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菩薩發光明恆照十方之願,成佛後號無量光。
解 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
按性德上講,一切眾生都有真心本性,都有無量光明之體。按修德上講,佛已徹底證得真心本性之體,可是眾生沒有徹底證得。十方諸佛都究竟證得真心本性,光明都可以遍照十方,所以稱無量光。
因為諸佛在因地之中,初發心的時候,願力不同,隨著諸佛因緣願力不同,所以每一尊佛成佛後,各有一個別名。阿彌陀佛發的願不同,阿彌陀佛最初發心出家,叫法藏比丘,那時候有佛住世,叫世自在王如來,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來面前,發了四十八個大願,其中第十二願:「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因為他在因地之中,發這個願,現在成了佛果,光明照遍十方世界,滿了他的願。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十三、光明無量願。十四、觸光安樂願。)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夏蓮居居士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