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思修—修慧
解 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
一心不亂也有二種解釋。不明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相信念阿彌陀佛能生西方,叫事持;明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再來念佛的名號,叫理持。無論事一心、理一心,得到一心不亂,都是修行得來的智慧,為修慧。
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先伏後除。
念佛念到煩惱不起,伏住;念佛念到把煩惱斷掉,除掉。
能把煩惱伏住,乃至把三界以內的見惑、思惑斷盡。
功夫與二乘聖人相等。二乘聖人斷見思二惑,超出三界,了脫生死;但是二乘人不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所以還是屬於事一心。
理一心。事持,念佛的名號,能開悟;理持,念佛的名號,也能開悟。跟禪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功夫一樣。
按事相持,能開悟,得到理一心。因為本性之理,本性具足,持到三界以內的見惑、思惑斷盡;三界以外的塵沙惑、無明惑也斷盡,也可以開悟。
按理持,明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再來持佛的名號,開悟得更快,自己見到自性彌陀之理。持名持得心開,見到本性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
開悟後,不為空有二邊、生死涅槃二邊所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