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不退—生同居,一生補處,圓證三不退。
解 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西方極樂世界,四種淨土的特色是橫移的,眾生往生西方凡聖同居土,就能跟四種淨土的諸善上人聚會一處,遇到的都是諸上善人,所處環境都是令眾生念佛、念法、念僧,隨時都在精進修行,無退緣。
凡夫往生於凡聖同居土,等於生於上三個淨土,生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而分證常寂光土。凡夫帶業往生,生到西方,壽命無量,盡此一生,就證到補處菩薩的位。
凡夫往生到西方,雖然只是證到位不退,然而也能一生補處佛位,等於圓證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三種不退都證得。
娑婆世界凡聖同居土,雖然也有聖人,但實聖灰身,入偏空涅槃;權聖機盡,度生之緣已了。所以凡聖同居土的眾生,很難有機會遇到聖人,長時得與跟隨聖人修行。尤其是末法時代的今天,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要聽聞正法就更難了;何況是遇到真正的善知識,而又能教授淨土念佛法門。
解 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鐵案。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一個帶業往生的凡夫,生到西方,可以證到補處菩薩,一生可以成佛。這種力用,研究教理的人,無論是學哪一部經,哪一部論,都沒有這種力用。
禪宗注重頓悟,尤其是大徹大悟。然開悟只是出塵階漸,要生生不退,才能成佛。跟淨土宗一個帶業往生極樂世界的凡夫,一生就能成佛,不可同日而語。
禪宗大徹大悟只是成佛的初步,頓悟之後,必須漸次修行。未開悟,悟不到佛理,不知道修行;即使大徹大悟,只是好像走上步出三界的樓梯,一級一級的要往上走,悟後還要依悟起修,仍未出三界六道輪迴。
禪宗潙山禪師: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潙山禪師說開悟只是出塵階漸,要生生不退,才能成佛。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理雖頓悟,事必漸具。
蕅益大師悲心懇切,勸禪宗宗門下的人及教門下學教的人,大徹大悟只是出塵的階漸,要生生不退,才能成佛;學教,千經萬論,都沒有《阿彌陀經》這樣的力用。苦口婆心,要我們想想這個道理,要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