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古疏
解 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谿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古來註疏,代不乏人」,自古以來,每一個朝代都有很多人註解《阿彌陀經》。「世遠就湮,所存無幾」,由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到清朝,因為時間久遠,古人的註解湮沒、失傳,現在留存下來《阿彌陀經》的註解沒有幾種。
「雲棲和尚著為《疏鈔》」,一種是杭州雲棲寺蓮池大師著的《阿彌陀經疏鈔》,「疏鈔」者,疏通經義,恐怕眾生看不懂,又作鈔解釋疏。「廣大精微」,他著的《疏鈔》義理寬廣,文辭精細。
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第八代祖師,因當時蓮池大師已經圓寂,蕅益大師在他塔前禱告受菩薩戒,所以他是蕅益大師菩薩戒的得戒和尚,為示尊重,以他所住的寺院稱其名,因此稱為雲棲和尚。
「幽谿師伯述《圓中鈔》」,還有一部註解,是幽谿大師著的《彌陀圓中鈔》,幽谿是地名,即天台山幽谿高明寺,是傳燈大師的道場。因為出家輩分,蕅益大師晚一輩,所以稱傳燈大師為師伯。
傳燈大師以圓中之理,闡釋蘇州北禪寺大佑法師所著《彌陀略解》,稱為《彌陀圓中鈔》。
「高深洪博」,傳燈大師解釋的《圓中鈔》,道理高深廣大。
「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上面兩部註解,好像太陽、月亮當空一樣,大家都看到,作得太好了。
解 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特以文富義繁」,蓮池大師著的《阿彌陀經疏鈔》、幽谿大師著的《彌陀圓中鈔》,文字豐富,義理繁多。「邊涯莫測」,講的道理像大海一樣,找不到邊緣,莫測高深。「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使初發心,知識淺薄的人,信心願力發不起來,無法登堂入室。下面蕅益大師就說為何要作《彌陀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