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黃念祖老居士

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黃念老自一九八五年七月至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之間分七次講於北京居士林

※全文取自 黃念老法音網站。為便於檢索學習,彙整為單一網頁。

※為便於查找定位,文中加註 段落標題(紫色字部分),原文並無。特此告知。

🔶 第一講 般若為導 淨土為歸

一九八五年七月九日 乙丑年五月廿三日

也不是講,祗是漫談,也不是說法,更不是說開示,只是向大家匯報自己看經、實修的一些體會而已。那麼漫談,談什麼呢?就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之所以稱為漫談,就不一定要有一個專題。一般人都覺得這兩部經好像是很不同的,怎麼會連到一塊兒呢?這裏有三個因緣:

頭一個因緣,正果法師一直在講《金剛經》,現在正果法師生病了,我來代替,所以我們還有點接續的意思,所以從《金剛經》談起。大家都知道我寫了一本《無量壽經》的註解,而且三月份的時候,我就預備來向大家談這個的,後來《廣化寺》增信班那邊需要,我就跑到那邊講去了。那邊講的是《無量壽經》講的是淨土法門。當然我們這一方面也是要談到的,所以接著從正果法師的《金剛經》談到我所要談的《無量壽經》,這是一個因緣。就是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也就是《阿彌陀經》,也就是從般若到淨土。這是第一個因緣。

第二個因緣,咱們《居士林》一恢復之後,開始印經。咱們念的那個法本,不是《居士林》印的,是我印的,供養《居士林》的。《居士林》印的第一部是什麼呢,就是《金剛經》。是秦譯、唐譯兩種,老居士有人得到了,有王季衡居士寫的一篇序,這是秦、唐兩譯。接著就印《阿彌陀經》,印了三種《阿彌陀經》。於是王居士就提議叫我寫一篇序。印完了《金剛經》就印《阿彌陀經》,這個序我就說,《居士林》我們這麼印經是很有意義的,也就是我們修行的人的途徑,就是以般若為導,以淨土為歸。

我們拿什麼來導引呢?我們要有一個導航、一個方向、一個指南針,這要靠什麼呢?要靠般若,《金剛經》之類。但是我們這走到哪去?我們要有一個歸宿,以什麼為歸呢?就是以淨土為歸。這個「歸」字有幾個解釋。這個序是我寫的,我說「以般若為導,以淨土為歸。」這個「歸」字有幾個解釋:一個是「歸宿」。總要有個歸宿哪,你在外頭跑,要回去呀,不然你住在哪兒?「歸宿」就是這個意思。你得回家呀,回家得有個住的地方,要有個宿處,投個宿舍,「歸宿」。而且這個「歸」字也是一個「究竟終極」之義。什麼才究竟,什麼這個事才算圓滿呢?要以淨土為歸,匯歸大海。一切水流到哪兒?都要流到這個大海裏面去,淨土就是這個海。所以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這是第二個因緣。

般若為導

為什麼要以般若為導呢?我們菩薩都要修六度,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是前五度,第六度才是般若。我們要修六度,但必須知道,前五度是如盲,唯有般若才是有目。而且這個話回頭我可以從《金剛經》裡頭把它找到,就是這麼說的。所以常常有人批評人說:「你這個人是盲修瞎練!」他沒有目嘛,不就是盲修嗎。沒有般若,你就是行五度也是如盲,那還就免不了這「盲修」的批評。所以這般若為導,就如有目。一個人要行路,沒有眼睛怎麼行,不辨方向怎麼行。又有經上的話說:入佛的寶藏,是智慧為目。到了寶藏裏頭,你要拿寶,你得認,要得看見寶。那什麼是你的眼睛?智慧是你的眼睛。不然進了佛的寶藏,你看不見它,你不知道拿什麼。「信為手」,信心就是手。有般若才知道拿什麼,怎麼能拿到手就得要有信,所以信為道源功德本,所以般若為導啊。反過來說,咱們很多在迷的人,如「大富盲兒」,大富的瞎眼睛的孩子,「日坐寶中」,天天坐在這些寶貝裏頭,珊瑚樹、水晶瓶、大金元寶,「為寶所傷。」讓珊瑚樹紮破了臉,讓水晶瓶碰破了腦袋,讓金元寶拌了,摔一跤了,成天在那兒受傷。這是「大富盲兒,日坐寶中,為寶所傷。」所以般若非常之重要,般若為導的重要性就在這兒。

淨土為歸

以淨土為歸,那有一個很好的證明。最高的經就是《華嚴經》,《華嚴經》八十一卷,最後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不是再現成也沒有了。一部佛法就在這兒,佛一開始就說《華嚴》,一開頭成了佛告訴眾生,就告訴的是這個,把佛的全部的所得都給眾生了。那最後導歸到哪?歸到極樂世界。普賢菩薩是《華嚴》的長子,第一位大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所以,以淨土為歸就是《華嚴》的宗旨,也就是普賢菩薩所給我們示範的,所帶頭的,他親自給我們帶頭!以淨土為歸呀。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從《金剛經》談到淨土法門,談到《無量壽經》。這是第二個因緣。

第三個因緣,就是我自己本人的一個因緣。有許多老同修總想問我:「你是怎麼回事?」這我首先要感激《金剛經》,是《金剛經》救了我,不然我已經是叛徒了。我這個叛徒又變成信徒,就是由於《金剛經》。

我小時候跟著家長到《廣濟寺》來,這個廟裏沒有一個角落我是沒有走到的。在我十一歲的時候,那次是臘月初八,夜裏頭,晚上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那天的那個道場非常莊嚴,從大殿繞著念,一直念到第二天的凌晨。當年這地方一直是甬道過去,通到天王殿,不是現在這兒。從這個大殿繞出去,經過甬道,經過天王殿,再從這兒繞回來,人就來回這麼繞,都是滿的。這鍵椎(註一)也好,鐘鼓聲也好,念的也好。在那一天夜裏頭,我母親她們都走了,我還不肯走,還跟著大家繞,後來到了十二點多,才用車把我叫走。我小時侯是佛教家庭,一開始的印象是很深的。那麼為什麼又成為叛徒呢?這慢慢慢慢的,知識就增加了一些,就覺得不是僅僅參加道場、拜拜佛、念念佛,而就想看看這些佛教徒到底是什麼樣的思想和行動。就發現許多有名的法師、有名的大居士,他的名利心還是不淡,他在人我是非上還是很多分別,還是有時候是瞋恨,有時候是貪、瞋、癡心都不淡,還是一些計較分別,還是有這個佛教裡的機械心,勾心鬥角。我看到了在家、出家許多人的這個情況,這些有名的人。因此我就有了一個錯誤的結論,我說這些人修行了幾十年,敢情這個修行是不管事,要管事怎麼還是這樣呢?那時候念《活葉文選》(註二) ,有蔡元培的一篇文章,叫《以美育代宗教》,就想恐怕這個是對的了。這些人這麼念、這麼拜,實際上沒起作用。

註一 :梵語「鍵椎」乃鳴集之法器。

註二 :《活葉文選》是以活頁形式出版的中文文選,曾先後由不同出版社出版。「活葉」中選有文言,有白話;有古人名篇,也有時人佳作。大約只是從其方便、便宜,幫助普及著眼。

直等到我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考試完了之後,書都不想看了,考完了,也不想出去玩,就把我母親的佛書拿來兩本,看了一本《靈魂論》,看了一本帶註解的《金剛經》。這本《金剛經》看得…,那就是不知多少次的,一次又一次的,從身而心,從頂到踵,如同甘露灌頂一樣,一陣一陣的清涼,一陣一陣的清涼…,一切世間的事情都不能相譬喻。這就明白了《金剛經》的道理,我那時候就恍然大悟:不是佛法不靈啊,是這些個修行人辜負了佛法!

無住生心

那從這個佛法裏頭,也就看到了這一部《金剛經》的宗旨,就是「無住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轉變了,就不是叛徒了。同時自個兒在這個時候也有一個體會,這「無住生心」不是一般主觀願望所能達到的。我要「無住生心」?你生心了就有住!就不是無住;你無住就不生心啦。 那時候,第一遍看《金剛經》的時候,我剛二十歲,那時我一個體會,看來這念佛法門是很巧妙,你在念佛的時候就容易達到「無住生心」。所以從我個人說,也是從《金剛經》到了《阿彌陀經》,這個念佛。從《金剛經》體會到淨土的道理。而這樣一個體會道理,那剛是第一次開蒙,開蒙的第一課。經過這麼多少年的學習,這就深化多了。今天底下我們要談的,就更深化一些,有許多大德的討論、著作,他們的遺教。 那麼這麼多年的學習,回顧起來,當年這一轉還是正確的。當然是很幼稚、很膚淺,但基本上說,一部佛法也就是這麼回事!

這個「無住生心」的重要性,從六祖的因緣就很清楚。六祖是個一個字不識的勞動者,很孝順,自個兒砍柴擔水養母親,這麼一個人。他的這個信佛就是因為聽了半部《金剛經》,也就是這個「無住生心」。他給小旅館裏頭送水來,聽見一個客人正在念經。他就放下擔子聽,聽他念經。這個人念到「無住生心」時,他心中就豁然,他就問:「你這經是從哪來的?」客人說:「我這是從五祖黃梅那兒來的。」他就要去黃梅。從廣東去黃梅還不是太遠。那麼他就去了黃梅,他只是聽經聽到了這「無住生心」就去了。

一個不識字,從來沒聽過佛法的人,就聽了半部《金剛經》,就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樣的一個水平。可是大家知道,他見了五祖時候的問答,這個公案大家都很熟,我也還經常老說,因為這個公案實在是有意思。不老去提,咱們總是體會得有時候不親切。他就是這麼一個水平,沒有多少年的修持,一個字不識的年青勞動者。這就見了五祖,五祖一看他就說:「你這個獦獠,你也學佛呀!」「獦獠」那時候是罵南方少數民族的話,就好像「你這個蠻子」這類的話,不是恭敬的話。「你這個獦獠」,南方這種好像沒有開化的人,「你也來學佛呀!」所以禪宗有的時候說話,都有個機鋒。

六祖當時就回答:「人有南北」,人是分南分北,「佛性何分南北。」人人都有佛性,這個佛性還分南北嗎?你看看這個水平,什麼水平!這麼一說,五祖馬上就回答:「這個獦獠根器還挺利的,你帶他到槽廠勞動去。」就到槽廠幹活去吧。他又回答,這話就厲害了:「阿那自家」,他自稱我是阿那自家,「日生智慧」,每一天都生出智慧來,「未審再作何務?」我不知道還要幹什麼?「我自生智慧之外,還要幹什麼呀?」說這個話是個什麼人?僅僅聽了半部《金剛經》,聽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金剛經》的殊勝功德,我們要深入體會就在這兒。五祖說:「你看看,這個獦獠他根性太利,快去快去!」就勞動去了。後來做偈子,大家都很熟了,我就不多說了。

做了偈子,這個地方有很多人錯會。他已經就超過神秀。有許多人不相信頓法,這個是很可惜、很遺憾。你能不相信頓法嗎,這不中國歷史的事實?你能不信哪?那神秀能講多少部經論,《楞嚴經》在宮中第一次給武則天講的就是神秀。神秀是五百人的善知識,他是上座,所以五祖一傳說:「你們誰來做個偈子,我就傳衣缽給他。」五百人沒有一個敢做。「當然是神秀,眾望所歸嘛,我們不必再做了。」那神秀這麼高的威望。神秀做了之後,他不得衣缽。這樣一個勞動者,南方來的,還不是出家人,還沒剃頭的,(只是)廟裏的一個勞動者,所以後來的追衣缽,很多人就誤會了,以為佛教徒搶衣缽。不是這個!當時的佛教徒水平不是這麼低,咱們都低估了,我要給他們平反。那是想不通呀,怎麼一個在家人把衣缽拿去了?想想看,連戒都沒有受,連和尚都不是,他變成祖師了,竟然有這個事!所以大家想不通啊,不是爭名奪利,這一點要這麼看。

可是他雖然高過神秀,還是沒有見性。這一點要肯定,今天來不及多說了。所以五祖又把他找來,又給他講,又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無住生心」,是《金剛經》這一部經的宗旨。現在香港寫了一部《金剛經》的註解,他對於「無住生心」一句也沒有發揮。所以有些事情挺有意思的。

在這個時候,六祖就說了。他是第二遍聽《金剛經》,他沒有別的基礎,沒有見過別的經。他就是在客店聽了一次《金剛經》,到了五祖這兒就勞動。五祖再給他講一遍,又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大徹大悟了。他就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這是六祖的話,一個文盲啊,大家有的說「我不識字」,大家怕什麼?這個不是考狀元。大家要知道,沒什麼可怕的,你的佛性一點兒也不減,一點兒也不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就是我哪裏能想得到。我哪裏能想得到,我的自性本來自然就是清淨的;「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我哪裏能想得到,這個自性本來就是無生無滅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都具足的,沒有任何欠少,一點兒也不缺;「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咱們的妄心有動搖,哪裡想得到,我的自性從來不增不減,沒有動搖;底下還有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真正認性,認識自性了。

當下五祖話就說了:「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認識你的本心,你學法沒有用處。不是說一點用處也沒有,當然可以種福,但是對於解決你的生死根本,就得要開慧,明見本心。你如果是愚昧,就達不到了,所以也就學法無益了。「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倒過來說,你如果能識本心,見自本性,怎麼樣?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所以這是頓法,「迷即眾生,悟即佛。」明自本心,識自本性,你就是天人師、丈夫。「丈夫」,調御丈夫,就「丈夫、天人師、佛」,他沒有全說,就說到這兒,就給衣缽了。所以《金剛經》的殊勝,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如此。

五度如盲,般若如目

這般若的重要,我也在這兒提一提。剛才說的五度如盲,唯般若有目,我說這《金剛經》裏頭有證明。《金剛經》就是這麼說的:「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心裏有所住,你雖然行布施,像什麼呢?像一個人進了黑屋子裏去,什麼也看不見。所以你行布施,如果沒有般若,就像進了黑屋子一樣,什麼也看不見。這是《金剛經》的話。而「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無所住而行布施,就是生其心。這不就是無住生心嗎。你「無住」就怎麼樣?就「如人有目」。般若如目,有眼睛,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地在眼睛上(用功夫)。現在很多人都願意練腿,想跑,都是好事,但是先別光練腿,你跑得太快,眼睛要是看不清楚,是會摔跤的,所以眼睛很重要。若人不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在光明明照之下,見種種色。這就是說「無住生心」,這個般若的重要,從經文上我們可以看到。經文也說了:「若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早上我以多少多少身布施;中午以多少多少身布施;晚上還是這麼布施。這麼布施了百千萬億劫,拿生命來布施,這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而這個福有多大呢?這個福要是比較的話呢,「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如果有個人聽到《金剛經》能相信,不跟它矛盾,信心不逆。你得的福,比那個百千萬億劫拿無量生命來布施的福要超過。

所以《金剛經》的功德、般若的功德、不住相的功德,你拿這個行一切功德,就如人有目,見種種色。你不如此,所做就如人入暗,則無所見。這就說明《金剛經》功德的重要,而《金剛經》的功德就在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這是什麼人的境界?根據蕅益大師的《破空論》,這是地上菩薩的境界。他說:「羅漢能夠無住,不能生心。」他見了「我空」,真正沒有我相了。他證有餘涅槃,證了真諦,他就入般涅槃了,但生不起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心了。所以他是無住,但不能生心。所以釋迦牟尼佛呵斥這些聲聞乘是焦芽敗種。其實他已經是聖人了,但就由於他發不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些事度的菩薩,他也發了大乘心,拿頭目腦髓來施捨,修忍辱,這些事度的菩薩,他是生起了大乘心了,但是他不能無住,他是有所住。地前的三賢|幾十個聖位,「十信」之上有「十住」;「十住」之上有「十行」;「十行」之上有「十回向」;「十回向」之上才是「十地」。地前三賢是什麼情況呢?就「十住」、「十行」、「十回向」,他們只能夠有的時候是無住,在無住的時候就不能生心;有的時候生心了,但又不能無住。交換,一段時間無住,一段時間生心。只有在登了地,破了無明的菩薩,生心時即無住,無住時即生心。

我們剛剛讚歎了《金剛經》的殊勝,又根據了蕅益大師的《破空論》,這麼殊勝,但不是凡夫境界,也不是羅漢境界,也不是事度菩薩境界,也不是三賢菩薩境界,而是登地以上菩薩的境界。那我們讚歎這個經,大家是不是覺得高不可攀呢?

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就是一句佛號

剛才我不是說過嗎,在我二十歲的時候,就體會到當你單單純純地、老老實實地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一句之後又是一句,一句之後又是一句,這個時候你心裏沒有想別的,所以說念佛的人應當萬緣放下,什麼功名富貴,什麼考績,什麼家庭糾紛,這一切都應該放下。你萬緣放下了,不就是無所住了嗎?可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念聲聲不已,一聲接一聲,相續不斷,這不就是「而生其心」嗎?你的心沒有斷滅,所以經典告訴我們:以凡夫的生滅心要入諸法實相,唯有以念佛是最容易。佛的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不好的,但以我們現在這種生滅的妄心,就這個心要入諸法實相,那就是以持名,或者我再補充一個持咒,這種方法是最為容易了。所以蕅益大師就說這個念佛「即事持達理持」,你就這麼事念,相信有阿彌陀佛,相信有極樂世界,我就這麼念,這是事持。不想別的,就這麼念,執持名號。從這個事持就達到理持,也就變成了實相念佛。蕅益大師這個大德…,它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功德?就是因為這一句佛號,就暗合道妙。你雖然不懂得《金剛經》,但是在你念的時候,不知不覺中你就合乎「無住生心」的這個無上道妙,妙道,可以說是。

蕅益大師說:「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一個人能夠信願持名,就完全把佛的功德全攝成自己的功德,這是最直捷的。所以我們剛才說從《金剛經》談到《阿彌陀經》,就全攝成自己的功德。

一聲阿彌陀佛,卽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我們知道《金剛經》是如此殊勝,但非我們的境界,那我們怎麼辦呢?這個淨土法門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以剛才大家所念過的《阿彌陀經》的最後一段,根據《彌陀要解》,向大家匯報一下。

大家剛剛念過了,所以我們剛才說了《金剛經》,現在就談到《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就是小本的《無量壽經》。這樣一個漫談,可能今年還有兩次,或者明年接著談都可以。本來這回就是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咱們今天先談到小本,《阿彌陀經》。最後在《廣化寺》,我講了一個《無量壽經》的開頭:還沒說法,佛放光 (註三)。 大家很多人聽了,也覺得很有啟發。這兒講《阿彌陀經》我談一個收尾。經的收尾也是很多讀經的人容易忽略的。

註三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大教緣起第三【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現大光明,數千百變。】

「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剛才不是說了,六方的佛都在讚歎這部經,這也就是佛在讚歎一切諸佛。「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十方的佛都在勸大家要信這個經,同時也在稱讚釋迦牟尼佛的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十方的佛是這麼說的,說什麼呢?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釋迦牟尼佛能夠做到非常難得、非常稀有、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能在這個娑婆國土,五濁惡世,這「五濁」是什麼呢?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在這樣一個惡世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這個世界上示現成佛。「為諸眾生,」為這個世界的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說這一切世間都難信的法。大家在讚歎釋迦牟尼佛呀。大家為什麼做這個讚歎?蕅益大師就把這個事情講清楚了,所以我就把蕅益大師《要解》中的話來供養大家。

蕅益大師的這個《要解》是九天中寫出來的,完全是三昧境界,完全是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的文句,所以近代的大德印光大師,咱們現代的人推崇他為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就稱讚:「所有的註解之中,以蕅益大師的這本註解最好,而且這一本註解,就是釋迦牟尼佛自己來寫,也不能超過。」這個話也只有印光大師才敢說,也因為他說這話,我們對於他被稱為咱們中國現代三大高僧,深信不疑。確實是可以與諦老、虛老並列。印老,過去我總覺得印老弱一點,這也是我的妄見。現在覺得不是,是可以並列。

《彌陀要解》: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

蕅益大師這些話說得好。他說:「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佛佛平等,佛佛道同。「而施化則有難易。」但他所施行的教化就有難有易。實際上佛法沒有不好的,佛沒有不同的,但是大家要知道,一結合到具體情況,就可以比較了。我給大家舉一個例。一本藥方的書,裏面的藥方沒有一個不是好的,都是能治病的,收集起來都是經驗的總結。但你不能說這裏頭某一個藥方好,除非你有科學試驗的果實,隨便說是不成的。都是好的,都是經驗的總結,但是結合到具體的病人來說,那我就可以說,你只能用這個藥方才最對,別的那些藥方對你是不對症的。人參是好的,但你正感冒發高燒,而你吃人參?吃了是會死的。這是一樣的事情,你那能說那個藥好,人參好就什麼病都吃人參?這兒有個好大夫在座,是吧,那個砒霜也能治病嘛,它一結合到具體的病就有比較了。 所以一結合到咱們這個世界,結合到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那就可以說,稱讚淨土法門就正當。

「施化有難有易。」為什麼稱讚釋迦牟尼呢?因為他給這個五濁惡世的眾生說這樣的法。給濁世眾生說一般的法容易,說些漸法也就很難了,但還是比較容易的。你要給眾生說頓法,說你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就成佛,像《大乘起信論》就講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那還是個漸法,而《大乘起信論》要信就不容易了,但還是比較容易的。這個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就能往生極樂世界。生了極樂世界你就等著成佛,這是頓法;禪宗當下開悟就成佛,這是頓法,但這個就不好說,就難哪,大家信不及。你說要修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他說那這個對,我就慢慢修去,這他能接受。你說當下成佛,他就不能接受了。你給咱們這個濁世的眾生說其餘的頓法,比如禪宗、密宗、天臺…這個還容易,你給說淨土法門,這種橫超的法,就不容易說,就難了。你給咱們眾生說一般淨土的法,這個淨土法門有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相念佛、持名念佛。要說前三種大家信起來還比較容易,可是你要給他說單是持名而不需要怎樣閉關,不需要多少多少的修證,「但持名號」,只要你念,你就「徑登不退」,直捷達到不退轉,變成阿鞞跋致了。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不退轉直到成佛。「奇特勝妙」,出奇、特殊、殊勝、微妙的。「超出思議」,不是眾生的思想、眾生的言論所能及的,所能夠達到的,就超出去。「是第一方便」,是方便法中的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這是難中之難。所以十方諸佛都稱讚釋迦牟尼佛「甚難稀有」,能做這樣的事情,給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這樣的眾生,說這樣的殊勝之法,說這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是難中之難。所以「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沒有一位佛不推崇我釋迦牟尼是勇猛啊,能做這樣殊勝的事情。

【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然吾人處劫濁中。決定為時所囿。為苦所偪。】

底下就解釋這「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濁」是個總的名詞,就是這些濁法都聚會了。見也濁了、煩惱也濁了、眾生也濁了、命也濁了,這些濁都會聚了,這樣一個時代就叫做劫濁,劫濁是這樣一個名稱,就是濁法聚會之時。那麼在這樣一個濁法聚會的時候,你一定被這個時代所限制住了。為苦所逼,有種種的苦來逼迫你,你要受到時代環境的限制。但誰都有這種感覺嘛,古人說:「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個人一輩子不如意的事情常常是八件、九件,「可與人言無二三。」能跟人說一說的沒有兩三樣。苦在自己心裏頭了。劫濁誰都不例外,所以這種時候要不是帶業往生,以這種「橫出」的修行,必不能度,這是肯定的!結合這個時代,所以這個藥方就出來了。

佛法都是好的,沒有不好的,你要是跑到藥師琉璃佛世界,或是跑到什麼別的國土,那不一定都能這樣。但是在咱們這兒就絕對肯定了,那就是這個法最殊勝。「必不能度。」你看這個很肯定,不是這個法,絕不能度!而且這裏頭說了個帶業「橫出」。現在就是很苦,現在就有人在國外反對這個「帶業往生」,寫了很多著作。這是一個學密教的人,我們也可以說是師兄弟。但是他背叛了我的師父,密宗最要尊師,你要背叛了師父,就沒有可說的了。而這麼一個人,他忽然間寫了一些文章,還有他的雜誌,就大肆反對帶業往生。有一些人給他作了些文章辯論之後,說是:「帶業往生指的是帶善業。」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帶罪業。你這罪業消不了,佛大慈大悲,罪業不消你能往生。這才是佛的大願,是淨土宗的根本,但是有人就是反對,這就是劫濁的特點。

【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昬昧汨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

「見濁」是什麼呢?「見濁」是見惑的前五種,就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這五樣稱為「五利使」。因為它非常之迅速、非常之靈利,比誰動得都快。「見」,說俗話,當然說得不很恰當,就是你的觀點、看法。對於這個事你是怎麼看,你是怎麼看問題的,這屬於「見」。每個人有他每個人的「見」,但這個「見」,這個「五利使」,也就是見惑的前五樣,是什麼呢?

