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序—通序—引大眾同聞—聲聞眾—明類標數
解 (丁)初聲聞眾又三:初明類標數、二表位歎德、三列上首名。(戊)今初。
經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 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語,含三義: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三、怖魔,發心受戒,羯摩成就,魔即怖也。
大比丘,是聲聞戒都受圓滿的出家人。比丘是梵語,含有三種義理:
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只要一個吃飯的碗,資養自己的身命,把世間的財物都捨掉,沒有積蓄儲藏,破除貪心,專門追求出世間法,了生死的要道。
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以正智慧來觀察,把煩惱惡法破除掉,因為愛為生死本,不墮於愛見。
怖魔,發心受戒,羯摩成就,魔即怖也。出家後要受比丘戒,登戒壇正受具足戒,要作羯摩法,白四羯摩的時候,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魔王波旬的天宮會起大震動。因為他認為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凡是有人出家要了生死、出三界,他的子孫就少了一個。就像社會上不懂佛法的父母,聽說子女要出家,認為今後就少了一個子女,所以會驚怖。
比丘尼也一樣,具有上面三種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