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報妙—徵釋
解 (甲)二正宗分三: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正宗分分三科,是按信願行三資糧分的。
信。廣為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是妙果,正報阿彌陀佛也是妙果,以啟發我們的信心。
願。釋迦世尊特別勸導眾生,應當發求往生西方的願。
行。正當開示修行的人,應該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以建立行門。
@信願持名,《阿彌陀經》宗旨。
卍卍卍解 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信願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為《阿彌陀經》重要宗旨。
信願為慧行。要先瞭解淨土法門的道理,不瞭解淨土法門的道理,生不起來信心,發不起來願力,所以信願二個資糧,屬於智慧的行門。
持名為行行。已經明白淨土法門的道理,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是屬於修行的行門。
蕅益大師特別開示,信願行三資糧,信願最重要。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能不能生西方,全看你有沒有信心、有沒有願力?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生到西方去,蓮花分九品,品位有高有下,全看你持名的深淺。你持名持得深,決定上品上生;持名持得淺,決定下品下生。
信願行三法比較,信願比持名重要。沒有信心、願力,就無法瞭解淨土法門的智慧,則念佛生不了西方。
現在看到有人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你問他念佛作什麼?他說,現在當人很苦,我修行的目的,要修來世,轉一個富貴人。他認為今生當人太苦了,看見人家享受人間的福報,希望來生轉一個大富大貴的人。這個人能生西方嗎?從早到晚念阿彌陀佛,念得再高深的功夫,結果生到天上去享天福,出不了三界,生不了西方。
還有一種愚癡的念佛人,他一面把錫箔折成元寶的形狀,一面念阿彌陀佛,你問他念佛作什麼?他說,把錫箔折成元寶,是要集庫。陰曹地府有集元寶的倉庫,好像到銀行存款一樣,他一面念佛,一面折錫箔,準備將來死了,到陰曹地府用,免得當窮鬼。這種念佛的人更為顛倒,他不僅想去當鬼,還想當有錢的鬼,這就是有行,沒有信、沒有願,生不了西方。
有人問:單有信願,不持名,能不能生西方呢?要是不持名,信心不叫信心,願力不叫願力。真正有信心、有願力的人,哪有不持名修行呢?
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信願是智慧的行門,在前面引導,依願導行。
持名的行門,為正修的行門。
譬如走路,眼睛和腳要同時並運,眼睛看清楚,腳才開步走,有眼睛沒有腳不行,有腳沒有眼睛也不行,要目足並運,才能走到正路,到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