第一個就是「身見」。就把這樣一個五蘊假合的血肉之軀,當作是自己了。愛護這個身體,種種想營養它、保護它。女同志的「身見」還多一點,她總覺得這個很美,很留戀它、裝飾它。有很多修練的人,又練氣功,練這個練那個,想通周天,大周天,任督脈轉,這個脈通了,那個脈通了。而且奇異功能使這個身體起了些變化。這些也都屬於「身見」。這是「見惑」裏頭的第一個。「惑」,惑亂,就是迷惑;「濁」是混濁,都是貶義詞。

「邊見」呢?就是落在邊上。一個事情一分為二,二就兩邊出來了。一個球是沒有邊,但你刀子一切,就有兩邊了,就出來邊了。所以一個是「空」,一個是「有」,有的人是「空見」;有的人是「有見」。有的人就把一切執為實有,一切都看成是真實的。人民幣是真實的,這電器、冰箱也是真實的,明天還要買個彩色電視,臨死的時候就是留戀捨不得。這都看成有。有的人就都看成是空的,外道就都看空,本來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變成斷滅,也是「邊見」。

再有的人就執斷執常,這也是兩個邊,「斷」、「常」兩見。「斷見」,許多科學家說「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現在國外大量的試驗證明了前生,有一篇文章叫《Memory out of time》,裏頭作了大量的報導,證明了這些人記得他們前生的事情,他那個記憶超乎時間了,所以叫「out of time」,他還記得,舉了許多例子。「斷」當然不對。有的人就是「常」,有些宗教徒就說「常」。比如耶穌教,說人死了之後,將來要等著耶穌來審判,有罪的人就入地獄了,而且是永遠入地獄;善人就升天,而且是永遠升天了。這是常見,老是如此,也是錯誤。這都是邊見,不落斷就落常。種種的所謂邊見,都是在見濁裏頭,不是這樣就是那樣,是、非種種的,這都落邊,這就不多舉了。見濁就是這樣一個性質。

那麼在見濁中如何呢?蕅益大師說:在見濁中決定被邪智所纏,就被這種邪的智慧把你纏住了。所以現在有很多練氣功很什麼的人,託著找朋友,說要來跟我談談,我說這樣的一位也不要給我接見,我說現在他們連外道也不是了,不是老子、莊子的道理,這一些人只能稱為養生家、氣功師,所以被這邪智所纏。在這種情況之下,有這些身見、邊見的人怎麼辦呢?如果「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他已經被邪智所纏,沒有什麼智慧了,你沒有特殊方便的辦法叫他修行,他就不能得度。還要叫他很艱苦很什麼,那麼去度他,他就沒有這個心了,他就做不到了。這是見濁。

【煩惱濁中。非卽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

「煩惱濁」呢?就是見惑中的後五樣:貪、瞋、癡、慢、疑。貪、瞋、癡是三毒,我們都知道,就不用再說了。所謂「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用三無漏學去對治咱們的三毒。「慢」就是我慢,這個我慢僅次於貪、瞋、癡。人人自個兒想一想,總覺得自己不錯,總覺得自己對,而別人不對。兩個人要有點意見,一定錯在對方;自己的修行總好像比別人強一點。還有大我慢,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種種的。 「疑」就是懷疑。對什麼事都不能信,總要有點懷疑,對於正法的懷疑,那是最不得了。所以「疑根未斷,即是罪根」,疑的那個根沒有斷,就是犯罪的那個根沒有斷,所以「貪、瞋、癡、慢、疑」就稱為「五鈍使」,就是我們的「煩惱濁」。

「煩惱濁」就是煩動惱亂。「煩」,煩燥;「動」,亂動,這個人喜歡熱鬧,安靜不下來。「惱」,苦惱;「亂」,心裏頭很亂。大家種種的心情,實際說起來就在這四個字裏頭。煩動惱亂,煩燥;心裏總不安,老在那動;這很苦惱;心中散亂,所以叫做「濁」,不然怎麼叫做「濁」呢?為什麼稱為「鈍使」?因為很癡重,他就老這麼樣,好像有慣性一樣,貪就老叫你貪;瞋就老瞋,轉不過來。

那麼在這個「煩惱濁」之中是如何呢?蕅益大師說:「處於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你在煩惱濁中,一定被貪欲像陷阱一樣,把你陷進去。各種的貪,貪吃、貪色、貪享受、貪舒服、貪名、貪人家恭敬,種種的貪。「為惡業所螫。」像被蠍子螫了,被黃蜂螫了一樣,被這樣的惡業螫了,決定有這樣一個遭遇。在這種情況之下的眾生,要不是「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這念佛是個什麼心?就「即凡心是佛心」,這幾句話我們要好好的珍重。把你這個凡心就成為佛的心,不是這樣的妙行,「必不能度。」這個「必」字在這兒很肯定。要不是把你的凡心,就你這個凡心,當下成為佛的心,沒有這樣的妙行,你決定不能得度。所以這也就是十方佛稱讚釋迦牟尼佛的道理,因為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這樣的妙法。

怎麼說「即凡心是佛心」?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這一句名號,阿彌陀佛之能成為佛,出現這句佛號,是萬德的一個果實,是萬德之所莊嚴。是萬德成了這個名號,所以這個名號之中就包括了萬德。所以你念這個名號的時候,這個名號就在你心裏頭,這個名號也就把「阿彌陀佛」的萬德,莊嚴了你自己的心,所以就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大家要注意。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當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把阿彌陀佛所有功德攝即成為自己的功德,即你的凡心成佛心。這就是密宗的道理。大家都要學密,「密宗」就是把凡夫的三業,身、口、意都是造業的,叫做三業,叫它頓然同於佛的三密。念佛就是這個法,使你的口業同於佛的意密。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莊嚴你的意密,也就是你的意業同於佛的「意密」,這就是密宗的道理,即這個凡心成為佛心。要不是這樣的妙行,不能得度。

【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麤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于劣弱。而不能奮飛。】

什麼是「眾生濁」呢?因為又是見濁又是煩惱濁,這樣所感成五蘊假合的這麼一個身,所以「色」跟「心」都否劣。身色就是這麼個樣,把這個皮一剝開,這裏頭人就是一個行動的廁所,這個身體很劣。「心」呢?也就剛才說的見濁、煩惱濁,心也很劣。所以這叫做眾生,就是五蘊假合,假名為眾生。在「眾生濁」呢,你決定是安於臭味而不能洞覺,因為你是「濁」了嘛,所以你就安於這種臭味的環境之中,你不會感覺到。昨天晚上,我還批評我的兩個女兒,我老是這麼舉例,我說:「大家就是糞坑裏頭的蛆。」現在是新社會新設備不感覺了,從農村來的,在農村勞動過的人都知道,這糞坑裏頭的蛆,就在這兒忙忙亂亂,爭呀,這一塊糞好,這一塊糞不好,我要丟掉這塊糞去奔那塊糞;那個蛆不如我,我比它強,就不想我出糞坑!

這個,蕅益大師說了:大家在煩惱濁中,你決定安於臭穢,你不能覺得。你不認識這是糞坑,就在這爭,這是一個大富翁的營養充足的糞;這個是個病號的糞,我要從這個糞,換那個糞,甘於劣弱而不能奮起。自己覺得「我總是不行」,很多人就是「我還能去往生啊,我念佛就求一個好死。」這是我自個兒的妹妹,她修了一輩子的佛,這是她的話,她就求一個好死。還有一位居士跟我說:「我念佛就希望我的一個亡者死了,我想(他得好處)。」他當時就不想我們自己的佛性,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也平等的,我們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攝成為自己的功德,我們決定可以往生,我們決定可以如阿彌陀佛一樣,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他不能擔負起。

所以很多人也都很關心佛教,我說你關心佛教,第一件事就是你把自己這個燈點著。你不要去管別人,這個廟怎麼樣,那個和尚怎麼樣。你先管你自己,你這個燈先放光。他不能奮飛,淨想管別人的事,總覺得…。這就是「眾生濁」的現象。如果在這種情形之下,沒有欣厭之心。因為眾生否弱,沒有這個雄心壯志,沒有廣大的願力,他就安於這個臭穢。你就告訴他要欣厭,這裏是苦空無常,要厭離,極樂世界你可以欣羨。而且這個欣厭之中也就包括了「四弘誓願」,包括了「苦、集、滅、道」四諦,今天時間不多,不多講了。要沒有這種欣厭之心,而且很切合實際,一般人都感覺到,尤其是年歲大的,看看無常就到了。今年發回來我的很多照片,連學生時代的,翻開一看,就唐詩說的:「訪舊半為鬼。」訪老的朋友,我看這照片,一半都是鬼了。底下就夏老師說的:「看看輪到我。」再輪也要輪到我了。所以這個時候得欣厭,大家眾生濁也能懂得這個道理,要要求往生極樂世界。

【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為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再有就是「命濁」了。因為你因很劣,所以果也很劣。感受的壽命就不滿百歲。現在到一百歲的人很少很稀有,所以叫做「命濁」。我們最苦的就是這件事情。也發心了,也懂得了什麼什麼了,但是壽命沒有了。很多很多都是錯誤,不覺悟。也明白了,理解力也強了,種種的也有了決心了,可是身體不頂勁了,老了。釋迦牟尼佛:老了之後,修行就如那個吃過了水的甘蔗。所以希望年輕的要趁及早努力,莫待老年方學道。《涅槃經》講了:老年人修行如擠出了水的甘蔗。造糖廠,把甘蔗擠出了水後,剩下的只是甘蔗渣。你吃那甘蔗渣去了。「命濁」就是如此。

在「命濁」之中,蕅益大師說:「決定為無常所吞。」這很快啊,石火電光般的,像把那個打火石一樣打個火,閃電閃個光一樣,措手不及。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只有不花多少時間,修密的人,有時候要十二年閉一次關,一個關接一個關,那就不容易,一般人做不到。現在這不讓你費時節,像明真長老,他一天修「十念法」,修「十念法」也可以往生。你早上起來衝著西方念十口氣,當然像退休的,沒有別的事情的人,你這麼念,表示你還是不想念。明真長老是修禪的人,他是禪淨雙修,用他的「十念法」也可以往生。不是一定要你功課很多,能否往生決定於你信願的有無,品位決定於你念佛的水平。所以這不需要多少時節、多少勤苦,只有這樣的不需要花多少時間,不需要勤苦去修的這樣一個法,你才能夠得度。因為在命濁中,生命很短。到了現代,事情很多,尤其是我們在家居士,社會上的事、家庭中的事,我們不能不管,這也是我們菩薩道的,菩薩行的一部分。淨土宗的好處,就是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世間法所應該做的事,你一樣也不要廢除,還能證佛法。所以這句話最妙了:「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不離佛法而行世法。」沒有離開佛法行世法,你那炒菜,何嘗不可以念佛。你那帶孫子、拍孫子睡覺,你要念佛的時候,對你孫子有很大的加持,這樣你可以一舉兩得。所以沒有這個行不能得度。底下最重要的一句。

【復次。祗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

「復次。祇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你有信有願,以這個信願的心來莊嚴你這一句「阿彌陀佛」。所以念佛必定是信願持名,光持名而無信願,不能往生,這個要點今天來不及多說了。那麼用信願來莊嚴你這一聲「阿彌陀佛」怎麼樣呢?不是五濁惡世嗎,就轉了,「轉劫濁為清淨海會。」這是劫濁,整個這個時代的一切環境都濁,還可能有核戰爭,到處鬧災,災情很普遍,而且恐怖主義份子到處搞爆炸。但是你這一聲(「阿彌陀佛」),就把這樣一個濁變成了清淨海會。當然你往生之後,這個就很好體會,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了,就是清淨海會。還不知道,你這一聲正念的時候,當下對於你來說,就是清淨海會了。

「轉見濁為無量光。」「見濁」就是污濁,你就變成智慧的相。「無量光」,「光」是照用,是智慧。你這就把「見濁」完全變成「無量光」了。轉「煩惱濁」就成了「常寂光」了。剛才不是說「無住生心」嗎,你念的時候,什麼都不想,就是寂;你這一句佛號清清楚楚,就是照,這不當下就「常寂光」嗎?「寂而常照,照而恒寂。」「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現在眾生濁這樣一個污垢之體,成了蓮花化生了。「轉命濁為無量壽。」人本來不過百歲,這一句佛號這麼莊嚴之後,你就把「命濁」變成「無量壽」了,就是無量壽佛。

【故一聲阿彌陀佛。卽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故一聲阿彌陀佛。」念一聲「阿彌陀佛」,今天我要供養大家的,來報大家給我加持之恩。這一句話非常重要,拿這一句話來報大家的恩。這一聲「阿彌陀佛」即是釋迦牟尼佛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什麼呢?就是咱們的本來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今以此果覺全體,」現在把佛所得的這個果實的覺悟,全體「授與濁惡眾生。」把這個果實全體的、一點沒有留的、一點沒有保存的,給給濁惡的眾生。 在「五濁惡世」,見濁、煩惱濁,咱們各個都有,我也具足,「濁惡眾生」。但是釋迦牟尼佛他把他的這個果實,給給我們濁惡眾生。這是什麼?這是「諸佛所行境界」,這是佛所行的境界,只有佛才能做得到的。所以佛都稱讚,稱讚釋迦牟尼佛甚難希有啊!這種修行,「唯佛與佛能究盡。」只有佛跟佛才能夠究盡、徹底,能夠行、能夠解、能夠信、能夠說。「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這「一切世間」包括什麼?包括九界啊!九界|咱們六道是六界:天、修羅、人、畜生、鬼、地獄,這六界了。阿羅漢、聲聞,這是七了。緣覺,是八了。九界呢?菩薩!所以這個九界,就不是說是「一切世間」,大家就以為普通世間上不能知道,不是這意思,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只指到這兒!包括了阿羅漢,包括了緣覺,包括了菩薩,一直包括到等覺,不是這些個菩薩他們的自力所能夠信、所能夠解的,當然佛給加被之後你能夠信解啊。所以這才說明這真正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把佛所多劫修行的一個果實,能夠直捷、全體的給給濁惡的眾生,這是「唯佛與佛」所行的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所以十方的佛都稱讚,釋迦牟尼佛甚為希有啊!

今天我們就…,時間也不少了,就以這個供養大家。

第二講 (佚失從缺)

🔶 第三講 般若與持名念佛

一九八五年 乙丑年

還是繼續上次那個題目,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也就是上次提出來的「般若為導,淨土為歸。」我們要依靠般若作為我們導航的方向,引導我們,把我們導到哪兒去呀?我們還是以淨土作為歸宿。所以我們就從這《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

般若

《金剛經》的經題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般若」,沒有適當的中國字可以翻,因此就翻譯了它的音,沒有翻譯它的意思。這是古時候譯經家的一種規定。咱們國家沒有適當的名詞恰好跟這個「般若」一樣,於是就用了印度話(的音),當然這個音有一點走了,注了這個音,但這個音還是接近的。比如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翻譯的是音,要翻它的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有的翻譯的是音,有的翻譯的是意思。「般若」就是音。因為我們中國沒有適當的字可以相當於「般若」,就勉強叫做智慧。但這很容易混,因此需要「般若」翻成中國的意思,於是就有人翻成是深智慧或者大智慧,以區別於咱們一般所謂的智慧。尤其是要區別於咱們所謂的世智辯聰,這兩個恰恰是天淵之別。我們如果把世智辯聰當做了般若,那就是禪宗的話:「把驢鞍橋當做了阿爹的下巴頦了。」那個橋跟下巴頦沒有共同之處,如果把般若體會為世間的學問、世間的聰明能幹,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學佛有八種人是困難的,聾子、瞎子、啞巴…。啞巴,他就不能問話;如聾如盲,他就看不見、聽不見;還有神經病,這都屬於八難。這世智辯聰跟八難是並列的。我們有的時候常常不知道,有的人還以此自負,不知道這是一種缺點,不是我們所說的般若,也不是學問,是一個大的智慧,極深的智慧。六度裏頭如果只是前五度而沒有般若的話,就不能稱為波羅蜜。你只是布施,那就是布施,不能稱為布施波羅蜜。忍辱,只是忍辱,不能稱為忍辱波羅蜜。波羅蜜是什麼意思呢?翻譯的意思就是「彼岸到」。外國的文法是倒過來說的,咱們的話就是所謂「到彼岸」。

咱們這生生死死,輪迴不斷,這個生死是一岸。我們是在這岸裏頭,八寶山一燒,又不定是牛胎馬腹,不知哪兒去了,輪轉不休。現在大量的科學研究,證明了這種輪轉是事實。很多人都記得他前生的事情,出了專書,外國人寫的書。生死這一岸是可怕的,不但我們死是很苦的,而且這個死是無窮盡的死。一個人說:「我難過的要死。」那就是用這個「死」來形容難過到極點了。這個死是極難過的,如果只死一回就完了,這個事情也好辦了,但是這是無窮盡的。而且這六道裏頭還有三惡道,三惡道苦趣的時間就長了,三途一報就五千劫呀!釋迦牟尼佛修精舍的時候,很多大阿羅漢看見螞蟻就哭了。說前一個佛,成了佛在這說法,它們就是螞蟻,它們現在還一直是螞蟻。你看前一個佛到後一個佛,有多少個佛,可它們還是螞蟻。所以墮入這種惡趣就很難得再從這惡趣裏頭出來,因為它結的緣只是這個緣,它思想裏頭只是這個東西,它就出不去了。所以生死這岸很可怕。

文字般若、觀照般若

那麼我們都希望永遠離開這個生死,涅槃哪,涅槃是彼岸。但中間還有個中流,這個中流是什麼?就是煩惱,煩惱是中流。度過這個煩惱的中流,才能到彼岸。那麼六度裏頭,真要到彼岸,每一度都不能離開般若。般若是大智慧,甚深的智慧,不是我們所謂的世智辯聰,這般若就波羅蜜。般若有三個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一切寫成了文字的、寫成了書的、寫成了經的、寫成了論的,這都屬於文字般若,用文字來表達般若的。那麼僅僅是文字行嗎?所以底下第二個般若就是觀照般若。觀就是「觀自在菩薩」的那個「觀」;照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的那個「照」。你讀了經之後,是聞到文字般若了,你得實修,要實踐哪。所以從前過去就說,這佛學跟學佛是兩件事,佛學是佛教的學問,還要學佛呀,學佛就是要學佛的大慈大悲、六度萬行。佛學院有一個學生問我:「我們到底要不要搞佛學?」我說:「既然名字叫做佛學院,當然要研究佛學了。但是要知道,佛學裏頭真正的內容,都是告訴咱們怎麼去學佛的。 」

你這麼去研究佛學就對了,不是給你寫一篇論文,考個博士,而是告訴你如何去修,如何去成佛的。所以我們是要學佛,學佛就要觀照般若。觀就是「觀自在」的那個「觀」,「觀自在菩薩」的意思很深,老要觀自己的自性在不在。你自己的妙明真心是不是都當家做主,你的主人翁在不在?你的煩惱一來就跟著它跑了,音樂一響,你就完全想到音樂上去了,你這主人翁就不在了,再加上一些分別顛倒。所以要觀,老觀自在的這個「觀」。底下的「照見五蘊皆空」,那就是「照」。我們要學佛也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要學佛是怎麼觀、怎麼照。所以這裏就有實踐,不光是懂得理論就完了。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你就得要去做。要去做當然很難了,上頭說過「無住生心」,這是凡夫做不到的。但是我再舉一個例子,我們也是可以做的。

比方《金剛經》裏頭大講「忍辱波羅蜜」。釋迦牟尼佛講:我前生為忍辱仙人,那時候歌利王出來打獵,帶了多少宮娥彩女,打獵之後睡個午覺。這些宮娥彩女沒有事就出來轉轉看。附近有一個青年男子在那打坐,很莊嚴很清淨,有的人過去問問他到底在做什麼?他就回答。大家覺得他這些話還都是…,大家就很重視,就請教他,他就給大家講。人越聽越多,很多人都圍過來了,聽他說法。歌利王他睡醒一覺一看,宮娥彩女都沒了,大吃一驚,一找,發現都圍著一個青年男子,坐在那聽他說話,這時候男人的那種妒嫉心就起來了。「你是什麼妖人!你敢調戲引誘我的婦女。」「我那裡引誘她們,是她們自己來找我,聽我講話的,我沒有什麼。」「你是幹什麼的?」「我是修忍辱,我是忍辱仙人。」「你忍辱?我剌你一刀,你忍不忍?」「你剌我一刀,我無我無人,我不生瞋恨。」就給他一刀,剌下一塊肉,「你恨不恨?」「不恨。」再剌一刀,「不恨。」就節節支解。這是《金剛經》裏頭談到具體的一個事例。這節節支解之後,歌利王後來看釋迦牟尼佛始終不生瞋恨,這是佛的這個大慈大悲。當然我們現在要學當年的忍辱仙人,剌你一刀,你也不生瞋恨,這個當然我們還是做不到。這有個程度。

六忍

這個「忍」有「六忍」,我們今天稍微談談這「六忍」,這對於我們生活一切還都有關係。人生總不免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許多冤枉,有許多無理橫加,種種的這種事情。

那麼我們要忍辱呢,第一種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就是說,他無緣無故打了我一拳,啐了我一臉唾沫,我當然那時候是生了氣,動了瞋心了,但是自己克制自己,「我是修行人,我不應當跟他一般見識。」自己努力克制,所以就不報復。他罵了我,我沒有罵他;他打了我,我沒有打他;他批評我,向上級彙報我,我不打擊報復。這都不報復,這叫「力忍」。我受了,但是我生了氣了,還是動了心,動了煩惱了,但是不去回報他。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忘忍」。這個事我就把它忘了,這就高了一步了。度量很大,宰相肚裏好撐船,你這樣對我,我沒有計較,就把這個事忘了。像古時候的宋(晉)襄公,因為他把敵人的元帥都給放了,自己的元帥氣了,「我這麼大辛苦的把人給抓來了,你給放了。」就在晉襄公的臉上啐了一臉唾沫。而這個晉襄公度量很大,所謂的「唾面自乾」,唾了一臉唾沫他擦都不擦,讓它自個兒乾,然後就把這事忘了。這也就進一步了。

再進一步叫「反忍」。人家對我無理橫加種種事情,我回頭想是我不對,責怪自己,一定是什麼什麼原因,由我這引起來的。這是第三種。

第四種就是「觀忍」。那就用上了咱們的《金剛經》了。來侮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我被受的這個人,都是肥皂泡,將來都是要幻滅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一觀,也就沒有什麼可去計較它了,總之是肥皂泡上的文章。這個肥皂泡還是紅的,還是綠的,還是藍的,各種的顏色,有種種的差別,這差別反正是轉眼就空的,這麼一觀哪,所以就是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一觀照,一空就度一切苦厄。這是第四個忍。所以這個學佛,他不是無用,他是大有用,是一個大安樂法門。咱們只要受用一點,你就安樂,社會也就變了,種種的問題也就改了。

第五種是「喜忍」。碰見這種無理橫加,別人忍受不了的,可我很歡喜。沒有這個事怎麼能夠鍛鍊我的忍呢。歡喜有這麼個機會,那就不是生氣了,排除了,所以一步一步高上去。

第六步是「慈忍」。對於這種無理取鬧,這種愚癡的人,我憐憫他,因此我就要度他。所以不是要報復,最初一步只是不報復,後來是想讓對方得到好處,得到度脫。

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都不是空談,他都是自己先做到的。這個歌利王,後來他是誰呀?世尊成道,首先的(睹)明星悟道,度五比丘。五比丘之中最著名的就是憍陳如,憍陳如就是當年節節支解世尊的那位歌利王。所以佛法就是觀照般若。我們就是念經當然得好處,念經之後,你還要在一切日用中,能夠這麼去觀行、去覺照。這是第二種般若,叫觀照般若。

實相般若

第三種實相般若。觀照般若之後,最後證的是實相般若。實相就是真如、佛性、果覺等等,都是實相。實相等會兒我們再解釋。

我們說三般若,不過這裏首先要強調一點,就是現在對於文字般若上,我們可能有兩種不很正確的對待。一種呢,研究的人只是重視了文字般若,以為從這經典我懂了,看了一些註解,我也明白了,我也會跟人家說,以為這就是實相般若了。這個是一個錯誤。因為一切文字,不管是經典,不管是禪宗老和尚的語錄,總之…,所以禪宗一部書叫做《指月錄》,我最近剛退回一部明版的《指月錄》,《指月錄》就是那一切一切,不過是給你指一指這個月。所以文字般若起的最大的作用就是給你指一指這個月。所以有兩種錯誤,一種錯誤說既然實相是離開這一切,就不要指了,對於經典我也不用去看了,這個是個錯誤。這麼一個茫茫太空之中,哪個是月亮,從來沒見過,你哪兒去找啊,你需要一個指,才能得到很大的方便。連指都不要了,看月就困難了,所以不要指的人是一個錯誤。再一種錯誤就更嚴重,就以為這個指,我說:「這就是月亮。」我這一指,那真要是月亮的話,我這一指,我這一句話都是對的。我說:「這就是月亮。」那月亮就在那兒了。我的這一句話跟我的指、跟我的話都是對的。誤解的人就說:「這個是月亮。」(認指為月)我說:「這就是月亮。」(以指標月)他說:「這個是月亮。」就把經典上的一句一句話,以為就是實相了。這樣就有兩個嚴重的問題:一個嚴重問題你再也看不見月亮了,以為這就是了。第二個嚴重錯誤就是把月亮認為是這樣。因此在般若中,我們知道,用自力來悟入實相般若,是很不容易的事。這個是三般若的一個淺說。

深說三般若

底下我們再引證一下蕅益大師,他把這三個般若圓融起來,深說一步。剛才我們都是打比方,這個深說三般若,蕅益大師對於實相有個解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空論》:【實相者。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離一切相。遍為一切諸法作相。故名實相。】

實相是什麼呢?剛才我說了,但沒有講。他說:「實相者,非有相。」不是有相,也不是無相,也不是非有相。不是非有,也不是非無。你看這個,實相咱們就不好講了。我們就是這四句:是有;是無;非有非無;還有,也不是又有又無,「非有無俱相」;這一切都不是,所以實相就離開了一切相。我們總是在這些相之中,是有?是無?是非有非無?還是有無俱相?這都沒有了,就離開了這一切相。那麼如果實相就是離一切相,這個事又跑到這一邊去了,那眾生又好懂了,但是底下還有一句:「遍為一切諸法作相。」一切法都依這個實相而成相,這才叫做實相。

這個比方,就同上次《資糧》用的那個比方,水上生波。水本來就無所謂一定的什麼波相,沒有這些相,但是因為風動之後,水可以出現種種的波。種種的波都是實相,因為風吹動之後而顯的相,所以水就遍為一切波作相。水本來沒有這個波相,但是它給一切波作相,這個話好懂吧。實相是離一切相,可是「遍為一切諸法作相」,所以就能顯現一切相,無相而顯現一切相。佛法都是這個道理,寂而常照,空寂之中而常起無邊無盡的照用。所以空到了極點,徹底,而這個用也就無窮。我們現在就是因為不能空其心,不能無所住,所以我們的妙明真心他也就不出生,就像陰天的太陽被雲遮了。

【此實相者。即是般若波羅蜜體。體自寂照。不可思議。如理而照。照不異寂。即名觀照般若。】

這個「實相」是什麼呢?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本體。那麼《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本體是什麼呢?就是剛才說的實相。那麼《彌陀要解》裏頭,蕅益大師說《阿彌陀經》是以什麼為本體呢?就是以實相為本體。所以水、鳥、樹林那些個事相,都是依止這個實相而成相的。「寂照」這是本體,是實相般若。如果契悟到這個,「離一切相,遍為一切諸法作相。」這個實相,那就是實相般若。能夠稍微證一點實相般若,就是地上菩薩了。這個體本來就是寂而常照的,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土,最高是常寂光土,本體就是自然而然、本來就是,寂而常照,是不可思議的。

這個「觀照般若」是怎麼樣?是「即(如)理而照。照不異寂。」我說眾生真像剛才我說的,那還講的是初步,淺的了,他那個六步的忍。真正的觀照是相當很深的境界,是即理而照。完全合乎這個本體,在那產生了,這樣去照,一切無住。這個「無住生心」就是理,用這來照,我這個心寂然無住,又不斷滅,以這個為我們心的鏡,這就是「即理而照」。「照不異寂」,在照的時候,跟這個寂並沒有不同,這也就合乎於「無住生心」。在照的時候跟那個寂,跟那個空寂沒有相異。就好像鏡子一樣,鏡子很寂,它可是能照。鏡子並無心,而它能照,而且鏡子的照就比我們高,它不留一點痕跡,你什麼人來,給你反映的真真實實,一點不錯,毫釐不爽,只有在空寂之中才有這種用。這個鏡子就是我們很好的一個譬喻。所以這樣叫「觀照般若」。

【如理詮寂。寂詮即照。是名文字般若。】

文字般若,就是如這個實際的理體,來表明什麼叫做寂。所以應生無所住心,應生清淨心。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但是修一切善法,無住而生心,以這來表示這個寂。那麼在寂,不離開寂,而能夠做一些表示說明,這個就叫做照,這個就叫做文字般若。

【夫實相者。為觀照體。為文字體。夫觀照者。照於實相。照於文字。夫文字者。詮於實相。詮於觀照。此一非一。舉一即三。此三非三。言三即一。】

這個文字般若用我自己的語言粗淺來說,文字般若也就是從實相般若所流出來的,實相就是觀照般若的本體,是文字般若的本體。這三個是互相聯繫的。那麼觀照是觀照什麼呢?觀照就是照實相、照文字。那你觀照什麼?也就是照實相般若、照文字般若去。那文字是幹嘛的?文字就是表達實相,表達如何觀照。所以這三個般若,一也就是三,三也就是一。因此我們讀經,我們思維,這裏頭能夠起很大的、不可思議的功德。為什麼說你早上拿多少身命布施了,中午拿多少身命布施了,晚上又拿多少身命布施了,這麼布施了多少千年萬年,還不如對《金剛經》的道理你能相信,你不違反,沒有這個信《金剛經》的福氣大,就是因為這個文字般若,它也即是表達了觀照般若、表達了實相般若。你只要不去把剛才說的「這就是月亮」,你就認為「這就是月亮」,那這句話就是實相,這麼去執著。那你所積的福就勝過於多少身命布施,這個道理就在這。

