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世界,三苦逼迫;極樂世界,永離三苦。
解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娑婆世界的眾生有個特性,堪能忍受痛苦,叫他出離苦海,還不願意出離。諸佛看我們是可憐憫者,在苦海裡堪能忍受,所以叫堪忍世界。單就人道講,苦樂相雜,有苦有樂。
苦是苦苦。本來就苦,苦上加苦,叫苦苦。其實只有苦沒有樂;因為苦逼迫著身心。
樂是壞苦,不久住故。娑婆世界雖然有樂,但樂事不久常。
大富大貴的人,天天享受五欲之樂;有一天忽然變貧窮了,無法適應。
做大官的人,突然間下台,感覺世態炎涼;則樂是壞苦,原是樂事,但壞了,沒有了。
非苦非樂是行苦。有人覺得他的生活不苦也不樂,覺得沒有苦。但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性不常住,像流水一樣遷流不息。身體慢慢的變老、衰退,這就是行苦。
比如你勸一個人生西方,他說生西方極樂世界作什麼呢?
你跟他說:娑婆世界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沒有房子住,這是苦苦,要遠離娑婆世界的苦海。他說他的生活很富有,沒有苦苦。
你跟他說:樂事不久常,樂事會壞。他說:我不貪心,不求大富,也不求大貴,我不苦,也不樂,這樣很好。
可是你問他怕不怕死?死字人不願聞,說大話的人,一提起死,就不高興聽。你說不苦也不樂,好像活神仙,你一天一天跟死接近,因為性遷流,你活一天,生命減少一天,就跟死亡接近一天,哪裡不苦呢?
極樂世界永遠離開三苦,沒有苦苦、沒有壞苦、沒有行苦。不同於娑婆世界對著苦叫樂,是對待的樂。西方極樂世界,根本沒有苦,是絕待的樂,所以叫做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