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無上因緣。淨土殊勝。
解 丙今初
經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梵語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不退轉之意。剛生到極樂國土的眾生,都是三種不退轉。三種不退之中,能夠一生中得到補處菩薩的,人數太多了,不是算數算得出來的。只好用無量無邊無央數那麼多來形容。
無上的因緣:了生死、成佛道。學佛法,要是沒有學到了生死三個字,你根本沒有學到成佛道的佛法,大乘佛法也沒有學到。
小乘是自己了生死,大乘是同一切眾生了生死。
佛法叫佛學,是了生死的學問。要是學了很多年,還沒懂得了生死三個字,根本沒有學到佛法;不但大乘佛法沒有學到,小乘佛法也沒有學到。世界上的學問,都是講了生活的學問,沒有講了生死的。
大乘佛法之了生死,是要同一切眾生了生死,度一切眾生了生死;同時也度了自己,大能含小。
小乘佛法:只度自己,不度別人;稱為小乗。
大乘佛法:要度一切眾生,自己也是眾生一份子,所以也度了自己;稱為大乘。
大乘出發點是利他,但也因此自利;度一切眾生了生死,就把自己的生死了脫了。了生死、成佛道,是大乘的要義。
大乘要度一切眾生了生死、成佛道。成佛道,不是成阿羅漢道;成阿羅漢道,是了自己生死的道。
成了佛道,福報具足,智慧具足。佛叫兩足尊,因為要有這兩足,才能度一切眾生了生死。
了生死,不是說說就了了!什麼事都是小事,唯獨生死是大事。
生死,是果報法,是造業後所結的果報。要了生死,得先不造業。要不造業,得斷煩惱。
現在就要斷煩惱。因為無常迅速,人的生命短促,等發了道心,也許生命就結束了。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沒有哪件事比生死這件事還要大,眾生要勇猛精進,不能等啊!
要想了生死,首先需要在修行的道路上,得到不退轉位,如此修行才不致於進進退退,尤其是在娑婆世界,惡友惡因緣太多,不易進步。於學佛過程,十個信心修圓滿,入了住位後,不再退墮於凡夫地,只有進步,不會退轉,稱為位不退。
把十個信心修圓滿,不是那麼容易。《大乘起信論》說,但進不退,要修一萬個大劫。何況進進退退,不曉得要修多久,所以不退轉是個大問題。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即使精進用功,決不敢懈怠放逸,用功到人的果報盡;縱然能活到一百二十歲報盡,要是今生夾雜惡業,還要墮落三途;就算今生沒有造一點惡業,前生前世多生多劫,造的惡業成熟,還是先要墮落三途。
一墮落三惡道,再出來不曉得哪一天;就算來生來世轉人,一定時間會間斷,不要說凡夫,一入母胎就迷糊。佛經有云:羅漢有入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
初果阿羅漢是見道位,已經悟到四諦之理;但一入母胎就迷糊。十信位的菩薩,也是一入母胎就迷糊。所以想要以今生用功的功夫,接上來生,不間斷不可能。
蕅益大師父親念了十年的《大悲咒》,感應觀世音菩薩送子來。他有大善根,從小就不吃葷。但後來上學讀儒教的書,為了要弘揚儒教,就開了葷;學會寫文章,就毀謗佛教。幸好善根深厚,後來看蓮池大師的《自知錄》,才發了道心;看了《地藏經》,發心出家,才把善根接起來。要不然造毀謗三寶的惡業,不曉得哪一天才能接上善根。
拿我們講堂的四眾弟子來說,大家都有大善根,前生前世都修行過;沒有大善根、沒有修行過,今天不會來講堂聽講佛經。大家自己想想,是不是一出生就學佛法?不是,都得間斷一段時期。所以生到娑婆世界的苦惱,是進進退退,六道輪迴;此道死了,再生彼道;彼道死了,再生此道。不要說墮落三惡道時間長,就算死了再轉人,都接不上,得間斷一個時期,而且還要遇到好的因緣,才能把善根接上;如遇不到好的因緣,就要墮落下去。
講到這一段經文的大因緣,阿彌陀佛給我們成就了二個大誓願,一為得不退轉位;二為壽命很長,一生成佛,不必等第二生。這是個大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