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序—通序—引大眾同聞—聲聞眾—表位歎德
解 (戊)二表位歎德
經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聲聞眾所證的聖果有四種。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阿羅漢是最高的果位。
這些大阿羅漢常隨著佛,幫佛轉法輪,一切眾生不但知其名,而且識其面,讚歎阿羅漢的功德。
@阿羅漢—應供,殺賊,無生
解 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即乞士果。二、殺賊,即破惡果。三、無生,即怖魔果。復有慧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
比丘,修行時之因位;阿羅漢,果位(法)。各有三種義理。
應供,乞士果。已證得最高的四果阿羅漢,應受人天的供養,為比丘乞士的果。比丘受戒以後,要托缽化飯,阿羅漢應受人天的供養,不必再乞求了。
殺賊,破惡果。殺煩惱賊,煩惱能害法身慧命,把煩惱斷除,等於把煩惱賊殺死,為比丘破惡的果。比丘受戒以後,要破除惡法,這就是把惡法破盡了。
無生,怖魔果。比丘證得阿羅漢,超出魔王的範圍,證到無生果,不再來三界以內受生。因位中之怖魔,即果位中之無生,就是得到怖魔之果。
智慧有三種:
阿羅漢,得一切智。
菩薩,得道種智。
佛,得一切種智。
在阿羅漢的本位上講,證得四果都叫阿羅漢,但有深淺三種不同:
慧解脫。得一切智,叫慧解脫阿羅漢。
俱解脫。修禪定,得八解脫,叫俱解脫阿羅漢。
無疑解脫。對於苦集滅道的四諦,不但自己無疑,還能解釋讓其他眾生無疑,叫無疑解脫阿羅漢。大阿羅漢。
@本是法身大士。
解 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淨土不思議法,故名大也。
大阿羅漢,又解釋為法身大士,是親證法身的菩薩。
菩薩登地後,豁破無明,親證法身,為法身大士。這些大阿羅漢,本來不是小乘弟子,是大菩薩來示現作聲聞。
阿羅漢是定性聲聞,已經了分段生死,入偏空涅槃,不再發心修念佛法門。但不可思議的淨土法門,一定要聲聞弟子來證明,因此由法身大士的大菩薩示現作聲聞,來證明不可思議的淨土法門。
@阿羅漢—原法身大士,助佛轉法輪
解 從佛轉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
大阿羅漢都是常隨眾,幫助佛轉法輪,佛到哪裡轉法輪,就隨從到哪裡轉法輪。佛在利益人天大眾,他們也在利益人天大眾,因此廣度一切人天大眾,功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