般若的妙用

般若的妙用,我們再舉一個例,舉六祖的一個事。上次我們說過六祖了,六祖的水平,他得衣缽。他只是聽過人念了半部《金剛經》。別人念,他在那給一個飯店送水,那個客人念經,他旁邊聽了,就半部,這就是他的全部理論基礎。他的修行經過就是這!到了黃梅去,他勞動,最後做了個偈子,五祖給他講《金剛經》,又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小段,大徹大悟,得了衣缽。這是六祖,然後禪宗一花五葉。

現在外國人非常重視咱們中國的禪宗,他們把佛學歸為是印度的,當然這也應當,確是印度的。對於中國的學問,他們最重視的,在世界上最推崇的就是禪宗跟老子。老子是中國的,禪宗(也是)。禪宗在中國是大放光明,所以他們把禪宗(歸為中國),其實也是佛法,他沒有歸到印度。因為在印度沒有這麼放光,而在中國一花五葉,流出這麼許多公案,所以大家把禪宗列為是中國的。那麼這麼一個水平,他得了衣缽之後,有多少人在六祖這開悟啊!我們底下就舉他一則公案。

《六祖壇經》: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

就是一個叫法達的,這個人從小就出家,七歲就出家了,他就一輩子念《法華經》,念了三千部《法華經》。《法華經》很厚,有七卷,他念了三千部。那麼六祖就問他:「你念《法華經》,你是以什麼為宗呢?」所以我們講《阿彌陀經》,一部《淨土資糧》就講了《阿彌陀經》的宗。《阿彌陀經》的宗就是「信、願、持名」。所以這個宗很重要,我們要研究什麼經,就先要知道這個經的宗是什麼。這個念《法華經》的人來,六祖就問:「你念《法華》以什麼為宗呢?」他就回答說:「弟子根性很暗、很鈍,從來我就知道按著文念,我不知道什麼叫宗。」所以有些修行人,這樣的,還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人哪。那麼六祖就說:「我是不認識字。」一個比丘尼也曾請教六祖《涅槃經》,六祖就說:「好,你問吧,你念給我聽,我不識字。」那比丘尼說:「你不識字怎麼講?」六祖時說:「字我是不識,道理你只管問。」所以這不是一個搞學問的事,有學問更好,沒學問一樣。六祖就是這個例子。有人搞得有一點學問就「我這個比別人強」,其實不見得,你有了學問,就很容易生所知障。「你把經念一念,我可以給你講。」那麼他就高聲念,念到《譬喻品》,也不是念了很多,六祖說了:「好,不用念了,就是這了。」他就給他講:「這個經是以因緣出世為宗。」佛以什麼因緣出現於世?佛為什麼到世間來?這部經就是說佛的出世是大事因緣,不是一個普通的事,是一個大事、大因緣。所以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界上成佛,給我們說法四十九年,最後給我們說《法華》,這是一個大事因緣。什麼大事因緣呢?就是佛的知見。把佛的所知、佛的所見讓眾生知道。所以這個《法華經》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眾生就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個人念了三千遍,他始終不知道什麼叫宗。六祖聽他這麼一念,他還沒有念完,六祖就給他開示了,而且開示得非常好。

《六祖壇經》: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

世間的人,外就迷了著相,追求聲色貨利,就著這個相;內的,有人內迷。佛教以外,他的迷就迷於世間的繁榮,名利,這些個相。教內的人就迷於著空,我要空,放下一切,就著空。不用空呀,見色聞聲你只管見色聞聲,離相就完了嘛,用不著你聾,用不著躲著。那麼於相就要離相,於空就要離空,所以「空亦空」。你要死守著一個空,這就叫做「轉到陰山背後」,是很可怕的事,就沉空滯寂,沉到空裏面去了。於空就離開空,這就叫內外都不迷。「若悟此法」,對於這個你能夠悟,「一念心開」,這就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念佛跟禪宗是一回事,六祖說你從這裏頭悟了此法心開,而咱們淨土宗就是如母親想兒子,兒子想母親,像母親想孩子般地這麼念「阿彌陀佛」。你這個你就自得心開了。你「一念心開」就是開了佛的知見了。

《六祖壇經》: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

有的人就說《法華經》也講了佛的知見,這是六祖的話了:就說這是佛的事,我們沒有份。這就錯了,你這麼去理解你就是謗經毀佛。所以謗法有很多種,有的人說:「我怎麼會謗法?」可是有的人是成天在謗法,你這麼去解釋你就是謗經毀佛,說「這是佛的知見,我們沒份。」六祖的話就是這樣。他都是佛了,他已經是具佛知見了,他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幹什麼呢?就是說給我們聽的,叫咱們自己要信佛知見是什麼?就是你自己的心。就是這個直指。這跟淨土宗《觀經》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作佛,是誰在這兒作佛?是心在作佛,這個作佛的心就是佛。這個跟這個一模一樣。

《六祖壇經》: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

一切眾生自己障蔽了光明,貪愛塵境,就受外緣內擾。外頭有種種緣,裏頭自己干擾自己,「甘受驅馳」,就這麼成天跑來跑去。所以這樣,世尊才從三昧起來,種種苦口勸令大家不要向外求,你自己本來跟佛無二。這個你要真正能夠信受,你就是開了佛的知見。

《六祖壇經》: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

「吾亦勸」,這個「吾」是六祖,我也勸一切世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如果把佛的知見都推到佛那邊,那於我無關,這樣學佛那至少得三大阿僧祗劫。「剎那際成佛」這些話都是大圓滿的話,密宗叫「大圓滿」,有「剎那際成佛」的話。這是六祖的話:世間人心邪,「愚迷造惡。口善心惡。」嘴裏說的都很好,好話說盡,心中很惡,壞事做盡,思想想的都是壞事。「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侵害別人,害己奪物,對其他生物種種的干擾,使得一切都不安寧。這就是自己開了眾生知見。為什麼這麼做,就是眾生知見。所以昨天我還跟齊老說:「我們這個事,就是把我們眾生的知見換成佛的知見,也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佛已經把《法華經》都說了,把道理都說了,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怎麼放棄你的眾生知見,變成佛知見,這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

這是從《金剛經》談到了般若,談到了三種般若的關係,談到了這個般若所起的功用,六祖就是我們最好的一個事例。現在有的人,他就是不大相信,六祖是中國的歷史,這不是咱們隨便捏造的,沒有誰捏造出六祖來。唐朝就有,多少論著都記載了,這是個事實啊!

「持名念佛」暗合「實相念佛」

我們不是要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談到我們淨土法門嗎。般若有三種般若,淨土法門講念佛,念佛正好有四種念佛。四種念佛的第一種大家都知道了,「持名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還有一種叫「觀像念佛」,供一尊像,成天看這個像。觀這個像,你心裏就想著佛了,這叫做「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就是《觀經》裏面的,他就想。所謂的十六觀,先觀太陽,然後觀水,觀地,種種觀,一步步觀。但是《觀經》的這個「觀想念佛」就是很難。真正要照《觀經》的觀,觀一朵蓮花有八萬四千個花瓣,我就說按我的能力,要觀一朵花有一百個花瓣,清清楚楚是一百瓣,我很困難。別位你們要比我水平高,也許你們辦得到,但我想要觀八萬四千瓣,諸位也辦不到。一朵蓮花八萬四千瓣,這個就辦不到了,一瓣蓮花有八萬四千個脈,蓮花瓣上不是有一條條紋嗎,每一個瓣上有八萬四千條脈,每一個脈要放八萬四千種光,這超乎咱們眾生的心力。所以又開了第十三觀,叫「劣觀」。觀一個丈六或八尺的像,劣像。佛的像有多少萬萬里高,我就說為什麼報身像咱們凡夫見不著,因為他那個微妙,你不行,你根本連一個汗毛也看不清。你上了白塔,你就看一個圓圈,三十里地半徑這麼一個圓圈,再遠就瞧不見了。你這眼力要看佛的像,一根汗毛那麼長,你也看不完,怎麼能看見佛是多大。所以那都是給佛的報身的,凡夫無份,阿羅漢也無份,地上菩薩才能見。所以就「劣觀」,「劣觀」就是觀丈六八尺,但觀丈六八尺也有很難的地方,比如要觀這個白毫光相,白毫光相是八輪中空,右繞幾匝,然後下垂於地,這也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觀經》是很妙啊,但就是不很容易。

第四種念佛就是「實相念佛」。所以說到究竟,是一樣。談到般若,三種般若,最後的般若是「實相般若」。談到咱們念佛,四種念佛,第四種念佛就是「實相念佛」。「實相念佛」也就是念實相,念念入於實相,那凡夫更無份了。那麼我們說這個事,這兩者到了最高,最究竟的,是一回事。還不僅僅就是一回事,淨土法門之方便中最方便的是什麼呢,就是可以使咱們凡夫,甚至於下愚的凡夫,你可以通過念佛,而不知不覺的符合了《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實相般若」。你不知不覺的在持名念佛之中,相契了「實相念佛」,咱們念佛法門的最微妙就在這,最方便也在這。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是大願之王,也就在這。許多經典、許多法門,沒有一個不是好的。但是尤其到了末法的時候,眾生要依照那些辦法去解決問題就困難了。這也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到了末法,億萬人修行,罕一得道。成億成萬人去修行,很少有一個人能得道。釋迦牟尼佛早說過了,這些法不是不行,在那些佛世界,如藥師佛世界、種種佛世界,那些大菩薩們修行,人人都行,那是他們比我們的水平又高太多了。我們這些末法的眾生,你要用那些法,那是億萬人去修,很少有一個人能成功,只有念佛人。所以我們所有的一切人,要是懂得般若的道理,以念佛求生淨土,以這個為歸宿,我們就必定可以往生。

《彌陀要解》: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持名念佛也分兩種念法:一種叫「事持」;一種叫「理持」。得到一心之後,一種叫「事一心」,一種叫「理一心」。這也是我們應當知道的。那麼什麼叫「事持」呢?就是在事相上,你在那兒持念、持名。這個「事持」同樣是極其殊勝,極可寶貴的。「事持」就是我們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但是你還不能夠深深的了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對於這樣殊勝的般若,你還不能很真實的理解。有的人他也說:「我也就是這樣。」看著文字他也能講,就覺得是理解了,但這種只是像考卷子似的,並沒有成為他的思想。這得真正的成為思想,真正的相信承認,是自己的看法,那才是了達了。你只是看到了這個文句,或聽到某個法師講過,然後按著他的也給講一遍,那還是鸚鵡學舌,這不能算。但是你不了達不要緊,你只要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你決心下願,「決志願求生」,死心踏地,不貪戀這個世界,我就願意能夠盡一切的努力,爭取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裏頭對大家很要緊,問你願意不願意,說我也願意,但這個願意是三心兩意的,來了一點別的事,就把這「願意求往生」忘了,就被別的事給轉了。這就還不大夠,要真正是「決志願求生」。「如子憶母。無時暫忘。」你念這一句佛號,像兒子孝順,想起母親來了,憶念母親了,就像母親當年想兒子那麼樣想。「無時暫忘。」沒有什麼時候把這句佛號忘了,這叫「事持」。所以「持名」,我們要注意,並不是說我這一天念了一千,或念上三千五千,就說我已經持名了。真正要「事持」的話,就是在你有時間的時候,都要不能忘記你所修的這個法門、方法、所持的名號。但是你智慧不大夠,沒有了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樣的持叫做「事持」。

《彌陀要解》: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

水平再高就是「理持」。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天臺宗就是「心具心造」。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我本心所具有的,阿彌陀佛也是我本心所具有的,這叫「心具」。不在我心之外,是我心裏本來具有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是我心造,是我造的。從前耶穌教說上帝造萬物,我就問他:「誰造上帝呀?」它就不平等哪,只許上帝造咱們,不許咱們造上帝。你要跟他講「我造上帝」,他就認為你很不恭敬。佛教就是平等,佛就是我們心造的,所以十法界就是從我們一念心中所流現出來的。所以說是難信之法啊。有人就接上說:「你這人怎麼這麼我慢哪。」他不知道,他只是重視了佛,而沒有重視心。上次說的咱們的山門上,那個大家稱為彌勒佛,其實是錯誤的,稱為彌勒菩薩還可以,實際上是唐朝的布袋和尚,大家說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的偈子嘛,「只這心心心是佛。」什麼是佛?只這三個心字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十方世界最靈敏的東西了。「妙用縱橫可憐生。」你有多少神通妙用,縱橫自在,這些事情可憐得很,算不了什麼。「一切無如心真實。」一切一切世間、出世間,沒有一樣能比我們自心更真實的。

所以我們要開佛知見,就是叫大家要明白自心,我們念佛還就念的是自心。夏老師的《淨修捷要》,我不是跟大家匯報了一遍嗎?這講了念佛法門,講的十分透。「無量光壽是我本覺。」阿彌陀佛可以翻成無量光、無量壽,可以翻成無量的名字: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無量的無量,可以翻無窮的名字。但一個「光」一個「壽」就統攝了一切。光就遍滿虛空,壽就豎窮過去、現在、未來,不可窮盡了。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是誰呢?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覺,我們人人所有的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我們發起了心在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無量壽佛」,這才叫做「始覺」,開始覺悟了。這個「始覺」必須得合乎「本覺」才叫覺悟。怎麼合乎「本覺」呢?我在念「阿彌陀佛」,念的是誰呀?就念的是自己的本覺嘛。「始覺」要念「阿彌陀佛」,所念的這個佛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覺」。這個「始覺」跟「本覺」不就自然合起來了嗎?不是念的別的。所以「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就必然覺悟。「暫爾相違。便墮無明。」你不念了,不念了就整個又墮到無明窠窟裏去了。所以「理持」就是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心之所本具,是我心之所造、所顯現。就拿自心所具、所造的這個佛的這一句洪名,為「繫心之境。」我的心就住於這一句上。而這一句住既然是覺悟,它就離開了四句,離開了百非。而這個心也不斷滅了,就這一句綿綿密密,「令無暫忘也。」沒有一會兒把這個忘掉。這一點是我們修行人的一個關鍵問題。

大家也信佛了,也念佛了,這個怎麼樣?能不能成功呢?能不能像上次我給大家看的那個照片,那位至少八十七歲的老修行,女居士那樣,一天念八萬佛號,念到無念而念。在八三年冬天跟兒(孫)媳婦說:「你不要給我送飯了,我見佛了,我就要往生了。」她就不吃飯了。不吃飯還沒有什麼奇怪,反正她就單腿盤坐,晝夜念佛不斷,又念了八天八夜。所以她後來的見佛見光,我說你們有人否定這個事,不相信,以為她見佛見光,是她自己吹。可以,這話也有理由,眾生你可以這麼說,你也可以說她在臨終時神經錯亂,她看的是幻境。你也可以這麼說,但這個事實你不能否認。這麼一個老太太她八天八夜不吃飯,八天八夜坐著念佛。反對的人,你拿一天試試。你拿一天不吃飯,坐在那兒不住聲的念,你拿半天你試試,做到做不到?就做不到。有的人,說這話的人,三個小時他都做不到,我跟你說,他就念不了。這個是事實,這個事實就夠了。

最後一天,她跟她的兒孫說:「佛的這個白毫光相,這個殊勝,沒有法比喻了。」她在那之前就見佛了,所以她知道自己要往生了,就不叫孫媳婦送飯了。到了這一天的時候,她再一次說西方三聖來接了。所以佛的臨終加被、來接引,這些事例八三年就出現在福建了,離開福州不遠的地方。他把這照片都寄來了,我都寄到上海去了。這個照片,還是死後合掌,那個恭敬虔誠,不是一般人現的相。又坐了七天,我看不是坐不住,是街道不答應了,認為這不符合公共衛生,一般兩三天都不行。燒的時候,大眾聞到異香,燒出了三十多顆堅固子,也就是一般俗稱叫舍利。因為舍利只有佛的可以稱為舍利,佛以下的人再燒出來的,那叫堅固子。她燒出三十多顆堅固子,這都是事實。這堅固子擺那兒,這唯物嘛,有這個東西嘛。所謂的堅固子,就拿錘子砸都砸不破,所以稱為堅固子。

這主要是她不忘念佛。我也常常說我們應當是到一個什麼程度,我們既然都在世間,總有些事情要做,但是我們應當到一個什麼情況?就像這個譬喻,像母雞孵小蛋。它也不能不離開這個蛋去找食,但是它也不能把這個蛋忘了,就到外頭找食不回來了,讓這雞蛋冷了。雞蛋要一冷了,再回來孵也不中用了,所以我們就是要注意不斷暖氣。有的時候事情來了,反正你這是念不成了,這個時候就好像那個雞出去找食去了,一旦回來馬上就要想到這個蛋,我回來還得孵,不要叫暖氣斷了。你這就行!就怕你留連忘返,忘的不知哪去了,你再回來,再孵也不中用了。底下蕅益大師說的很好。

《彌陀要解》: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

不管你是事持到理持,你能夠把見思惑都先盡了。所以念佛到了這一步就很高了,但只要你能夠,就我說的「不斷暖氣」,那必定得受用。這一點是多少的事實經驗證明了,自己的、別人的,多少多少的事實證明,不是一句空話,就是要實踐。真正要達到「事一心」之後,自然而然地,見惑思惑就盡了。見惑思惑先盡了就叫做「事一心」。不管是事持還是理持,你能夠開悟了,這就叫做「理一心」。這個話又是很深入。達到「理一心」的,不一定必須得理持。我們通通想事持就是「事一心」,理持就得到「理一心」,那不一定。事持和理持都可能先達到「事一心」。事持的人也能夠明心見性,也能達到「理一心」。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這個法門的最方便之處,它就是所謂暗合道妙。

因為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花了五劫的時間才想出了四十八條願,想出這個法門。這個是極微妙的,它是「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著就跟佛智相通,暗著地合乎這個道的妙,「巧入無生」就是證「無生法忍」,花開見佛就悟無生。這是巧著地入了無生。你不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這麼事念的人,一樣可以到「理一心」。為什麼?它就是暗合道妙嘛。就剛才我說的,持名念佛的人,你就這麼念,不知不覺你也就到了「實相念佛」了。念得萬緣放下,什麼我都不想了,就是一句佛號,明明朗朗現前,就無住而又生心,這裏頭是極殊勝的實相般若,它就是暗中就通了,就合了。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就在這兒。當然密法的持咒,你要發大菩提心持咒(也一樣),所以淨土宗是密教的顯說,這一點也是相通的。

我們剛才說般若有三個般若,從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而實相般若。念佛有四種念佛,我們現在用的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可以暗合道妙,在持名之中不知不覺,你就暗合了「實相念佛」。因此,你就是不能夠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老這麼念,如母憶子,如子憶母,一會兒也不忘,同樣的你也可以明心見性,這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說的。就是這麼念,他沒有講別的,就是「如子憶母」,「如母憶子」,「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蕅益大師的話跟大勢至菩薩就完全相合。

有的人往往自個兒喜歡談高妙,他不知道他所謂的高妙,反而是走了彎路。所以有的時候反不如剛才說的這位老修行。她這個人不識字,她這個情形,至少我看達到了「事一心」,不達到「事一心」是做不到的。我們凡夫這個肉體,你怎麼使橫勁,多少天不吃飯,多少天念佛不斷,睏也把你睏死了,餓也把你餓壞了。等達到了一心之後,那就都突破了。這是我們最近很好的一個例子。

最近這《要解》給佛學院又講了一遍,這是第二遍。同時這個《彌陀要解》,上海他們要印第三版,咱們北京印了一次,兩千本,那是第一版。這兩千本出去了之後,各地翻印了很多,數量不大的就不算,上海今年春天印了一萬五,這一萬五一搶,就搶光了。預備再印,第三版要印的更多,要印幾萬本。要印幾萬本我就改一改,咱們居士林也做了些校對,也把一些錯字一塊都改了改,增加了一點東西,前天剛剛寄出去。那麼就要大量的印,這個印出來就很便宜,三、四毛錢一本。在這個結束之後,因為剛講完《要解》,又做這個,就把《要解》裏頭現成的話,彙集了兩句話,成為一幅對聯。

這個上聯是「從事持達理持」。就從這個「事持」,剛才「事持」不是講了嗎,相信有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我就如子憶母,這麼真正的下決心求生,就這麼念,老這麼想、這麼念,不忘,一會兒也不忘,這就是「事持」。「事持」之中,不知不覺就達到了「理持」,那也就趨向於「實相念佛」,或者完全是「實相念佛」了,都可以,要看個人情況。這是蕅益大師的話。這個淨土法門之妙,就是「從事持達理持」。這個也有一句話,有的人覺得「我智慧不高,這個道理我還不十分懂」,但你只要跟剛才蕅益大師這幾句話相合,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對於世間我不貪戀了,我就決志要求生淨土,去度眾生,將來要花開見佛。就老這麼念。

蕅益大師是明朝人,這跟唐朝道綽大師的話也是一樣的。(道綽大師說,)念佛人不要一上來就要求離相,因為離相大家做不到。又要不著相、又要想到金剛智慧什麼什麼,這你就頭緒多了。但能一向專志,你就著這個西方極樂世界,著阿彌陀佛這個像,就這個像,你專心致志這麼去念佛,你決定往生。這個道綽大師這是淨土宗的祖師,跟蕅益大師這個話是一致的。它妙就妙在什麼呢?不要求你現在離相,就這麼念。念念之中,自然而然的,所以巧妙就在這兒,方便就在這兒,阿彌陀佛的大智慧、大慈悲也就在這兒,你就自然而然的合乎道了。誰都可以從這下手。別的法門你得去悟了之後才能修,就這個法門你不悟也能修。能悟的人就太少了,你不悟也能修,這大家就都能使得上。

你要度眾生,你必須給個法子,大夥兒都能用。不然你給一個法子,就像有一群人都得了癌症,你告訴他們:「現在你這個病你不用發愁,美國有一個醫院,你去了那兒准好。」但這對他們有用沒用?你怎麼能飛到美國去?你哪有這個美金去看病?他是不是接受你?這法子你使不上,但這個不要緊,街道上就有個大夫,就有現成的方,他就能給你治,你就吃了准好,這咱們就使得上了嘛。他這個咱們使得上,不是那個高不可攀。美國有名醫有大夫,絕對給你治得好,但首先你去不了,你使不上。

🔶 第四講 《大方等如來藏經》舉要

一九八五年 十月七日 乙丑八月廿三日

今天來講一回,法師的慈令我們只有遵照。我們今天就接著以前的那個題目,就是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這是第四談,我們是漫談的性質。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也就是從般若到淨土。般若為導,我們要用般若來引導我們,但是導到哪兒去呢?普賢菩薩就導歸極樂,以淨土為歸。所以我們這些漫談就是圍繞著普賢大士,也就是華嚴的宗旨,也就是一大藏教的引導和歸宿。

你的煩惱身中有個「如來藏」

今天這個第四談呢,我們從另外一部經談起,這部經很重要,但是恐怕許多人不熟悉,這本經的經題稱為《大方等如來藏經》。翻譯的很早,是東晉的時候,在南北朝之前了,由北天竺,那是印度,三藏法師佛陀拔陀羅所翻譯的。這個經在東晉翻譯了一次,唐朝密宗的大德,不空金剛阿闍黎又翻譯了一次,他用的名字就是《大方廣如來藏經》。這個「大方等」、「大方廣」在梵文是一個名詞的兩種翻譯。

「方等」這個名詞大家應當很熟的。佛的五時說法: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方」就是方正,咱們通俗的話;「等」就是平等。整個方等時說的是大乘法,就是「彈偏斥小」,對於偏、小就呵斥,稱這些小乘是焦芽敗種,是長焦了的芽,腐敗了的種子,不能出生大乘的心了。「歎大褒圓」,讚歎大乘,褒揚圓法。所以「方等」就都是大乘,小乘中沒有「方等」。現在我們稱為「大方等」呢,就是方等法中最為殊勝、稀有、無上。這個「大方等」的經題就是這個含義。

至於「大方廣」呢,是一個名詞了,就是以甚深廣大之法來教導眾生,其中最殊勝,故稱為「大」。我們也知道《華嚴經》的經題上來就這三個字,因此這個經跟《華嚴》是同宗旨的。

「如來藏」在《大乘起信論》中講的特別多。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麼?就是在眾生的煩惱之中,就包含了如來法身的功德。這個是最不可思議、最難信的法。《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就為了讓大家信這一點,造了這一部論。眾生的情見就很難信,現在信小乘法的人很多,信大乘法的人在世界上是中國和日本。這大乘法很難信。在我們的煩惱中,斷了煩惱當然就是清淨了,在煩惱之中,就有了如來法身的功德。這個「藏」者,是藏之意,它這個在裏頭了,所以稱為「如來藏」。每一個眾生的本心裏頭,都包括了如來的智慧功德,「如來藏」就是這個含意。這一部經,佛直接說明了眾生的如來藏,以種種的善巧方便給我們打了不少譬喻,所以就非常重要。《金剛經》、《無量壽經》、淨土法門之所以殊勝,他之所演說的,都是以這個「如來藏」,以這個經為根本。

今天不是講這個經,只是擇要地向大家來做些貢獻。下面這一段就有很多古德引證。當時這個法會是為菩薩說的。就是說這些比丘有百千人,他沒有說是幾個人,像《金剛經》就說是千二百五十人,說有多少人、中間有誰誰誰、經中都還提一點名字等等。這「大比丘」就沒有把比丘的人數說多少,也一個名兒都沒提,所以就是說這個聲聞乘不是當機,而當機的是什麼人呢?是「菩薩摩訶薩」。這「菩薩摩訶薩」是大菩薩,不是一般的菩薩。而這些個菩薩,眾生只要聽一聽他的名字的,你都可以在無上道不退轉。這樣的菩薩有多少呢?有六十個恆河沙那麼多。一個恆河有多少沙?你數不清呀,有恆河沙數的六十倍。這麼多的菩薩,這些菩薩的功德都是極其殊勝,只要眾生聽到他們的名字,你無上道就不退轉了。其中我們熟知的有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大勢至菩薩、彌勒菩薩等等。這樣的菩薩列名的有多少呢?這些個阿羅漢一個名字都沒有列,而從這兒起到那一邊,都是這些菩薩的名號,所以說,今天大家咱們在一塊兒,能聞是經,不是小緣,不是小緣。

《大方等如來藏經》:爾時世尊。告金剛慧及諸菩薩言。善男子。有大方等經名如來藏。將欲演說故現斯瑞。汝等諦聽善思念之。咸言善哉願樂欲聞。

在這個法會上,如來現出極殊勝的瑞相,我們就不說了。有請問的,請問之後,佛就答覆。世尊告,這個當機是金剛慧,這裏頭有四位大菩薩是最突出的了,有金剛慧(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四位大菩薩在久遠以前,有個常光明佛,或稱常放光,這個如來在說法的時候,那時有無量聞著法的人都已成佛了,還有四位大菩薩為了度眾生沒有成佛的,就是這四位,就是文殊、觀世音、大勢至、金剛慧。金剛慧(菩薩)在這個法會上又來提問,釋迦牟尼佛也是後來聞到這個法成佛的。佛就告金剛慧及諸菩薩言,這是對大乘說的法,對菩薩說的法,我們應當要以極殷重的心來聽受如來的開示。就是說有一個《大方等經》,名叫《如來藏》,「將欲演說」,我要演說,所以現這個瑞相。現種種花、種種佛,放大光明。這個瑞相的解釋我們就不說了,就說釋迦牟尼佛的直接開示。

《大方等如來藏經》: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善男子。我以佛眼」,「我」是釋迦牟尼佛,我先把佛的這一段經文讀一讀。「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佛有五眼,《金剛經》講過。這個事情只有佛眼能見,其他一切都不行。見什麼呢?看見眾生,「貪欲」就是貪;「恚」就是瞋;「癡」就是愚癡,在三毒的種種煩惱之中。他說在這種種的煩惱之中,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眼目、如來的身,在那跏趺坐,儼然不動。這煩惱與他不相干哪,所以就稱為《如來藏經》。

