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序註疏—序古疏
解 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谿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古往今來對《阿彌陀經》有諸多的註疏,除《要解》外,另有二部註解也很重要。
杭州雲棲寺蓮池大師著的《阿彌陀經疏鈔》《疏鈔》。
疏鈔,疏通經義,恐眾生看不懂,又作鈔解釋疏。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第八代祖師,因當時蓮池大師已經圓寂,蕅益大師在他塔前禱告受菩薩戒,所以是蕅益大師菩薩戒的得戒和尚。為示尊重,以所住的寺院稱其名,為雲棲和尚。
第一是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稱為“廣大精微”。蓮池大師主要是以《華嚴》的十玄門,華嚴的境界,統攝宗教,來加以註解,有它廣大的一面;同時回歸到心性方面,有它精微的特點。
幽谿大師著的《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圓中鈔》。
幽谿是地名,天台山幽谿高明寺是傳燈大師的道場。因為出家輩分,蕅益大師晚一輩,所以稱傳燈大師為師伯。
傳燈大師用天台宗的圓教中道了義之理,闡釋蘇州北禪寺大佑法師所著《阿彌陀經略解》。以一心三觀的道理來闡釋一境三諦的境界,可謂高深洪博。
這兩部註疏都像日月升在空中,有目皆睹。有見識的人看到這兩部註疏,都能得到甚深的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