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俱會一處,猶言凡聖同居。尋常由實聖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至實聖灰身,權聖機盡,便升沈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
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補處菩薩跟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夫俱會一處,等於凡夫和聖人同居;跟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不可同日而語。
在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雖然也有小乘聖人、大乘聖人和我們同居,但實聖灰身,權聖機盡,就都離開我們了。這時候還留在娑婆世界的,是我們這些苦惱凡夫。實聖的小乘聖人、權聖的大乘聖人,都超升了得了法樂;我們這些苦惱凡夫,還是沈淪生死,還在這裡受苦。苦樂懸殊,是大大的不同。又天地之間,誰見到羅漢,誰見到菩薩呢?我們是凡夫,能見到聖人,聞到聖人很少。好不容易僥倖獲得,你見到羅漢,聞到菩薩,親近的也很少,亦步亦趨,學著聖人的腳步,修行的更少。
實聖。
是小乘實證的聖人,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皆還沒證到四果阿羅漢;因為他們過去有漏的業,還沒有斷盡的緣故,所以跟我們凡夫還住在一起。
實聖灰身:小乘聖人,證得四果阿羅漢後,灰身泯智,入滅盡定,用三昧火把自己的身體化掉,超出三界,不與凡夫同居。
權聖。
是大權示現的聖人,有大慈悲願,乘願再來。
權聖機盡:菩薩度化與他有緣的眾生,等到應度的根機度盡,也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