「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這裏給我們做了極大的證明,這是佛眼所見,釋迦牟尼佛在樹下睹明星悟道,悟的也就是這件事。所以一代世尊的教化就是這一件事,也就是這樣一個大事因緣,來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給我們開示佛的知見。什麼是佛的知見?「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跟這兒說的是一樣,「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問題就出在這兒了,你多了個妄想,有了執著,因此你就不能現證。那麼「一切眾生。雖在諸趣」,在六趣之中,雖在地獄、餓鬼這樣的惡趣之中,可是你的煩惱身中有個「如來藏」,而這個「如來藏」是常無染污。自個兒雖然在種種煩惱染污之中,是在纏的眾生,可是這個「如來藏」沒有染污,是「德相備足」的,一切德相是完全具備,完全圓滿充足,而且是「如我無異」。如我釋迦牟尼佛現在三覺圓滿成佛,這樣的一個德相沒有分別。所以我們為什麼說「大方等」,佛是一個大平等的法呀,《華嚴》就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樣一個大平等法。這個就是這一段經中開示最主要的內容。底下世尊非常慈悲,給我們打了種種的譬喻,所以佛就是給說法,讓眾生知道這件事。

《大方等如來藏經》:復次善男子。譬如淳蜜在巖樹中。無數群蜂圍繞守護。時有一人巧智方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隨意食用惠及遠近。如是善男子。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如彼淳蜜在于巖樹。為諸煩惱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護。我以佛眼如實觀之。以善方便隨應說法。滅除煩惱開佛知見。普為世間施作佛事。

我就不念經文了,節省一點時間。頭一個譬喻就說樹裏頭有很好的蜜,但外頭有很多的蜂子在那兒,你要吃這個蜜,蜂子就要螫你。那怎麼辦呢?就你要把這個蜂子去掉,才能取其蜜。蜜是現成的,你已經得了的嘛。蜜就譬喻「如來藏」;蜂子就譬喻煩惱。你只要除了煩惱,這個「如來藏」,一切功德、一切受用就現現成成了,這第一個譬喻。所以這些個譬喻都跟《圓覺經》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很多人對於這個「本來成佛」的這個「成」字信不及,有人就把它解釋為…,甚至連古時候大德也信不及。衹能說這「本來是佛」就可以,說「本來成佛」就不敢相信。我們下頭選了幾個譬喻,都是證明佛的這個意思。他當時說《圓覺經》的時候,說的是「本來成佛」,就是佛的本意,不是翻譯的人給翻譯錯了。這個蜜不是已經成了嗎,不是蜂還要採花,就是那個蜂子跟那兒,你就沒法吃那個蜜。眾生有如來性,他成就了,就「如來藏」,這如來的德相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但你現在這個煩惱跟許多螫人的蜂子一樣,你就不能去受用它,這是第一個比方。

《大方等如來藏經》:復次善男子。譬如粳糧未離皮。貧愚輕賤謂為可棄。除蕩既精常為御用。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諸眾生。煩惱糠覆蔽如來無量知見。故以方便如應說法。令除煩惱淨一切智。於諸世間為最正覺。

第二個比方就更妙了。就你這個吃飯,飯上帶著稻殼,那些淘米的人、吃飯的人,誰要看見了這裏頭有一顆這個東西,就扔了,就受輕賤。誰都是一樣嘛,扔了嘛。可是咱們吃的飯,跟國王吃的飯,跟那帶著稻殼的飯裏頭的那個東西,不就是一個東西嗎?這也就是打個譬喻,說裡頭那個米就是「如來藏」,你種種的煩惱就是那個稻子的穀子皮。你把那穀子皮去掉,給國王做飯它都是合適的。這也就是說本來就成佛,就是多了點東西,就多了點皮嘛。要是有那個去殼、去皮的機器,多少倒下去嘩啦一沖,把那穀子皮一吹走了之後,那都是好東西嘛。

我們學佛,有好多人,尤其是越有學問的人,越是知識份子學佛,往往是越學越遠,都變成了一些所知障、理障,不能如實領受佛法的真意。他就是按照作學問的方法來研究佛學,那恰恰是個相反的東西。為學就日增,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搞學問,你的學問一天比一天長嘛,學問要是越學越不會了,你這個…,本來會高等數學,越學就只會加減乘除了,那你就是白學了,你得要越學越增長。為學,就日增;為道、修道,日減。現在有很多人肯讀書、肯讀經,但是他不知道這個讀經的要緊是要減。減什麼呢?就剛才說的,你把這個殼去掉,日減。你沒有什麼可增的,咱們搗米,就是把殼子去了不就完了嘛,你還給米上加什麼呀,沒有法加。底下許多譬喻都是這個。我們只是要去東西,不是要得什麼東西。有的人就是想得點神通、得點什麼定、得一點什麼奇異功能。很多人把這看成奇異功能,我有一次在佛學會上說:「這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有一個人聽了很不高興,因為他很在那兒講奇異功能。你真的把你殼去了之後,如來的智慧德相完全是本有的。

《大方等如來藏經》:復次善男子。譬如真金墮不淨處。隱沒不現經歷年載。真金不壞而莫能知。有天眼者語眾人言。此不淨中有真金寶。汝等出之隨意受用。如是善男子。不淨處者無量煩惱是。真金寶者如來藏是。有天眼者謂如來是。是故如來廣為說法。令諸眾生除滅煩惱。悉成正覺施作佛事。

第三個打的譬喻,譬如真金。真金你掉到髒地方去,多少年也沒有人能知道。可是這個金子怎麼樣?金子不壞。金子掉到糞坑了,多少年後,有一天你把金子拿出來洗乾淨,金子還是金子,從來不是染污的。這又是個譬喻,這些髒東西、糞便等等就是我們的煩惱,真金就是我們的如來本性。所以有人一聽了就說:「你說我本來是佛,豈不就是驕傲自大?」這裏有兩點可以把他這一說就破了。頭一個雖然說了你是金子,可是你這金子是掉在糞坑裏頭了,這整個都是糞坑,不洗你連用手接,恐怕都不敢接,你得墊點東西才能接著,所以你這個金子跟人家首飾店裏的金子還是有不同。這是第一點,你有什麼可驕傲的?你自個兒也覺得他臭。再有一點,就說這也沒有什麼可驕傲的,一切眾生都是這樣,你也是這樣,你有什麼特殊?所以這是個大平等法。

《大方等如來藏經》:復次善男子。譬如鑄師鑄真金像。既鑄成已倒置于地。外雖焦黑內像不變。開摸出像金色晃曜。如是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佛藏在身眾相具足。如是觀已廣為顯說。彼諸眾生得息清涼。以金剛慧搥破煩惱。開淨佛身如出金像。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這裏譬喻很多,講最後一個譬喻。他說譬如造佛像,現在廣化寺也在造。那你得有個模子,把金屬燒融,然後倒到模子裏頭。你們現在要造一個真金的佛像,當然是非常寶貴,這最可貴的佛像。你倒到模子去了之後,等它一涼之後,像就成功了。這是成功了,可是你來看,你看不到像,它的模子包著哪,你必須把模子去了,你看見像,金色光明、種種莊嚴相好就顯現出來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如來看一切眾生,不光是咱們人,蒼蠅、螞蟻、地獄中的眾生,包括一切眾生,都是一樣。「佛藏在身」,都有佛藏在他身體裏頭。而「眾相具足。」如來的一切相,那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在尼泊爾出生,給凡夫示現的相,實際在菩薩看到的是無量的相、無量的好。這不可形容。而這些無量的相好,咱們眾生的身體裏頭都具足。「如是觀已」,這麼看了之後怎麼樣?就「廣為顯說。」佛就廣泛地普遍地跟大家顯示這個道理,跟大家說明。說了幹什麼呢?讓這些個眾生「得息清涼。」他的心能夠休歇,能夠得到清涼。「以金剛慧」,這一種智慧認識自己,就是在我們貪、瞋、癡之中,就在我們最煩惱之中,在我們勃然大怒,在我們種種愚癡之中,如來在心中是照常放光,轉大法輪。

禪宗的祖師有人就能夠悟到這一點。德山臨終大病,「噯呦,噯呦。」《指月錄》上的「阿伊,阿伊」,就是我們說的「噯呦,噯呦。」有些疼。弟子問:「和尚疼嗎?」「有個不疼的。」這個肉身疼還是疼,所以他就「噯呦,噯呦。」但噯呦聲中他答說有個不疼的。弟子就問:「他還來看老和尚嗎?」德山就回答了:「老僧看他有份。」我看他有份。所以這就是禪宗的大祖師啊!如來觀一切眾生都有份,這個大徹大悟的德山,他雖然臨終也在那病痛之中,但他還知道這有個不疼的,這就是金剛智慧,這個金剛智慧就能摧破煩惱。這不是其他外道的那些智慧。有的人學了佛還總不放心,還想找誰去學點氣功,或看一點外道的書,看一點什麼這個那個。他不知道這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只有這種金剛智慧,金剛智慧就是這個經當機的金剛慧菩薩,就是這個經所說的這些個譬喻。就「開淨佛身」,你把這個淨的佛身就開出來了,「如出金像。」就剛才說的在模子裏頭把金像出來了,金像已經成功了,那模子在外頭,所以這個事就是容易了,還要跟大家說一遍,所以也就說明,只要去東西,這個佛是成佛了。

咱們這兒有一位佛學院畢業的。他以前跟我說:「我認為體會這個佛性,就是有這個性,而不見得現在任何人就具有佛的智慧。」我說:「你這麼一說,當然也就好講了,別人聽了也就好懂了,他就沒有什麼懷疑了。可是你沒想到釋迦牟尼佛成佛時說的那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現在你說雖然都有佛性,裡頭沒智慧,你跟釋迦牟尼佛抬摃啊?」就表示難信。佛學院雖然畢業了,他還發揮這個道理,所以這是一個難信之法。你難信了,就叫你要有這個智慧。一切頓法,有很多人只能信漸法,不能信頓法,他的根器只能信漸法,頓法他不能承認。這就是頓,你把模子一去,佛就出來了。甚至禪宗,還有人不信頓法,他成天在那打坐,第五度的禪,他不相信頓悟。所以聖教之衰,現在是衰的很,就在這些地方。

《大方等如來藏經》:若持此經者。當禮如世尊。若得此經者。是名佛法主。則為世間護。諸佛之所歎。若有持是經。是人名法王。是為世間眼。應讚如世尊。

底下,我們講最後持這個經的功德。「若持此經者。當禮如世尊。」我們對於他的禮敬,當跟禮敬佛一樣。「若得此經者。」得到了這個經的,「是名佛法主。」在佛法中他就不是一個門外的人了,不但是門內人,他是主人了,佛法的主。「則為世間護。」一切世間、天人、天龍八部、人非人等都是應當守護。「諸佛之所歎。」是十方諸佛之所讚歎。「若有持是經。」若人能持這個經,「是人名法王。」釋迦牟尼佛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若就是咱們一個凡夫,能持這個經,這個人就叫做法王。「是為世間眼。」這就是世間的正眼。「應讚如世尊。」我們對他讚歎應該像世尊一樣。

今天我們把這個經說一說,並不是說讓大家《居士林》趕緊把這個經印了,一人一本,咱們就《金剛經》也別念了,《阿彌陀經》也別念了,就念這個經,不是我的意思。而是把經中所說的這些譬喻,如來的這段開示,我們把它帶到咱們天天念的《金剛經》、《阿彌陀經》、一句佛號裏面去,這就是「持是經」。你就是法王,你就為一切世間所護念,一切佛所稱讚。這是我們的目的。剛才說到了,這一部經不空三藏曾經翻譯了,叫做《大方廣如來藏經》。他為什麼還要再翻一次?可能他翻譯這本…將來想能否得到,能夠有這個因緣讀一讀。不空阿闍黎要來翻這部經,他是密教的,中國的密叫唐密,在唐代盛極一時,而日本的密宗,現在高野山密宗還很盛,就是當年從唐朝學去的,在中國沒有流傳,在日本一直流傳到現在。那就說明這個經和密教關係極深,不然不空三藏為什麼翻譯呀。

密宗「如實知自心」

密教,大家有很大的誤解,以為這是一個秘密,有些什麼特殊的竅門、有些什麼特殊的事,不可解呀。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所謂密宗,就是這個道理大家不能領會,說了給你之後,你也跟沒聽一樣,所以這個叫做密。密宗的道理就是這個《如來藏經》的道理,也就是《金剛經》的道理。這密宗《大毗盧遮那成佛經》就說:密宗最根本的,就這五個字可以包括,就是「如實知自心」。如那個實際、實相來知道自己的心。那麼這個心,所以不空阿闍黎要翻譯,就是把你的心告訴你。你的心是已經成佛的心,你心裏頭所有的功德,跟釋迦牟尼佛是沒有分別啊。你就是在那兒貪瞋癡,在那兒非常使得你不能自主的時候,煩惱熾盛,………

我們對於「如實知自心」來說,我們聽到佛這個開示,我們就知道咱們每個人現在只是一個模子,我們在種種愚癡、煩惱之中,這個模子是很容易去掉的,沒有多少,就是在那個像外頭的那個殼,這個模子裏頭就有佛。我們知道了這件事,這就是一個殊勝的因。不聽到這個話,你不知道,你不敢相信哪,有的還覺得這麼一說,我多我慢呀。我自心中就是已成就的佛,有人就不敢這麼想呀,其實佛正希望你這麼想,大家要知道,這個是因哪!。

要先知道你這個模子裏頭有佛嘛,你才有下文,下文是什麼呢?去掉這個模子啊!所以這很簡單,你不要再去買金子了,也不要你再去弄爐子了,也不用再去燒了,什麼都不用了。你只要把模子去掉,打開模子就完了。很現成的事,模子又不是整個的,是兩片合的,把它掰開就完了,一舉手之勞嘛。這什麼是修行?這就是正修行。你知道這模子裏有佛,就是正知見。你有正修行,就不是去搞亂七八糟的了。很直接了當、很簡單嘛,模子一打開,佛出來了就是成就,就是證,就是「如實知自心」。

第一步先知道。剛掰開一點你見到一點,你就放心了,你努力去掰開。第一次見一點就是悟,整個都掰開了,就全部修行圓滿了。開開的時候,佛就現成了,所以這個因跟果就同時啊!所以性修不二,修跟性不是兩件事,修就修在性上。從性上起修,我知道這個是佛了,就是從性上起修。修什麼?把模子掰開這佛就出來了,修在性上。這叫做「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就快,珠子放了光,光就照珠子,直接了當、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現現成成,沒有那麼些囉嗦,沒有那麼些繁瑣。所以稱為無上法,所以是頓法。所以密法講什麼呢?講一生成佛,還有剎那際成佛,密宗的無上密之無上就在這兒,紅教的特點就在這兒。

這「如實知自心」,一種是從道理上懂得,這是比量的知。真正到了最後,這模子裏的佛像出來了,你見到了,這就是現量的知。有三量:非量、比量、現量。這個知就是從比量的知達到現量的知,所以這個一生參學,也就是這麼一點事,到了這就功德圓滿了。密教的精華就在這,所以也就離不開這。不空阿闍黎為什麼要翻譯,就是因為它對密法極關重要。

禪宗「明自本心」

對禪宗來說呢,那也就是現在正果法師大慈悲,給大家講這個《金剛經》。《金剛經》雖然沒有直接提出佛性、提出「如來藏」,但是我們從禪宗的一則公案中,你就明白了。以前我說過,恐怕第一談那時就說了,六祖就只是聽了兩個半部的《金剛經》,他不識字,到旅店裏頭給人家送柴火、送水,賺點錢養媽媽過日子,很孝順。聽見客人念《金剛經》,他就放下扁擔聽人家念,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初步的悟了。他這麼孝順,他捨開了母親,就跑到黃梅。黃梅那時候是在湖北,他在廣東,要越過很大的山,交通很不方便。大夥兒旅客給他湊了錢,他留點安家費就走了。就這半部《金剛經》,他就壓倒神秀。

所以這個漸法跟頓法,大家必須要注意,不可以抓住一個漸法就把它釘死了。有漸有頓呀,漸法也是對的,我們讚歎漸法,但是你要排除頓法,那就不合適。六祖就現在咱們中國,在地球上,離咱們就一千多年,就在唐朝,就歷史上的記載。他壓倒神秀,神秀能夠講多少部經論!五祖是大祖師,得佛衣缽的人,他座下五百人個個都尊敬神秀,「有神秀在,當然是他得衣缽。繼承老師的法和法脈,我們無份。」這麼高的威信!做了四句偈,讓一個字不識的六祖,只聽了半部的《金剛經》,到了廟了,他沒有去上殿,他是個居士,在那兒勞動,就好像在廟的食堂裏頭幹活的人一樣,他不是跟那兒去聽講什麼,沒有,都沒這個資格,他就那一點本錢。就是在旅館裏聽人念了半部的《金剛經》的本錢,剛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那四句偈,五祖看了可用,他不去成就神秀,而是成就六祖。他不是壓倒神秀嗎?神秀到了陝西,到了皇宮,武則天封為國師,給武則天講經,這是什麼水平的人呢。這些地方我們不可不留心。你說他頓不頓?他就壓倒他。

他那四句就壓倒了神秀那四句。一字不識,你看這四句好不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智慧怎麼來的?一見五祖,五祖說:「你這南蠻子,你也來學佛。」他就知道佛性啊,說:「人有南北,佛性何分南北。」五祖說:「你去幹活去。」「阿那自家日生智慧,不知更作何務。」我自個兒每天都生出智慧來,我不知道還要幹什麼。這話是普通人能說得出來的嗎?咱們普通人有誰「阿那自家日生智慧」?恐怕有好多是日生煩惱。這個事一來,煩惱了,那個事一來又煩惱了,今天買個東西,排隊沒排著,明天東西又漲價,這個煩惱呀。

他就這樣,所以要承認這個頓法,這個地方就是。「無住生心」跟這兒就是一致的東西。「無住」,你就去了殼了。煩惱就是你的妄想執著,就是這四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你若離開了這四相,你無所住,你本來的佛,他自然就是成就的,他是活潑潑的,不是個斷滅,不是個死的。用這個話就把「如來藏」的精神就顯示了出來了,作用就這麼大的作用。

六祖寫了(此偈)之後,五祖把他叫來,夜裏頭在自個兒的方丈裏頭,再給他講《金剛經》。這第二遍,他再次的聽講,又講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大徹大悟,這是見了像了,殼打開了。就說了這一段話,今天我們還可以說一遍:「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大地山河種種的一切一切,也就種種十法界,都不離開我們自己當人的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五祖說你開悟了,當時就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的本心就是「如來藏」。你要不知道這個,你學法無益,你只是種一點福。福享完了之後,他就完了,所以五祖說「學法無益」。你如果識了本性,「若識自本心,明自本性,」怎麼樣?「是名丈夫、天人師、佛。」所以是頓法,我們說的是頓法。你不識,學法無益;識了之後,你就是天人師,就是佛。

我們這一段說明什麼呢,說明通過《金剛經》這一種「明自本心」,就知道這個模子中有佛。打開模子見了佛,在咱們這個世界上,六祖就很好的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至於我們呢,這「無住生心」不是一般人的境界,上次就說了。在別教來說,天臺宗把這個分為四種,所謂藏、通、別、圓。藏教就是小乘;通是可以不定的;別教是專屬於大乘;圓就是無上圓滿之教。在別教裏頭有三賢,十地是聖,這三賢都不能做到「無住生心」。三賢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後來十地,這四十個位次了;再加上等覺、妙覺,這是別教的四十二個位次。別教的地前三賢,無住的時候就不能生心;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必須到了初地菩薩以上,才能實際做到「無住生心」這句話。六祖是特殊根器,一般就是這給我們,我們念了之後,給我們熏習,得到無量的啟發。但是我們通過這個,第一步我們當前眾生怎麼辦呢?

知有:知道我們有「如來藏」

笫一個就是要知有,所以這《金剛經破空論》…。很多就把《金剛經》看成只是離相、無相、無為,這很容易使人體會到一個空無上去,偏於空。偏於空就是二乘,是阿羅漢所證的偏真,實際應該是中道,不落二邊。因此現在我們讀了《金剛經》,尤其通過了六祖這個例子,又通過了《如來藏經》,我們要知有,知道我們本心之中有「如來藏」。禪宗最強調這個知有,必須知有始得。知道我們有「如來藏」,我們都有佛性。這個知有,我這兒再打兩個比方,一個是古德給的比方,一個是我根據科學,現在東西多了一點了,我們用這些做的譬喻,還從日常大家所接近的科學來打比方。

《心王銘》:水中鹽味。色裏膠青。決定是有。不見其形。

傅大士,在梁武帝的時候,有個大菩薩叫傅大士,現居士身。梁武帝請他講《金剛經》,他上了座把戒尺一揮,就下座了。他這一揮戒尺,一部《金剛經》就講完了。他有一個《心王銘》,其中有幾句話:「水中鹽味。色裏膠青。」水裏頭的鹹味;要上顏色就得擱點膠,這顏色畫了才能粘,要膠。「決定是有。」這鹹味有沒有?沒有鹹味你怎麼嚐得出來呢。「色裏膠青」,咱們不畫畫,咱們不說,咱們就說這鹹味,日常生活大家都熟悉的。「決定是有。」不然你就嚐不出來了。白水怎麼不鹹呢?不見其形啊!鹹味是個什麼?

所以剛才那些個例子,我們很容易打些比方,讓你知道是實有。另外我們再把這個補充上—決定是有,但是你不可以形相求。所以《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個法身如來,打的一個比方都不能夠在各方面都是恰當,只能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剛才那句告訴你,確實是實有,這就達到一萬分了。再把《金剛經》的道理結合進去,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我們把這融會起來,我們就懂得。這個見,不是色見聲求,就跟這鹹味一樣,決定是有這個鹹味,不見其形。拿這個鹹味比方佛性。「決定是有」,咱們眾生決定有佛性,但是你要找,你現在要把他找出來,是個什麼,這又是執著了!你用執著的心是找不到的,色見聲求是不行的。

這個佛性,我們現在打一個常見的例子。誰都知道指南針,這不是個磁石嗎,它跟地球兩極相吸,就老指南了。咱們老祖宗發現了這個,這是個大科學的成就。現在也都知道吸鐵石能吸針,誰都知道這個事,它能把針吸起來。這吸鐵石具有磁性,針也是鐵的,它也有磁性。

這性質很厲害,現在我們科學的文明,就是利用這個磁性。 你拿一個導電的東西,讓它在磁場裏頭旋轉,就是發電機,咱們這就亮了,都是靠發電機。發電機就是一點銅線在磁場裏頭轉,就這麼大的作用,電就都來了。開多少工廠,飛機什麼什麼,都是靠電這一切東西操縱著,它不過就這麼點事,靠的是磁場。你要帶電的線進到磁場裏頭,它就會動,這個電動機。所以這個電、〔能〕轉,咱們理髮吹風,一按電呼呼地就把頭髮吹乾了。它怎麼會動起來呢?就那有個磁場,線一充電,它就有動,叫電動機,可以帶動了一些機器,這都是利用磁。你說磁場有磁性,有這麼大的作用,到底磁是個什麼呀?磁性是個什麼呀?不可得。

所以禪宗說見性,我們千萬不要有一天覺得看到一個特別的景象,或看見什麼光了,這個見是不可以色見聲求的,決定是有,但不是色見聲求的。這一點在此補充一下。

那麼跟咱們淨土宗呢?剛才我們念的《如來藏經》跟咱們淨土宗呢?那關係就更密切了。淨土宗最關鍵的兩句話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老實說,這兩句話大家熟得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但是能不能真的相信就我這個心就是佛呀?倒過來說,有人能信。我是心作佛,這念佛呢,我心在作佛,而這個念佛的心就是佛呀。這就把這句話通過這樣,你把它接受下來,直接了當就說「是心是佛」,就不大敢承當。

今天這部《如來藏經》,釋迦牟尼佛就是這麼說的。就在眾生在貪欲、瞋恚、愚癡之中,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眼、如來的身,在跏趺坐,儼然不動。把釋迦牟尼佛的這句話,剛才這個開示,咱們結合起來,對於「是心是佛」你信得就要親切多了。

當然這句話我們要真正能夠很深的信入,那就很了不起。但是釋迦牟尼佛打了這麼些譬喻,每一個譬喻都說得那麼清楚,我還沒說完哪。當初古佛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打譬喻打了五十劫,說這個法五十劫,說了多少的譬喻,就是難信。所以這個「是心是佛」我們也有一些信,今天再加這一句話,就是《如來藏經》釋迦牟尼佛的這段開示,把它結合起來,我們總是比以前會多信一點了,要信得深一點了,信一點就是大進步。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我能入定了,什麼什麼了,認為這個是我的進步;或者我能夠講多少多少經了,這都是務外。你真正對如來的真實法,真正的從內心把它接受下來,你堅信不疑,這才是道源功德母,「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老在信上要加深。

入佛寶藏,咱們都是進了寶藏,有沒有空返呢?你別空入寶藏呀,咱們今天任何人,我也在內,都別空入寶藏。是進入寶藏,這還不是寶藏嘛。要不空入寶藏,就要有兩個條件:一個是要有智慧。智慧如眼睛,能看見哪個是寶,你沒去揀破爛。把寶認出來,你就能拿寶。但只是有眼睛還不行,拿要用什麼拿,你得有手。什麼是手?信為手,信心才是手,你才不會空入寶山。那才是錯過了,如果根本還沒有到寶山,空手回來了不足可惜,可你是進到了寶山,卻空手回來了。所以「是心是佛」。

《淨修捷要》說:「無量光壽是我本覺。」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就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無量光就遍滿虛空,沒有一個地方沒有。無量光它普照,你的身、你的智慧、你的一切都遍滿虛空,你的本覺。無量壽就沒有窮盡,沒有終了。

大家都想求長壽,長壽總不過活二百歲,古德有活一千歲的,但究竟是一剎那。無量壽才是無窮盡的。這個「無量壽」也是我們的本心,「無量光壽是我本覺。」遍滿虛空,無有窮盡。從空間說,哪兒也找不著邊,東也沒有邊,西也沒有邊,上也沒有邊,下也沒有邊;從時間說,過去、現在、未來都沒有邊,都不可窮盡。

這樣一個大覺的性,就是我們的本心,所以無量光壽是我本覺。我們人人都有法身如來,「如來藏」我們已經下了一個定義,是什麼意思呢?就眾生煩惱之中有如來法身的功德,不是如來報身的功德、如來化身的功德,而是如來法身的功德,所以「是心是佛」。本心就是佛,剛才那個譬喻又來了。

本心是佛,有人就說「行了,我已經行了。」可是你要知道,你是那個帶殼的稻子,你是掉在茅坑裏沒洗的那個金子,你是那個做佛像,沒有打開外頭的模子,在髒的模子裏頭的那個佛像,因此就還須要修嘛。

所以天臺宗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這個修也就簡單了、直捷了。不是從外面去修,就把你心中這個殼,你心中有佛嘛,心中這個佛外頭有個殼,咱們說是模子也行,也可以說就是無明那個殼,只要這一分開,所以我們就要修。

而這個修有八萬四千法門,但一切修行之中,我們開開這個模子見佛,就莫有過於咱們持名這個法門是最妙、最容易、最穩當。因為無量光壽就是你的本覺,你現在念的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你就是直接地開了這個殼,所以最為直捷了當。

因此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一念相應一念佛,最直捷、最了當。念佛有四種念佛,這四種念佛跟別的法門比,都是徑路,而四種之中,以持名念佛是徑路中的徑路,因為它最方便、最簡單、最直捷、最了當、最現成。人人能念,什麼時候都能念。所念的是什麼?就是念你的本覺,念的是阿彌陀佛。

