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分(七覺分)
解 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
梵語菩提,此云智慧,覺;七菩提分,也叫七覺支。
擇法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
依五力慧力,用智慧觀察諸法的時候,能揀擇哪個法是真的法,哪個法是假的法。能把真的法、假的法檢查清楚,自然不會去學外道虛偽的法。
智慧與修行,等於人的眼睛與兩隻腳。走路,眼睛要先看路,哪是正路,哪是邪路?要看清楚,邪路不要走,要走正路,完全靠眼睛的力量,這叫擇法覺分。
四正勤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要我們把三業清淨了,就是了生死、成佛道的妙法。如果說得頭頭是道,說得再好,三業不清淨,仍然是沒有依教奉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尺;說了一丈那麼長的道理,不如行一尺短的修行、念佛。所以瞭解道理以後,一定要修行。
同時,修行也不能盲修瞎念;不能盲目修行,而不去明解道理。所以修行需要擇法覺分,要看清楚,哪是正道,哪是邪道?正道、邪道都看不清楚,就要修行,盲修瞎練,費了很大力氣,結果都是無益苦行。所以要先開智慧眼,認清道路,再邁步走,走一步,就與佛道接近一步。
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
依五力精進力,精進修行各種道法時,仍要注意需隨時起覺照,不錯謬去行無益的苦行。看不清楚道路去走,費了好多力氣,吃了很多冤枉苦,叫無益苦行。
修行要精進,不怕吃苦。依擇法覺分,在真法中修行。
喜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
假若依精進覺分,精進修行用功,得到一種法喜。仍得隨時起覺照,所得的這種法喜,是對或不對;所得了這功夫,不是依外道顛倒之法而起法喜。
經由對法喜的覺照後,安住在真實之法而生法喜,叫喜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