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種種莊嚴的本質境,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的帶質境,是實有的。
解 此則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眾生念佛的功德,不是現今成就,也不是當來成就的,而是阿彌陀佛老早就已經成就的。因為這是以阿彌陀佛種種莊嚴來作為增上緣、本質境,以帶起來眾生自心的種種莊嚴,帶質境。
唯識宗,法相宗,把一切境界分成三種:
性境:本來實實在在有的境界。
帶質境:由本質境,生起來一個境界。
獨影境:本來沒有這個本質境界,自己打妄想打出來的境界。比如龜毛兔角,世界上沒有這個東西,自己想出來烏龜身上有毛,兔子頭上有角,根本是虛妄的境界,叫獨影境。
現在我們念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
是依著《阿彌陀經》觀想出來的,不是獨影境。
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成就的,用大願大行成就的本質境,帶起來我們眾生心裡面緣個境界出來。
這不是龜毛兔角,是真真實實有個西方極樂世界,叫帶質境。
緣影虛妄是邪境;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緣影虛妄,是真實有個境界,不同於西洋宗教的天國。西洋宗教求生天國,好像跟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但是不同。
佛教講因果。西洋宗教求生天國,是無因之果,完全是獨影境,沒有因,哪來的天國呢?
也不同於西洋哲學家的理想國,哲學家不滿現實,認為人生太苦,幻想出一個理想國來,根本沒有那個國,那是獨影境。
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全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是眾生的功德。全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就是眾生自性的功德。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以來,所修的功德成就的;也是眾生能受用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