六信——我們「信自」、「信理」往往很不夠

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中,講到信願持名。信願持名的這個信是六信。往往我們有很多淨土宗的修行人,能信有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信我念這句佛號能得往生,這是信了他,信了一些事,信了一些因果,但是「信自」、「信理」就往往很不夠。這部《如來藏經》跟《金剛經》就幫助我們「信自」,而這個自是平等的,一切眾生都具,你也沒有什麼突出。同時你這個自,就是截流大師說的,相信我跟佛是平等的;但現在佛是已經成就了的,我還在迷,我們相差天淵。

那底下怎麼辦呢?念佛嘛,念佛的時候,因為佛就是我心中的佛,我就是佛心中的眾生,我念佛就是佛念我,感應道交,不相間隔。這個話有時候大家也不大能懂,「啊,我是佛心中的眾生?」這個咱們就當然了,我是在佛心裏頭,佛光普照,照到我嘛。而佛是我心中之佛?這個就現在打個比方:

你只要把頭一點,你承認下來,你雖然在煩惱之中,你本來的「如來藏」中的如來,跟釋迦牟尼佛所成就的如來,是完全沒有分別的。釋迦牟尼佛是那邊的那盞燈;咱們都是這邊的這盞燈;他的燈當然就照到我這兒這個燈,佛光普照嘛。所以我們這些眾生就是佛心裏頭的眾生,也就是佛光中的這個燈。而我們的燈也照嘛,也照那邊那個燈,所以佛就是我們眾生心中的佛,也在我們的心之內。

再合起來說,這就「重重無盡」了。照著我們的這個佛,也就在被照的我的心之內,我的也照到他,相互是這種關係。而且佛這個燈的光和我們這個燈的光怎麼分?在這個地方兩個燈都照到我的手上,兩個燈都有,你怎麼分?這光是這邊的,那光是那邊的,能這麼分嗎?不可分嘛!成為一體了!所以「心作心是」就是這個道理。你這麼念佛的時候,這兩個燈就互照。這樣去修,就決定往生。所以上者即生證入無生法忍,晉朝就有這樣的人,現代也有人能證入,我看福建那個老修行,能夠多少天不飲不食,端坐念佛,見光見佛,正念分明,那要沒有達到事一心是很難能做到的,就是因為這個法門如此的殊勝。

什麼時候我都有這一句,在事持中就達理持

最後,我還是把這個淨土法門,用兩句蕅益大師的話,上次我說過一次,我們再說一次。都是蕅益大師《要解》裏的話,我們這個念佛是什麼?「從事持達理持。」你也不要管它著相不著相、離相不離相,你就這麼老實念去,就是事持。蕅益大師說,拿上念佛珠一天念三萬,他這個數說的是起碼三萬,他沒說過再低的數。我現在也不敢這麼說,我老勸人說:「你要念佛,你要修行,一天要念不到一萬,恐怕功效不大明顯。」當然念一句也是好的,但要看顯著的起作用的話,那你得一天至少念一萬,我這比蕅益大師的就剩三分之一了。蕅益大師提的最少數是三萬,大家要不找他的開示去,他的數是三萬、五萬、八萬、十萬。蕅益大師就拿著佛珠念。有人說不要佛珠,拿佛珠念是有好處的,可以提醒我們。從事持就這麼念,什麼時候我都有這一句,在事持中就達理持。

所以這「無住生心」咱們就辦不到,就剛才說的地前三賢,成了聖賢的賢了、菩薩了,還做不到。可是這個淨土法門之妙,你就這麼念,在暗中不知不覺就做到了。念來念去,你就這麼老老實實地,念著念著,什麼功名富貴、什麼人我是非,什麼都沒有了。念來念去也就不知道是誰在念了,能念所念的分別也沒有了,你這就無所住了,而我這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相續不斷,這不就「無住生心」了嗎,這地上菩薩才能達到的,…………………。

🔶 第五講 無量壽經的殊勝

一九八六年五月三十一日 丙寅四月廿三日

今天要向大家匯報這個「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這八個字代表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因為「般若為導」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嘛,這六度萬行啊,這六度裏頭,前五度如盲,從布施到禪定,這是前五度。這個就像瞎子一樣,唯有第六度,般若度,才有目,才打開了眼睛,才看清了方向。因此咱們得以般若為導,不能以盲的為導。無目的就不能導啊,所以我們是以般若為導。

「淨土為歸」,這就更有根據了。經中最高是《華嚴》,《華嚴》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這個法門是「十方諸佛同讚」,十方佛都讚歎這個法門。「千經萬論共指」,就指示你到極樂世界。十方佛都讚歎,那麼我們歸到哪兒呢?當然也是極樂為歸嘛。總的精神就是「般若為導,淨土為歸。」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這兩部經,般若中《金剛經》是家喻戶曉,自有五祖、六祖的開悟之後,都是《金剛經》;再有《無量壽經》,這是淨土第一經。所以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

這個般若就有三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經上這些文字,般若經典的這些文字是文字般若,都是從實相般若所流出來的,極殊勝的文字。但它本身僅僅只是個文字的般若,因為咱們的文字非常有限,用我們的語言文字來表達般若,它就有局限性。所以僅僅是文字般若,而不能一寫出來就說這是實相般若。

有了文字般若,我們就依著這個文字般若,我們就要用哪。所以這個「信受奉行」,什麼經後都是「信受奉行」,要奉行,按照般若的道理去奉行,這就是觀照般若。

「觀」就是看,「照」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的那個「照」字。這個「照」字很深,我們也念了《心經》,我們也懂得「五蘊皆空」,可是我們度不了一切苦厄。問題在哪兒?就是我們不會照,我們是想見五蘊皆空。用我們的思想一想,「啊,五蘊都空了。」我們接受了佛的道理,但這不是「照見」,因此力量很小,作用不大,你這個苦厄就不空,分別就在這兒。

「觀照」,一上來我們就用「照」,也是不可能的,先練習用「觀」。「觀照般若」,就是從這個文字,我們要去觀,要去照,說的俗一點,就是怎麼去看問題,怎麼去對待問題。我們生活中種種的問題,我們是怎麼去對待?我們這個修佛不是上座了在大殿上繞佛,這個時候咱們是在那兒修持,這個二六時中,這二十四小時,應當是不斷的。在日用之中,隨時隨處,我們都應該按如來的教導來看問題,對待問題,這是觀照般若。

由文字般若而觀照般若,從觀照般若,某一天忽然觸著碰著,你證實了般若了,契入了實相了,就是實相般若。

觀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今天我們就是要談一談這個「觀照」。當然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一次我已經跟大家匯報過了,那是地上菩薩的事。不但在凡夫份上,到了三賢位的菩薩,三賢位就是十住位、十行位、十向位,這三十位稱為三賢位。三賢位的菩薩都做不到,他只能夠一時無心,這時候我無所住了,但他就不能生其心了;而另一時生其心了,他就有所住了。

那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從哪兒做起呢?我覺得我們下手要去做的,最好的就是《金剛經》的四句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從「文字般若」來進入「實相般若」,我們的下手之處,只有從這可以下手。

就看這一切有為的世間法,不但世間法,就是你修橋、補路、上供、齋僧,你鍛鍊氣功、入禪定,這一切一切都是有為法。這個禪定很深哪,大家有時候得了一點兒就以為自己…,或者有一點兒奇異功能,現在奇異功能已經肯定了,大家不要害怕了,這不是唯心。錢學森發表了文章,肯定奇異功能是事實,這個是事實,這不能否認,但是這個都是有為法。

你入禪定,入到了自己也空了、床鋪也空了、房子也空了,一無所有,這都在欲界,都是欲界的定,連色界天都不是,無色界天更不是。所以有的人得了一點,就以為《金剛經》的道理我都證了,我都證了般若了,都化空了,其實遠去了,這些有為法啊。不要說功名富貴、妻兒子女是如夢幻泡影;就是這一些修持、這一些種種鍛鍊也都是有為法。這一切有為法皆如夢,這是夢中事,在夢中來了個大老虎,何嘗有老虎?夢中撿了十萬美金,你也沒有美金,還是我自個兒,那是夢中事。

「幻」是幻化,變幻出來的。印度從前有許多的幻術,他能變出人來,變出什麼什麼來,一看果然是這麼一回事,實際沒這回事。

「泡」就最好(的比喻)了,就是個肥皂泡。小孩子吹的肥皂泡。現在有吹泡機,一吹,吹出了幾十個,五顏六色的肥皂泡,很好看嘛。但是有誰認真地把肥皂泡收到保險箱裏頭去?它馬上就破滅了嘛,是不是,這是最好的比方。這一切功名、富貴、地位、名譽、妻兒、子女,種種這一切,都是種種的肥皂泡,就要壞滅,還有什麼執著嗎?「你搶了我一個肥皂泡,我要跟你拼命。」沒有這個事!這不搶也是要破滅的。如人的影子,沒有實際。 「如露」,如早上的露,太陽一出就沒有了;如閃電,只閃一下就沒有了。

所以就六個「如」,唐伯虎,大家都知道他這些風流的事情,而不知道他是個佛教徒。他的法名,他自稱為「六如居士」。「六如」就這六如:如夢幻泡影,如露如電。這個道理很好懂,在座諸位要講,比我講的還要好,但是我默察這種種的因緣,就這四句是我們的下手之處,但是就是很不容易做到。我們不要小看,這四句是《金剛經》裏我們最容易下手之處,但實際上很多人沒有做到。

高明容易解脫難

因為我最近寫這些書,有人也知道我是在居士林、佛學院,所以有種種的信寫到佛學院、居士林,寄給我的都轉到我這兒來了。各方面的,通信的對象就多了,所以瞭解的情況也就多了。我就舉一個例:

一個女居士修行了一輩子,她的愛人拋棄了她,跟她離了婚,她就撫養兩個兒子。現在她就是跟這個小兒子鬧矛盾,煩惱的不得了。一煩惱來的時候,就嚷嚷要打,打了之後就鬧,鬧得不可開交。她就很痛恨自己:「我一個有修持的人,我為什麼能這麼做呢?」這都是她的原話,她說:「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我修來修去,這一把火又把我功德都燒光了,我又得從頭修起,哪天又都燒光了。」她就不斷地在佛前懺悔,不斷地痛哭流涕,她這痛哭流涕達到三十多次。

你說她對這句話不懂嗎?這些道理她不知道嗎?但她還是不行,她說:「我不能懺悔了,我不變成欺騙佛了嗎,我說我改了,可我這又來了。」後來我給她的信說:「你不能不懺悔,你要繼續懺悔,《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我此懺悔無有窮盡』,盡未來際。普賢菩薩的懺悔都無有窮盡,咱們焉能不懺悔?接著懺,只要錯了之後,再懺。」她的矛盾很簡單,她的兒子收入不很多,想從母親那兒拿點錢,花得痛快一點。她就覺得兒子不應該隨便多花錢,應該體貼這一些,養成個刻苦的習慣。就這個矛盾。打完之後,母子都哭,哭完了之後,過兩天又打。

這說明了什麼?道理懂得很容易,事情做到就很難,就這麼一個事。所以她這多生的習氣,如油入麵。我們和麵的時候,裏頭灑一點油,很容易這油就進到麵裏頭去了,但是你現在想去掉這個習氣,就等於要把這麵裏頭的油拿出來,這就困難到極點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高明容易解脫難。這不但是一個居士個別的例子,我們就聽到外地有許多寺廟,中間也是分了幾派,彼此不團結,不是和合僧。幾派不團結,我們只可能這麼說,其中有一派是好的,其餘跟他不合的,那就不見得就有問題了。這些事情的發生,就是把這個事情太認真了。你如果看到這一切一切,誰當方丈是個肥皂泡;誰受到居士的恭敬,肥皂泡;誰派出國去深造,肥皂泡;給你個博士學位,肥皂泡。這一切一切能把《金剛經》這四句都這麼看,你的關係處得好,肥皂泡;關係處得不好,肥皂泡。這沒有什麼可分別的,沒有什麼可執著的,沒有什麼可留戀的,道理這個就是。

但是大家就過不去,所以就看得破,忍不過。說起來很高明,遇見問題,實際上也是很難,說老實話。我們只有勤,老常常提起《金剛經》這幾句話來提醒自己。有的時候都隨境所轉,當你隨境所轉的時候,猛一提「如夢幻泡影」,這就是在觀照。我們只有從文字般若而觀照般若,至於《金剛經》深入的,那就是「無住生心」了,上次說過,大家辦不到了,但是有一個殊勝的方便,暗合道妙,底下我就要說了。

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為最易

我們就是從這些地方入手,要能夠進入到無為,不是有為法,而是無為。所以古德有個偈子:「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就咱們今天這個居士林,道場來了這麼多大德,這是「十方同聚會」。大家到這兒幹什麼?我們都在這學無為,我們不是來搞有為,「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這個地方是個選佛的考場。什麼人能考取呢?你心空就及第歸。我們就從這能照破,看破這些有為法,不為它纏縛,契入諸法實相,心空啊。心空就及第,選佛就當選了。

我們剛才說,要入諸法實相是這麼難啊,地上菩薩才有份。但是有一個最殊勝的方便是什麼呢?以我們眾生的生滅心,要入諸法實相,就是以念佛,底下再加上個持咒,最容易。這是一個殊勝的方便,這個叫做「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我們怎麼能達到無住生心呢?你越想無住,你就是有住,你一生心就是分別,完全沒有一點《金剛經》的味道。但當你真正是在念佛的時候,你念得綿綿密密,念到最後不知道誰在念,也不知道念的是什麼,就一句「阿彌陀佛」,正當這個時候,你什麼都放下了,你就無所住了;但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朗朗現前,這個心他是生的,他不是斷滅的,所以既生心又無住。這能暗合道妙,這是一個最殊勝的法。

念佛是諸法實相的功德,這個功德是無限大

所以我們這個淨宗,現在有很多人在外國,弘揚了一輩子密宗,他也認識到,要契機還是淨土宗。剛才說的,要入諸法實相最容易的是密和淨土,就是你不知不覺就暗合道妙,你就巧入無生,而地上菩薩所能做到的事,你就不知不覺你做到了,因此你的功德極大。因此念一句你能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因此你臨終一念就能往生。它是諸法實相的功德,這個功德是無限大,不是一切所能比的。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所以在一切法門之中,以淨土宗是最為容易,當然持咒也是一樣,但是密宗之困難(我是學密的,我也是學淨土的,我也是學禪的,但這裏頭最穩妥的,就只有淨土。)密宗的師父非常難找,種種的邪說異端、魔子魔孫,在這裏頭冒充。大概就是去年北京就來了一位,他就召集有夫之婦、有婦之夫,在一起合修,還表演,還自稱為密宗。這一些如果沒有一個金剛正眼去分別,你只是好奇,你只是聽說他有些奇異功能,你就跑去,這個上當就上到極點了。所以它很險哪,一般人你沒有這個眼力,能認得清哪一個是真正的阿闍黎,哪個是冒牌的。你如果有這個眼力,那你也不是普通人了。所以是不容易,一句話就叫不容易!

淨土宗沒有這問題,你不要找師父,千經萬論,你看了書,告訴你就念阿彌陀佛,到居士林參加一次,阿彌陀佛你就會念了,是不是?只要真具信心去念了,就解決問題。所以說,一切法門之中,以淨土宗最為契機、最為方便、最為穩妥。

在現在這個末法時代,眾生的根基,這個社會大家如此之忙,種種的工作、種種的任務、種種的橫禍,這個核電站泄漏了;哪兒洪水了;什麼地震了;種種的,還有恐怖主義者到處給你爆炸,你想要像過去那麼修行,不可能了。所以我們說這個淨土宗是一切修行之中,這是個易行道。這個話是龍樹菩薩說的,不是我說的。別的修行是難行道,這個路很難走,而修淨土法門是個易行道,這是一個平坦的、直的路,因此我也是不遺餘力地來讚歎、弘揚這個淨土法門。我寫的這些書,這一部書寫了多少年哪,剛剛又再去正式的印,就是為了大家重視這個法門。

《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

淨土法門是個易行之道,但是淨土宗的經典呢,就以《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第一部經典,說「此是淨宗第一經」。大家都念《阿彌陀經》,但有很多人不知道《無量壽經》,因為《無量壽經》很長,兩萬多字,兩厚本,又是兩卷,一卷一本,上下兩卷,而且文字也很繁雜。中國是曹操那時候翻譯的,文字也很古,所以大家念就都念《阿彌陀經》了。

《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是一部經,古人就把它稱為大經、小經,大經就是《無量壽經》;小經就是《阿彌陀經》。或者稱為大本、小本,大本就是《無量壽經》;小本就是《阿彌陀經》。這小本就簡要多了,《無量壽經》像《金剛經》,小本就像《心經》,《心經》就剩二百多字了,《阿彌陀經》我們一會兒就念完了。但是不是多了就是好?那倒不一定,那為什麼說《無量壽經》是第一部經呢,因為這一部經裏頭,真正的把阿彌陀佛成佛的因,因地的修行、因地的發願,一切都給我們介紹清楚了。說到這是怎麼來的;怎麼成的佛;這四十八願都是什麼,《阿彌陀經》裏頭都沒有,而且發的這些大願,是怎麼成就這些願。極樂世界種種的莊嚴,跟《華嚴經》一樣的莊嚴,事事無礙莊嚴,小中有大、一裏頭有多、一秒中有萬萬年,這一切無礙,華嚴的事事無礙境界,在《無量壽經》裏頭都有。十玄門,《無量壽經》中一門也不少。大家如果看我的《大經解》就可以發現,具足的。

這往生,《阿彌陀經》中只講了一種,就是一日一夜至七日七夜念佛。《無量壽經》就詳細多了:三輩往生、往生正因,而且裏頭特別說出我們這個世界種種的惡因惡果,五惡、五痛、五燒,眾生都行五惡,所以現生受五痛,來世受五燒。裏頭就告誡大家,不是說我們念佛就只是念念佛,將來死了生極樂世界,而且說現在在社會你是個人,就先要把人做好,所以它是很完備的。一方面告訴你極樂世界,讓我們欣慕,也告訴我們這娑婆世界種種的惡、痛、燒,讓我們脫離。

更要緊的是這裏頭的最後,阿彌陀佛的世界顯現在大會上,人人得見,不然說有極樂世界,誰看見?你說信極樂世界,你往生了,誰看見了?在淨土三經裏頭,除了《阿彌陀經》之外,其餘兩部經大夥兒都看見了,所以今天我要說一說,就是《阿彌陀經》裏頭沒有。《阿彌陀經》就和《心經》一樣,最簡要,做為常課可以讀《阿彌陀經》,你要研究淨土宗,了解淨土宗,就不可不讀其他的經典,比較起來它太少了,(沒有)禮佛現光。而且將來一切經都滅了之後,還有最後就這部經獨存。所以我們就知道《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第一部經。

《無量壽經》到了現在一共有九種本子,這九種本子哪一本最好呢?就是最後夏老師所完成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現在海外的佛教徒已經評定,公認,九本中這個是善本,並且收入了《大藏》裏頭。我作的這個註解,也就是這部經的註解。所以一切法門中,以淨土宗最為易行,而淨土法門的經典之中,以《無量壽經》最為第一。《無量壽經》有九種,那一本是善本?以夏老師這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善本,所以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我們慢慢的將來就是把重點向《無量壽經》這邊轉移。

今天我們只是談一下這個會本的殊勝與重要,我們重視這部經。這部經差不多大家都有了,而且現在還正在印。 《大經解》過去咱們印了五百部,居士林有很多人有了,現在再印一萬部,東林寺在那申請,這個稿子寄走了。《資糧》現在印了一萬五之後,今年又印了兩萬,印好了稿子送給我,找我校對,我請一位人替我校了。這些書慢慢都會有,都很多。

《無量壽經》的殊勝

今天我們就談一下這《無量壽經》的重要,至於裏頭重要的內容,好在我們時間還很長,有機緣會不斷的向大家來供養。

第一點,說這個經的殊勝。就是在這一本《無量壽經》的第三品:「大教緣起」,說明淨土這個教是以什麼因緣而引起的。我不多念原文了,因為耽誤時間,主要是把它的意思稍稍(說明),節省一點時間,大家都可以查,這個書正在印,《大經解》一萬本也在印,有註解的、沒註解的都在印。

這大教緣起是為什麼呢?就是在法會上,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放大光明,「威光赫奕」,就像融了的金子一樣,透的,佛身不是個有礙的身體,裏外都是透的。而且現大的光明,數千百變,好多變化不拘。

阿難是侍者,阿難就想:「今天世尊,為什麼諸根這麼清淨,這麼光顏巍巍,所現的寶剎是這麼莊嚴,是從昔以來所未曾有,我未曾見。我跟佛這麼多年,我從來沒有遇見過這個情況,這麼殊勝、這麼清淨、這麼光明,而我今天這麼能夠瞻仰。」生稀有心,他就偏袒右肩,向佛作禮,說:「世尊今天你一定是入了大寂之定,住了最奇特之法,你一定是住了諸佛所住的導師之行,今天不同往常,是最勝之道。」他說是:「過去未來都是佛跟佛彼此相念,世尊現在您是念現在佛,還是念他方佛呢?不然的話為什麼這麼樣的光明,這麼殊勝?請佛告訴我。」

阿難所以了不起的聰明,他已經知道,從來沒見過佛這麼殊勝、這麼光明、這麼功德莊嚴,必定是在念佛了。所以這就他的智慧。那麼到底念的是什麼佛?是他方的佛?過去的佛?現在念的是那一尊?要不是念佛的話,怎麼會有這麼樣殊勝的境界呢?

所以問問題的人很有水平啊,所以佛聽了之後就讚歎阿難:「善哉善哉,你為了利樂眾生,能問這麼好的微妙之義。這麼殊勝的問題你提得出來,你很好啊。」「汝今斯問」,你這一個問題,就「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你比把供養一天下,就是整個的太陽系,我們這麼說,各個星球都有了。你就所有的阿羅漢、辟支佛都供養了,你比那還強;你比累劫的布施都強。比那個強多少?百千萬倍!你看阿難這個問題一提的功德,就比供養這麼多阿羅漢,比窮劫的布施無量的人民,要大百千萬倍。

因為你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回答了,大家又知道方法了,而得到了度脫。他就說如來之所以出興於世是為什麼,就是要惠予眾生真實之利。佛為什麼要降王宮、出家、示現成佛?就是要給眾生以真實的利益,所以這部經、這個法門就是如來的本願:要給眾生真實的利益。

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這個是經文裏頭沒有的(註),我引證一下。父親來求法,他教父親念佛,父親說:「你釋迦牟尼有好多實相、真如種種殊勝的法,你為什麼不教我修習?你就教我念佛?」釋迦牟尼佛說:「你歲數大了,那些法你修不起來,但是你就修這個法,你解決問題呀。」你看,釋迦牟尼佛對於父親也是教他念佛,教導我們也是念佛。

註:指《無量壽經》經文裏頭沒有所引證的這一段,此段出自《觀佛三昧經》。

所以佛的大公無私、大慈悲,真是啊!我們要知道。佛並不是還有什麼法保密著只告訴父親,你們就去念佛去吧,你們不堪造就。就是以對待父親的法來對待咱們,所以我們要感恩哪,感恩佛的慈悲。這是緣起,底下就說這個法,這很長。

第十八願:一切聖教的中心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十八、十念必生願。

這個裏頭第二就提了佛這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第十八願今天我們也來不及多說了。日本的佛教就是拿這個為根,日本就是完全是善導大師的教化,善導大師是專弘《無量壽經》。他是把幾種原譯都參考,都配合,就提出以第十八願作為一切聖教的中心。

就是說,眾生聽了佛的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這個我是阿彌陀佛說的,願生阿彌陀佛的國,極樂世界,「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念到臨終有十念,你要不生的話,佛就不成佛了。佛已經成佛了,那就說明眾生只要在臨終能念十句阿彌陀佛,乃至一念,臨終你有一句,這是《寶王三昧論》裏頭所講到的,(必能往生。)所以就是惠予眾生真實利益。

所以修這個,修那個的人很多,我的朋友也很多,而且觀想、持名,都是極殊勝。《觀經》就教觀想,但是許多真實的經驗,咱們現在就是研究。這修觀想的人,他們都有這個經驗,在休克了之後全觀不成了,不但休克了之後觀不成,重病的時候觀想也觀不成。

所以咱們這個法門就是要在你臨終臨危的時候能用。你平常都用得很好,一病了,最後要嚥氣了,你使不上了,那不前功盡棄呀?所以我們得說老實話,我們不是說好看。所以這「十念必生」、「一念必生」,只要做到有這一句,這一點回頭我再引密教祖師的話來印證,諾那祖師的話,證明古德都是一味的。

禮佛現光

底下要重視的就是「禮佛現光」,這極樂世界現前了。這是一件大事,因為《觀經》是在宮裏頭說的,就韋提希夫人和她的一些侍女,沒有四眾弟子。說《阿彌陀經》時,人數很少。說《無量壽經》的時候,就說咱們地球上的人,「大比丘萬二千人」,有一萬二千大比丘在法會上,沒有退席的。說《法華》,還有五千人退席,聽不下去了。一萬二千比丘、七千男居士,就一萬九;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兩萬,整整兩萬。現在開萬人大會,這是兩萬人大法會。

這兩萬人的大法會上,人人都見到了極樂世界。所以有人說「誰看見了?」這不是歷史上記載了嗎,這看見了。說《觀經》的時候,韋提希夫人和侍女們也都見到了極樂世界。所以淨土三經中有兩部經,當時聽經的人都親見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

這一點也就是阿難了,佛就說:「如果你們想見阿彌陀佛的話,應該向西頂禮,念佛號。」阿難就起來了,就說:「我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在頂禮的時候,忽然親眼看見,看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紺目澄清四大海,白毫宛轉五須彌;「色相端嚴」,色相非常端莊、非常莊嚴,「如黃金山」,像在海上湧出一個黃金山一樣金色光明。就看見極樂世界、看見阿彌陀佛了。

同時又聞十方世界諸佛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當時見著佛,而且聽見十方世界諸佛正在那兒稱揚讚歎阿彌陀佛呢。我們現在這個時候,十方諸佛也在那兒稱揚讚歎,不過我們耳朵不行就是了。這無礙無斷,他沒有障礙,沒有間斷。

阿難接著發願,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光,照到一切佛世界,這一切佛世界也明現。所以在這個會上,不但見到極樂世界,聽見了極樂世界之外其他十方佛讚歎阿彌陀佛,後來佛又放光,十方世界大家都見到了。咱們這個世界完全是光明,「唯見佛光」,阿彌陀佛的光,「明耀顯赫」。

會眾親見,非是莊生寓言

底下大家要重視,「此會四眾」,這個法會的四眾、聲聞、菩薩、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有的都在內了。剛才我說的那兩萬是人,還有他方的阿修羅、天人,多少他方的菩薩,都無量無邊了。我們最主要點是要觀咱們世界上的人,這都包括在內。「此會四眾」,就剛才我說的一萬二千比丘、七千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兩萬人,這四眾啊。人人都看見了,都看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看見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恭敬圍繞。

這就是咱們一個證明,不要覺得這是個寓言、是個安慰。而且孔子、老子,我們誰也沒有見著嘛,但是我們承認他們,歷史上書記載著在那的。而這個法會上,大家這麼多大眾都親見了,經典記載下來的事情,是個歷史事實,我們就是要真實的生信有極樂世界。《阿彌陀經》: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兩個「有」字,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這兩個「有」字,剛才我們說的,也就是這兒的證明。

彌勒下生,還是靠《無量壽經》度眾生

再說這個經的重要,我們看底下講的流通分。流通分就是勸要流通,當然這個經裏頭重要的地方很多,我們今天不是談這個,是談我們要重視它。首先要重視這個經,這你才會去讀它,才會去研究它。我們先要重視起來。第四十三品就是「流通分」的開始,「佛告慈氏」,這是佛對彌勒菩薩說的。所以這一部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後半部就是彌勒菩薩當機。這是很特殊的。

