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公和尚的普賢行、文殊智」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五十八集) 2014/7/12 台灣台南極樂寺 檔名:02-042-0058

學生:賢公和尚的普賢行、文殊智,慚愧弟子開吉,今日恭敬報告的主題是「賢公和尚的普賢行、文殊智」。

恩師上淨下空老法師在七月六日宣講的《淨土大經科註》中,引述黃念祖老居士註解,「《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於逝多林中,發十大願王」。恩師開示到,海賢老和尚圓滿具足了普賢行與文殊智。在中國的四大菩薩中,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踐,能夠將孝親尊師、慈悲、智慧落實於生活、工作及處事待人接物之處,稱為普賢菩薩。慚愧弟子在學習《來佛三聖永思集》時深深體會到,海賢老和尚以自己一生的行持體現了普賢之行,並以尊師重道的德範彰顯了文殊之智。

壹、賢公和尚的普賢行。在華嚴會上,普賢菩薩是華嚴長子,其最高之德行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因此他是娑婆世界淨宗初祖。普賢十大願王內容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弟子在此略舉數項來證明,賢公和尚行持之中的普賢行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

一者禮敬諸佛。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因此,極樂世界人人都是禮敬諸佛。海賢老和尚對諸佛的禮敬,首先體現在他對母親的誠孝、對老師的恭敬,並將此真誠恭敬擴展到對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從而真正體現普賢菩薩禮敬諸佛之行持。賢公把母親接到桐柏山上孝養,此乃養父母之身;賢公一生認真奉行母親對他的教誨,為人要和善寬厚,千萬可別做惡造罪,此乃養父母之心;賢公護持母親精勤念佛,直至母親自在往生,此乃養父母之志。所謂「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賢公助母親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是盡了為人子之大孝,是真正的禮敬諸佛。

賢公一生至誠遵守傳戒師的教誡,唯傳六字洪名,囑其一直念去,一句佛號念了幾十年不拐彎,這是對傳戒恩師至誠至真的禮敬。賢公在文革期間,冒著生命危險,歷經磨難,妥善保存傳戒師的骨灰,並在文革結束後,重新將師父的靈骨重新建塔安葬,這是他對傳戒恩師傳法恩德的至誠回報。平時賢公從不在拜墊上拜佛,總是在地面上拜,對佛恭敬到了極點。他說,拜佛是要拜出自性,拜出清淨心。賢公一生性情溫和,嚴於律己,寬厚待人,他慈心愛物,戒殺放生,真誠善待一切眾生,人們從沒有見他老人家發過脾氣,也沒見他毀謗、輕視過任何人。

淨公恩師教導我們,從理即佛而言,一切眾生都是佛,不但有情眾生是佛,無情眾生是法,動物是佛,植物是佛,礦物是佛。因此,禮敬的對象包括十法界依正莊嚴,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在寺院內外,賢公看到有貓狗等小動物來回出入,就把供果食品給牠們分食,並囑咐人們不要打,不要傷著牠們。他說這都是眾生,跟咱們人一個樣子,都有靈性。賢公還親自栽種名為七點半的稀世奇花,七點半花開,花開見佛,一花開時百花開。那是他親手栽種、澆水、拔草,細心管理,才開放出如此火紅美麗的花朵。這處處體現了賢公對有情、無情眾生的真誠禮敬。

淨公恩師教導我們,對善人、惡人都要恭敬,無論是尊重我的人、愛我的人,還是誤會我的人、毀謗我的人、陷害我的人,都要一律平等真誠恭敬。因此,多年前電工無理強行收費,還打了賢公兩個耳光,賢公說:忍忍算了,能忍就心裡安生,他打了算是給我抓癢,唾沫吐到臉上當是洗臉,跟人不要爭高論低,就沒煩惱,忍者自安。這就是禮敬諸佛普賢行的真實體現,因為普賢菩薩是證得法身的菩薩,普賢就像母親一樣,對待一切眾生,哪怕是迷惑顛倒的眾生,都絲毫不改他的真誠恭敬。淨公恩師教導我們,學佛就要從禮敬學起,以真誠心修禮敬,清淨心修禮敬,才能夠入門。

