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別地圓住。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
然而根據《金剛經》的三種論,在印度作《金剛經》的論,只有二種,無著菩薩造的《金剛經論》,天親菩薩造的《金剛經論》。我查過《佛學大辭典》,沒有《金剛經》的三種論,或者是二字印錯了,印成三,你們再去查相關的資料。
根機成熟的菩薩,可以為佛所護念。別教菩薩位在初地以上,圓教菩薩位在初住位以上。《金剛三論》講的是自力用功,別教菩薩在初地以上,圓教菩薩位在初住位以上,叫同生性菩薩,入分證位的菩薩,才可以蒙佛護念。
解 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
不是入分證位的菩薩,才可以蒙佛護念,現在是仰仗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相似位,即三賢位的菩薩,就可以蒙佛護念。乃至觀行即佛、名字即佛,都能蒙到佛的護念。
佛與眾生,本來同一法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稱同體法性。眾生只要聽到一尊佛的名號,一經耳根,即入識田,就能啟發力量,雖然最近要得到力量不行,但可以作一個遠因,終究不退轉。前面講過的那個老人,一稱南無佛,即為成佛的遠因,結果得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