這彌勒菩薩當機,告訴咱們什麼事?當來彌勒下生以後,還是要弘揚這部經。佛後來就把這部經囑咐給彌勒。所以大家要等到龍華會上,龍華會上靠度眾生的,還不是講唯識,還是《無量壽經》。

對此經能信受、持誦、說行,就是佛的第一弟子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佛告慈氏」,(慈氏)就是彌勒菩薩,他說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聽到這個名號,乃至「能生一念喜愛之心」,能真實生了一念的喜愛之心,你起心動念,能引起這麼一念,當然這一念是很真實的一念、很清淨的一念。「歸依瞻禮」,歸依阿彌陀佛,願意禮拜、願意「如說修行」,那怕只是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你要知道這個人是得了極大的利益。

底下就簡單一點了,「當知此人非是小乘」,你要知道這個人他就不是小乘道,所以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大乘的,純一的,極樂世界純粹是大乘菩薩。又說裏頭有很多聲聞,是什麼意思啊?他是大乘菩薩,但他所證,他斷惑的水平,他剛剛斷了見惑思惑,相當於阿羅漢,還有塵沙惑未斷、無明惑未斷,慢慢的斷。我們就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你發小乘心是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所以這就不是小乘了,這是什麼呢?底下就是佛說了,「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就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法裏頭,這樣的人是弟子中的頭一號人物,是第一弟子,笫一流的弟子。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欲令無量衆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刹.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爲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僞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所以有好多人現在還是在那不大重視淨土法門,我在佛學院講課,我說:「我也不敢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信淨土,但是我確是有這個希望,你們任何一位都不要輕視淨土法門。」釋迦牟尼佛說:能這麼信,那怕只是一念,這清淨單純的一念,就這樣,就不是小乘,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

所以佛就告訴大家,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應當對這個法門「愛樂修習」,應當喜愛,應當歡樂,應當好好修習,「生希有心」,所以彭二林說:此是萬劫千生稀有難逢之一日。我這萬劫千生輪轉六道,今天能遇見這個法門,能聽到這個法門,這是萬劫千生稀有難逢的一個遭遇,這叫希有心。

「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對於這部經裏頭所說的話,應當把它當作導師,要依止。「欲令無量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為什麼說是大乘?就是你念念不忘眾生,來接受這個法門。無量億諸菩薩,都求這個微妙法門,尊重聽聞。「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還有很多菩薩想聽這個經,聽不到。「是故汝等.應求此法。」說會上的大眾,你們哪,應當好好求這個法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衆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爲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憂惱。乃至晝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是人已曾値過去佛.受菩提記。一切如來.同所稱讚。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又說:有一億菩薩,這些都是大菩薩,就是由於這個法不聽聞,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就勸受,如果能夠信受,如法修行,好好的,這個人已經蒙過去佛給他受過記了,而且現在十方佛都在讚歎。

所以勸大家要怎麼樣呢?「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我們要信這個法門,接受這個法門,「持誦」念這個經,持佛號,「說行」,「說」,為別人解說;「行」,最主要是行,如說修行,你得行,所以信願行,你得念,盡你最大努力去念。這就是說這個經的重要。

末了再提一點。經是都要滅的,我們是很辯證的,他們說:「你們佛教將來也會消亡。」我說:「我們從來也沒有說過,我們是永遠常存的,我們不是賴在地球不走的。」將來佛法是要滅的,經是一點一點滅的。有一部經叫《法滅經》,哪部經先滅都說了,第一部經先滅的就是《楞嚴》。現在已經有人著書說《楞嚴》是假的,佛早就懸記了,將來這個經要滅。他說是假的,慢慢後頭的人也都相信了他的話,那麼都說是假的,誰也不念了,這部經不就滅了嗎。可是沒有想到,這事佛早就告訴你將來要這樣,而這批人就按照了這條道 。

再有就是《涅槃》,都是極高深的道理。將來眾生根器不夠了,這個都要滅,滅了之後怎麼眾生能得度?佛所以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惠眾生真實之利,就把這個最殊勝的法子,以佛的威力獨留此經。什麼法、經都滅完了,還把這個《無量壽經》留下來。留多久?不可能無限期,都有時節因緣、都要有根器。這根器在那變化,他不能接受哪。你有跟沒有不一樣,所以「止住百歲」,只會留百年。

因此我們也可以知道,從現在起一直到最後,這個時候《無量壽經》是剛剛在咱們中國興起,在日本是放光的,是早被重視的,在中國中間衰微了,現在又開始在抬頭。那麼一直到最後,法都滅完了,最後一百年,還要有這部經。所以如果我們對於此經能夠如說的信受、持誦、說行,我們就是佛的第一弟子。我們也就是為了如來護持這個法,到最後還有一百年,還能存在於世,利樂眾生。

諾那祖師:淨土開示

這是今天向大家匯報的主要部份。另外我也知道我們有很多人都喜歡密宗,我這就把諾那祖師的開示…。他是在香港傳完法,在離開香港之時,最後說了點開示。這裏有關淨土的部份,我介紹幾句,我們就圓滿了。

《諾那祖師離港前夕開示》:念彌陀者,臨終觀佛在頂,信心不疑,遂忘自身,而契彌陀法身。何況彌陀發願甚強,無論修證如何,只臨終憶念,決定接引。

諾那祖師是紅教的法,也就是蓮花生祖師的教,是最古的教。他有一個很特殊的特點,和別的教派不大一樣,就是特別尊重阿彌陀佛。就是說,無論什麼根機,都是要教他學金剛薩埵,學阿彌陀佛的法,人人都得修。這是諾那祖師的話:最後往生,「念彌陀者」,念阿彌陀佛的人,你臨終就觀想佛在你頂上來接引你,「信心不疑」,你不要懷疑,你就把你自個兒忘了。自個兒忘了,你就跟彌陀的法身…,彌陀在頂上,「心作心是」,你就跟彌陀的心相契了,這就可以往生。

何況「彌陀發願甚強」,「無論修證如何」,不論你修證的水平怎麼樣,這跟蕅益大師的話完全是一樣的。我們好多人錯就錯在這兒,總覺得自己功夫不夠, 老去追求功夫去,你這功夫夠不了!不是那個功夫的問題。不管你修證到什麼程度,不論你這個。所以蕅益大師說只憑信願之有無,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沒有信願;你生了什麼品位,才是你念佛的深淺,那在你修證的程度。主要你要深信切願。他說臨終能夠憶念,有信願,就決定來接引。你修持差也不要緊,根器差也不要緊,只要你是念,你憶念,你臨終還想著阿彌陀佛。底下又比較 。

《諾那祖師離港前夕開示》:修他方佛,必三密具足乃度,此尊一律平等普引。

修別的佛,「必三密具足乃度」,你修其他的本尊,修藥師佛修什麼什麼,你必須得三密都修才行。三密就是身密、口密、意密。密法的特點就是讓凡夫的三業:咱們身是造業的;嘴是造業的;意是造業的,讓我們這凡夫的三業,頓同如來的三密。你身結印了,結釋迦牟尼佛的印、阿彌陀佛的定印。你結印,這身就是身密;嘴念咒了,語密;心裏想著般若,比方《金剛經》、心裏想著種子字,憶佛也行,這是三密。別的修行,最後必須得三密都具足才得度。唯有阿彌陀佛這一尊,不管一密、兩密、三密,一律平等普度。不論你修持怎麼樣,只要你臨終在憶念,願意往生就可以。這是極殊勝。

《諾那祖師離港前夕開示》:祝諸位不忘阿彌陀佛,常存一心不亂。

最後,都完了,最後一行:「祝諸位」,祝在座的諸位,因為他在香港、澳門都灌了很多頂,最後要分別了,就臨別的開示。「祝諸位不忘」,不要忘記阿彌陀佛。所以我今天最後也是以祖師,我師父的師父,用我師父的師父這一句話,來結束我們今天,就是「祝諸位不忘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 第六講 阿彌陀佛核心五願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 丙寅五月初八

阿彌陀佛發的願,是大願中的王啊!

今天咱們就從《無量壽經》中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來作討論。今天我們就是要共同來讚歎,來學習阿彌陀佛的大願。

上次說,一切法門中,淨土法門是最容易了,別的修行都是難行道,只有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修行起來只有這個容易成功。淨土法門中以《無量壽經》是第一部經,就是因為這一部經裏頭講了阿彌陀佛是怎麼發願、怎麼成佛,願文是什麼。咱們唱讚子唱「阿彌陀大願王」,他發的願不是普通的願,是大願,而且是大願中的王啊!是最尊、最高、最殊勝。所以今天就是(討論)大願王是怎麼發的願,是什麼內容。淨土宗為什麼這麼殊勝,為什麼成為易行道,就是因為大願王他有殊勝的大願。

出家、發願

首先我們就介紹一下出家、發願這樣一個緣起。上次說了,阿難看到釋尊放殊勝的光明,多少年來他跟佛作侍者,參加過多少法會,見過多少殊勝的景象,而在這個時候佛現了這個光明,這個殊勝是他從來所沒有看見的。這個淨土法門之殊勝就在此。多少年了他沒有見過這個情況,阿難是傳佛心印的人,是集結經藏的人,智慧不同。他就想到,今天怎麼放這樣的光,是不是佛在念佛呀?就向佛提問:「今天怎麼這麼殊勝,這麼大的光明,你念什麼佛呀?」

他提了這個問題,佛就回答,下面就是回答。這個問就很殊勝,這個回答底下就說了,因為阿難這一問,「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當來」就是從阿難這一問以後,所有的含靈,所有的眾生,都是因為你這一問,而能夠得到度脫。

所以這一問就是重要,因為有這一問題,佛才說這個因緣。有了這個因緣,眾生才能夠度脫。所以法門沒有一樣不是好的,但是我們對於淨土法門,要有足夠的重視。我在佛學院講:「諸位出家人,你們這兒五十人,我不敢希望你這五十位都將來學淨土,但是我就希望任何一位不要輕視淨土、毀謗淨土。也就是說我給開這個淨土宗的課,最低的要求。」

有很多人輕視,不知道,只有因為阿難這一問,佛這一說,當來的含靈都因為這個問,才能得到度脫。這個重要就在此。 底下就是回答了,我們今天是要著重談大願,時間很少,所以我們就講的精簡一點。

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不可數、不可說的劫,有一尊佛在世,這個佛的名號叫「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佛的名號很有深義,所以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世間自在,也最契合於我們現在這個機。

佛法出世間,不離世間覺。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都說我去入深山、住山洞、不生產、不勞動、不學習,這樣一個教,那不能存在。但是我們這個法門是世間自在,而且是世間王自在,是最自在了。你幹什麼都行,做什麼工作都可以,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甚至於當軍事家,沒有一件事情妨礙你修淨土法門的,因為你十念就可以成功,只要你信願。「世間自在王如來」,所以這佛的名號,就有很深的意思。

那時候(世間自在王如來)正在住世,正在說法,有大國王名號叫世饒王,國富民豐,很饒足。他聽見佛說法,就歡喜、就開解。開解就是開悟。就「發無上真正道意」,發了無上的菩提心。就「棄國捐王」,國位也不要了,王位也不要了,出家作沙門。作了沙門就得了一個法名,法名叫做「法藏」。我們老看見「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是誰呢?就是阿彌陀佛,在世間自在王如來那兒發了心,出了家。他「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超乎世間,一切都第一。他這時候就發了大願,就願自個兒完全學習佛,願意得到佛的智慧、佛的戒定、佛的清淨,也能跟佛一樣去救度一切眾生。

願我自己能夠有一個廣大的處所,這也就像咱們古詩人的「願得廣廈千萬間」,當然法藏這個願就比這廣廈千萬間要大多了,他願得一個極樂國土,殊勝的國土,讓輪迴諸趣的眾生,不僅僅是寒士得歡顏,六趣的一切苦惱眾生,都到我這裏來,都生我剎,受無上的安樂。在這個時候,在世間自在王如來〔前〕,已經發起了要如佛一樣的清淨成就,如佛一樣的度眾生,而且有一個殊勝的處所,要讓一切受苦難的眾生,都來到這兒受安樂,清淨修行成佛。

這個願跟後頭四十八願,完全是一致的。這個願我們可以用現代語言說,原則性的。到底你這個國土是怎麼樣的?眾生應該怎麼修啊?他這個願跟後頭的四十八願,沒有兩樣。

底下他就說,我就願意這樣,而且願意我這個佛國,他的殊勝,超過一切佛國,我可以不可以呀?所以他稱為「大願之王」,他願意超過一切佛國。

當時世間自在王如來就把這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種種的佛國,有的純粹是淨土,有的像咱們娑婆世界差不多的,也算是穢土,因為裏頭有三惡道。把種種的國土都現給法藏比丘看,那麼這個時間就很長了,經過千億歲。法藏都看見了之後,這二百一十億都看了之後,他就去選擇、去總結,就是將來法藏比丘所成就的佛國是個什麼樣的佛國,這個經過了五個小劫。那麼他又到佛前說:現在我的願,用現代的話說,已經具體化了。這底下就是發大誓願。

《無量壽經》的會集是必要的

首先這兒得談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四十八願,這本經我剛剛從南方回來的時候,日本投降了,來接收。這時候就聽見有些老居士們說:「夏某人怎麼把這佛的四十八願改成了二十四願了?」這個梅老居士的序文裏頭也有這個話(註),怎麼把四十八改成二十四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誤解。這裏頭有兩個錯誤。

註 :梅光羲居士《重印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會集序》 【或者又曰,古本全為四十八願,今竟改為二十四者何耶?余啞然笑曰:聞子此言,知子不但於今本未嘗展閱,即於五種原譯亦未曾寓目也。漢吳兩譯願文皆為二十四。魏唐兩譯四十八,宋譯三十六,】

一個錯誤,夏老並沒有放棄了四十八,改成二十四。而且古人就有放棄四十八,改成二十四的。為什麼呢?因為這部經有五種譯本,知道四十八的只是兩種譯本,知道二十四的另外還有兩種譯本,還有一部《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也是二十四。所以淨土宗《無量壽經》的經典五種譯本,再加上《後出阿彌陀佛偈經》,這六部經裏頭,說是二十四願的,只說二十四的是三種。這大家都不知道,所以一聽說是二十四,有些時候就認為荒謬,而不知道二十四是多數,只是魏譯跟唐譯是四十八,而宋譯是三十六。

所以我們不研究、不考證,就往往說些話就沒有根據。就好像現在說的,沒有調查研究,沒有發言權。你沒有發言權就發言,那就要犯錯誤,所以他就犯了錯誤,他說不應該是二十四。而且這個《後出阿彌陀佛偈經》是二十四章,都是偈子。所以六種原來的這個經,有三種是二十四,兩種是四十八願,一種是三十六。

決定怎麼做的時候,是先師夏老居士、我先舅父梅老居士,這兩位稱為「南梅北夏」,加上他們兩位的師父,慧明老法師。慧明老法師,現在廣濟茅棚的人都推崇得很,說這老法師是開悟的人,已經圓寂了。他們三個人在一起研究到底怎麼辦。到底應該二十四呢,還是四十八?三十六可以不取了。

研究來之後,最後取得的結論是非常合適的。現在咱們這個經是二十四章,然而具體的願還是保留了四十八願。就是二十四段,就是二十四章,這不就合了二十四了嗎?每一段裏頭可能有兩個願,可能有三個願,可能只是一個願,加起來正好最後是四十八願。所以既有二十四,又有四十八,跟各種古譯都合了。

從這裏頭也看出了這《無量壽經》的會集是必要的。單在這個願上就有很大的差別,所差別的不是別的,就一個是二十四,這四十八可能是一個倍數,可這三十六又是怎麼出來的?差別很大哪!

而且魏譯的四十八,實際不夠四十八,為什麼呢?他有的地方重覆了。而說二十四的也不僅僅是二十四,它一個裏頭可以包含一兩個。說四十八願的魏譯本呢,他這裏頭有重覆。比方魏譯本的第二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諸菩薩在我國中,都得智慧辯才。底下跟著的三十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都是有「智慧辯才」,一個是說有智慧辯才,一個是智慧辯才無有限量。只是後者比前者稍微擴充一點而已,這就分成兩願了,所以四十八並不足四十八。

除了它,這些個古譯裏頭,只有吳譯有「國無女人」,「蓮花化生」的願。都知道到了極樂世界沒有婦女,都變成三十二大丈夫相,因為不需要婦女,所以都是蓮花化生,都是蓮花之身,「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這個願出在哪?在五種譯本之中,只是吳譯裏頭有。所以會集的重要性,就從這些地方,舉一個例子我們就看出來了。要把各種精華都瞭解,就得把每種譯本都看過。那麼現在是既有二十四,又有四十八,又避免了重覆,把各譯本沒有的重要的願補進來,像國無婦女,蓮花化生。因此說,這會集稱為九種本中的善本,現在海外已經公認這是九種本中的善本,這就是因為這些原因,這些個具體的事實。這也就說明了二十四、四十八以及會集的必要。

至於說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種變化呢?各種譯本的出入之大,只有《無量壽經》最多,各種譯本都會有些出入,這個原因就是翻譯的人的譯筆不同,而且古本的印度文,都是貝葉文,都是一片一片零的,沒有裝訂。有可能這個本丟了一片,所根據的東西丟了一片;也可能這樹葉子殘掉了,破了一塊,這些原因都是存在的;而且輾轉的抄,這是其他的譯本出現不同的原因。

但是不至於會差的這麼大,這個差得大的原因是《無量壽經》特殊的,就是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不只一次。這次說,弟子作了記載,阿難集結,將它回憶起來。他第二次又說,阿難又把它回憶出來。每次說因為對象不同,這個出入就很大。

怎麼證明不是一次說的呢?就是唐譯《無量壽如來會》,就是在《大寶積經》的一段。這就證明在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無量壽經》。在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就把《無量壽經》裏頭咱們世界的「五惡、五痛、五燒」都沒有了。它是一個大的法會,這只是中間的一部分,所以就沒有這麼詳細。

《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部經,佛是重視,多次說,我們多次翻譯,但是出現了中間很大的差別,經過會集。這個原因,我藉這個機會把它作一個說明。

帶業往生

底下一個問題,我們就正式來談四十八願了。那麼實際還是四十八願,因為它真正有四十八,但是四十八願分成了二十四段,所以又有了二十四,而且比任何一本都完整。今天這個時間就不大夠把四十八願一條一條一起研究。那麼我們就兩個想法,一個想法是我們要說明一個問題,因為在海外起了一種特別的說法,他反對帶業往生。他做了好些個事,他寫了好多文章,所以國外引起了很大的辯論。他說是:「經中沒有帶業往生這個字樣,帶業往生是錯誤的。」他覺得有人修了淨土了,就不跟他學了,他不是淨土宗,他就說:「為什麼大家修淨土呢?」有人說:「我們不要緊,我們可以帶業往生。」他就要破這個帶業往生,其目的就是這樣。

他寫了很多文章,著了許多書,現在還在海外流傳。所以今天也把這個問題說一說。沒有帶業往生,那就沒有淨土法門了,而且根據這個願文,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意思。所以今天我們在研究願文的時候,這是一個要談的問題。

第二,我們既然要談願,就把這四十八願中,挑出最殊勝的願來跟大家一起研究。根據善導大師,把四十八願中挑出五願:定成正覺願、光明無量願、壽命無量願、諸佛稱歎願、十念必生願。善導大師認為這五願是願中的精華,因此我們在談完了帶業往生以後,就談這五願。至於詳細的,經文中有,我的拙著《大經解》都做了解釋,就不在這個地方多佔時間了。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一、國無惡道願.二、不墮惡趣願.

那麼,怎麼證明可以帶業往生呢?這在第一條願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在夏老師會集的《無量壽經》裏頭,這個第一條第二條的國無惡道願、不墮惡趣願,阿彌陀佛|當時的法藏比丘,還沒成佛前,那是法藏比丘。他說:我如果成佛的時候,一切三惡道的眾生,他們到了我的剎土,受了我的教化,都成佛。「不復更墮惡趣」只要來了之後,他就不會再墮落到惡趣裏頭去了。

那麼就是說,各種眾生都可以來,我的國土裏頭根本沒有地獄、餓鬼、畜生,沒有三惡道。所以《阿彌陀經》裏說:我這國土裏頭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所以沒有!不像我們這個世界,蒼蠅、蚊子,餓鬼、地獄什麼什麼都有,極樂世界沒有。而且就是這樣的眾生,生到極樂世界之後,他們都不會再回到地獄裏頭去了。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再回呀?佛要發個願,讓他不再回呀。他根本他就沒有業了,這句話也就用不著說了,他根本就是還有業,還有業啊。這裏頭可以引《觀經》這個例:罪惡極重,五逆十惡,臨終地獄都現了,就念十句阿彌陀佛,每一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那麼就往生了。

那麼他這個往生,到底是消了業、沒消了業?它沒有消完啊,是消了不少的業。這個蕅益大師講過,他說是每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早上一個單元念,中午一個單元念,晚上一個單元念,你念一百年,你所消的罪,如爪上土,如手指甲上的這一點土。沒有消的,消不盡的,如大地土。

怎麼能消?就是因為他在最後有這十念,這十念功德也極大,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感佛願力的加被,佛接引,他還有很多罪業帶著。所以按他的本來,這些罪業他還要入惡趣,但是由於佛的願力,就不復更墮惡趣。所以這句話他有根,所以他不會再墮。根本他罪都消完了,那根本沒有墮的這個可能性,佛何必還發這個願呢,說他不會再入惡趣了?他根本不入惡趣了。而且再加上蕅益大師的話,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二十一願、悔過得生願.

再有第二十一願,這個更清楚。悔過得生〔願〕,他說如果一個人有宿惡,做了很多罪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聽到我的名字就悔過了,改悔了,就為道作善,持經持戒,願意生到我剎,所以這個「願」字很重要。你光持經、持戒,將來命終可以生天或生到別處,只有這「願生我剎」。底下怎麼樣呢,你就「命終不復更三惡道」,他命終了之後,他不需要再經過三惡道。

也就是說明這樣的人做了很多的罪,他悔過了,他念佛了,願意生淨土了,他可以生到極樂世界,他不需要再經過三惡道了。因為他這個罪還可能要經過三惡道,但是由於佛的願力,就給他免了,到了極樂世界繼續修行,繼續做功德,繼續使他這些宿業的人都消,所欠的債加倍的奉還了,所以就了了嘛,所以也就「命終不復更三惡道」,悔過之後就這麼做。這裏面有好多條件,「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 可是裏面並沒有說他必須修到把罪業都消了。

所以這個娑婆世界的人要往生,就只有以這個法門最容易,我們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罪業是帶著的,惑是帶著的。要斷了惑,把見惑、思惑都斷了,就證阿羅漢,那就是難行道了,那就不是生凡聖同居土了。要是斷了見惑、思惑的人,就證了阿羅漢,他發大心去往生的話,他是生到方便有餘土。我們現在一般的往生,是生到凡聖同居土。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見惑、思惑都還沒斷,所以稱為凡夫。蕅益大師說,是凡夫,可是他又不退。他是不退的阿鞞跋致,就跟大菩薩一樣,甚至等於一生補處了,可是他實際又是凡夫。十方世界沒有這種情況,這是特例,這種特例就是由於阿彌陀佛大願所形成的,這不可思議!這裏就順便把現在大家所爭論的問題,帶業往生,簡單的說一點,因為他寫了很多書反對帶業往生。

彌陀大願核心五願

我們今天就正式向大家,跟大家一起來研究阿彌陀大願中核心的五願:

十二、定成正覺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十二、定成正覺願.

第十二願是定成正覺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就是所有眾生,生到我的國之後,他就遠離分別了。「分別」,我們的分別都是虛妄的分別,咱們《資糧》裏頭作了例子,把金子打成了盆、碗、瓶子、寶塔等等,你就在那分別,這是寶塔、這是盆、這是碗,這個在爐子裏再一化,哪裡有這些東西呀?它只是金,這些分別你是虛妄的分別。你生到極樂世界嘛,就離開這些分別了。人之所以成為眾生,就是在虛妄分別開始,「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真如法是一,你不如實在真如法一上安住,你就有了分別。有了分別就成了眾生了,就迷了。底下要成佛,當然就要捨離這些分別。

「諸根寂靜」,除了分別之後,諸根就寂靜。「諸根」— 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六根。這一切根都寂靜了。「寂」是什麼意思呢?離開了煩惱叫做寂,沒有煩惱;「靜」,沒有苦患叫做靜。這兩個字的含義,什麼叫「寂靜」啊?有的時候就是挺清靜的,不是「寂靜」,就環境沒有聲音叫「寂靜」啊?煩惱離開了才是「寂」;沒有了苦患叫做「靜」。這不生分別,諸根寂靜,這就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決定成佛,或者簡稱為「大涅槃」,這也是佛果的名字。因為涅槃有小乘的涅槃,有大乘的涅槃(錄音中斷)……很深的。

德無不備叫做圓,一切德,萬德具備叫做「圓」;寂者是障無不盡,一切障礙,事障、理障一切障,都消除了叫做「寂」。所以「圓寂」、「涅槃」的含義就是萬德具備,諸障俱空。

大涅槃者就分別於小乘,小乘也涅槃。小乘在三德裏頭,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是大乘的涅槃,小乘他只有一個解脫德,他解脫了,他也沒有證法身,他也沒有智慧,三德之中他只有一個德。涅槃「常、樂、我、淨」的四個含意,小乘有常、有樂、有淨,但是他沒有法身的真我,沒有恢復啊,他就寂滅了。

生死呢?兩個生死,(有)分段生死、有變異生死。得阿羅漢,只離開了分段生死,他也出生死。但是像咱們的生死一段一段的,有分段的,分段生死。菩薩還有變異生死,初地菩薩到二地菩薩也叫生死。初地菩薩死了就生入二地菩薩,那叫變異生死,當然跟咱們這個生死完全不一樣,小乘的涅槃就達不到這一步。所以我們說證大涅槃,大乘的涅槃,就是成佛了,這也是佛的一個本願。

生到極樂國土所有的人都在內,不管你帶多少業,帶多少惑,各個將來都能夠遠離分別,一步一步的,有程度的不同,一步步走上,最後都徹底的遠離分別,諸根都徹底的寂靜,最後都是證大涅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無有一個例外。

所以我們說四十八願,願願為眾生,頭一願就是願眾生都到我這兒,沒有三惡道,你們都不再入三惡道了,一開口就是為眾生。他這是念念為眾生成佛呀,不是為了得到一種安樂,得到一種享受,而是得到究竟的覺悟。念念是為正覺,為菩提,這就是法藏比丘的初發大願,它廣大殊勝的地方,徹底、究竟。讓眾生儘可能、最容易的能來,最苦的事情都避免,不入三惡道,再也不去了,有罪也不去了,而且來了個個成佛。所以這個願就是善導大師…,這是五個願中的核心之一。

十三、光明無量願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 十三、光明無量願.