二者稱讚如來。禮敬諸佛是從相上而言,稱讚如來則是從性德而言,因此,與性德相應的要稱讚,與性德不相應的就不稱讚,這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有明顯的表法。賢公和尚曾與宗門高僧海墨法師、體光法師在塔院寺結廬共修。海墨法師喜研經教,擅長演說,後閉關念佛,預知時至,趺坐而寂。體光法師根性非凡,曾親近過虛雲老和尚,深得嘉許,被公認為是得虛雲老和尚心印者。賢公每每提及此往事,無不極力讚歎二位法師的修持功夫,這就是賢公稱讚如來的體現。賢公老和尚此生最後一個表法,就是表僧讚僧這個法。二0一三年元月十三日,當居士們帶著《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一書去看望賢公時,他如同看到盼望已久的寶貝似的,無量的歡喜。他馬上穿袍搭衣,拿著書本,主動要求人們給他照相。表了這個法三天之後,他就安詳自在的往生了,這是賢公為我們作證轉。有居士問,老人家您知道淨空法師不?哪知從未看過光碟的賢公讚歎道,「再來人」。並再三告誡學人,一定要善護口業,千萬不可毀謗聖賢人,說話口滿可不好!佛門弟子互相讚歎是佛法興旺的氣象,若是互相批評,自讚毀他,這是佛法衰滅的現象。這是賢公以其最後的身行言教,告誡佛弟子,一定要能夠稱讚如來,警示我們,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三者廣修供養。廣修供養是以平等之心供養諸佛菩薩及一切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普賢菩薩是以真誠之心供養父母、師長及一切眾生。種善因得善果,財供養得大財富,法供養得大聰明智慧,無畏供養得健康長壽,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海賢老和尚盡其一生都在力行廣修供養,三種供養圓滿具足。賢公財供養是以內財為主,外財兼之。內財供養體現在他一天到晚都不閑著,還什麼活都幹,直到過世的前一天,還在門前翻整菜地。他曾開墾過十四片荒山,助人修建過十一所道場。他非常勤快,幹啥都不惜力,凡是挑水、洗菜、做飯、洗刷鍋碗,樣樣幹到前頭。還把寺院上下裡外,甚至廁所,都打掃整理得乾淨無染,使人置身於舒心環境之中。就連師兄弟們的衣物、佛飾和寺院法器,都及時予以清洗整理,不沾泥污。難怪傳戒恩師對徒弟們常說,海賢是在實際生活中修佛,這最難得!

賢公的外財供養,體現在居士們供養他的錢全部留在所在的寺院或佛堂,做為放生或印經書的資金。一九八九年國家遭受洪澇災害,賢公把寺院僅有的自己耕種的一千二百斤糧食上交國庫,分文不取。賢公的法供養是以一生的身行言教做表率,以勸化大眾念佛為要旨,在在處處隨緣開示,給人以無盡省思。他經常說:念佛念到一定時候,不管啥時候都在念佛,別看我在幹活,我還在心裡時時念著佛哩。即使是在往生的前三天,賢公還不忘叮囑學生們,要念佛,其餘啥都是假的。並且說,我早晨三點鐘,有時一點就起來念佛,我有時念佛不出聲,在心裡念。學生們謹記在心,依教奉行。

賢公是修無畏供養的好榜樣,賢公愛老敬老,所以自己才能夠得老。他孝親敬師、友愛師兄弟,不辭年邁,遠赴廣州為海慶法師裝飾金身。早年寺院沒有香火供養,幾乎是賢公一個人辛勤勞作,供養五個年老體弱的老和尚,直到他們一個個往生。無畏供養的果報是健康長壽,因此,即使賢公已經一百一十二歲高壽,他仍然思惟敏捷、身心康健,不但生活能夠自理,還堅持農田勞作。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二0一二年夏,南陽居士去看望他,賢公在送他們出門時,忽然童心大發,親自搬著木梯子爬到柿子樹上摘了一筐柿子,下來後一一分送給每個人。看著一百多歲的老人爬高下低,那種慈悲真誠,人們眼眶裡湧出了淚水。

