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名念佛—三根普被,第一方便,無上了義,最極圓頓。
解 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云: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念佛名號,可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或者只念阿彌陀佛四個字,任何人都會念。普被上中下三根。釋迦牟尼佛依大慈悲心,不待人請問,就特別向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舉出來。
以下三句是蕅益大師依著教、行、理三經,讚歎持名念佛法門,堅定我們念佛的信心。
念佛就是佛,所以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是佛講的行經。
佛經上開導的,都是方便行門,持名念佛,是修行的行徑當中,第一方便的行門,是最高的行經。
念佛就是佛,所以是了義中的無上了義。
是佛講的教經。
佛講的大乘經是了義,持名念佛,是了義中的無上了義,是最高的教經。
念佛就是佛,所以是圓頓中的最極圓頓。
是佛講的理經。
大乘經講的最高的道理,是圓頓之理,持名念佛,是圓頓中的最極圓頓,沒有比持名念佛的理再高明,是最高的理經。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但是持名念佛法門,是一切方便中第一個方便,
持名念佛法門是妙行,名以召德,不可思議(要深信聖言量)。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能把阿彌陀佛的無量功德都召感出來,自己當下就是佛法界。
我們凡夫眾生念一句佛,心裡就現一個佛法界;念念念佛,念念現佛。念念相續不斷,我們的心,念念都現佛法界。我們的心,具足十法界,一法界顯,九法界隱。佛法界現前,九法界都隱沒了;念佛成佛。所以持名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大、小乘經相比較,小乘經都叫不了義經;大乘實、權教經相比較,權教大乘叫不了義經。實教大乘才是了義經。
所謂不了義,是學這個法門不能當下成佛,是權巧方便接引你到實教大乘,才叫不了義經。
持名法門,並沒有權巧方便,不是一階段結束,再學另一個階段。持名法門,念佛成佛,不但了義,而且無上了義。
《華嚴經》《法華經》是圓頓大乘的經典。持名念佛,是圓頓中最極圓頓,只要執持阿彌陀佛名號,當下就成佛。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是用譬喻增加我們的信心。用清水珠比喻佛號,用佛號為標的,漸漸的把我們散亂的心,都集中到佛號上,定於一心,達到一心不亂。念佛的佛號,有對治散亂心的功能,亂心不得不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