給眾生作淨土的資糧。
誰能見到,聞到這本《要解》,都能同證三不退。
相信的人也好,疑惑的人也好,都能種植佛道種子。
讚歎的人也好,毀謗的人也好,都能得到解脫。
我仰望諸佛菩薩來攝受、證明我。我的同學和我的友人,隨喜加被我。
蕅益大師的別號叫西有道人,名字叫智旭。閣筆故跋,把《要解》寫好放下筆來。
跋,是寫在文章後面言簡意賅的文字,內容多屬評介、鑑定或考據性質。
這本《要解》是蕅益大師四十九歲那一年寫的。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到這裡,圓滿了。
V1.0,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