四者懺悔業障。章嘉大師曾說,懺悔業障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決定後不再造,此乃真懺悔。真正懺悔要真放下,真放下的先決條件就是要真看破。賢公和尚一生真正看破放下,他沒有豪言壯語,從來不做經懺佛事,但他不論閒忙,佛號從不離口。懺悔業障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往生淨土,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是把所有一切惡緣統統斷掉,因此極樂世界是盡善盡美的世界。賢公說,我沒有上過一天學,不認得一個字,上山剃度後,師父就叫俺光念阿彌陀佛,叫俺明白了不要亂說,不能說,不要指手劃腳。我現在一百多歲啦,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老佛爺(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我給老佛爺求過幾次,要跟他去,可是老佛爺都沒叫我跟他去,說我修得好,再多活二年,做個樣子給大家看。賢公就是憑著老實、聽話、真幹的真實修持,真正具足往生淨土殊勝無比的善根、福德、因緣。

在此僅舉此數端,即可體現賢公和尚行持之中所彰顯的普賢行。至於普賢十願之後的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亦集中表現在賢公和尚往生前手持《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為《淨土大經》以及淨公所宣演之佛經作證轉。恆順眾生表現在賢公和尚接受供養,自己卻分文不取,且不留戒指、拐杖等生活行持之中。普皆迴向表現在賢公和尚爬上自己的石塔,用手拂去厚厚的積草,坐在塔頂,夕陽下深深的凝望西方。弟子感受到,這正是賢公將自己一生的普賢行,全部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體現。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在此暫不一一詳述。

黃念祖老居士在《科註》中指出,普賢十大願王,正是彌陀大願之第三十五願之廣演。彌陀第三十五願願文中有「修菩提行,行普賢道」的經文,以此證明極樂世界是普賢十願的法界,極樂世界無量無邊一切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由此我們能夠深深體會到,賢公和尚與阿彌陀佛、普賢菩薩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他正是普賢菩薩之慈悲化現。我們應當學習賢公,效法賢公,亦盡己之力為《無量壽經》、為淨土法門作證轉,方不負這位百歲老人的慈悲示現。

貳、賢公和尚的文殊智。通過學習《來佛三聖永思集》,弟子體會到,賢公和尚尊師重道的精神,是他能夠一生成就的根本原因。賢公於二十三歲時赴湖北榮寶寺受具足戒,傳戒師本是臨濟宗白雲系的一代大德,然而卻不曾教授賢師參禪打坐,也沒有教授講經說法,唯傳六字洪名,囑其一直念去。此乃傳戒恩師對賢公所傳之法,他盡其一生信受奉行。賢公謹遵傳戒師誡訓,一生唯持六字洪名,時時刻刻,日日月月,年復一年,不曾間斷。每天早起拜佛、念佛,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刻骨銘心,行住坐臥片刻不曾丟失。他常常告誡身邊人,搬柴運水無非是道,粗茶淡飯皆是修行,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在文革期間,賢公雖然歷經磨難,卻一直為大眾示現著僧寶的形象,沒有脫去僧袍,這也是他尊師重道的體現。多年之後當弟子們向賢公問起,當時為什麼堅決不肯還俗時,這位並沒讀過書的老人,卻張口說出了幾句蓋天蓋地的言語,「學道當知心是佛,修行應以戒為師。出家再返家,不如不開花」。慚愧弟子體會,為什麼說不如不開花?因為結不了佛果!

