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
五濁惡世。劫濁。
劫濁,是時間濁,濁法聚會的時間。劫濁沒有本體,由其它四個濁聚會起來,時間變壞了,即時機、年歲不好。
在壞時間之中,時間不好,不容易修行,沒有帶業往生、橫出三界的行門,必不能度脫生死。
解 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汩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五利使都叫邪見,邪見增盛的時候,叫見濁。
身見。由執著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的身體為我,而起的知見。
邊見。或者執著常的一邊,或者執著斷的一邊,各執一邊。
見取。如世間哲學家,見到一部分道理,取著不捨,以偏概全,而生出一種知見。
戒取。是戒禁取見,如世間一切外道,各有其戒條,認為他們所定的戒條,最完善,取著不捨,生出一種知見。
邪見。撥無因果的邪見。
濁。五利使這五種不正確的知見,染污、渾亂眾生本來清淨的自性。因為見地不清,非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不假方便的行門,一定不能度脫生死。
解 煩惱濁者,五鈍使,煩惑增盛,謂貪、瞋、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煩惱濁者,平常講貪、瞋、癡三種根本煩惱,這裡講貪、瞋、癡、慢、疑五種根本煩惱,這是五鈍使。
濁。昏煩惱亂起來,所以渾濁不清。因為想把煩惱斷盡再成佛不容易,所以要明白凡夫心即是佛心,即心即佛的淨土法門,才能度脫生死,不然必不能度。
解 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眾生濁是我們的果報。
見煩惱,是見濁、煩惱濁,這是個因。
五陰是色、受、想、行、識五種法,和合起來叫眾生,為所感得粗惡、弊劣五陰和合的果報。色是我們的身體,受、想、行、識是我們的心,都是弊劣不高明的果報法,所以叫眾生濁。
在眾生濁之中,一定要欣厭二門,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行門,不然不能度脫生死。
解 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為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
因,見濁、煩惱濁不高明。
果,眾生濁不高明。
因果都陋劣,壽命就短促,活到一百歲的人很少,所以叫命濁。
在壽命短促命濁之中,假若不是念佛七天就能得一心不亂,不必費長時劫的時間,不必辛勞勤修苦的行門,不能度脫生死。因為你修其他的法門,還沒有修好,壽命到了,怎麼能度脫生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