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顯淨宗—普被三根
解 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專講淨土法門的有三部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祖師大德研究後,推崇並單獨把《阿彌陀經》訂為每天必做的功課。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觀經》。觀想的法門。
展示定善十三觀和散善的三福、往生九品。
修行方法是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
觀想、觀像法門,攝受利根人。
煩惱淡薄,心容易寂靜,有堪能性,能夠觀察很複雜、很微細的境界。
不容易昏沉也不容易掉舉。
因為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對於上根利智還可以,中下之根則不容易修;而持名念佛並不是單利下根,對於上中下三根都能夠得到加被。
《佛說無量壽經》。持名;兼帶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展示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緣起。
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較適合初發心出家人,發起大悲心,修六波羅蜜。
年紀要大一點的出家人,身心的羸弱,較不易。
在家居士,要發菩提心,但心中所緣是家庭,妻子、兒女、先生等境界;較難發心廣泛的攀緣無量無邊的眾生及修習六波羅蜜。
《佛說阿彌陀經》。深信切願執持名號。
無需修行其他的方便法門;聞說阿彌陀佛,發深信願往生心,執持名號,以這樣的行持,就可跟彌陀感應道交。
三根普被。適合上根、利根人及中、下根鈍根人修。
一般人一生中無時不造業,甚至五逆十惡;直至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才猛然覺悟,心生懺悔。即使有機會聽聞佛法,但已來不及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更何論觀想、觀像的修行。但如宿世善根成熟,能遇善知識開示念佛法門及教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而且聞即信受,憶念彌陀的名號,乃至十念,即能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華。
這三部經並行於世,但古人特別把《阿彌陀經》列為日課,可見持名念佛一法,普被上、中、下三根。《阿彌陀經》屬於有門,持名念佛,屬於事相修行。
攝事理以無遺。
一句佛號具足事理。一心不亂,有事一心、理一心,不是單講事相,含攝有理性在裡面。
諸佛如來說法是理事雙備,淨土一法都能夠含攝。雖然從事相上的修持,非常簡單易行;但其法門所建立的理論,卻是法界的秘密之藏。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九法界眾生靠自己的力量無法相信,不能理解。
蕅益大師常常說這句話。大師是名字位中真佛眼,是開佛知見的祖師,我們一定要仰信聖言量。
統宗教而無外。宗指禪宗,教指教理。
禪宗,不出淨土法門之外。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教理,天台宗把釋迦如來一代時教,分為藏、通、別、圓四教。念佛法門,橫該八教,豎徹五時,一代時教,不出一句佛號之外。
尤為不可思議也哉。淨土法門,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含攝事、理,總括一代時教,真正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的無上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