賢公尊師重道的行持,與文殊菩薩之智德完全相應。我們剛剛學過《無量壽經.法會聖眾第一》,經文曰,「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黃念祖老居士在註解中說,「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是諸佛之師」。念老引《放缽經》曰,「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恩師上淨下空老法師在早年,曾經節錄過《華嚴經》的「文殊菩薩示善財文」,經文曰:「文殊師利菩薩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汝今發心,求菩薩道,為欲成就一切智智,應當勤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當念隨順,不應違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過失。」這段經文非常重要,為我們說明了事師之道,亦即《吉凶經》所言「從明師受戒」。

善財童子是修學大乘的榜樣,他的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教導他如何親近善知識才能成就無量智慧。求善知識,勿生厭倦、懈怠之心;見善知識,不可有自滿之心,不可得少為足;親近善知識,一定要依教奉行,最忌諱陽奉陰違;對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過失。古德教導我們,不見師過才能專信不犯,若是常找老師的過失,即使是諸佛再來,我們也絲毫不得利益。賢公和尚的尊師重道還體現在他不見師過,當師兄弟對他指指點點,以無中生有的謠言詆毀於他,甚至連師父都對他嚴加斥責之時,他沒有半句怨言,也不為自己辯解。直至從遠方回來的師兄弟為他闡明清白,他的冤屈才得以洗清。隱忍自持,尊師自重,是賢公和尚的至善至德。

《華嚴經》清涼大師疏曰:「善知識設實有過,尚忘非取法。至聖堯舜,其猶病諸。自除如來,孰能無過。以人廢道,翻是自欺。況權實多端,生熟難測。」清涼大師開示道,善知識即使真有過失,也不要放在心上。即使是聖人堯舜,想要一生沒有過失都很難辦到,只有諸佛如來才真正沒有過失。若是看到善知識有過失就不肯跟他學,這是自己欺騙自己。因此,清涼大師特別教導我們,不能夠以人廢道,才真正能得殊勝的功德利益。

參、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在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真正圓滿成佛,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都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文殊發願經》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普賢與文殊兩位大士發殊勝大願,求生極樂,念公註云,「可勸一切菩薩,皆仰信文殊之大智,入普賢之大行,普導眾生,同歸極樂」。

綜上所述,賢公和尚以自己一生的真實修持,真正實踐了十大願王普賢之行,與尊師重道的文殊之智,是我等下愚凡夫的良師益友,是末法九千年淨宗學人的絕佳榜樣。願我等同倫效法普賢之行,圓滿文殊之智,以賢公和尚為榜樣,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真正往生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佛。

以上是慚愧弟子學習賢公行持的淺顯心得,不妥之處誠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惠予批評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

老法師:開吉師的報告很感動人。大乘教裡,特別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的表法,文殊表智,普賢表行。在《華嚴經》上,普賢排在第一,如來長子,文殊排在第二,稱他為庶男,庶就是第二個位次。他兩個是分不開的,排名先後也是表法,代表《華嚴》是以行為主,解是幫助行的,行是主要的,行的綱領就是十大願王。前面四個,他講得很清楚,重要的就在前面四願,禮敬、稱讚、供養、懺悔。真正懂得這個意思,依教奉行的人,尤其是修淨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如果真正把目標定在極樂世界非去不可,不去,來生就是三途,把這樁事情擺在我們眼前,讓自己選擇,就不至於懈怠,不至於拐彎了。用功,海賢是我們最好的榜樣,一句佛號念到底,真信、真願,就圓滿功德。

這個法門人人都能修,人人都能成就,難在哪裡?難在難信,真難信,信了之後一定認真去幹。第二個難在什麼?懈怠,特別是遇到挫折,精神提不起來,這個時候容易退轉、容易墮落。用什麼方法?我教同學,每天把光碟看三遍,防止這個問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好榜樣在眼前,天天看他,天天去體會他,一遍比一遍深入。許多同學照這個方法去做了,告訴我,效果非常好。學佛最重要的就是真誠、清淨、恭敬,有這三個心態,再真正加上老實、聽話、真幹,沒有一個不往生,而且往生品位都高,無論出家在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沒有一個不成就。所以海賢法師這個表法,往生之後的功德大了,我們要認識,我們要替他宣揚,讓大家都用這個方法,一生當中圓滿成就。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