底下一個是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法藏比丘發了願說:「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法藏比丘說我如果成了佛,我的光明是無量無邊的,普照十方,十方就是東南西北四方,加上四個角就八方,再加上有上有下就十方。這一切地方,我的光明要普照到一切處,沒有任何地方我的光明不能達到的。

「絕勝諸佛」,我要勝過一切佛的光明。這個裏頭大家千萬要小心,不小心就要變成修羅了,我必須要勝過誰誰誰,這種逞能好勝就是修羅的特點。佛不是這個意思,佛是願意這個光明能夠做大饒益,能夠給眾生真實之利,要這個利益給得最大,所以願意要勝於諸佛,要給他們更多的利益。

所以後頭這個佛光裏頭講:諸佛的光明有大有小、有遠有近,只有阿彌陀佛號無量光。為什麼會這樣?佛跟佛都是平等的,佛佛也平等,法法也平等,為什麼會出現不同呢?就由於他作菩薩的時候,發願的大小不一樣,最後就成就他的所願,這就是願力的不同。所以阿彌陀佛稱為大願之王,阿彌陀佛成了佛之後,光明也就是無量。

日本人有一本書叫《甄解》,他說:這個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乃真正報身佛的功德。又說這兩個願是「方便法身大悲之本。」是法身行方便,是大慈大悲的根本,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完全不同於修羅的好勝。

因為無量壽是豎窮三際,底下我們要講的,常住啊,眾生有依靠;無量光就橫遍十方,照一切處,就沒有一個地方被你遺漏了。「德用遍周」,我的德、我的功用達到任何一個地方。我的妙德、我這救濟眾生的功用,我讓眾生當時就能離開苦惱,得到安樂、得到加持。我們之能有今天,我們今天能在這兒,都是在阿彌陀佛光明普照攝受之下,才能這樣。要是照不到咱們這兒來,我們今天這個法會肯定不會有。

他要無量光,就要把無量無邊的世界,一切處都攝化無盡,所攝、所教化是無盡的。這個「攝」字跟「化」字我們要注意,在攝受我們,像吸鐵石跟那吸鐵一樣,我們不要粗心忽略了。我們已經等於一塊鐵,吸鐵石在那吸取我們,在教化我們,我們還在愚癡,他就要把我們叫醒。無量光你才能夠去攝化無盡,德用普周。不然我們只覺得佛殊勝,光無量,而不知他的心。佛為什麼發這個願?我們體會了佛的心,我們才能知道感恩,佛是這麼的一個心,所以我們也要從心上用功,要學這樣的心。

《無量壽經鈔》: 橫攝十方虛空無邊,故國土亦無邊。國土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大悲亦無邊。大悲無邊,故光明亦無邊。光明無邊,故攝取益無邊。以要言之,欲益無邊,故光無邊。

日本還有另外一位法師,他做了一個望西樓,他就自稱為望西,老望著西邊。他說:橫攝十方虛空無邊,你攝了虛空無邊,國土也就沒有邊了。國土沒有邊,你的眾生也就沒有邊了。眾生沒有邊,所以你的大悲就無有邊。大悲無有邊,所以你光明無邊。這個光明我們就體會成悲心了。這個體會我們就進了一步了。故攝取的益也無邊。佛在攝受我們,給我們利益也是無邊的。

近來我才接到一封信,常有這樣的信,他怕,有一個人說:「我不信密教,這兒有好些黑教,不信他們就用降服的東西來降服我,怎麼辦?」你念佛的怕什麼?沒有什麼可怕。還有一個說他有什麼外道,老要什麼的,他說怎麼辦,怎麼去對治。這都是信心不足,你真正念佛,《十往生經》: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派二十五名菩薩,隨時隨地護持你。總有人想再念一個什麼什麼咒,他就想求個咒去對付那個黑教,所以天下的事情就是多事。

所以光明無邊,攝取無邊,總結起來說,為了要利益無邊,所以才光明無邊。這就說明了法藏這個願的根本,勝於諸佛千萬億倍,而且光中可以給種種的功德,大家去看經就知道了。這是光明無量無盡的這個願。我們這五個核心的願,講了兩個了。

十五、壽命無量願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 十五、壽命無量願.

第三是壽命無量。「我作佛時。壽命無量.」這個佛跟釋迦牟尼佛不一樣,這個佛不涅槃,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國中有無數的聲聞,已經斷了見思惑,到極樂世界稱為聲聞,不是真的聲聞。真的聲聞只是發了小乘心,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往生論註》正要印,將來大家看了就知道了,他說「小乘種不生」,小乘的種性生不了,所以(極樂世界)都是大乘。聲聞就是斷了見思惑的水平,天人也不是天,所謂天人者也就指的是凡人,就生到極樂世界,我們這樣的人就叫天人。「無數」,那數不清了,電子計算機也數不過來。這些人怎麼樣呢?「壽命亦皆無量。」每個人生了之後,他的壽命跟佛一樣,也是無量。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佛的壽命無量,我們所依止的就老有了。現在我們只願意如有佛在世多好啊,而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末法,像法都不是了,將來法還得滅呢,而極樂世界永遠是正法,佛老在世,所以第一個是佛(壽)無量,更要緊的呢,是人民壽命無量。

我這裏頭引證了很多日本大德的話,日本現在有五千萬人信淨土宗。為什麼能有現在這個局面?他過去有很多大德都研究《無量壽經》,所以要作《無量壽經》的註解,就要從日本人那兒多找一些證明,也是人民外交嘛,是不是啊?我們引證一些日本人的書籍來做證明,共同來弘揚淨土。他總共有一億多人,就有五千萬人信淨土宗,不簡單。

他(日本澄憲)說是:人民壽命無量,是淨土第一德。第一種德,這個德是第一了。你去了之後,壽命無量,就沒有什麼叫做還在那兒死,只有證大涅槃,就沒有死了,就是壽命第一德。他說是:修行佛道者,就是死魔討厭,生死間隔,是退緣的根本。今生很好,但來生,那個三車和尚的例子多清楚。

三車和尚跟玄奘約好了出家的,等他當了富貴人家去之後,他不幹了,他讓皇帝下命令逼著他出家。出家了之後,他還跟玄奘提條件說:「皇上有聖旨我不能不出家,可是你能允許我嗎?我要離開了我這些女人,離開我的廚房,我是天天燕窩、魚翅,我就不能活。你讓我能吃這些東西,還帶著我這些女的嗎?」你看看他,他不都退了嗎?他一轉世,他以前就是要跟玄奘學,(玄奘)說:「你到皇宮城裏等我。」他全忘了。玄奘就答應了他:「好,你就這麼來。」所以稱為「三車和尚」,一車是廚房、一車是婦女,再一車是經書。後來他碰見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教化他:「你這不大像樣哪。」他那兩車才不要了,中間還經過了這個挫折。

他已經得到很大的定了,很有定力了,他能自在的轉世,來生還如此,所以一般這個退緣,有的人說:「我今生是修來生。」但來生你很不保險哪。大家都想想文化大革命,有時候問你好些問題,你全忘了。這個事什麼什麼的,現在叫你證明,你全忘了。這一輩子的事你還記不清楚,連自個兒的事我也都忘了,你還想在下輩子能記得這輩子的想法?很困難。這退緣根本。

你現在到了極樂世界,如果又見佛、又聞法、又有聖眾、又有善友、又快樂、又沒有眾苦,得的很多,如果你壽命很短促,那就好像一個玉的杯子沒有底兒。往生極樂世界,也見佛、也聞法、也種種的殊勝,就是你得死,就好像一個杯子沒有底兒。沒有底的杯子有什麼用啊,因此有了底了,壽命無量了,是淨土的第一德。所以壽命無量,我們就一定成就了。一個是沒有退緣,沒有什麼為了生活,為了什麼問題使你退,而是處處都叫你精進。而且是佛的壽命無量,你自個兒的壽命也無量,結果是什麼呢,只有自個兒成佛嘛。沒有退緣,只是叫你進步,佛的壽命也無量,老有,你自個兒也老活著,這總有一天成佛嘛,不成佛不可能。他這個願都是相配的。這是第三條了,壽命無量。底下一條就是第十七願。

十七、諸佛稱嘆願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 十七、諸佛稱嘆願.

十方佛讚。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的佛,「若不共稱嘆我名」,不都在那稱嘆阿彌陀佛的名號,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稱讚阿彌陀佛的功德,不稱讚阿彌陀佛的國土,如果十方佛國的佛不這麼辦的話,我就不成佛了。也就是說我要成佛的話,十方一切佛都一定會在那稱讚阿彌陀佛,稱讚極樂世界,稱讚功德莊嚴,所以要十方讚嘆。

日本的望西說:「六八願中」,「六八願」就是四十八願,「此願至要」,這個願最重要。為什麼說這個願最重要?要是沒有這個願,我們今兒個就不知道。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願,所以釋迦牟尼佛講《阿彌陀經》、講《無量壽經》了嘛,不然十萬億國土的事情,我們怎麼能知道?阿羅漢也不可能知道,只有佛說。佛之為什麼會說,就是因為法藏當年發了這個願。所以《阿彌陀經》也說,六方佛都讚,都於他的國土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讚歎這個極樂世界,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也讚歎釋迦牟尼佛。

說的是六方佛讚,其實是十方佛讚,這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時候簡化了一點。玄奘大師翻譯的《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裏頭是十方。六方跟十方都一樣,也都包括了,大家都知道這個意思了,不過就是佛號更多一些,都在稱讚,這就是由於第十七願。我們之所以能得聞這個淨土法門,今天我們能夠知道這個《無量壽經》,就是這個願的效果。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一次說,再次說,多次說這個《無量壽經》。是千經萬論共指,有一些經我們還很生,也都提到阿彌陀佛。

《無量壽經會疏》:稱我名者,此有三義:(一)諸佛稱揚彼佛德號。(二)諸佛咨嗟稱名之人。如彼小經,誠證護念稱名之人。(三)諸佛亦咨嗟,亦自稱彼佛名。

再有就是這「稱嘆我名」,日本的《會疏》,一本《無量壽經》的根本著作,他說稱我名者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十方的諸佛各個都在稱讚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萬德莊嚴。這是一個意思,十方的佛稱讚阿彌陀佛。

第二個意思是十方的佛也稱讚念佛的人,就連咱們也是被稱讚的。就是不容易,大家要知道。咱們現在十億人口,信佛的人有多少?信佛的而肯信淨土法門的人又有多少?信了淨土法門,而真正落實的(你說是信淨土,他是有名無實,不怎麼持名嘛),真正在那持名的人有多少?你真正地持名,十方佛就讚歎你,十方共讚,十方都護持你,都共同護念,十方諸佛都護念你,不但阿彌陀佛護念,釋迦牟尼佛也護念。

第三,這個意思很有意思。就是十方諸佛稱讚我佛名,十方諸佛也在那念阿彌陀佛,也在那持名,所以十方是稱讚。這三個意思很好,所以是稱歎佛名。

為什麼要十方都稱歎呢?就是要十方的眾生都能得度。而且這裏頭我們也看出佛之大公,各個佛都是在讚歎阿彌陀佛,勸他那兒的眾生你們到阿彌陀佛那兒去。這就跟其他的教不一樣,別的教就「你別的地方不要去,你到我這兒來,那都不好,就我這兒好。」那就是眾生嘛,佛就不是這樣的說法。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國土,釋迦牟尼佛說:「你們都好好的跟我待著,當我的教徒,老老實實地給我磕頭、禮拜、燒香。」不是這樣吧,他是說:「你們到極樂世界那兒去。」

從這兒也看到了,而且十方諸佛都是共同的。這一點也就是說我們對於淨土宗,不管信不信,應當有一個正確的對待。我們不能和這個經論的東西不一致,經典很多,我們信這本經沒有信那本經,這都是可以,但是不能去違反。十方佛都在讚歎淨土法門,我不信淨土,我信禪宗,可以;信密宗,可以。真正要信了我們紅教,那你就得要信淨土,這是紅教的特殊。但是你不能夠輕視,甚至於跟這個經的意思不合,違反佛的意旨,這就不如法。

十八、十念必生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十八、十念必生願.

那麼到了最後這條願,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十方的眾生聽到了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至心信樂」,以至誠的心在那相信,在那樂,歡喜,「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他所做的一切善根,都是一心的,很純的心,相續地在那回向,願意生到極樂世界,「乃至十念」,乃至你只是念了十句南無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不能生極樂世界,那法藏就不成佛了。而法藏成了佛了,那就是說能生。

但是有個例外,「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五逆十惡,「五逆」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那就是罪業之果大了。五逆還加上誹謗正法,這就不行。這是這一條文粗的解釋。

如果說得再稍微細緻一點呢,「至心」,「至」就是最真誠、最真實;「心」,就是咱們的本心,我們心的種種、識。「信」就是真正地相信;「樂」是歡喜。所以「至心信樂」擱在一塊,就是拿一個真實的、誠懇的、圓滿的心,是一個願意的、喜歡的、慶幸的心,拿這樣的心,來信這個極樂世界,而歡喜願意去,所以「至心信樂」。

「所有善根」,「善根」就是身、口、意三業所做的善,這個善是很堅固不可拔。你做了這個善,它就有它的力量,並且又能產生很好的果實。這有兩點,你做這一切善的事,這個善就不能動搖了,而且它能出生善果,就像是一個根,有根就不容易動了,有根就能長果子,所以稱為「善根」,生出別的善來了。

所有的善根,就「心心回向」,「心心」就是純一的心,兩個心擱在一起就是非常純一,沒有別的心,也是淨念相繼,心心相繼,一心接一心的這個心。「回向」,「回」是回轉;「向」是趨向。像《往生論註》,現在正預備印,這是一個佚書,曇鸞大師作的,中國有一段時間沒有了,現在又有了。《往生論註》裏頭說:「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回向是把自個兒的功德,普施給眾生,回向給眾生,願意大家跟我一塊兒同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國土。這就叫回向,這就是這兒的意思。拿自個兒的功德,回到眾生那兒去,回到極樂世界,和自己一齊往生極樂世界。

「乃至十念」,「十念」就是念十句阿彌陀佛。《箋注》說,十遍稱名叫做十念。日本的望西說,十念就是專稱佛名,所謂念的是什麼呢,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念完了叫做一念。所以《箋注》和望西的解釋都是如此。大家可能懷疑這樣的解釋有根據嗎,這個我們可以引佛經來證明,這個十念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在宋譯本說得很清楚:「所有眾生,求生我剎,念吾名號…。」所以他念的就是名字,就念我的名號。《般舟三昧經》說:「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要老念我的名字,「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所以這也是稱名。《觀經》說:下品在那個時候地獄相現,叫他觀想就觀不成了,這個時候就叫他「至心,令聲不絕」,至心的念佛聲音不絕,「具足十念」,十念要念足,「稱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觀經》裏頭說得更清楚了,你就是要念十句阿彌陀佛,每一念「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所以從這三個經:《無量壽經》宋譯本、《般舟經》、《觀經》,都說稱佛名字,《觀經》更說稱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十念。所以這個十念解釋為完全念佛名號,完全是有根據的。

怎麼念才算「至心」念?

前頭《觀經》也是說:「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咱們《無量壽經》也是說「至心信樂」,那我們怎麼念才算至心念呢?這裏頭有個最好的譬喻,這是鳩摩羅什大師打的譬喻,這一點咱們要好好的,細心的參究一下。十念是很容易了,可是上頭說要至心,我們怎麼念才算是至心念十句呢?

鳩摩羅什大師的譬喻說:譬如一個人在曠野裏頭碰見強盜了,他拿著槍刀要來殺,這個人趕緊跑,看到前頭有一條河。如果不過這一條河,腦袋就保不住了。這個時候跑的人心裏想什麼呢?就想怎麼過這個河。我到了江邊上我是穿著衣服過呢,還是脫著衣裳過呢?我要穿著衣服,浮水不方便,我要是脫了衣裳,他追上了怎麼辦?所以這時候這個跑的人心裏沒有功夫想別的了,就想著要怎麼過河:「我是穿著衣服過?脫著衣裳過?怎麼過呀?」這時再也不會去想那部彩色電視人家叫我買,我是買不買?

這個例子很簡單、很親切,要能體會這個就夠了。我們這個念佛就是這麼念,你這個時候沒有那些事。這個人後頭強盜追來了,我這時候所想的就是如何過河,就這一個問題,我這念佛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別的念頭,這樣念十念,就是十念。這個譬喻很好、很恰當、很生動,實際我們也真是這樣,萬緣放下,一念單提,到了這時候,萬緣都放下了,你就要過河,還想到功名富貴?還想到什麼這個那個?還想到誰是在諷刺我、誰是要陷害我?什麼這些人我是非,什麼這些個都沒有了,這就萬緣放下了。

萬緣放下就包括一切緣,就好像這個要過河的人,沒有別的了,就是要過河。一念單提,這是個比方,咱們現在不是說要過河,不是「我就要生極樂世界,我就要生極樂世界」,不是這個意思,我這一念單提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說怎麼才能夠萬緣放下呢?那就須要真正如《金剛經》,看成是夢幻泡影,把這一切放下。不能夠只是等到臨終的時候,才一切放下,要養之於平時,才能用之於臨時。平時就應當多多的看破,多多的想這個譬喻。很簡單,所謂至心的念十句,怎麼叫至心?這就是至心,很親切、很具體。

底下還有兩個說是不行的。一個是五逆: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這樣的人再加上誹謗正法。單是五逆不誹謗正法,可以往生,這《觀經》裏有;單是誹謗正法而不五逆,不能往生,這在《往生論註》裏頭有這話。

但是底下我再說一點,就是善導大師的話,這個不同一點,他說五逆十惡加上謗法,如果他在臨終之前,真的懺悔了,真的好好念,佛還是攝受。其實這兩個也不矛盾。曇鸞大師的話,就是這個人又五逆十惡,還又謗法,在臨終的時候,你儘在那謗法,一點兒也不信,還在那反對,你還會懺悔嗎?他這是根據事實的情況說,這種人就很難懺悔了。但是善導大師說如果有人真能懺悔的話呢,還行!所以這兩個不矛盾,都對。這才知道佛的大慈大悲,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個罪太大了,告誡說你這樣就不行了。真的你做了之後,真能改悔,佛還是慈悲救度。這是善導大師的話。

一一願言,引第十八願

《甄解》: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謂由此願故,使眾生生無三惡趣之土,不更惡趣。具相好,現神通,而得滅度,入光壽海故。是以此願,特為最勝矣!

善導大師,日本人尊崇極了,認為阿彌陀佛是淨土第一代祖師,善導大師就是第二代,第三代就他們日本人了,他們接過去了,呵呵。善導大師專弘《無量壽經》,而且特別贊成這第十八願。他說:「一一願言,引第十八願。」一切的願,都是以第十八願為根本。

日本人的《甄解》也說:「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由有此願故,」就是因為有這個願故,眾生才能生到沒有三惡趣的國土,才能不再墮入惡趣。你帶著罪了,但也不用再到惡趣去了。「具相好,」你就相好,具三十二相,就有種種神通了,就可以一直成佛,而入無量光無量壽的智慧海中。這都是由於什麼?就是因為有第十八願。

「聲字皆實相」:每一句你所念的是佛號,念的也即是萬德

丁福保的《箋注》也說:「故知四十八願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願,而為本願中之王也。」為什麼念佛能有這麼大的功效,這麼大的力量?也就是密宗的一句話:名號就是萬德所成的。因為萬德的成就,才成就了這個名號,所以名號裏頭就有萬德。同時根據密教的道理,也就是大圓滿的道理,「聲字皆實相」,聲音跟字種都是實相。密教裏就說,一個咒和種子字你得老記著,至少你記住一樣,不能有任何一個時候把它忘掉。這就合了淨土法門,我們這一句佛號,只要能念的時候,咱們就應該念,不要把它主動的忘掉。每一句你所念的是佛號,念的也即是萬德。你同時具了萬德,同時也念的就是實相。

再把蕅益大師的兩句話來結束今天了。他《要解》的兩句話正好是一副對子,就「從事持達理持」,隨時隨地老念就是事上持名,從事上持名這兒開始,就可以達到理持,理持就叫一心不亂。不但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一切大智慧都出生了,就叫理持,從事持就達到理持。

「即凡心成佛心」,就你現在這個凡夫的心,這個凡心,由於你念佛故,你就成佛的心了。所以是最頓、最直捷,沒有什麼彎曲,也不須經歷什麼次第,完全是超情離見、殊勝而不可思議的法門。

發了這樣的大願,四十八願,大家還可以繼續看書,今天就以這五願,把我一點體會向大家請教。我正在忙第三種拙著,秋天以後要交稿,所以跟大家來匯報,今天這上半年就圓滿了,等秋涼了我們有機會再來向大家請教。今天謝謝大家,就到這兒為止。

🔶 第七講 無量壽經宗要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日 丙寅冬月一日

諸位大德、諸位大居士,很殊勝的這個因緣,幾個月之後又在這裏和諸位大德相會。從去年起我們就在談這樣一個題目: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今天就是兩年了,這年終了。把今天這一次的匯報作為這個題目的結束。我們最後要談到《無量壽經》啊,因此今天咱們就來談《無量壽經》,到了《無量壽經》了。那麼這個小題目我們可以叫做什麼呢,叫做《無量壽經》宗要,它的宗旨和要領。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經典,而淨土法門有什麼殊勝呢?在我的《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卷開頭有這幾句話,就介紹了淨土法門他的殊勝。

淨土法門是「一乘了義、萬善同歸」

第一、淨土法門是個什麼法門?是「一乘了義」,是一乘法,是了義法。佛說的法許多都是三乘法,讓大家證阿羅漢、證緣覺、修菩薩道,所以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三個乘的法稱為三乘法。等到最後佛說《法華》的時候,就匯三歸一了,就不說三乘了。說這三乘是我的權說,我權巧的說,因為那時候你們的水平不夠,不能把真實的法跟你們和盤托出,所以給你們講的是三乘,說到究竟,只有一乘法。通通都要成佛,這也就稱為一乘法。

一乘法是佛法,佛最究竟的法,佛真實的法,不是權巧將就咱們的根器,對咱們說的法,是佛的境界的法。而《無量壽經》正是一乘法,因為極樂世界啊,《往生論》裏有這個話:「二乘種不生」。如果你就是二乘的種性,只是發了一個只是自覺這樣的一個發心,你不能往生啊。到了極樂世界,純粹都是阿鞞跋致、諸上善人,都是發心的大菩薩。大家〔讀經〕,經上也說,裏頭也說有聲聞,那個聲聞不是從他的發心說,〔是〕從他的斷惑說,他斷惑的水平相當於聲聞,實際都是發大乘心的,是一乘法。因此我們的〔淨土〕法門和《法華》說的一乘法是一回事。是最殊勝的法,佛的最圓滿的法、究竟的法、真實的法。

「一乘了義」,佛的教,有了義教和不了義教。了義咱們的話就是徹底了;不了義就是不徹底。那麼怎麼叫了義,怎麼叫不了義呢?談諸法實相的這些經典,是了義經典;沒有談到諸法實相的經典,那就是不了義的經典。因為水平不同,佛說的法也就不同,所以常常就會覺得這部經和那部經有衝突不一樣,按現在的語言說,就是發現矛盾。

那麼這兩本經有了矛盾怎麼辦呢?都是佛說的。佛早就告訴你了,這個情形之下,你要依止那個了義的教,不依止那個不了義的教。那這矛盾就解決了。這本經和那本經,哪本經是了義,了義的你就聽。那個不了義的經,跟這個了義經不同的,那你就依這個了義的教。

淨土法門是了義教,所以你看《阿彌陀經》十方諸佛同讚,不是一個佛,釋迦牟尼佛讚歎〔而已〕,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是六方,而玄奘大師翻譯的就是十方,把東南方、西北方這四個犄角都加上去就成了十方,十方就代表一切方,一切方的佛都讚歎,就是因為它是指一乘了義,是萬善同歸。永明大師有一部《萬善同歸集》,說一切善最後所得的果,都是要匯到阿彌陀佛的這個大願海中,就好像一切水要流到大海之中一樣,一切善行最後的歸趣,你要能得到善果,都需要流到彌陀的願海,是萬善最後的一個歸宿。它是三根普被、凡聖齊收。

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凡聖齊收」

有許多法,只是上根修起來合適,下根就很困難了,像參禪,很多人就不相信,不相信這個頓悟,甚至於禪宗的和尚,現在也有人不相信頓悟,那就不好辦了。這就是根器問題,不是人人都能夠接受的,學密法也是如此。我的師兄弟,我所知道的,直接的間接的,學密之後發神經病的人,那就不只一個兩個。這不是法有毛病,他的根器不夠,他就生出障礙,引起魔障,下場很慘,自害害他,耽誤了很多人的慧命。

只有這個淨土法門它是三根普被。最沒有水平的,像我《資糧》三版裏頭,就把那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往生之後的相片登出來了。她八十幾歲往生了,連著念了十幾天的佛,坐在那兒。最後死了之後還是搭著衣,安祥極了,活人都沒有那麼安祥,她慈祥極了,死後的照片,她見佛見光。她不識字,那這個人水平很低呀,但她往生的時候很好,佛來迎接。

往上呢,上根者不但永明大師、智者大師,這些個上根,就文殊、普賢都求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它三根普被。就是說有的法你叫上根人修,他也不耐煩哪,他就不願意去修。我就是這麼一個狂妄的人。有些這個說法,當初我聽了之後,我就覺得不入耳,後來是聽見《金剛經》了,這就是把我降服了,〔不然〕也是個魔頭啊,呵呵。所以這是個人根器不一樣,它就不是這麼普被,唯獨淨土法門,最上的也不屈才,最下的也可以入門,凡聖齊收,而且它的好處是橫超三界。

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逕登四土」

這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要離開欲界,按普通的修行好難哪,欲界包括欲界天,大家〔知道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這是道教的說法,佛教叫帝釋。既然還有王母娘娘,那他就是欲界,他還是有夫婦、有兒女,有多少公主、有多少天皇的太子,是欲界,到天界還都是欲界,天界以下都是欲界。都有欲,這是最低了,三惡道也在欲界裏頭。

再上面就是色界,色界稱為梵天。梵行、清淨行,要是按普通的法門來說,一個人在一生之中,只要有一次男女的行動,就不能再生梵天了,就已經不清淨了。生這個天這麼難哪,他上頭還有無色界天。所以欲界、色界、無色界,要豎出這三界,就要把見惑、思惑完全斷得乾乾淨淨。不光是咱們人類的見惑思惑,天界,欲界天的見惑思惑,色界天的見惑思惑,無色界天的見惑思惑,通通要斷乾淨。咱們不說那麼高的,就咱們人類思惑的貪瞋癡慢這四個字裏頭,誰敢說〔能斷乾淨〕?能斷一個字我看就不見得有啊,能斷四個字的誰敢說?何況還有色界、無色界的貪瞋癡慢,所以豎出三界是很難。

而現在這個淨土法門,是橫超三界,仗佛的願力,就好像一個竹子竿,裏面有個蟲子,它要是沿著這個竹子一節一節地咬出去,那就很困難了,不知要咬多少節,很長的一根竹竿。如果它是橫著咬呢,只要咬一個窟窿就出來了,所以只要你這一生勤苦,老老實實地修持,咬通了,你就出三界了。這叫橫出三界,這個比方很形象。這個竹竿直的這麼出來,是豎出三界;橫著咬出來是橫出三界,這一生就可以成辦。

而且我曾經問過貢噶上師,我說:「咱們密宗都說即身成就,也就是即身成佛,修密的人修到往生淨土,算不算是即身成就?」他反問了我一句:「你說的是哪個淨土啊?」我說:「我問的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他說:「啊,那是,那就算。」

所以你要現在這一生中得到大成就,這個法門是易行道,最容易。所謂「逕登四土」,到了極樂世界,到了凡聖同居土,這又不可思議者,凡聖同居土它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四土也等同啊。你生一土,就是生四土,所以這個是不可思議的事。這個同居,逕登四土、極圓極頓,這不但是個圓頓教,而且是極圓極頓之教。

淨土法門是「極圓極頓,不可思議」

天臺判教,判藏、通、別、圓,最高是圓教。一開始的藏教是小乘;通教是通於小乘、大乘;別教是單是大乘;圓教是最高,稱為圓教。有的是漸法,有的是頓法,所以稱為漸教、頓教。華嚴宗就分為五教:小、始、終、頓、圓。淨土宗不但是圓是頓,而且是極圓極頓。這個我在我的註解〔《大經解》〕裏頭引證了很多了,中國人、外國人證明這是極圓極頓。

