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永明祖師所謂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此誠可寒心者也。
永明延壽祖師四料簡: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專參禪不修淨土,完全靠自力修行,不仗佛力,結果在成佛的道路上,十個人中,有九個人都耽擱、延誤,而繞遠路。
用功用得好,悟得很深遠,修行的操履非常潛確,這種禪宗的大德很難得,但是到臨命終,陰境現前時,自己一點不能作主,一轉眼就隨著業走了。講起了生死之難,實在令人寒心,生死事大,不是說說好玩的啊!
印光大師文鈔:其人雖徹悟禪宗,明心見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直須歷緣煆練,令其淨盡無餘,則分段生死,方可出離。一毫未斷者,姑勿論。即斷至一毫未能淨盡,六道輸回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家,即便命終。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
蹉者,蹉跎。即俗所謂擔閣也。陰境者,中陰身境。
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