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有緣人
解 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藕益大師從不同的角度闡述《阿彌陀經》,與蓮池大師、傳燈大師的註解,可謂相得益彰。
蘇東坡遊廬山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風景很好,橫著看成山嶺,側著看成山峰,縱然都看不盡廬山的真面貌,但是已經處在廬山之中。
比喻蓮池大師著的《阿彌陀經疏鈔》,傳燈大師著的《彌陀圓中鈔》,雖然沒有把《阿彌陀經》的道理解釋完,但解的確實是《阿彌陀經》正當的道理。我蕅益著的《要解》,也不敢說把《阿彌陀經》的道理解釋完,但解的是最切要的道理。總之,三部著作雖然沒有看盡廬山的全部面目,但確實都看見廬山的真正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