這蕅益大師的話,《法華》和《華嚴》的精髓都在《阿彌陀經》裏頭。這《法華》和《華嚴》是最圓最頓的經典,它的精髓都在《阿彌陀經》裏頭,那不就是圓極頓極了嗎?是不可思議嘛,《阿彌陀經》的經名就叫做不可思議。 這名字很重要啊。是這麼一個微妙法門哪,淨土法門。

千萬不要誹謗淨土

我們修什麼法門沒有不好的,但是今天特別要提醒一句,千萬不要輕視淨土。你願意修什麼,接著修,我最不喜歡勸人:「你修這個修的不好,你換換樣。」我從來不做這個事。你有你去修,但是最好你也求生淨土。你不求生淨土,你千萬不要誹謗淨土,你要誹謗淨土,就是誹謗如來大法輪,你變成謗法,謗法那個罪比五逆十惡還大。有的人不知道,他以為我還是很好,很精進,他不知道他已經在謗法裏頭名單上有了他啊。所以這一點今天我作為供養,希望大家千萬在言談舉止之中,不要流露出輕視〔淨土〕的言論。

《無量壽經》塵封千載,今始得善本

淨土宗是如此的殊勝,別的法門都是難行道,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我們要重視這個經典,去研究這個經典,要依止這個法門。那麼這經典中哪個最重要呢?古人早替我們作了選擇,《無量壽經》稱為淨土第一經。淨土三經、淨土四經、淨土五經,《無量壽經》是其中之一,然後大家念的《阿彌陀經》是其中之一,還有《觀無量壽經》又是其中之一,所以淨土三經是根本,有的加上《普賢行願品》,還有的加上《大勢至圓通章》,各有選擇不一,就稱為四經或五經。

還有《後出阿彌陀佛偈經》,淨土的經典不少,而且很多經典帶著說極樂世界的又不少不少,所以千經萬論。但這許多經典之中,其中第一部經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這麼重要,在中國就沒有很受重視,在日本是極受重視。大家念《無量壽經》的很少,而中國註解《無量壽經》的書,從古到今只有兩部,一部是隋朝有個慧遠,不是淨土宗初祖的那個慧遠,他寫了一部註解;另外就是三論宗的祖師,嘉祥大師,唐朝人,寫了一部註解。除此,從此以前、從此以後,沒有註解《無量壽經》的了。後來有的註解,就註解其他的節會本,有兩本是外國人〔註的〕,是高麗人。還有兩本,一個是丁福保,註的是彭二林的節本;王耕心註的是魏默深的會本,所以真正註古譯的就這兩本。沒有註解,大家讀起來就困難。

再有,為什麼大家不註解呢,就是因為《無量壽經》翻譯本子很多,這裏頭沒有找著一本是最理想的本子,所以《無量壽經》塵封《大藏》,在《大藏》中塵土落的很多,因為它缺乏一個善本,所以出入很大。

重視是很重視,從漢朝一開始,大家都知道《高僧傳》裏頭的安士高,他是個大德,他就翻譯了《無量壽經》,可惜這個書沒有留傳下來。而另外漢朝有一本留傳下來,所以有一本漢譯,漢朝兩本留下來一本。到了三國,曹操那兒翻譯了兩本,留傳了一本,就是大家最常念的,康僧鎧翻譯的,這一本留傳下來了。孫權那邊也翻譯了一本,叫吳譯,這也留傳下來了。然後在東晉、西晉都翻譯了很多,但全沒留傳下來,翻譯了十二次。唐朝的菩提流志翻譯的這本留傳下來了。最後是宋譯。

所以我們把漢譯、魏譯加上吳譯,加上唐譯、宋譯,就五本,現在《無量壽經》有五本。這五本的出入很大,出入之大比《阿彌陀經》、《金剛經》〔不同譯本〕的出入大得多。咱們居士林把唐譯〔玄奘〕、跟鳩摩羅什翻譯的《阿彌陀經》、《金剛經》都擺在上頭印出來了,這出入不很大,但這五種《無量壽經》的出入很大。

我們就拿一個例子來說,這一個經最重要的是發願,這五種譯本裏頭,四十八願的是兩本,是魏譯和唐譯;三十六願的是一本,是宋譯;最古的譯本,漢譯和吳譯,是二十四。你看看,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大家都知道四十八願,不知道還有三十六、二十四之說。《後出阿彌陀佛偈經》是二十四章,阿彌陀佛發的誓願是二十四章,也是二十四,漢譯裏頭也說發了二十四章願,見於經文,不是一條一條數下來是二十四而已,所以這個出入很大。

所以沒有善本,大家就覺得是不知讀哪一本好。後來經過作《龍舒淨土文》的王龍舒作了會集;清初的彭二林大居士作了刪節,稱為《節本》;清朝咸豐年間的魏默深又會集了一本,這一共就有八本了。但是它們還都是存在缺陷,就是會集了之後,好些文句是自己寫的,不是經文中原有的,因此先師才又會集了一本,就是現在夏居士印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一本是日本投降之後才定稿,是最新的,但到現在為止,已經佛教界公認,這個《無量壽經》出現了善本。過去一直缺少善本,現在我們有了善本了,我註解的也正是這一本。

所以這些事情啊,有的時候這種法運,到某一個時候,某一方面的經典他就特別應運而生了。因為法運的關係,這個時候這個善本出現了。所以有時往往後人的因緣比古人強的地方也有,像智者大師聽說有《楞嚴經》,他成天向西頂禮,希望能讀到《楞嚴經》,但是他一輩子沒能看見。他是隋朝人,〔而這部經〕唐朝才來,武則天的時候才來。好困難哪,是擱在肉裏頭,回來之後動手術,從肉裏頭把經拿出來。今天我們讀《楞嚴經》,讀得很方便,不知道來之不易!

所以有的時候後人的福報就有些勝於古人的地方。今天這《無量壽經》善本的出現,確確實實是我們當代人一種很殊勝的因緣。因此淨土法門是個殊勝的法門,淨土宗經典,第一部經是《無量壽經》,但是《無量壽經》由於翻譯的緣故,中國過去缺乏善本,而現在出現了善本,這個事情是一個很重要的,關係到今後眾生得度的一件大事。

五重玄義

我們談到《無量壽經》,當然就要談這個善本了,所以我的註解也就根據這個善本。我們要研究這個經,首先應當要研究經的玄義,而不是一來就看這經的正文。真要深入研究,就要研究這個經有幾重玄義。天臺就分為五重玄義:

第一,這部經是什麼名字,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有什麼含義。

第二,這個經以什麼為體。我們知道談實相的才是了義教,不談實相的不是了義教。它這是以什麼為體,它這裏是不是談的是實相,是不是以實相為體。《阿彌陀經》,蕅益大師不就說了嗎,它的體就是實相。這知道了名,知道了體之後,就應該知道宗。

第三,這個經的宗是什麼。宗就是重要的意思,所以什麼什麼宗,就是他所遵崇的,也就是說什麼宗旨。這個宗我們可以用幾句話來說,宗他就是修行的要徑,這是根據蕅益大師的話。修行你怎麼走啊,你什麼路啊?宗就告訴你修行的路,是會體的機樞。你不是要體會這個本體嗎,經就給你宣說本體。你怎麼能契會這個本體,這是關鍵,而且是萬行的綱領,六度萬行種種善行它有一個總綱。所以一個經的宗有三方面的意思:是修行的要徑,重要的途徑;是契會本體,契會實相,契會真如的關鍵;是六度萬行的綱領。因此我們要知道宗的重要性。

第四,是力用,它有什麼作用。

第五,它屬於哪一教。

《無量壽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

在《淨土資糧》裏頭我也就單談了《阿彌陀經》的宗。《淨土資糧》現在已經三版了,去年印了一萬五,已經都分配完了,今年我裏頭改了一改,又印了兩萬。《阿彌陀經》的宗是信願持名。《阿彌陀經》稱為小經,《無量壽經》稱為大經。大經以什麼為宗呢?大經就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

大經、小經其實是一部經,有的古德稱為大本、小本。《阿彌陀經》叫小本,或叫小經;《無量壽經》叫大本,或叫大經,說明這是一種經。跟《華嚴經》說起來,《華嚴》就是大經;《無量壽經》就是中經;《阿彌陀經》就是小經,屬於《華嚴》的同類。

既然如此,這部經的宗旨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我們首先就要說明一下什麼是菩提心,底下就要說為什麼須要發菩提心。

菩提可以翻譯為道,那菩提心就是道心,也可以說是正覺,就是佛。這個事情是因果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菩提就得菩提。佛法是心地法門,不是別的,完全是你心地上的事情,你發了菩提心,必定成就菩提的果,所以這菩提心就是如此。

通俗說來,菩提心是什麼心呢?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三種圓融一致的心。這三種不是一個拼盤,一會兒這,一會兒那,根本它就是一體的,一之中你可以分說它有三,而三即是一。

發菩提心有二:隨事發心、順理發心

深入一點說呢,《往生要集》裏頭講了什麼是菩提心。底下詳細一點,我們看朝鮮大德對這個的解釋,他把菩提心分成兩種:一種叫做「隨事發心」,一種叫做「順理發心」,順這個實際的理體發心。這兩種發心正好跟密教相合:這個「隨事發心」,密教稱為「行願菩提心」,就發的是廣度眾生種種的大願,是隨著事而發的心,叫做「行願菩提心」。

第二種「順理發心」,密宗就稱為「第一義諦菩提心」或「勝義諦菩提心」。名詞不一樣,但實質上顯密圓融起來,這兩種說法是一致的。我兩方面都研究,發現了密宗有好多不好懂的事情,都能從咱們這個顯教的大乘經典裏找著根據,就是當時沒有隨時記下來。要是記下來,這個就〔錄音換帶……〕,

海東元曉師《宗要》:言隨事者。煩惱無數。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於此三事。決定期願。初是如來斷德正因。次是如來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為無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總為無上菩提之因。因果雖異。廣長量齊。等無所遺。無不苞故。如經言。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此心果報雖是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彼。

「隨事」,就是煩惱無邊悉願斷之,無邊的煩惱都要斷;善法無量我悉願意學;眾生無邊我都願意度。這樣的發心都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無上菩提的因。這個因果是不可思議的,所以經上說:「發心畢竟二無別」,初發心跟那個畢竟成佛,這兩個本來無分別,一切平等。

雖然一切平等,「如是二心先心難」,但這兩個心裏頭,你最後成佛的那個心跟最初發心的那個心,這兩個心,先的那個心難哪。為什麼?因為眾生都在迷惑顛倒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能起了一念清淨的正信,是極不容易啊,所以「如是二心先心難」。

「自未得度先度他」,不是為了救自己啊,「是故我禮初發心」,所以我要頂禮初發心。所以咱們大家不要輕視自己,真正發了這個心,我們就叫他初發心菩薩,就稱菩薩。你學般若,就稱為學般若菩薩。你應受頂禮,這頂禮的人,這都是菩薩來給你頂禮,真實如是。

這心的果報當然是成佛,種菩提得菩提,但花報是生淨土,先生淨土然後成佛。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菩提心的心量是廣大無邊、長遠無際,所以能夠感到廣大無邊、長遠無際的這個淨土、長遠無量的這個壽命。這樣的一個果報,除開菩提心,沒有別的能當得起的。這是隨事發菩提心的心相,也就是我們的四弘誓願,密宗叫「行願菩提心」,這是一個還是比較容易發得起來的,頭一種。

海東元曉師《宗要》:所言順理而發心者。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乃至廣說故。如是發心。不可思議。是明順理心相也。隨事發心。有可退義。不定性人。亦得能發。順理發心。即無退轉。菩薩性人。乃能得發。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第二種的「順理發心」,就是信解「諸法皆如幻夢」,也就是《金剛經》的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要真發心之後,你就真正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就不會對一切事情那麼執著、那麼認真了。

我常常給大家比方,見到這一切的功名富貴、一切一切的妻兒子女只是個肥皂泡。這個體會有深有淺,大家聽到是個肥皂泡,因為它是要滅掉的,所以就說不可貴了,而不知道它沒有滅的時候,就是虛妄的,那個球沒有一個球啊,就它存在的時候就是虛妄的,當體就是虛妄的。不是等過去它沒有了,才證明它是虛妄的,這一切都如夢幻。

「諸法」,不光是世間的這些事情,這個法包括出世間的這些事情。有人入了定了,得了些境界了,出現了些奇異功能了,就自己很覺得得了點真實受用了,這個可就耽誤大事了。皆如夢幻哪,這都在法之中。

「非有非無」,大家總是想,要嘛就是有,要嘛就是無;要有就不能是無,無就不能是有,這種形式邏輯它不能辯證,只有當它離開了有無。佛法難懂就在這兒,它離開了有無。經上一說無,大家就以為什麼都沒有,壓根兒就沒有,色即是空,那現在擺的這些東西怎麼不空呢?經上的意思是有無都離開了,非有非無,是「離言絕慮」的。離開了言語,言語表達不出來的。

就電視來說,它是把一個景像分成很多很多小格,送到你這兒來,你自個兒的機器又把它拼成一塊兒,整個這幅圖像是沒法子給你送過來的。世間的東西還沒法這麼給你送,這殊勝的佛法能夠用言語整個給你擺出來?這不可能的。也等於給你分成了一個小格一個小格,你自己能把它還原,通過你的同步。所以為什麼開悟?開悟了你跟佛這個同步了,這零零碎碎的小格到你這兒來成了圖像了。

「絕慮」,不是思慮所能達到的。在那兒研究,就是用腦袋想,那是意識,意識是分別識,都是錯誤。我們要修法,就是要成就,就是要轉識,把這個識轉成智慧才成就。現在都是在這意識之中,所以《四十二章經》說:「慎勿信汝意」,千萬不要信你那個思想,這一點很重要,「汝意不可信」,它是離言絕慮的東西,非思慮所能及呀。

「依此信解」,從這個地方信,從這個地方理解,「發廣大心」。不見有煩惱可斷,不見有善法可修,善法同煩惱都平等,然而它不是沒有可修、可斷。雖然知道要度無量無邊的有情,它也沒有誰是能度、誰是所度,它能隨順於空、無相、隨順於無願,就好像經裏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那麼這麼說這個發心就不可思議,這就是順理發菩提心的心相,也就是《金剛經》的境界。

「隨事發心,有可退義。」上頭說發頭一種心的,有時候會退。「不定性人,亦得能發」,沒有定性的,還沒準的,忽升忽降的,這樣的人也能發得起來。而「順理發心」就沒有退轉,是菩薩性的人才能發起,已經決定是修大乘心性,菩薩為性,這個發心功德無邊哪。所以什麼是菩提心,我們按元曉大師,唐朝高麗的大德,他作了好幾本書,我們就給大家做個介紹。

那麼發了這個心有多大的殊勝呢,他底下有兩句話,大家可以看看:「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一個人發了心了,諸佛拿多少劫來給你講說他的功德,也說不完。所以這個發菩提心的重要就是如此。再有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說:「此菩提心,諸善中王。」一切善,我們常說「善男子、善女人」,都要善,什麼是善中之王?發菩提心就是善中之王。

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

《無量壽經起信論》: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纔發此心。已成佛道。

彭二林的《無量壽經起信論》說:「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諸佛都以菩提心為本。是眾生的慧命。你發了菩提心,你就有了智慧的生命。咱們知道有個壽命,你還不知道自個兒,你真正修持,你發心之後,你就有了慧命。「纔發此心。已成佛道。」就經上說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以咱們這個圓教是個最圓頓的教,不立階梯,直下成佛。發了這個心,已成佛道。《無量壽經》裏頭的三輩往生,不論上輩、中輩、下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

《菩提心論》︰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至於很多人對於密宗感覺興趣,其實密宗最重要的,還就是因為他強調了菩提心。所以密宗之所以成佛快、得果大,就是由於菩提心的關係。我們現在引兩段密宗的經典來看看。密宗的《菩提心論》說:此菩提心,能包括一切菩薩〔諸佛〕功德故。一切菩薩〔諸佛〕的所有功德,你這發菩提心就全包括了。現在科學界最新的發現,一個細胞包括了一切細胞的信息,它不是那麼隔裂的,一跟一切都是貫通的。所以你發菩提心,這裏頭你就包藏了一切菩薩〔諸佛〕功德故。

「若修證出現」,但現在沒有出現,你沒有發,如果在修證之中出現了,「則為一切導師」,就為一切有情的導師。「若歸本」,談到這菩提心的本,「則是密嚴國土」。密宗大日如來的國土稱為「密嚴國土」,在《華嚴經》毗盧遮那稱為華藏世界,也即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是密嚴國土。「不起于座」,發了這個心,你不用下座,不用離開你的座,你就能成一切佛事。一切佛所做的度生的事業,都圓滿成就。所以這個是極讚發心的功德。

菩提之心,成佛之本

《菩提心義》:菩提之心。成佛之本。發起之相。具在眾經。大事因緣莫過於此。欲正修覺不可不知。

另一部密宗經論叫《菩提心義》:菩提之心是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是。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問到大事因緣,《法華》說佛為什麼出世?因為有大事因緣。大事因緣中沒有比這個發菩提心更大的了,所以咱們在座中誰發起菩提心哪,這是了不起的事情。經上常常說:有多少多少人發菩提心,證明就是難得,要記載一筆,在這個法會中有若干人發了菩提心了。

為什麼只提倡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底下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我們根據這個《彌陀要解》以及我的《資糧》,知道信、願、持名是一致的。今天我們再說一說,為什麼只提倡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呢?這有很多原因。

《彌陀要解》: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第一,這是蕅益大師的話:在一切方便之中,求其最直捷、最圓頓的,莫若念佛。最直接的,張口就來,而且是最圓頓,這一句佛號功德無量,莫過於念佛求生淨土了。「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所以這個就是比較來比較去,最簡單、最圓頓、最直捷、最穩當。

這個最穩當大家要重視,我們的修持,不要搞得很冒風險。現在有很多學密的人得了神經病,發狂昏亂,不是一個兩個,還不止三個四個,它這個裏頭不穩當,「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彌陀要解》: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

又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它是由於萬德成就,才出了阿彌陀嘛。為什麼成佛呢?因為他種種功德都成就了,種種誓願都成就了,那麼這個「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出來了。這個名號是萬德所產生出來的,我們念這個名號,那麼這個名號就把德都給帶來了。

比方說我這一串念珠,是種種的寶所成的,那麼這念珠中當然就包含了種種的寶。裏頭有珍珠、有瑪瑙什麼什麼所成的,當然這念珠就包含了珍珠、瑪瑙。這句佛號是萬德所成的,所以它裏頭就包括了萬德。既然這名字「召德」,就能把這個德叫來。

我常常打比方像咱們修房,房上有個師傅,底下有個徒弟。師傅說:「瓦刀!」徒弟就把瓦刀送上去;「漿!」就把漿送上去了;「沙土!」沙土上去了。名字嘛,你叫什麼來什麼,你若要瓦刀,他把畚箕送上去了,這徒弟就要解雇了,哈哈哈。這要什麼給什麼,就是什麼。「以名召德」,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來的就是阿彌陀佛的萬德嘛。 所以持名不必再需要觀想、參究,參究就是參禪,等等。至簡易、至直捷。

《圓中鈔》:今經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

《圓中鈔》說,「初心凡夫」,初發心的凡夫,你只要有嘴能夠念,有心能夠念,都可以修。人人都有嘴、有心,所以執持名號,不論你是閒、是忙,也不管你是動、是靜,是行、住、坐、臥,都可以修。

它方便啊,尤其是現在,大家都是很忙,讓大家一天上三座,每座三個小時,你的生活就沒法照顧了。而你現在就可以在生活之中、在勞動之中、在排隊之中、等車之中,都可以念。我常常說,咱們就是要化廢時為有用的時,而且不管你是男是女,是智慧是愚癡,是有地位是貧賤,都可以修。

元曉大師《遊心安樂道》的話:咱們這個惡業,是從妄想生的。你做惡業,是妄想生的,它沒有真實的根,「妄想」就是虛妄。無明是沒有無明啊,咱們之為什麼成為眾生,是因為無明,但《心經》不告訴我們「無無明」嗎?《涅槃經》,佛就在涅槃之前,入了種種的禪定,入了種種的世界,給大家找「無明」,最後告訴大家,找無明不可得呀。

沒有無明,所以這一切惡業,都是從妄心生,妄是虛妄的。念佛的功德是從真心起,從妙明真心起來的。真心就像太陽,妄心就像黑暗,不管多少千年的黑暗,只要光明一現,黑暗就消了。所以念佛破妄,這是很直接的,是不是。

還有《觀佛三昧經》裏頭講,佛去度父親,教父親念佛。父親就說:「諸佛的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諦,為什麼不讓弟子修呢?」佛的父親跟佛前也稱弟子。佛說:「那個不是不好,非是凡夫所行境界。」凡夫做不到,勸他行念佛三昧。

如有一個很大的臭樹林子裏頭,大家聞著都生病,裏頭只要長出一棵旃檀,整個一百多里的林子都變成香的了。這個念佛法門就是如此。你種種的煩惱妄想就像在一個大臭林子,但你只要念佛,它就轉變了。剛才我們說了那個太陽破黑暗,這裏釋迦牟尼佛跟父親說,又舉了一個例子,所以咱們就是以譬喻得解。

念佛的功德——能念、所念都是實相

《彌陀要解》: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再深入一步的話,就是念佛的功德。因為能念、所念都是實相,《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說:一切能所都是實相所印。下面這個《彌陀要解》說:無量光橫遍十方,阿彌陀佛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光十方遍滿哪,就遍滿了空間。無量壽,壽命無量就是時間無量,三際:過去、未來、現在,無量壽那永遠有,豎窮三際。

這個宇宙不就是一個空間、一個時間嗎,所以橫跟豎,一個阿彌陀既是無量光,又是無量壽,橫跟豎都交徹。橫豎交徹這是什麼哪,這無量光壽?就是法界的本體。遍滿虛空,而且三際一如,這是法界的本體啊。

那麼把這個本體作為阿彌陀的身、阿彌陀的國土,也就是拿這個本體作成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法界的本體,所以這一句阿彌陀的名號就是眾生咱們本來的理性,也就是咱們本來的妙明真心。所以夏老師說:「一聲佛號一聲心」,你念一聲佛號的時候,就是你的妙明真心的顯現。

持名就是始覺合本,你念佛是始覺,眾生在不覺之中,無明妄動你不覺了,你開始念佛,你就開始覺悟了。念的是什麼呢?念的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是咱們的本體、咱們的本覺。始覺一念就念了本覺,始覺跟本覺就合了。始覺很重要,始覺要合本,它最直捷了。但是咱們念佛就是始覺合本,始本就不二了。

始本不二之後,始覺跟本覺是不二之後,你當下雖是眾生,你也就是佛了,眾生跟佛也就不二了。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你念阿彌陀佛,一念相應,離開了能所,清清淨淨的「南無阿彌陀佛」,你當下,你這個時候,你就是佛呀。「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就這麼念下去,一念一念都相應,你就念念之間都是佛啊,這就是殊勝了。

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

再引證密教。密宗是很殊勝的,也就我們有許多人,看見有用葷的供佛等等,對於密宗就懷疑,不大好懂啊,但是密宗也是很殊勝的,我們也不能隨便就加以批評。日本人把教判為十個心,把密宗判為「第十住心」,在「華嚴」之上。當時華嚴宗不服氣,到天皇那兒告狀,天皇只好把大家都請來。日本的大德說:「你說立這個十住心,我們華嚴宗不同意,沒有根據。」他就說:「我反正從中國學了這個法來,我這個修持就……」,他就放大光明,把整個的皇宮都照亮了。這個時候反對的人都頂禮了,不反對了,皇后起來獻袈裟。所以他這個十住心就成立了。

日本是唐密,是龍樹那一支。龍樹跟蓮花生大士是一致的,互為師徒。龍樹親見金剛薩埵得了法,蓮花生大士是從阿難那兒得到釋迦牟尼佛預備下來的法,又從空行母得了法。這兩個人都是了不起的祖師,而且彼此之間交流。中國唐密是從龍樹那一支〔傳下來的〕,所以對蓮花生大士知道的比較少,到西藏則主要是蓮花生大士的法。

興教大師: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諸佛法身同所加持。……毗盧遮那,以此阿字名為秘藏。……三身唯說阿字一法,諸經廣讚此法功德。聞名觸耳,諸罪冰消;唱聲見字,萬德雲集。淺觀但信,直遊淨土;深修圓智,現證佛道。

這是日本的法,日本的興教大師說:「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日本密宗最高的法就是「阿」字觀。越高的法越簡單,大家總喜歡繁瑣,以為繁瑣的法是高深的法。他不知道,諾那祖師就有這個話:「愈高深的法、愈殊勝的法,愈簡單。」所以東密中最高的法就是觀一個「阿」字。

「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一切陀羅尼從「阿」字出生,「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所以這一切佛就從「阿」字出來的。又說:「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諸佛法身同所加持。」又說「毗盧遮那,以此阿字名為秘藏。」又說「三身唯說阿字一法」,這三身的佛: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只說了阿字這一個法。「諸經廣讚此法功德。聞名觸耳,諸罪冰消;」聞到了這個阿字,就眾罪冰消。

「唱聲見字」,見了這個字,「萬德雲集」,一切德都匯聚了。淺淺地觀想一下,你只要能這麼信,都可以生淨土。你要深修有圓的智慧,現身證佛道。極讚這阿字的功德。興教大師說:念佛號的功德之好,就由於裏頭包括了這個阿字。所以說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密教顯說。有許多位,一種是對於密宗有懷疑的,咱們就別誹謗;一種是對密法有興趣的,也要相信淨土宗就是密教的顯說。這「阿彌陀佛」的「阿」字是如此殊勝,就在我們這一句佛號裏頭,你去念就好了。

恢復自性「至哉妙用」,就是這一句佛號

《彌陀疏鈔》: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澄濁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歟。

最後我們就用蓮池大師的話。所以這一句是妙用,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一上來就談體。「大哉真體」是什麼呀?「靈明洞徹,湛寂常恒。」極明,不但是明,而且是「靈明」,明至極,光明至極。「徹」,透徹,不但是透徹,而且是洞徹,徹到極點。是「湛寂常恒」,這個寂淨,是湛然的寂淨,是常恒的,無生無滅。這是什麼,是我們離開了一切向背、一切染淨,就是我們當人的自性。

怎麼能恢復我們的自性?「大哉妙用」是什麼呢?就是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就能夠把濁的變成清,把背覺變成向覺。它是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祗於一念。十方諸聖,文殊、普賢、觀音、勢至是諸聖,我這一句話〔佛號〕,就和他們看齊,所以稱為「齊諸聖於片言。」

「片言」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你當下就和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看齊,所以要有這樣的信心。相信你也能是這樣,相信你念的是這樣,你的功德就是這樣。你不能相信,說「我哪有這麼大的功德?我這念就是念念,而我這就是種種善根。」那麼你也就是種種善根!因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心是這樣,你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個本體,佛也不能勉強你。「越三祗於一念」,三大阿僧祗劫,在一念就超越了。所以是頓法,大家要知道,這是極圓極頓之法。

那麼這就是最後一次作為供養。咱們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是如此殊勝的功德,念阿彌陀佛又是如此殊勝的功德。而且這麼方便。願意大家以遵循這個宗,我們去修持。如果覺得這個深了一點,不是那麼好體會,大家就按小經〔《阿彌陀經》〕的信、願、持名,完全是一樣的。小經有《彌陀要解》、有《資糧》可以作為參考,那完全是一致的。謝謝大家,耽誤大家很寶貴的時間。